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論壇
標題: 2017清華經管理論經濟學初復試經驗 [打印本頁]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13
標題: 2017清華經管理論經濟學初復試經驗
三生有幸,有機會在板上發個經驗貼。 帖子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選擇篇
二、初試篇
三、復試篇
主要的原創性貢獻是盡力回憶了這兩年的845題目還有就是比較詳細的介紹了面試的內容。
如果有問題可以回帖提問,不接受私聯提問,這樣所有回答大家都能看到,比較有效率。
-
-
2017清華經管理論經濟學考研經驗.pdf
2017-4-5 15:0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K幣 -2 元
2.52 MB, 下載次數: 295, 下載積分: K幣 -2 元
PDF版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14
一、選擇篇
1、個人背景和一些感受
我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機械學院,今年二戰考上了清華經管理論經濟學項目,總分414(78+83+127+126)。小時候喜歡車、喜歡F1,夢想當汽車工程師,因為吉大汽車方面特別強所以考了吉大。這個理想上大學以后漸漸放棄了。本科時候成績還可以,放棄了保研專心考研,最后本專業排名大概在8%左右,成績相近的同學在國內保研到幾個工科強校北理北航哈工大浙大和本校的都有,比保到清華和上交的成績差一些。
說到經濟學基礎,講講我的經歷,大一大二的非經濟專業學生可以參考。大一上的時候當閑書讀了曼昆經濟學原理中的宏觀;大一寒假讀了很多經濟改革方面的書還有林毅夫先生的《本體與常無》,開始對經濟學感興趣,同時看了復旦袁志剛老師的宏觀精品課視頻;大一下繼續讀了林毅夫先生一系列書:《新結構經濟學》、《繁榮的求索》、《中國經濟專題》,暑假以及小學期的時候全天候把曼昆經濟學原理宏微觀仔細自學了一遍,做了筆記;做完這些工作以后興趣基本已經轉到經濟學上了,當時想考人大經院。大二下的時候旁聽同校區的管理學院大一學生的整學期微觀,他們用的是高鴻業的微觀,至此微觀已經有些基礎了。大二暑假和小學期用全部時間學習范里安和曼昆的中級宏觀。范里安的微觀配套看的是中山大學王則柯老師的精品課視頻,曼昆的中級宏觀做了很細致的筆記,至此宏微觀基礎至少不遜于一般的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這就是大三之前的專業課方面背景。
大一大二和本專業保研學霸們拼了兩年GPA,大三確定考研目標后成績開始穩定下滑。總體講大學沒閑著,學習習慣和基礎自認為不比同學校保研到清華上交的尖子差多少;高中分文理前史地政也比較強,文科上有一定天賦,所以英語和政治方面也是占優勢的。綜合以上,覺得自己在考研大軍里應該是很有競爭力的,于是大三時候把考研的目標從人大經院提高到了清華經管(也是因為了解后發現人大經院沒有想象的好,距離清華經管、CCER有不小的差距)。是本科一貫的學習狀態和比較好的成績當時給了我報這個只收1~2人的專業信心。
考研定位是個不容易的活,我覺得報什么檔次的學校可以把握的是自己高中、大學的學習成績(反應學習能力),這可能也是最主要的依據。不能把握的是備考期間的學習、心理狀態,還有對自己決心、毅力的預判。比如說考研期間你可能情感或者心情遇到點波折走不出來,導致有一個月時間不能踏實學習,那有可能努力就白費了。所以考研比保研、留學風險大太多了。如果我還想讀機械研究生的話我大概會申請美國或者德國的碩士而不會考研了。
2、學碩與專碩的選擇
經濟、金融兩個專業在就業上有比較強的替代效應,一般拿來一起比較。
讀完碩士有兩個出路:讀博或者工作。
簡單的講,對于清北的幾個碩士項目(清北以外的項目下面說的不一定成立),我覺得如果對學術、對讀博士有追求,就考清華經管、CCER、光華應經的學碩,如果不讀博士想找工作,那就選那幾個金融專碩。
