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標題: 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簡介】 [打印本頁]

作者: 機電    時間: 2011-8-18 18:34
標題: 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簡介】
本帖最后由 機電 于 2011-8-18 18:34 編輯

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

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是上海大學第一個專門建立的多學科交叉教學與研究平臺,擁有國際一流的實驗設備和科研條件,并與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能源實驗室、佐治亞理工學院、田納西大學等多個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引進并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組建了一支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學術團隊。
上海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現擁有博士學位以上高層次研究人員4人,科研團隊成員來自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納微加工、機自等不同領域。現已建成超凈實驗室(約130平方米),化學實驗室(約100平方米),并從國內外購置了價值1000萬元的各種大型設備,包括微滴噴射系統、磁控濺射系統、臺階儀、復合鍍膜儀、光刻機、離子刻蝕機、非均相催化反應評價裝置等先進設備。
上上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以培養具備跨學科專業知識、綜合科研能力并富有創新思想的復合型通才為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盡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研究所所有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均實行由學生操作和管理與教師指導和監督相結合的國際通行的現代教學和科研模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
上海研究所現有研究生具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在大學期間獲過國家獎學金的占28%,獲過省、校級獎勵的占91%,英語六級通過率90%以上。截止2010年6月,納微能源研究所已有三名碩士研究生以研究所的科研課題及科研成果為支撐,獲得了上海大學第七屆“自強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張江高科杯”第六屆上海市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及2009年度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技創業杯”創業項目獎,并可獲得5萬元以上的獎金及30-50萬的創業資助基金。
上海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共有來自物理、化學、數學、材料和微加工領域的指導教師4名,所長胡志宇教授是國家2009年第一批“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入選者,另外三位教師分別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均有過博士后經歷或出國訪學經歷。

【主要研究方向】
1)納米量級高效低污染能量轉換元器件及其應用;
2)薄膜納米結構功能材料;
3)納米催化低溫燃燒;
4)納米尺度低維結構能量傳輸和轉換;
5)紅外顯微熱成像和納米光學系統;
6)微納電子機械系統元器件(MEMS/NEMS)的研究及其在生物、醫學、光學等方面的運用;
7)自組合材料與結構(Self-assembled materials and structuer)的研究及應用;
8)現代精密實驗分析儀器的設計與制造;   上海


【招生專業】
   1、 物理學(包括凝聚態物理與光學)
   2、 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
   3、 數學(應用數學)
   4、 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
   5、 材料學
   6、 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7、 生物醫學工程

   ......
【我們的目標】能源供應緊張、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已經成為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要使這一難題得到根本性解決,人類必須尋求一種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方法。大力發展新一代能源技術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安排未來國際政治和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上上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針對這一熱點問題,擬深入探索一種全新的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利用先進的納微技術手段,為我國乃至世界新一代能源系統的開發利用及節能減排提供全新的思路。目前,納微能源研究所已與多個海內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正與多個企業和科技園區合作共同進行產品研制與市場化開發。

【科研帶頭人】
胡志宇(男):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4830
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商管理碩士,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上海大學納微能源研究所所長。2008年加入上海大學,此前是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正研究員,并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田納西大學等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或兼職教授。其在美學習、工作期間曾多次榮獲嘉獎和榮譽,包括美國能源部部長的親函嘉獎和“年度發明家獎”(Inventor of the Year)。曾經主持過多項美國能源部和其他部門的研究課題,發表了150多篇學術論文、專題報告及特邀報告,8項國際專利(包括正在申請專利), 還在美國能源部、國防部、國家基金會(NSF)、以及多個州政府和學術期刊擔任評審專家。目前承擔國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的多項研究課題,其工作成果曾經多次在國際上產生影響。胡教授可同時在物理、化學、數學、材料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個專業*士研究生。
聯系方式:021-66135201(O); E-mail: zhiyuhu@shu.edu.cn





作者: 澄清的我    時間: 2011-8-19 12:19
這個新能源研究方向前途如何?
作者: 湖之子    時間: 2011-8-24 07:28
不錯啊 哈哈
作者: 湖之子    時間: 2011-8-28 18:54
湖之子 發表于 2011-8-24 07:28
不錯啊 哈哈

哈哈 這個到時再看





歡迎光臨 考研論壇 (http://www.0313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