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 我本科普通雙非,當時一戰考的上財,初試成績如下: 總分:382 數學:124 政治:76 英語:87 專業課:95 當時考的上財金專A組,奈何競爭激烈且本人太菜,當時復試線是386,于是一戰落榜。二戰不頭鐵了選擇了西財,初試成績如下: 總分:414 數學:123 政治:78 英語:84 專業課:129 [attach]321*24[/attach]
【二年以來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這里主要想談談我自己兩年來的一些感想和看法,各位如有興趣可以看看,如果能對你們有所觸動就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對自己過往的一個總結與交代,具體的各門課程經驗在下一個板塊。 我本科時期成績就還算不錯,但放在整個社會來看,我知道我有多么渺小,每次看新聞里各種學霸,生活中聽到的各種學神事跡,我常在想,這些人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呢,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不是會比我豐富很多,我有沒有可能跟他們站在一塊呢。我想大部分人也都跟我一樣很普通,每次自問自己,羨慕那些清北的學霸們嗎?羨慕啊。想成為他們嗎?想啊。認同努力能改變命運嗎?認同啊。那要不從現在開始努力考上清北吧?不可能吧,我怎么可能考上,太困難了。我至今也沒太能逃脫這個心向往之,但習慣性否定的圈子,實際想一想,這件事情真的沒有可行性嗎,當然有。只是我們習慣性地把自己定位在了現在的級別,覺得這種丑小鴨變白天鵝,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奇跡不太可能降臨在自己頭上。在大三決定考研時,我探出了想要小小突破一點這個桎梏的第一次嘗試,人往高處走,我不甘于做個普通大學生,畢業后進個銀行做個普普通通的柜員,我仍在想著四年來聽到的種種神仙事跡,我想追求生活的精彩,我想看到,想體驗更多東西,我想跟那些人一樣站在山頂,看看更加廣闊的世界。清北復交的金專我不是沒有想過,也認真去查了分數線、錄取的各種數據,但人的自我偏見不是一時可以打破的,于是便選擇了上財。
微信圖片_20200319190801.png (25.85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第一年的備戰是在學校中進行,開始了考研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努力,我當時常跟我爸媽以及舍友調侃,若是我當初高考能像考研這樣,我也許就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高三時多刷了一些課外的卷子就能被自己感動到,現在想想真的是無知無畏且天真。雖然沒心高氣傲地選擇清北復交,但考上上財仍然非常困難,結合以往分數,我當時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考上400,這樣才能大概率穩上。 我本科學校對備戰考研的學生還是很友好的,有專門的考研自習室,暑假也會開放教室給我們學習,有些課程老師也會容忍我們在底下學習考研,只要期末成績不影響。第一年前期我還沒全力以赴,從3月到暑假前基本每天只學個7.8小時,每天晚上大概9.30到10.00還會去操場跑個步。暑假之后便正式進入狀態啦,從早9.00到晚上10.30。看似一天很漫長,但當你有緊迫感后,你會發現一天非常短,還沒看多少頁,做滿多少題,時間就過去了。一天過去的非常快,一個星期過去的也非常快,一個月更是沒數幾天就過去了,這時我才感受到什么叫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而不是以前上課時的一分一秒都異常漫長難熬,也就在這是你會感受到什么是充實,也就表明你真正學進去了。