一方面,上述的三個學碩招的人很少,不確定性很大,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難度優勢,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更好考去報那三個學碩。幾個金專項目招生規模很大、業界聲譽也更好。
另一方面,學碩項目在復試的環節老師也會更青睞在學術上有了解和追求的同學。如果你對學術沒什么興趣、不想讀博士很多問題不好招架,還得說謊話騙老師爭取錄取,也沒什么意思。
3、經濟學學碩的項目選擇
如果想繼續申請博士,最好在碩士階段接受比較嚴格的訓練(比如修三高課程),在研究方面給老師做過助研了解做研究是怎么回事,甚至已經開始一些比較有價值的研究。如果工作在學術方面要求就沒那么高了,只要有名校光環附體就好,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個人素質還有實習經歷等等了。總的講,一個可以提供好的學術訓練的地方就業也不會差(比如CCER);反之,一個不能提供學術訓練的項目對攻讀博士幫助不大(但在業界可能聲譽更好,比如各種金專)。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想繼續讀經濟學博士,我一定會考心目中最好的學術型碩士。國內經濟金融類最好的學術型碩士我認為有三,分別來自光華應經系、清華經管還有CCER;北大匯豐和不收考研生的人大漢青稍次之;廈大WISE、復旦經院、上財經院、人大經院&財金又次之,這些是國內比較上檔次的學術型碩士項目。
其中光華應經、CCER、清華經管(也許可以加上匯豐和漢青)的經濟碩士我認為對中國人來講不比一些一流碩士跳板如美國的Duke、UWM還有歐洲的BGSE、LSE econ(not EME)、TSE這些項目差。
但同時我承認CEMFI(僅學術方面有優勢)、LSE EME、Oxford MPhil(maybe)、普林斯頓MFin、CBS fin econ還有諸如Harvard統計碩士(一個隱藏神跳板)等項目很可能是更好的博士跳板項目(都有把中國人place到top5 econ phd或頂尖商學院phd的歷史,且總體出路也較好),其中大部分對找工作也也很有幫助。
另外一點,不見得經濟學碩士就是學術型的,金融碩士都是是非學術型的。比如美國NYU、Umich的經濟碩士就是就業型的,而兩個特別高大上的項目: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fin econ和普林斯頓MFin都是金融學的學術型碩士項目。關鍵的區別在于:1、課程設置 2、和老師熟悉甚至做研究的機會
廣義來講,金專還是有可能對讀博有幫助的。比如說道口去年挖來了大牛余劍鋒(Wharton Finance PhD,Minnesota Carlson tenure professor),他會給金專上行為金融,如果你本科是武大數理經濟(該修完的課本科就修了)的能套到余劍鋒等道口教授的推薦信,對申請博士幫助依然很大。再比如,經管的金融碩士貌似有機會去蘇黎世大學交換,而UZH的經濟學實力非常強(特別出名的有Ernst Fehr、Voth,還曾經擁有過Fabrizio Zillibotti、Mario Angletos,這些都是能在美國前五經濟系拿到終身教職的大神),有實力的同學有可能爭取到很多資源。
4、光華應經、清華經管、CCER相比較:
考試的角度講,光華和清華經管每年招1~2個,CCER招十來個。
專業課難度是CCER>>清華經管>=光華。微觀向來是CCER和光華金融(并非光華應經)的最難,宏觀CCER難度獨一檔,所以總體難度CCER穩坐第一。845的題有的還是挺刁的,這兩年都不大容易,而光華應經專業課每年穩定出高分說明難度還是可控的。
