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11401|回復: 2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試經驗] 18年上交819微電子復試回憶~

[復制鏈接]

3

主題

17

帖子

155

積分

一般戰友

Rank: 2

精華
1
威望
2
K幣
153 元
注冊時間
2017-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4-12 1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的3月28號收到了梁老師的郵件,被擬錄取為集成電路工程專業碩士。回望過去,一路走來頗感艱辛。最近下定決心將自己的經歷毫無保留地寫下來,希望能夠給后來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幫助。
      18年的考研形勢是比較嚴峻的,題難是一方面,再加上17年擴招的因素,無數人扎堆上交電院,導致上交今年320的校線參考意義并不大。微納的學碩339(今年不收集成電路設計)進7招5。電通325(進了14招23)集成電路工程321(進22招14)。微納分數看似不比校線高多少,但明顯看出嚴峻的地方就是調劑名額大大縮水。一堆人爭著電通少得可憐的幾個名額。集工就更不用說了,要不是今年新增了一些校企聯培的名額,淘汰率也是高得嚇人。電子系競爭更加激烈,電通331信通354。專業線不降反升。
      復試的安排還是同往年一般,第一天英語聽力,第二天興趣問卷,第三天筆試面試(電子系分兩天進行)。集工同學來自哈工大、西交、西電、武理、合工大等,都是很不錯的學校。(肯定還有其他學校,這里只把自己知道的列舉出來)。大家的初試分數也是參差不齊,有我這種壓線進復試的戰五渣,也有考400多分的大神。不管初試成績如何,大家內心都很緊張,畢竟集工今年形式嚴峻(那會還不知道后面新增了不少校企名額),誰也不敢打保票自己穩過復試這關。
       聽力的音效今年還是不錯的,準備的時候廣播一直在放yesterday once more,可能是想讓大家放松心情吧。中間有幾道對話題的確是很難聽清,不過這一塊考過就別想太多,重點還是要放在后面的筆試和面試上。微電子沒有指定參考書目,只有網上往年學長學姐的寥寥信息作為參考。考前自己自學了拉扎維的模集前幾章,數集一眼沒看直接放棄。來上海前帶了模電數電的書。本科學通信的自己內心有點絕望,本來已經半跨專業了,再考半導體那一堆知識豈不是要涼透,總之心情一直很是低落,就想著盡人事聽天命吧。
       第三天卷子發下來得知,集工屬于微電子方向,和微納方向不一樣,筆試題目有區別(微納方向的筆試題也有18屆的同學寫過,大家可以在論壇上搜),小舒了一口氣。因為自己初試考的是819信號系統和信號處理(考微納電子系的同學大多選的都是874半導體和微電子器件)。顯然題目還是偏向電路和系統。首先是50分的兩道論述題,第一道講述自己本科的科研工作,專業領域的前沿動態,以及自己研究生階段的規劃。第二道題是談對國家“大基金”項目的看法。兩道題下來,防止了大家交白卷的情況。
       第二部分是5選2的大題。第一道是5個信號的選擇題,有求零輸入的,有考察傅里葉變換性質的,也有基礎的概念題。第二道是用S域模型求解電路,涉及到零狀態和零輸入的求解。第三道是純電路題,各種受控源電阻電源,然后求電壓電流功率之類的,第四道是根據零極點圖和初始條件求系統函數和沖激響應,第五道是一道C++編程題。考過819的我選擇了兩道信號題,都比較輕松的做了出來,對下午的面試有了一定信心。(關于考題的事情,后面跟老師交流也得知,其實集工方向818應該是最對口的,考信號系統和電路,奈何選的人太少,估計還是因為題源太少吧。考集工的還是874的同學偏多,自己不了解不多做評論。不過對于819的話,我的看法是819的DSP是核心,比信號要難,當時自己花了信號3倍的時間啃DSP,一定要吃透奧本海姆的每章課后題。819的好處是題源廣,參考資料多,但難度和計算量稍大,所以各位自己權衡其中利弊。)
       微納電子系的面試和筆試集中在同一天,下午一點開始,自己是第一個面試的,心情非常緊張,12點半就在休息室等待了。到時間進去后寬敞的教室里一共有五位老師,自己把相關材料遞交后就開始了面試過程。