微信圖片_20200316165848.jpg (65.68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夜晚的自習室
我當時沒有什么研友,當然后來二戰也沒有,研友這個每個人因人而異,對我而言,要說孤獨可能是有些孤獨,每天也就跟食堂大媽打菜時說幾句話,但這并不會影響我什么,因為我本就沒有很嚴重的負面情緒強烈需要與人傾訴,焦慮感,壓力,迷茫*,但并不嚴重,簡單來說,早上去自習室的路上我會盤算還剩多少天考研,還有多少事情沒完成,想了想,挺有壓力的,有一絲焦慮,得抓緊了,進了自習室,坐到座位上,還是該做什么做什么,該完成什么完成什么,壓力與焦慮并不會對我的實際行動產生什么影響。當我做題時就沉浸在做題里,當我看書時腦子就想著這怎么理解,并不會突然跳脫到事情之外去想東想西。所以,如果各位沒有研友,無需煩惱,有時我甚至覺得這種孤身奮戰讓我更有種使命感,心無旁騖地專心走下去。當然有也是件好事,互相鼓勵互相監督,但切勿互相墮落。
上財的專業課那年突變風格,出奇的難(也許是我太菜了),以往的卷子我也做過,自我估計拿個100+,110+還是有的,但那年只考了95,其實考完我也就心里有數了,運氣好壓線,運氣不好落榜,我對自己的估分向來都挺準。考完那天晚上回到學校,什么也不想做,心里懷揣著一絲萬一考上了呢的小期待,也做好了大概率落榜的心理預期。那時我開始真正直面沒考上這樣一個可能的事實,考前我也曾無數次想過,萬一沒考上我以后該怎么辦,二戰該怎么辦,越想越覺得灰暗與焦慮,就不去想它了。可真正考完了再想這個問題,又沒有了想象中的天崩地裂,怎么說,有種冷酷的平靜,沒考上啊,大概只能再戰一年了,唉。
![]()
二戰心態的真正挑戰不在于知道成績的那一刻,而在于當你回到學校,聽到身邊各種同學考上了的消息,他們忙著復試,你無所事事時的心理落差。我那段時間心態確實有些崩,縱情于游戲來逃避,人總是有些陰暗面的,像羨慕嫉妒這種小情緒都會影響你,沒考上的事實這時候才真正大浪撲面地向你涌來,傷心嫉妒悔恨,這時候我建議大家(當然希望大家沒有這時候,一次考上)找個人好好傾訴一下,找兄弟痛痛快快玩個游戲,找姐妹逛逛街聊聊天都可以,調整一下心態,我當時心里都知道這種情緒是不好的,但我無法控制,我知道它終將過去,但我必須經歷。等熬過去了就釋然了,對于我來說,我知道自己考的也不算太差,我的努力還是有所呈現,有所回報的,只能說技不如人吧,總有比我更優秀的人,之后再努力一些,實在不行調低些目標就好了。 一戰經歷的末尾再說說調劑這件事。我從沒考慮過調劑,無論是在考前,還是考后。金融專碩本就不好調劑,能夠調劑的學校也都不是什么太過出色的學校。我的思想其實很簡單,其一,我既然考研了,并且研究生一生只有一次,我肯定要往上爬,考到最起碼比我本科要好的學校,調劑到一般學校再渾渾噩噩度過2年不是我的初衷,研究生的文憑我認為不只是那一張紙,而是這張紙背后凝結的能力,隨便一個人沒有學習過研究生的知識,沒有相應的技術與能力,即使給他一個研究生文憑,我也不認為他能走的多遠。其二,我本身的水平的在那,即使沒考上上財,我也不認為我的水平只能上個一般學校,我能考上的學校有很多,我為什么要選擇調劑呢。當然,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微信圖片_20200319191440.png (13.62 KB, 下載次數: 332)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接下來就是二戰的經歷了,由于脫離了學校,也沒有專門的自習室供自己學習了,便只能另尋他法。就我個人感覺,家實在是無法學習,也許是我的自制力不夠,家里的效率確實很低。我就找到了我們市的市圖書館,它里面有專門的自習室。可惜這時就不像學校一樣貼心的給你安排專屬座位,想有位子都要靠搶,圖書館每天早上9.00開門,8.30門口便排起了長隊,圖書館附近的餐飲店也都吃了個編,每天晚上回去的公交一般也都只有我一個人上車,寂寞是比一戰時更寂寞了,因為此時沒有了舍友,沒有了同學,真正意義上的孤軍奮戰了。