從項目的質量講,仁者見仁,我考清華經管當然是覺得這個最好。其實這三個差的不算多,比較普遍的考慮還是CCER招收的人比較多,風險相對小一些,那兩個萬一碰到個別大神或者關系戶比較容易GG,這個邏輯或許成立。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三個項目之間的選擇完全是隨機的,難度也很難講那個就低一些,只能說要是對絕對實力很自信或者風險厭惡程度比較高最好還是考CCER。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15
二、初試篇
公共課的三門已經非常成熟了,各種經驗貼里主要講的也是初試復習經驗和時間安排,再多費筆墨邊際貢獻也是很小的,我只說說專業課好了。
初試專業課經濟學845考宏微觀兩門。
先列一下我主要看的教材:
宏觀:
曼昆的中級宏觀(N多遍);
多恩布什的中級宏觀(若干遍);
布蘭查德的中級宏觀(一遍)。
微觀:
尼克爾森《微觀經濟理論》(N多遍);
平新喬十八講(若干遍);
平狄克、范里安、高鴻業的微觀(都是大二、大三看過,考研時候沒怎么看)
范里安配套習題冊(一戰時候選做過)。
1、對微觀的看法
中級水平的微觀體系已經基本固定了,教材內容差不多。我指的中級水平是平新喬、尼克爾森的難度,范里安、平狄克、高鴻業的難度低于這個水準,所以我只建議范里安這些選看。
尼克爾森的那本微觀我真是愛不釋手,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我頭腦中中級水平微觀經濟學的框架是根據這本書的結構建立的。
不過還是要說,根據這兩年的實戰經驗,備考845目前的第一神書是平新喬的18講,為什么神?這么講,去年考題里有18講的課后題原題(壟斷、不完全競爭方面的)。18講的講解對讀者不太友好,也比較接近高級微觀,很多考試是用不到的,講義部分選擇性的看,習題價值很大,甚至可以只拿它當本習題冊。
中級微觀出題的重點一般是消費者選擇理論、廠商理論、博弈論、局部均衡、壟斷和不完全競爭這些板塊。不對稱信息、一般均衡很少考(然而845去年淺淺地考了不對稱信息,今年考了我心目中中級微觀最最嚇人的手解一般均衡的題目)。
對我上面說到的重點的幾個板塊,把尼克爾森和平新喬上面對應的習題都做明白就差不多了。一些特別技術性的細節,包括CES函數、齊次性等等忽略掉問題也不大,一些模型比如博弈論里不完全信息博弈(如signaling模型),還有不對稱信息的Principal-Agent模型就選看吧,似乎沒見過國內哪家考研考的。
一般地,在這兩本書里你不會做的那幾道題就是可能的出題點,這一點今年的845就印證了。畢竟如果只出那些誰都會做的題大家就都130+、140+了。
這里在強烈推薦把尼克爾森(我看的是第11版)的所有例題,注意是例題,最好反復練習,那些例題已經囊括了幾乎全部基本的題型,大部分題只是簡單的變化。覆蓋不了的難題就是習題中那些你不大會做的題。
一戰的話,如果時間緊,不要在范里安、平狄克、黎詣遠等等那個難度上多逗留,考試還是要向尼克爾森、平18課后題的難度靠攏的。
2、對宏觀的看法
宏觀我最愛曼昆的中級教材,曼昆的教材學起來讓我有一種欽佩之情,因為人家的教材實在是傾注了不少心血,結構的起承轉合組織的非常流暢,特別的精致、有邏輯性,特別適合構建起框架。我用他教材的結構在我頭腦中構建體系,其他教材作為補充。
學的時候多注意總結、歸納、整理,我的習慣是:第一遍邊讀教材做筆記,同時做一些記憶的工作,把章節結構、一級標題(一級標題串起來基本是各章的梗概)記住形成一個框架;以后每一遍刷的時候在這個框架下加深理解、補充記憶就好,同時筆記也在不斷增加新的理解的內。
考前能達到的狀態是中級宏微觀的整體框架信手捏來,重點看的兩本書(尼克爾森、曼昆)每一章的內容在不看書和筆記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張紙上從頭推到尾給自己講一遍;微觀尼克爾森里主要的數學推導都能自己推,宏觀主要的模型能從假設推到整個模型建立。
宏觀最重要的就是解釋短期經濟波動的IS-LM模型、中期產出與物價水平trade off的AD-AS模型以及解釋長期經濟增長的索羅模型。這幾個模型怎么構造、假設是什么、解釋了什么、計算等等問題一定要特別熟。
除此以外,845特別愛考國民經濟統計方面的知識(比如GDP的度量)。
宏觀很多東西是不好出成題的,所以其他內容考的也不多。作為曼昆教材的補充,多恩布什在經濟增長、AD-AS模型、勞動力市場等方面講的比曼昆豐富得多;布蘭查德在開放宏觀、預期等方面可以作為曼昆的補充。