      Q:先自我介紹吧. A:老師請問是中午還是英文?Q:中文吧。(白準備英文稿了。。。)A:好的老師,本科哈工大,通信工程,成績年級中等,大一大二做學生工作,大三參加各類競賽,在這個過程中逐愛上微電子,遂決定報考交大的集工。Q:嗯,項目里提到了FPGA,用的是什么型號?(汗,老師問得真是仔細啊,幸好自己當時記得。)A:EP4CE6系列 。Q:以后喜歡什么方向?A:模擬。Q:講一講你做的畢設吧。A:畢設是做頻譜感知,主要基于功率譜估計。(后面一堆balabala.......)Q:畢設為什么想到做這個?A:XXX方法比較新穎,但還沒有人將它結合該領域相對于傳統思路的提升。Q:嗯,經歷挺豐富,取得成績如何,單純為了加分嗎?A:電賽省一物聯網國一,主要是因為興趣。大家志同道合,優勢互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Q:成績單一般,是否被競賽耽誤了學習?A:有一定分心,主要原因還是剛上大學時學習習慣不好。Q:覺得自己是否努力?A:感興趣的領域會刻苦鉆研。接下來就是英語口語交流,都是在拉家常,但自己可能因為比較緊張,口語水平也欠缺,這部分對自己表現極其不不滿意,回答不流暢且中間幾度卡殼。Q:好了面試結束,叫下一位同學吧。A:謝謝老師。
       總體下來,老師們還是很和藹的,答不上來的地方也啟示過我幾次,感覺自己面試發揮中規中矩。出來東下院后才下午兩點不到,天還下著蒙蒙小雨,空氣帶著幾分清爽,一下感覺全身心放松了下來。半年了,從去年9月份才開始復習,準備殊死一搏,運氣好磕磕絆絆進入了復試,心沒有一時不是懸著的。騎著單車在偌大的校園里漫無目的的瞎逛,心想著若是今年能在這里開始新的征程,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當天晚上還接到了上海的電話,一開始以為是被淘心率差點飆上200,后來才知道是單純地去和老師交流,(于是就有了前文的初試專業課問題)。但具體錄取情況老師們還在討論。
      自己買了23號回哈爾濱的機票,當天下午就有集工的同學收到了校企聯合的調劑郵件,群里頓時炸開了鍋。校企聯培的學位依然是全日制的,第一年在學校學習后面去企業實習。去的企業也都相當不錯,有半導體行業的巨擎TI,也有中芯國際之類的優秀公司。沒收到郵件的同學內心忐忑無比,也不知道是情況沒確定還是已經被淘汰,自己一下飛機就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然而還是沒有任何音訊。隔天,電子系就陸續有人接到了死亡電話,該錄取的也都傳來喜訊。微納的消息卻遲遲未出,群里的同學也是日漸焦急。一直到了28號中午,郵件才姍姍來遲。今年集工的22位同學都錄取了,其他方向的同學貌似也都收到了不錯的結果。大家建群加起了微信,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一切終于塵埃落定。
       小小總結一下吧,對于交大而言,初試的重要性真的不言而喻,復試200分的比重雖然不可忽視,但已經說明了初試才是大頭。感覺交大老師們對于本科出身并不是太看重,能力至上才是不變的真理。自己能夠考上,也是被幸運女神小小眷顧了一下吧,在這里也要感謝老師對我的信任。面試的時候,對你做過的科研或競賽項目一定要爛熟于心,才能成為你的加分項,如果是劃水式的給老師問住恐怕反而會減分,另外,專業知識的過硬也能在問答環節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比方我們這屆就有老師讓你現場畫數字門電路,還有口頭考察半導體知識,和模擬電路方面的理解)相較于復旦恐怖的5門初試專業課,交大的初試已經比較仁慈了,有夢想不妨放手一搏吧!本科經歷比較平淡的同學,初試先盡可能考高,再花時間打牢專業基礎知識,增加手頭的籌碼。經歷比較豐富的同學也不要放松警惕,永遠不要抱有復試逆襲,無所謂初試的想法。不要給自己留后路,每一段旅程都拼盡全力,才是對自己最好的負責與成全。
       考研奮斗過程中,一路受到了太多人的幫助。一起復習,加油鼓勁的小伙伴,復試過程中給予自己建議的微固學長和信通學姐,從初試討論DSP到復試一塊住酒店的任學長,當年相約上交的“奢求”今日實現后,內心不禁感慨萬千,真的無比感謝各位。
      加油吧,各位考研人,不管過往有多少不如意,不妨從此刻開始揚帆起航。永遠堅信——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來源: [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87128]18年上交819微電子復試回憶~[/ur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

