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ustus9637 于 2020-2-23 23:45 編輯
注:本文由本人(考研幫@justus9637)于2020年2月23日在考研幫首發,轉載請注明!預祝每個考研學子都能順利上岸! 今天是2020年2月21日,也是20考研湖北省出分的日期,但其實早在一天以前我就查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績,78+82+116+134=410,的確是一個非常高的分數。平復了一天的心情后,一方面為了回顧自己一戰二戰以來的考研歷程,另一方面也給想報考武大規劃專業,特別是初試想選考447城市規劃相關知識的學弟學妹們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因為我很清楚現在的網絡上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可供大家參考,當初的我也曾為此困擾,所以便下定決心寫這個經驗貼。
1.二戰初試分數.png (81.6 KB, 下載次數: 235)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本文將從考研動機、擇校原因、資料準備、一戰失利原因、個人在二戰的時間安排以及一些其他事項等各個角度來說明我自己的考研經歷,并且給大家推薦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本文字數較多,也相對詳盡,希望同學們能夠有耐心認真看完。
一、考研動機和擇校原因 相信大家也能從考研人數激增的現狀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了考研的行列,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升學深造,2021年的考研人數可能突破400萬人。當然,無論是出于怎樣的目的選擇考研,都必須堅定自己的目標,而且一戰的應屆生同學還必須處理好考研與上課、招聘、畢設等等的關系,一旦意志不夠強大,就很容易產生墮怠或者棄考的想法。所以,希望各位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后都能夠多問問自己,是否能夠至少堅持近半年的考研生活,并且考研是否是自己當下的最優解。 說回我自己的考研原因。眾所周知,城市規劃學科分為空間設計和人文地理兩大板塊,而我的本科學校則是偏向前者,對于城市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非??粗?。但我本人在經歷五年的本科學習之后,并不太喜歡這種過于具象的工作流程,而對于城市規劃與當代新技術的一些結合更感興趣。而我了解到,武大有著遙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城市規劃系也偏向于和GIS系統、遙感技術的結合,在本科階段就有許多相應的課程設置,與我的目標方向一致。當然,武大也有一些設計方面不錯的導師可供選擇,但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還是城市規劃與3S技術的結合。 除了研究方向的特色之外,武大規劃考研第四門可以選考三小時快題和城市規劃相關的理論知識,而復試則不考快題,若初試選考理論,則整個考試過程都不用準備快題,復習時間相對充裕,這也是可供考慮的一個方面。
二、資料準備 因為我經歷了兩次考研,所以說對于考研資料的準備方面有一些個人的見解。當然,這部分涉及到的資料在后面的時間安排部分我還會再次提及,希望我的經驗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 首先需要明白,自己的整理和背誦的重要性是遠遠大于資料本身的。縱使有再多資料,僅僅草率地瀏覽一遍是沒有用處的,即在精不在多。120%地利用好手上的資料,才是考研過程中需要做到的。 而對于輔助工具方面,我個人認為最好有一臺自己用起來打字順手的筆記本電腦供整理資料(因為所有資料的整理都用手寫不太現實,而且word文檔添加圖片等等也比較方便)。如果有條件,可以再配備一臺帶Apple Pencil的iPad,因為有許多文檔是PDF格式,能夠在iPad上直接勾畫而不用打印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除此之外,利用云盤看網課等等也會比小屏的手機方便許多。我在二戰時就是用iPad搭配GoodNotes軟件來進行無紙化學習的,確實效率會高一些。當然這都不是剛需,也可以選擇用筆記本做筆記,這取決于個人的偏好。
2.ipad資料整理.png (305.98 KB, 下載次數: 235)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另外則是書籍和資料方面: ①政治:徐濤《核心考案》以及配套強化班網課、肖秀榮《1000題》《8套卷》《4套卷》以及近10年的政治真題(政治真題也很重要!)。以上這些是必備的,至于其他的一些時政和知識點總結個人不推薦買;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網上搜一搜各種會議、著作、時間軸的總結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徐濤網課配合《核心考案》《1000題》打基礎,《8套卷》《4套卷》刷題強化。 ②英語:其實個人認為英語是最不需要各種輔導書籍的一門科目,吃透20年真題即可。如果基礎較為薄弱的話,可以在前2個月用朱偉的《戀練有詞》打一打單詞基礎,然后反復刷真題即可。推薦張劍黃皮書,20年的真題詳解非常詳盡。 ③城市規劃基礎:這一門是所有學校的規劃考研都必考的科目,但側重點各有不同。武漢大學的城規考研主要是吳志強、李德華《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董鑒泓《中國城建史》、沈玉麟《外國城建史》這三本,同時還推薦閱讀一下張京祥《西方城市規劃思想史綱》。同時還務必結合真題進行復習。 ④城市規劃相關知識:這一門科目相信是包括我在內的同學備考時比較頭疼的一門,因為網絡上現存的資料實在太少,只有參考書目,但找不到真題,理不清復習的頭緒。但其實經我兩次考試的結果來看,大可不必緊張,只需復習好詹慶明《城市遙感技術》和黃正東、于卓、黃經南《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這兩本書的內容即可,同時還需多關注3S技術和當代城市規劃的結合應用,考試就會相對容易。
三、一戰失利的原因 考研一戰時,我選擇了學碩,分數是70、68、95和139分,城市規劃基礎和總分都比復試線低了幾分而無緣復試。武漢大學規劃專業考研學碩報名人數少一些,但復試線非常高,進入復試之后的錄取率比較高;而專碩與之相反,由于和非全日制一并劃線,導致復試線很低,這也就導致了復試的淘汰率較高。19考研之前,學碩未過線是可以調劑專碩的,但碰巧在我一戰那年(即19考研),由于第一志愿報考專碩的人太多,學院取消了全日制學碩調劑專碩的名額,只能調劑到非全日制,因此,在報考時選擇哪種類型還需慎重考慮。
3.一戰初試分數.png (75.9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除了調劑政策的變動之外,城規原理這門課只考了95確實太低了些,也是我一戰未能過線的主要原因。事后反思,我認為是因為所有學校在本科階段都會學習城規原理和城建史,又因為城市規劃相關知識之前沒有接觸過,就相對比較看重,所以一戰時給原理的復習時間相對較少,花了大量的時間整理相關知識部分的內容,所以最后成績自然也就一高一低,導致總分和單科都差幾分過復試線。所以我二戰時就給原理復習最多的時間,補好自己的短板,讓四個科目之間達到一個好的平衡。 由此可見,考研需要四個科目的平衡發展,所以在前期學習過程中就需要盡快認定自己的優劣勢。近兩年武大城規考研無論學碩專碩,380分以上才能說比較穩,所以說需要自己在四科成績中間去分配這380分,這也直接決定著學習時間的分配。根據兩年來的考研經驗來說,我個人推薦按照70+70+110+130來設立目標,這樣性價比較高,各科也相對均衡,不會出現單科不過線的情況。
四、二戰個人的時間分配 接下來我分四科分別講一講我個人的備考過程,其中會講解到一戰時所走的彎路和二戰時更加科學的復習方法: 由于有一戰的一點點基礎,所以我的二戰是從8月份才正式開始的,并且每天早上8點到中午12點為規劃原理復習,下午2點半到4點半為英語復習,4點半到5點半以及晚上7點半到8點半為相關知識的復習,8點半到12點半為政治復習,這樣的時間安排一直持續到考試的前一天。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①政治: 大家都說專業課定考研成敗,這話不假,但從這次考后的結果來看,大部分人的兩門專業課成績都比較接近,而政治英語的分差非常大。特別是對于我們這類不考數學的專業來說,政治和英語的優先級就會更高一些。所以大家在復習的時候務必重視公共課的復習,不管是專業課或是公共課,最后的成績都會直觀地體現在總分中。 20考研的政治選擇題相對比較簡單,所以也就出現了許多高分,這也側面說明了政治學科選擇題(尤其是多選題)決定了分數的高低。我個人推薦從暑假左右就可以正式開始政治的復習了,主要分為基礎強化、刷題練題、大題背誦三個階段: (1)7-9月基礎強化階段:剛開始復習政治科目的時候是必須借助于網課的,我比較推薦徐濤老師的網課和配套的《核心考案》一書,比較幽默,干貨也多,同時書也不至于像肖大大的《精講精練》那樣勸退。在學習時,最好一邊看課一邊在書上做一些簡單的筆記,避免知識不進腦子。每天學習1-2小節的內容即可,看完課后打開肖大大的《1000題》做對應章節并訂正。
4.徐濤核心考案.png (998.39 KB, 下載次數: 233)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2)10-11月刷題階段:10月初應該至少完成了第一遍所有知識的復習。到了10月的中下旬及11月,就要開始準備刷各種模擬卷了。如果這個時候《8套卷》等還未上市的話,就可以二刷《1000題》或者看看里面的錯題,等到《8套卷》等模擬題上市之后再刷。同時,我也比較推薦“小白考研”公眾號提供的刷題小程序,用手機就可以做各大名師所出的預測卷,方便高效。這個階段的預測卷里面的大題不用太在意,可以簡單瀏覽題干,了解一下命題的角度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老師們出的模擬題有許多偏題和難題,所以不用太過在意每套卷子的得分,只要好好訂正每一道錯題就好,尤其是要注意時政部分的選擇題。
5.肖八.png (752.19 KB, 下載次數: 217)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3)12月沖刺階段:12月初,《4套卷》也應該上市,這一階段除了做好里面的選擇題之外,背誦分析題更為重要。但是大可不必擔心,分析題大家應該都在30分以上,所以選擇題還是更為重要。在這里我還推薦B戰空卡學姐的肖四背誦視頻,能夠很有效地來幫助大家背誦肖四上面大段大段的分析題答案。臨近考試前,可以把以前做過的1000題、肖四肖八的選擇題錯題好好瀏覽一遍。