當然,備考時間是有限的。一戰的話我覺得讀透曼昆的書也差不多了,把課后習題做明白依然是很重要的。教材不必貪多,吃透一本教材比囫圇吞棗讀一大堆教材更重要。
3、近兩年845真題回憶
2012年及以前的考題我上網買的圣才電子書,好像是20元左右,那里面后來又更新了2015年的考題,鑒于845出的有些題是往年的改編版,原來的題價值是很大的。
本來我去年考完立刻寫了份回憶版的文檔存在電腦里,但去年硬盤的突然損壞讓文件作廢了,我只能憑記憶回憶一些了。
2016年
微觀:
1、(消費者選擇理論)情景是小明買書,大致是書漲價了,小明爸媽于是給他增加了一些預算,問漲價前后小明效用增沒增加。
2、(消費者選擇,顯示偏好)北上廣三地有不同物價,給了一個人的效用函數和在北上廣的不同收入,大致是問他會選擇去哪里生活。
這個就是用顯示性偏好弱公理解釋。
3、(不確定性)有一筆財產,可以選擇儲蓄或者買股票,儲蓄收益的預期低方差小,股票收益預期高方差也大。大致是問如果股票收益或者存款利率提高對資產配置的影響。
4、計算題(壟斷、不完全競爭)18講原題,難點是兩家的MC不一樣,聯合在一起利潤最大化時有一家不生產。
5、(不對稱信息)出的很巧妙的一道題,用的是George Akerof那篇著名的Lemon Market論文的故事,不用特別懂逆向選擇也能做,用不確定性的只是會算預期收益就能做。
6、概念辨析:
(1)規模收益和邊際收益的關系。
(2)也是廠商理論里的,具體忘了,學懂了不難。
宏觀:
1、選擇題,一個是統計局報的GDP增速是什么?實際GDP的增速。另一個是Solow模型里協同增長方面的,具體忘了。
2、Solow模型,技術進步g,人口增速n,問的好像是資本報酬的增速。也是Solow模型協同增長那塊必須學懂。
3、Solow模型的大計算,難點是有三個要素K(資本)、N(勞動力)、L(土地)
其他的宏觀題記不清了,不過好像也就這么多了。。。因為最后一題就35分還是多少來著,而且我確定是沒有IS-LM,AD-AS模型的題。
2017年
微觀:
1、(消費者選擇理論)難點是給出效用函數判斷兩個商品哪個是奢侈品。算個MRS很容易發現。
2、(消費者選擇理論,斯拉茨基方程)難點是計算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這個18講里有同類題目。
3、(壟斷、不完全競爭)計算量比較大
4、(一般均衡)天坑,手解一般均衡,我心中中級微觀最難。
宏觀:
1、三種方法核算GDP,2015年考過,看圣才電子書給的解法吧。
2、AD-AS模型,背景是2008年四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分析這一財政政策下的種種。
3、索羅模型,沒啥好說的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21
本帖最后由 lby24 于 2017-4-5 18:05 編輯
這樓發重了,刪除~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23
本帖最后由 lby24 于 2017-4-5 18:06 編輯
一樓我貼了全文PDF,心累,發個帖不是包含敏感信息就是審核,看看能不能發完,如果貼不出來就看一樓的全文吧。ps:終于審核通過了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25
本帖最后由 lby24 于 2017-4-5 18:07 編輯
發重了,刪除~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5:37
三、復試篇
今年招了兩個人,往年經常有等額復試的情況,不過今年按1:2復試的,總共放了四個人進復試,有一半復試要被刷掉,所以還是很殘酷的。
筆試計量經濟學,復試前一周突擊預習的。。沒怎么學明白。如果復試刷人的話筆試還是要認真準備的,因為很容易就和別人差出去20、30分的.....建議是給不了了,因為確實沒怎么學明白.
