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標題: 復旦外國哲學經驗 [打印本頁]

作者: cynbss    時間: 2017-3-24 14:25
標題: 復旦外國哲學經驗
首先談一下復旦外哲的初試和復試經驗。初試門類除去英語和政治外,是哲學綜合加外國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現代)。兩門專業課題型都是名詞解釋,簡述與論述,且都是自選做題,比如八選六或五選二。哲學綜合里有外哲馬哲科哲美學宗教倫理邏輯中哲,看起來難度較大,但可以劍走偏鋒,像我就選了外哲以及與外哲相關的倫理科哲,繞開了中哲馬哲等。外國哲學史則更多的側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因為考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比如“康德在何種意義上收到英國經驗主義影響?在何種意義上受到休謨之影響?休謨懷疑主義與皮浪懷疑主義之異同?何種意義上康德純批第一版被認為是貝克萊主義?你是否認同?”,這么多問題被融合到一道題里,幾乎不是靠背書能否回應的了的。個人認為老師是想讓學生從原著出發來回應,比如這個問題康德在 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在純批第二版所附加的 駁斥唯心論 中都有原話回應。看過書的人就能具有針對性地回應這些問題。
復旦初試與復試的成績在最終錄取結果中的比重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但初試成績要除以五,復試分為英語與專業面試,英語分數占復試成績的百分之二十,面試則占百分之八十。而英語又分為自我介紹,簡單的英語交流,比如考官會問你研究生規劃,看過哪些專業書等,以及朗讀與翻譯一段隨機抽取的哲學英語詞條,我抽到的是kant analytic,但里面涉及到aristotle topics ,我翻譯完亞氏的東西(主要是他幾本不常被提及的書名的翻譯),考官就問我其他問題了。面試是抽兩道題,自選一道進行回答。不知道是否我是個例,抽到結構主義和胡賽爾現象學,或許這代表復試考現代哲學比較多?我進面試房間后,有五六個教授。有一個教授是唱黑臉,比較嚴厲,幾乎是我說一句他就說一句,并且會把問題帶得既深且遠,我選的是胡賽爾現象學的基本方法這道題,我認為基本方法是現象學態度的描述,他則認為大部分人會回答epoche和reduction,我則是從胡在邏輯研究和小觀念里對自然主義,歷史主義和心理主義的批評入手,認為epoche和reduction是基于描述才得以可能與重要的,因為對事情本身的關切才使得需要懸隔對事物的存在信仰與對懸隔后的意識顯現進行還原。然后他不僅把問題引向胡賽爾早起與后期的方法論傾向的區分,海德格爾與胡賽爾區分,即二者對事情本身sache不同的理解,引向分析哲學的領域,他想我回答奧斯丁對羅素邏輯主義綱領的批評來進一步澄清何為現象學態度的描述,因為他從描述對語言本身的關切來界定所謂現象學與分析哲學方法的基本區別,認為我對描述的強調并非事情重點,我則把問題帶到奧斯丁對維特根斯坦的批評,表明從語言哲學中所謂日常語言與邏輯主義綱領的區別并非是實質,因而語言哲學中日常語言流派對語言邏輯進行描述與現象學描述決然不同,因而他對我的批評并不切中要害。這時候另一個教授問我胡賽爾描述是基于直觀,但懸隔存在信仰以及一系列預先假設后,我們似乎不可能用語言對存在之物進行描述,換言之,他要求我對胡賽爾方法本身進行得失評價?我則是從胡賽爾哲學理想出發,強調ousia在場對于胡賽爾是不可質疑的,即意識之顯現。到這里,面試基本上結束了,最后,一個教授看著我的研究計劃問我我的方向是否是德國古典哲學,然后問我讀了那些書就讓我離開了。
一共有13個人進入復試,最后只招了4個,這還是在今年多了一個名額的情況下。復試從早上八點開始,持續到十一點半,最后當場聽到自己擬錄取的時候,自己才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極度疲倦,因為我抽到了最后一個去面試……而未被錄取的人則可以在下午其他學科調劑再次去面試。所以外哲每年從初試到錄取幾乎是七八十個人錄取三到四個的比例。根據這個數據和我所見聞和體驗,不難得出一些對后人極有益處的建議。首先,考慮到許多跨考的學生的情況,我認為跨考生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企圖通過看哲學史來作為哲學考研的基礎,而把原著視為進階和錦上添花的東西,這是本末倒置,因為背書勉強過了初試,但在復試里完全就會被教授們看穿。初試成績的換算公式注定無法拉開分數,不存在初試高分就能高枕無憂,去年外哲第一就沒通過復試,真正重要的不是哲學史式的知識,而是治學的基本素養與心智心性,這點幾乎不可能通過看二手哲學史來養成。這初看起來對跨考生極不公平,但是研究生畢竟不是福利機構,跨考生應該盡力提升自己,畢竟復旦不可能因為你是跨考生而降低要求(但不排除一年全是跨考生,但是這無疑把主動權讓給許多自己無法把握的條件上)。我認為跨考生失敗并非是考得不好,復習得不好而是學得不好。出于嚴謹,并不對跨考成功人士分析。再者,讀原著和哲學史并不沖突,甚至原著理應比哲學史好讀,因為原著是直接把握作者的思想,而哲學史畢竟隔了一層。雖然原著上手難,但沒有人一開始就讀得懂,而應堅持下去,一個下午讀一頁所得已經可觀。我認為無論是從實質還是功利,跨考生都應該把哲學基礎的積累放在原著而不是哲學史。
來源: [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23320]復旦外國哲學經驗[/url]
作者: 歐陽蘭若    時間: 2017-3-24 16:30
本帖最后由 歐陽蘭若 于 2017-3-24 16:45 編輯