6.肖四.png (679.94 KB, 下載次數: 241)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總而言之,政治算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門科目,但是也不是很多人說的九十月份開始都行。這門科目不用做太多的筆記,難度也不算太高,但是知識點也比較多,要想做對多選題,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消化和理解。
②英語: 我個人的英語基礎其實比較一般,四級495,六級第一次沒有過,大二暑假上了**的課程之后第二次考才425分剛剛擦線通過,一戰68分。二戰達到了82分,也算是這次考研中考得最好的一個科目,我想這也得益于相對科學的復習方式。同時,我也將英語的復習分為詞匯基礎、閱讀強化、小三門練習和作文沖刺四個階段: (1)詞匯基礎階段:個人建議無論英語基礎如何,一定要在正式復習之前打一打詞匯的基礎,否則就會出現我一戰剛開始拿到真題時的感覺——似乎是在看天書。市面上的詞匯書很多,但我還是選擇了朱偉老師的《戀練有詞》和配套的網課,在一戰和二戰開始時都分別刷了一遍。雖然說網上對他的視頻有諸多爭議,但我個人覺得還不錯,能夠建立一定的詞匯基礎。當然,紅寶書等單詞書也是可以選用的。我復習詞匯的時候是在iPad上用nPlayer小窗播放網課、GoodNotes打開PDF版的詞匯書并且將“歐路詞典”分屏備用,一邊看網課,一邊做一些簡單的筆記,同時還可以用詞典查詢一下單詞的各種用法。
7.戀練有詞.png (579.23 KB, 下載次數: 226)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如果是暑假前就開始復習的同學,那么這一階段就可以只看詞匯,但必須保證有所收獲;如果是和我一樣暑假才開始復習,時間相對有限,那么這一階段最好和下一階段的真題配合。 (2)閱讀強化階段:具備一定詞匯基礎之后,就可以著手開始真題的訓練了,其中花時間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閱讀。02年之后的閱讀一定要刷至少兩遍!每次做完之后不要在意錯了多少個,對照張劍的真題詳解把每一道題想明白,再看一看自己難以讀懂的長難句的解析,最后整理每篇真題中自己不認識的單詞。英語閱讀沒有捷徑,只能靠一篇一篇扎扎實實的閱讀、整理單詞,最后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體系。個人建議閱讀先讀題干(選項不讀),大概了解文章內容和答案可能的定位位置之后帶著這些問題讀文章,因為考研英語閱讀的題目順序都對應文章行文順序,因此做出一道題就寫一個答案即可。這一階段是整個備考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對單詞也有很好的鞏固作用。下圖就是我二刷閱讀真題時所記下來的單詞,并加以拓展。
8.單詞記憶.png (221.58 KB, 下載次數: 217)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3)小三門練習階段:小三門是指完型、翻譯和新題型,這部分和作文一樣,我建議11-12月再進行復習。在開始時可以先找一找相關的網課,了解出題套路后能更方便地理解做題方法,因為這三門不像詳細閱讀那樣需要一句一句地讀懂,所以還是有一定套路的。訓練的題目也是以真題為主,反復刷真題、提升自己的正確率。就近幾年的難度而言,完型錯6個以內都可以接受,新題型最好是一分不失,翻譯是性價比最低的一門,練習了之后也難以看到效果,因此大可隨緣。 (4)作文沖刺階段:作文可以在11月中旬左右開始準備,我個人認為整篇整篇地背誦范文不太可取,因此最后還是選擇了模板的形式,從小白考研的作文輔導資料當中抽取出一些語句,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并且需要做到每天練習(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這樣的訓練效果比單純的背誦范文會好很多。當然,在練作文的同時,也需要注重閱讀和小三門的練習,因此在11-12月,我每天2小時的英語復習時間安排是:2篇真題閱讀→1篇小三門練習→1篇作文練習→復習真題單詞,每日循環即可。
9.作文模板.png (281.78 KB, 下載次數: 239)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③城市規劃基礎:作為一戰考砸了的科目,二戰時我每天上午都會花4小時進行復習。雖然時間多,但由于基本都是靠自己總結摘抄,所以并不像公共課那樣按部就班,只要好好利用教材和真題就可以了。 原理科目在剛開始復習的時候建議去找一找歷年的真題,感受一下出題的角度和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武大近年的真題均是以簡答和論述兩類形式考察,所以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答題思路。剛著手復習時面對著幾本厚厚的教材可能難以入手,我推薦參加城規理論團的學習打卡(如下圖我的微博城建史打卡),能夠更方便地梳理課本知識,也能夠監督自己。
