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pretation:缺乏交流,時間管理不足,拖延,心理調節不到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真正含義在于“天下有免費的早餐”,開玩笑,找學長和培訓班的目的在于他能幫你指出那些有用,那些沒有用,什么是科目的主要框架,具體的分析問題技巧是什么?當然這些都要錢,不過花錢能得到東西有什么不好,萬萬不可一人邁入死胡同苦苦掙扎,你會多走許多彎路以及抓不住重點。
此外,缺乏交流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無法從同學那里獲得資料以及分享資料,考研不單是對知識的考驗,更是對信息搜集能力的考驗,你的接口多,你就能從其他同學那里獲得許多你無法得到的材料,比如最新的名解,全新的框架的整理,且你不可能只獲取不付出,那么在付出的時候你也就必須去歸納總結和尋找有價值的材料,這樣反推回來你也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至于如何選班和選學長,就兩點需注意,一是看口碑后先試聽,二是看這個學長對你的態度如何(太熱情太冷淡的都別要)是否真誠。
如何利用好自己不多的時間是所有人都要面臨的效率問題,如果考研這個事放寬到5年,那么大部分人都能考上,但問題是你有的只是一年或者半年乃至更短,那就需要作出更合理的計劃和更自律的行動。前期要不就發力太猛,要不就懶懶散散,真正能合理保障學習時間的少之又少,考慮到隨著時間的臨近人會愈發緊張,愈加重視項目完成情況,較好的時間安排仍然是前期加重任務量,將板塊或階段完成時間壓縮,且非滿載負荷情況,每個人都得在途中給自己的情緒預留時間以及保險那些突發情況。
不能總是按時按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務量是我們工作的常態,這個雖然可以用to do list 來解決,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找到較好的辦法,較靠譜的辦法就是盡量遠離手機電腦吃喝這一些比較殺時間容易造成拖延的項目。尷尬……
人活在社會里總是避免不了去比較,我有沒有跳的比你高,有沒有比你多收到一封男生的情書,有沒有買到那個美女也有的新包!好,這些膚淺的事比較也就算啦,讀書這種事我們也常常比較,他看得比不比我快,他獲得的資料比不比我多,他是不是比我多認識一個學長,憑此貌似可以推斷出讀書也是一件差不多膚淺的事,這雖然不敢說,但這樣的比較和前面的比較一樣沒有意義,因為這些東西都無法給你帶來最終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即使要比較,要參考系也應該是對標自己呈現的東西和目標相比還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