復試面試總的來說就是對面坐著五個老師,首先一段英文的自我介紹,然后五個老師分別用中文提問,我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專業方面的,當然也問了一些個人情況。
一個總的看法就是問的問題比我預想的深,對經濟學理論(主要是宏微觀)的基礎要求不低,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也會涉及。
如果能有所準備的話我覺得以下兩點會有意義:
(1)熟悉一些經濟學研究(是真正發表在知名期刊上比較嚴肅的研究而不是茅于軾、葉檀、馬光遠之流的評論),做一些文獻工作,熟悉某個或某幾個領域、某個或某幾個知名經濟學家的文獻,面試時自然有機會流露。
(2)關注一些政策討論、經濟熱點,舉幾個例子,比如:貿易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市場、土地和三農問題、張維迎和林毅夫的討論等等等等。
以上只是拋磚引玉,不要拘泥于此,一句話,這個項目設立就是為了主要培養與經濟學研究相關的人,所以一切關于經濟學研究的了解或經歷都應該是加分項。如果本科是經濟學專業而且有豐富的研究經歷肯定是核爆級干貨,但這種背景的人大多保研進去了。
如果每年復試都是我遇到的情況的話,感覺對于考研的一年草草學了宏微觀的跨專業同學是很不利的。如果不是我從大一開是就積累了很多經濟學各個方面的知識這個面試有可能成為我的噩夢。
比如面試的時候說我能明確說出一些我感興趣領域的經典論文;比如老師讓我解釋的“激勵相容”我并不是從中級微觀教材知道的,而是翻看過上財經院田國強院長翻譯的,他的導師諾獎得主Leon Hurwicz的《經濟機制設計》;再比如老師問我林毅夫的觀點。哪怕我再認真學中級宏微觀的教材我也不會知道這些,因為這些都是我從其他閱讀中了解的。以下是我面試的實錄,個別處所記不詳,但相信基本能還原全貌。
實錄
小L老師:劉慶老師
Y老師:楊思群老師
P老師:潘文卿老師
大L老師:李明志老師
Q老師:齊良書老師(不太確定是不是)
(自我介紹,英語,大約也就2-3分鐘)
P老師先問了我本科成績(看到簡歷有寫大二拿一等獎學金時專業排TOP3%)、怎么沒保研、本科修過什么課還有經濟學方面學過多少。我說自學了中級水平的課程,經濟學主要對宏觀、發展感興趣,但其他主要領域也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知道一些已獲諾獎及有諾獎潛力的論文,目前興趣點主要偏理論一點,如果以后接觸實證方面的研究也可能會有興趣。
P老師聽見說對宏觀有興趣,轉頭讓小L老師來幾個宏觀的問題。小L老師聽到我上面的話順著讓我舉出幾個宏觀、發展方面有諾獎潛力的論文。我說有可能也偏政經,比如Daron Acemoglu的《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Andrei Shleifer的《Law and Finance》還提了Paul Romer(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 run growth)。老師聽完讓我比較Acemoglu、Paul Romer和Robert Lucas的觀點。我說Acemoglu強調制度(institution)、Romer的內生增長強調人力資本,Lucas那里吭哧了一會兒,說Lucas學術生命比較長,和薩金特怎樣怎樣,老師說只要說Lucas在經濟增長方面的貢獻,我說不太清楚Lucas在這方面的貢獻。老師又讓我解釋Solow模型、說出模型的implication(沒答出他想要的),問我覺得Solow模型是不是符合中國的經濟增長。我說我覺得基本符合,經濟增長主要來自要素的積累和技術進步,中國儲蓄率、投資非常高,基本積累量非常大;人力資本、技術方面大學生入學人數比原來增加了好幾倍,提供了很多有更高級勞動技能的勞動力怎樣怎樣。老師問就沒什么不符合的嗎?我沒想出來。。
大L老師問我微觀讀過什么教材,我說Varian的還有尼克爾森的,老師沉吟了一會讓我解釋一下什么叫激勵相容。我想了一下說這是mechanism design里的概念,老師問具體的呢,我說就是爭取設計一套機制讓兩方共同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老師問那在什么地方有應用,我說政策方面(隨口胡說八道的),老師問舉個例子,(因為之前是胡說八道的所以還要想個政策方面的應用)我想了半天(有點心慌)說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合同法(后悔了,問哪里應用時直接說設計企業和員工的合同就沒問題了;硬往政策湊只能隨口改成合同法,才算政策嘛~)。