微信圖片_20200319191900.png (87.56 KB, 下載次數: 318)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二戰時的心態與一戰便不同了,一戰想的就是沖沖沖,二戰我開始變得求穩,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西財的原因。我一戰沒考好自我總結主要是數學發揮一般,而專業課考的極差。西財的專業課是文科式答題,與上財就兩道材料分析需要大篇幅寫字的卷子完全不同,而文科算是我比較擅長的,背書我一般都還不錯。并且西財的招生規模比上財大了不只一輩,降低了考上的難度,于是便選擇了西財,這次只求考上,頭也不鐵了,及時從心認慫吧。人吧,總是在一開始雄心壯志,遭遇一次失敗了便沒有了奮進的勇氣,開始考慮起了現實,想想我一戰之初甚至還想過上財要是沒考上,憑借著基礎二戰或許還能沖沖復旦的傲氣,真是物是人非啊。 其實我捫心自問,二戰我甚至沒有一戰努力,開始準備也是從6月底開始的,也沒能堅持天天都去圖書館,但我心態還是保持的很好。有時候在圖書館學習效率很低,無心學習的時候,我甚至會當場看看有什么上映的電影,馬上買個電影票,跑去附近500m的電影院去看電影,我也沒有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覺得手機是萬惡之源,我一戰二戰都把手機帶身上,其實關鍵是不要沉迷就好,別一刷手機就刷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時常會學累了拿起手機看個5分鐘10分鐘微博,然后放下繼續學,調節調節,勞逸結合,還是關鍵看自己有沒有自制力吧。 還有一個希望大家注意的就是請一定堅持到最后,我二戰時一直學習到考前一天,考前的晚上也還在背政治,我個人是覺得不要有越到考前越松弛美其名曰放松心態的想法吧。 二年一路走來發生了太多太多,寫下來的只是我自我梳理的一個回顧,上面這些文字背后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故事與感想,我可能也遺漏了一些,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
【關于各科的時間與計劃】 數學:數學是貫穿始終的一門課程,不能有很大的空窗期,否則會喪失一定做題的手感。并且建議把數學時間盡量規劃到早上,和考試時間一致。 英語:英語我自我感覺是一門很散的學科,并沒有集中學習的一段時間,也沒有像數學一樣貫穿始終,每天都做。基本上背單詞是需要長久的背下去的,不一定每天,但每隔一段時間要過一輪。閱讀也是一個需要培養點手感或者說閱讀感的一個部分,建議別有太長空窗期。作文就主要集中在考前三個月即可,也不必太過提前準備,當然如果你時間綽綽有余另說。 政治:我政治無論一戰二戰都是從9月份開始的,之后會每天撥出一兩個小時看看政治,時間算是恰恰好夠。肖四等考前要背的建議能有多早就多早,剛出就著手開始背,我看周邊很多人都來不及,我也是在考前一個晚上才剛剛鞏固到熟練的地步。 專業課:專業課建議跟數學一樣,從一開始就著手準備,書不嫌你看的多,只嫌你看的少,前期以三本指定書為主,也不必背,就看,多看多理解。后期著手開始背,事實上我好像是從10月中下旬才開始背的,有能力的可以早點開始,畢竟背的越早越熟,像我一樣晚開始的也不必著急,只要你認真背,一切都來得及。 附上我在后期最經典的一天安排: 9.00-12.30:數學 12.30-1.30:吃飯+休息 1.30-5.00:專業課 5.00-6.15:吃飯+休息 6.15-7.30:一份英語真題卷 7.30-9.00:看政治 9.00-9.30:圖書館閉關回家車程 9.30之后:看看一天有哪些沒來得及弄完的回家給補上