    帖子

    8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6 元
    注冊時間
    2018-3-22
    沙發
    發表于 2018-4-18 08:3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學長請問如果大學本科里沒有科研項目是不是對復試有很大的不良影響呢?[苦瓜臉]

    來自iPhone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4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12 元
    注冊時間
    2018-4-18
    板凳
    發表于 2018-4-18 09:5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Threesixty 發表于 2018-4-18 08:35
    學長請問如果大學本科里沒有科研項目是不是對復試有很大的不良影響呢?[苦瓜臉] ...

    工科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沒國獎加分項就沒什么希望了啊,不過我也沒有國獎,只有一個省二,深度學習研究倒是有一年多的經歷

    來自Android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

    帖子

    81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79 元
    注冊時間
    2017-6-12
    地板
    發表于 2018-4-18 11:2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我是黑大的學弟[我汗][我汗]

    來自iPhone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7

    帖子

    155

    積分

    一般戰友

    Rank: 2

    精華
    1
    威望
    2
    K幣
    153 元
    注冊時間
    2017-9-27
    5
     樓主| 發表于 2018-4-18 12:11 | 只看該作者
    Threesixty 發表于 2018-4-18 08:35
    學長請問如果大學本科里沒有科研項目是不是對復試有很大的不良影響呢?[苦瓜臉] ...

    不會的,能力和競賽不能嚴格劃上等號,因為劃水混獎的也不在少數。至少在我看來老師看重的是你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深入程度,只不過參加競賽是一種提高的途徑罷了。所以其實還有其它方法得到鍛煉,比如學有余力嘗試鉆研課本以外的專業書籍,初試專業課考高證明你扎實的基礎,認真對待你的畢業設計(我就被問了不少畢設的問題)。雖然這些東西不會寫在紙面上,但都是你能力的積累,需要你面試時盡量展現給老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7

    帖子

    155

    積分

    一般戰友

    Rank: 2

    精華
    1
    威望
    2
    K幣
    153 元
    注冊時間
    2017-9-27
    6
     樓主| 發表于 2018-4-18 12:13 | 只看該作者
    MICDGUT 發表于 2018-4-18 09:55
    工科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沒國獎加分項就沒什么希望了啊,不過我也沒有國獎,只有一個省二,深度學習研究倒是 ...

    其實我覺得這種深入研究的經歷很好,如果能有所收獲,比大多數所謂的競賽有說服力。(雖然表面上可能沒那么鍍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4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12 元
    注冊時間
    2018-4-18
    7
    發表于 2018-4-18 13:4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可是競賽在復試有加分,

    來自Android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4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12 元
    注冊時間
    2018-4-18
    8
    發表于 2018-4-18 13:4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像我兩個舍友,他們的國賽算法都是找我幫忙寫的,他們最少那個都有兩個國一獎項,而我什么也沒有,什么也沒有一樣去考研,反正競賽加分只占復試成績的百分之十(我的目標院校)

    來自Android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7

    帖子

    155

    積分

    一般戰友

    Rank: 2

    精華
    1
    威望
    2
    K幣
    153 元
    注冊時間
    2017-9-27
    9
     樓主| 發表于 2018-4-18 14:25 | 只看該作者
    MICDGUT 發表于 2018-4-18 13:45
    像我兩個舍友,他們的國賽算法都是找我幫忙寫的,他們最少那個都有兩個國一獎項,而我什么也沒有,什么也沒 ...

    我也有過類似經歷。去年國賽周圍不少人淘寶買幾個模塊一搭就混了個省一,測評老師才不管這些。我還記得16年第一次參加電賽那會測評老師是位老教授,后來才發現他是我們高頻書的主編。嚴謹的作風真是讓人敬畏,細到每一個元器件的選值都能問出個名堂,現場就抓了不少作假的隊伍。當然,我也承認自己去年水平不夠沒能更進一步。祝你成功吧,讓時間去說明一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3

    帖子

    63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2
    K幣
    61 元
    注冊時間
    2018-1-3
    10
    發表于 2018-4-23 19:2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學長考慮過復旦的微電子學院嗎,更難考嗎?

    來自Android客戶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4 03:22 , Processed in 0.087205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