P老師和大L老師又問了些個人情況,比如為什么不直接申請博士、一戰到二戰提高了多少分、怎么對經濟學發生興趣的等等。中間不小心提到林毅夫。Q老師這時候插話,讓我解釋林毅夫的觀點。我說林毅夫強調政府的作用,認為政府應該對基礎設施投資怎樣怎樣。老師不滿意,問中國的發展只有政府的作用嗎?我說當然不是,更重要的是經濟改革創造了一個開放競爭的自由市場經濟怎樣怎樣。老師不滿意說林毅夫強調比較優勢,(我恍然大悟狀)說對,林毅夫強調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要符合一定的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比如說發展水平比較低的時候老老實實搞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要搞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反而能更快地發展。。說到要素稟賦,老師又問我對川普的貿易政策觀點的評價(其實我沒太聽清楚老師是怎么問的)我說經濟學家一般支持自由貿易,但經濟理論主要是從效率上分析自由貿易、國際分工的,忽略了全球化、自由貿易對收入分配的影響。老師問你是說這是分配的問題嗎。我以為老師不同意,有點心虛,又解釋說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確對美國國內一些低端的勞動者、產業工人造成沖擊,帶來的對收入分配的影響是產生川普此種政治家以及此種言論的土壤。
講到國際貿易,Y老師讓我舉幾個國際貿易的模型,我說沒學過國家貿易(尷尬臉,希望當時老師能理解,國際金融還了解點,國際貿易真心觸到知識盲區,若是當初讀完Krugman、Obsfeld、Melitz的國際經濟學就好了)。P老師接話問書記員還有幾分鐘,得到答復還有一分鐘,P老師說抓緊問一個問題,你微積分什么的都學過,解釋一下大數定律。(想了想)我說大數定律是概率統計里用的理論,說的就是一個統計量在樣本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極限是一個常數。老師問是什么統計量,能解釋的更細一點嗎,我不大懂老師要我答到什么程度,我說比如說極限是數學期望怎樣怎樣。
然后時間到,結束。
作者: gary9527 時間: 2017-4-5 16:10
樓主說的微觀教材是尼科爾森的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和擴展嗎?
作者: kkaa003 時間: 2017-4-5 16:11
恭喜樓主金榜題名!校友給樓主頂一波!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7:44
是的。字數字數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7:44
是的。字數字數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18:09
吉大校友?謝~
作者: kkaa003 時間: 2017-4-5 22:16
嗯,你太6了,吉大的理工科還行,我讀的商科,只能呵呵了。。。畢業兩年了想考研[糾結]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5 22:33
體檢時碰到的道口考生說五道口金融專碩有不少工作好幾年的人進復試。
不過經管道口風險都不小,根據您自己復習的情況定個目標,加油~
作者: 輕舟萬重l 時間: 2017-4-6 10:12
學長威武[媚眼]吉大校友贊
作者: 小云朵加油 時間: 2017-4-7 09:15
支持師兄~
作者: shuijiao006 時間: 2017-4-7 15:27
明年考 發現這些年初試題目都沒怎么變化過 也算是一大奇跡
作者: Yingyi_Qian 時間: 2017-4-7 16:54
你都考多少年了
作者: 貝朝鵬 時間: 2017-4-7 16:56
謝謝謝謝
作者: shuijiao006 時間: 2017-4-7 18:17
一直在努力 就是考不上啊 哈哈哈 準備考100年!
作者: 小云朵加油 時間: 2017-4-7 19:38
嘻嘻嘻嘻嘻
作者: aarontxj 時間: 2017-4-13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杜某 時間: 2017-4-26 17:37
謝謝樓主
作者: Beyondlgd 時間: 2017-4-29 23:16
請問您,曼昆的宏觀用的是第幾版、?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4-29 23:23
版本的間差異不大,主要在給的例子上,所以可以忽略。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的是紙質版的第7版,我覺得看這個其實就夠了。
當然后來再看的時候我看的是第8、9版的英文電子版,實際上無所謂。
作者: 堅持到底go 時間: 2017-4-30 17:28
頂!d=====( ̄▽ ̄*)
作者: m810679223 時間: 2017-5-1 01:07
好用心的帖子
作者: Alexmbj 時間: 2017-5-5 16:00
您好,您經驗帖里提到了博士項目,我想請問一下,直播或者博士項目有統考名額嗎?