我這人是不喜歡給一天做非常嚴格的安排的,我對一天的計劃往往是當天早上預估一下今天大概要做什么,然后帶這些書去圖書館,時間也沒那么絕對,比如數學常常一個上午弄不完,會占用下午一點時間,壓縮一點專業課。我主要主張以事情為導向而不是以時間來劃分,我的計劃是今天要做完哪些而不是這個時間段只能做這個,自己靈活調整。也常有一天做不完的挪到明天繼續,類似“相機抉擇”嘛,別給自己定太過死板的計劃。 對于長期的計劃,我是以一個月為單位,這個月四門課程各自要弄完哪些,有個大致的安排,同樣也不必規定過死,如這個星期一定要看完這本。你如果這個月沒有浪費太多時光,是確實全身心投入了復習,即使只完成了計劃的80%,也是可以的。在下個月再提上議程就是了。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讓自己心里有數,別出現只剩一個月了還有一堆任務沒完成的情況。
【各門課程復習經驗】 接下來就是重頭了,我講一下我四門課程的備考經驗。
數學:從我兩次的考試成績來看,我的數學實在稱不上優秀,二戰了也沒多大進步。我覺得自己屬于平時還行,臨場發揮極差的情況。但還是姑且說說我數學怎么準備的吧。 一戰主要用書如下:張宇高數*講;復習全書;李永樂線代講義;王式安概率講義;張宇的1000題;復習全書系列的660;復習全書系列的歷年真題;張宇的提高班視頻;張宇8套卷4套卷; 二戰主要用書如下:高數*講;線代9講;概率9講;復習全書;李永樂線代講義;王式安概率講義;張宇1000題;張宇閉關修煉;張宇歷年真題大全解;張宇基礎班提高班視頻;張宇8套4套;李林6套4套; 可以看到,我二戰時用的書比一戰多,做的題也翻倍。我一戰時的一個教訓就是3月剛開始復習時只顧著看完*講和全書,沒有同步跟上做題,導致知識的理解下降了一個檔次,建議大家學完一部分,那一部分的題就要跟著刷起來了,別等著一本書看完了再統一刷題。*講和復習全書很多人只用1本,我是覺得2本之間有很多可以互相補充的地方,比如*講上的分部積分表格法全書上就沒有。在線代和概率論上我二戰多加兩本9講,其實李永樂的線代大致上就夠用了,概率論我是建議除了王式安的講義再加一本其他的。張宇的1000題和閉關修煉在20考研重新編過了,20年的版本我是真心推薦,個人做下來覺得不錯,特別是閉關修煉,不過我不知道21會不會再大改。 歷年真題沒有選擇之分,都差不多,在這一塊就建議大家做真題請嚴格按考試來,比如時間上,請一定訓練自己的做題時間!!!我一戰時只考那么點分就是輸在時間上,有一些簡單題沒來得及做。二戰我也是掐著表趕在最后一刻把該做的都做完了,可惜選擇粗心作死扣了不該扣的分。一定要注意時間!我的切身之痛提幾遍都不為過,當你在考場時和你在平時是完全不一樣的,當在考場上老師說還剩半小時時,你要是時間緊張是會做題都手發抖的,字都寫得歪曲扭八,這時候特別容易出錯,所以一定要訓練時間,盡量在考場上從容作答! 考前模擬卷我二戰也比一戰多加了李林的,19考研的張宇卷其實出的一般,但20的我個人覺得還是很不錯的,雖然題照樣難,但難得題里綜合了好幾個有用的知識點,可以用來查漏補缺和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19年沒信李林,結果被他押中了,20趕緊亡羊補牢,雖然這次似乎沒押中什么,但21的各位還是練練他的沖刺卷吧,雖然整體比較簡單,但有些題確實也出的不錯。 我個人是屬于平時做的都還不錯,各種沖刺卷難的也能有個120+,簡單的130+的,但臨場發揮不咋地的一個人。所以個人如果考前模擬卷做下來也很不錯請切勿自滿,考場上都說不準的。 最后,鑒于我不是數學方面的學霸,我的經驗各位僅供參考吧,各位可以在知乎搜搜其他大神的經驗貼,多方比較選擇自己最中意的。