樓主是今年初試400+的大神吧~我也是今年跨考參加復試的,抽到的是霍布斯的自然法和費希特的自我三原則...面試時候他們問我最近看過什么書我說最近沒看過什么書(因為確實除了教材沒看過什么書)...然后就嗝屁了...到最后他們都沒問我什么問題...總之謝謝樓主了,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后明年再戰。
作者: cynbss    時間: 2017-3-24 17:18
歐陽蘭若 發表于 2017-3-24 16:30
樓主是今年初試400+的大神吧~我也是今年跨考參加復試的,抽到的是霍布斯的自然法和費希特的自我三原則... ...

多讀點書,明年一定能上。
作者: 歐陽蘭若    時間: 2017-3-24 17:26
恩,謝謝鼓勵!
作者: 潘潘潘潘潘潘萍    時間: 2017-3-26 12:03
樓主的號碼是?
作者: cynbss    時間: 2017-3-26 12:37
潘潘潘潘潘潘萍 發表于 2017-3-26 12:03
樓主的號碼是?

有什么問題嗎?
作者: 潘潘潘潘潘潘萍    時間: 2017-3-26 16:11
我就是想加一個哲學學得很好的人,今年考研考了美學
作者: cynbss    時間: 2017-3-26 16:27
潘潘潘潘潘潘萍 發表于 2017-3-26 16:11
我就是想加一個哲學學得很好的人,今年考研考了美學

*
作者: 泠泠定來    時間: 2017-3-30 1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keGreatperson    時間: 2017-6-15 20:56
你們專業今年是不是縮招了?還有你們是學碩嗎?
作者: cynbss    時間: 2017-7-13 00:26
MikeGreatperson 發表于 2017-6-15 20:56
你們專業今年是不是縮招了?還有你們是學碩嗎?

沒縮啊
作者: cynbss    時間: 2020-2-11 17:05
回來看看
作者: R狐貍    時間: 2020-10-18 15:56
學長好 我想問一下跨考的話 要讀所有哲學家的原著全部讀下來也不太可能 主要讀哪些原著比較好效率比較高呢




歡迎光臨 考研論壇 (http://www.0313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