作者: Alexmbj 時間: 2017-5-5 16:02
您好,您經驗帖里提到了博士項目,我想請問一下,直播或者博士項目有統考名額嗎?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5-5 21:39
統考招進理論經濟學碩士項目,清華經管的博士據我了解有兩種錄取方式:
1、應屆本科生通過保研的夏令營拿到offer;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同學考博進入(和考研是兩個考試,而且好像已經改革為申請制考核,這個我不夠了解,有點怕誤人子弟)
作者: lby24 時間: 2017-5-5 21:45
直博考研是進不去的,沒有上財經院那樣的直博項目。
作者: aarontxj 時間: 2017-5-6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onggonggong33 時間: 2017-5-8 11:40
為嘛被刪除了啊[面條淚]樓主你就是那個考414的大神吧~
作者: 悟以往不諫 時間: 2017-5-26 01:30
同是吉大南嶺的,放棄學了一年的德語想考金磚了,學長真的是666了
作者: 星空與潮水 時間: 2017-5-27 14:18
恭喜樓主金榜題名!
作者: jingyan123 時間: 2017-5-27 14:28
辛苦辛苦
作者: soarice 時間: 2017-5-27 16:26
好貼,留名,真心贊!
作者: 簡于越 時間: 2017-5-31 09:50
謝謝樓主
作者: rszzL 時間: 2017-5-31 11:15
恭喜樓主
作者: Gladwill 時間: 2017-6-10 15:36
恭喜樓主,感謝分享。
作者: 萌妹妹666噠 時間: 2017-7-4 17:32
感謝分享
作者: Lee1017 時間: 2017-7-4 23:23
感謝樓主分享,榜樣,加油
作者: 荷丫丫 時間: 2017-7-20 19:03
所以你是師兄嗎 恭喜恭喜
作者: MAXIM92 時間: 2017-7-20 20:55
老兄,我211數學學碩畢業,對經濟金融的知識很感興趣,財務基礎也比較扎實,你這個介紹我很有感觸,謝謝!希望以后也能進入清華等頂尖院校習
作者: 藜夭 時間: 2017-8-25 23:00
學長,請問二本報考ccer滿足你結尾所列的目標,一戰有勝算嗎?
作者: 夫君搖扇 時間: 2017-8-26 22:42
為什么不考五道口
作者: photoaccidia 時間: 2017-10-24 18:47
感謝大佬分享經驗 學習了
作者: 北方斧子 時間: 2017-10-27 10:36
感謝樓主分享,真心祝福!
作者: 夏夢旅人 時間: 2017-10-28 10:21
學長好棒啊。我想問下那種基本0基礎一年時間跨專業想考國內一流經濟金融碩的真的風險很高么?
作者: 夏夢旅人 時間: 2017-10-28 10:22
是不是考上的都是早就有功底的大神啊?
作者: lzndoremi 時間: 2017-10-28 19:05
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叫我艱人 時間: 2017-12-21 21:54
學長,請問能從哪里看袁志剛老師的視頻課?
作者: 山財王牌 時間: 2017-12-21 23:04
考題是敏感詞?
作者: 山財王牌 時間: 2017-12-21 23:05
考題是有沒有
作者: zcw19951004 時間: 2018-3-27 08:37
頂一波學長,謝謝學長分享
作者: youan93 時間: 2018-4-3 14: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旭峰人家166 時間: 2018-11-5 20:52
是不是清華經管的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都不招了?目錄都木有了
作者: ccveritas 時間: 2018-11-11 01:06
學長太厲害了ww
作者: ccveritas 時間: 2018-11-11 01:06
感謝樓主分享!
歡迎光臨 考研論壇 (http://www.0313v.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