a.微博打卡.png (250.6 KB, 下載次數: 224)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當然,打卡更多的是一種形式,還是需要自己將書本上的內容整理成筆記,以供反復復習。我在這里則是采用無紙化的形式,將筆記都記在iPad上,好處就是能夠自己在旁邊方便地添加圖片和注記,有利于記憶。
b.原理梳理.png (579.59 KB, 下載次數: 237)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當書本知識梳理完成并過到1-2遍以后,就可以開始梳理真題答案了,這是一個從書本知識到做題方法的轉變。在復習知識點筆記和真題時,也可以自己在旁邊批注一些注記強化記憶(如筆記的橙色字和真題的紅色字),從已有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
c.真題梳理.png (406.03 KB, 下載次數: 223)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值得一提的是,原理科目比較看重與現實熱點的結合,如總規改革、國土空間規劃等。在復習的最后一個月,需要梳理近2-3年的規劃熱點并用自己的話總結成上考場可以寫的答案并進行背誦。除此之外,簡答和論述的模板也可以自己總結一套。
④城市規劃相關知識:18年我剛開始準備一戰時,便打算選考與遙感和GIS相關的城市規劃相關知識,但網絡上的資料很少,只能找到其參考書目為《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和《城市遙感技術》兩本,沒有其他的資料和真題可以找到。但其實大家不用擔心,因為這門課程的內容較少、難度偏低、給分較高,普遍都能夠在130以上,所以這門課復習的重點就是完完全全吃透這兩本參考書目。 梳理的方式和原理類似,也是從書本到筆記的一個過程,但因為本身的內容較少,所以梳理工作需要比原理書更細致,弄清每一章節所講的內容和邏輯就行。由于這門課程是城市規劃的相關知識,因此對于專業性較強的遙感知識等沒有太多涉及。下面兩張圖就是我對于這門課程的梳理,并加以批注,反復復習2-3遍熟練掌握每個知識點即可。
d.GIS梳理.png (479.28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e.遙感梳理.png (558.29 KB, 下載次數: 229)
下載附件
2020-2-23 23:42 上傳
除此之外,在日常復習時也可以關注城市規劃和地信相關的微信公眾號,了解前沿技術(云GIS、大數據等等)在城規中的應用,這些在考試中都可能涉及到,但是都是比較基礎的理解性內容。
五、其他事項 ①考研就是考搜集資料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考研不同于高考,是一個人默默奮斗的過程,所以說資料搜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極為重要?,F在考研界的老師和網課浩如煙海,如何取舍就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而網課只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更多的還是看自己能不能熟練地理解、記憶、背誦,不能為了看課而耽誤太多時間。同時,能否堅持至少半年左右的枯燥復習生活,也是決定考研成敗的一個關鍵。 ②作息時間安排:我個人的建議是,每日每科都需復習,時間也最好同考試時間保持一致。我個人習慣每天早上7點左右起床,相對重要的原理放在上午復習,下午到晚上則依次是英語、相關知識和政治。在晚上臨睡前看一看英語每日一句或者背背單詞,回想一下一天的復習內容,在12點半之前睡覺。如果能夠保持一個良好而穩定的作息時間,那么你的考研就成功了一半。 ④復習環境以及勞逸結合:為了實現良好的作息時間,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復習環境。在二戰時,我是選擇同一起二戰的本科同學合租,然后直接在出租屋內復習,這樣就省下了很多來回奔波的時間。有一個相伴的研友的好處是可以互相督促,同時也能夠每周日一起出去吃一頓早茶,環節學習的壓力。當然,客觀環境也是看個人的具體條件而定。 ⑤每一門課復習的程度:在復習的時候有不少同學會走入誤區,認為英語必須把所有遇到的、不認識的單詞全記下來背熟,原理科目也必須把整本書給梳理了。但如同前文所述,我們追求的是總分和單科的均衡,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歸是有限的,所以英語不必追究過難的單詞,原理科目也并不需要每個知識點都復習到,這其中的取舍還需要根據自己和歷年真題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六、結語 由于今年的疫情影響,湖北省的考研復試還不知道采取怎樣的形式,我也將在后續復試完成之后更新復試環節的心得。同時,對于復習方法或相關資料有疑問的學弟學妹們也可以聯系我,我也很樂意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相信,能夠堅持到最后的每個考研人都是孤獨的,也是偉大的??偨Y這2年來的復習歷程,就是:踏實學習,合理作息,勤勤懇懇,靜待收獲。希望每個莘莘學子都能夠擁有自己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