數學.jpg (121.47 KB, 下載次數: 320)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李林.jpg (199.2 KB, 下載次數: 317)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英語:英語是我無論一戰二戰都花時間最少的一門課程,具體用書如下:何凱文的考研沒有長難句;**亂序版的單詞書;張劍的真題黃皮書;張劍的閱讀150篇;王江濤的高分寫作。 英語單詞是基礎,21的各位請從一開始就把單詞背起來,我用的**的那本綠皮亂序單詞書,背單詞時適當做篩選,對那些你第一眼不能立馬反應起意思或者有額外你不知道釋義的做下標記,第二輪背的時候就只看這些做了標記的,做標記的請從寬處理,要排除的是那些不管你過多久你都能憑借著基礎反應其意思的單詞,對那些你覺得盡管這次記住了,但下次不一定能記住的都標上。背完第一輪后隔段時間開始第二輪,一直重復到最后。后期也可以用像扇貝單詞app,利用碎片時間背背單詞,總之堅持到最后就好。 何凱文的那本長難句我一戰時看的,在長難句釋義與語法方面給當時我很大啟發,雖然后面內容沒繼續看下去,我建議英語閱讀能力或者說語法不是非常好的看一看,有挺大幫助。 閱讀就沒什么好說的了,就是刷,真題刷完刷張劍的150篇,聽說其他閱讀教材都不咋地,我也就只額外買了張劍的這一本。真題要不只刷一遍,并且英一英二的都要拿來刷。真題刷第二遍的時候我建議各位去網上買那種只有試卷沒解析的,也就幾塊錢。閱讀這件事情吧,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講經驗,我是沒什么技巧,就是感覺多看多刷了之后,自己的基本能力就上去了。第一次刷真題時有一些做錯的題覺得自己理解的也沒錯啊,第二遍刷的時候自己閱讀完就很自然的選擇了正確答案,沒再產生第一遍的歧義理解。所以我自我感覺是,當你閱讀水平上來之后,即使一個月沒去看閱讀,隨手拿來一份沒做過得卷子,也能理解個八九不離十,四篇頂多錯個一兩個。我一戰第一次用張劍黃皮書時,看到他對每一篇文章都說的太詳細了,什么文章架構,思想脈絡,我甚至覺得啰嗦,很多都沒看,只看自己做錯了的題。其實很多所謂的技巧吧你做多了題,看多了它設置的錯誤選項,自己也能總結總結心里有數。所以,對閱讀,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多刷,多做題,沒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方法。當然這僅僅可能是因為我基礎較好,這也是我為什么兩年英語考的都不錯,可都不怎么花時間的原因。 作文我還是有些體會值得叨叨的,作文我認為就兩個核心字:背and寫。我用的是高分寫作,如果你有別的好的作文書也可以用別的,關鍵是要背夠足夠的素材,我是背了高分寫作里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背要背的熟練,且時常溫故,不然很容易忘。背得很熟練之后,在寫之前先做一件事,就是很多人所說的總結自己的模板。很多人覺得背完就OK了,考場上碰到類似話題就直接套,但其實這樣套挺僵硬的,畢竟很多話題只是有一點交集,很容易發生文不對題的情況。還有人去背模板,一篇模板里扣掉些空把其他話背下來,也很僵硬啊,這背的心里不慌嗎,萬一考試題目不匹配用不上呢。所以要總結一套自己的模板,什么叫自己的模板,我個人理解不是一篇文章挖掉幾個空背剩余部分,而是總結一些自己常用的句式句型,自己寫的時候就固定用這些。比如英二大作文第一段是描述圖表,第一句開頭總結1-2個自己固定用的開頭句,接下來描述線性趨勢用什么,百分比用什么,柱狀用什么各自準備2-3種句子應對不同情況,第一段不管什么題目基本都大同小異,很好寫。第二段是闡述看法和理由了,這里是很開放的,因為題目話題不同,要寫的東西也不同,這也是我認為無法用固定模板準備的原因,對于第二段,我是列一些我要用的好的句式,例如it is 結構,倒裝結構,since/as……,we……這類摻雜短句的句式等等,然后在寫一篇作文的時候有意識的用這些句式,it is用過了,那接寫來這句表達我換用倒裝,這樣來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豐富與多樣感。總結一套自己常用的寫法后就開始不斷的實戰寫作文,題目可以用歷年真題的作文題目,就不斷地重復應用自己要寫的句式,寫多來了你就會發現不管什么題,你都可以洋洋灑灑寫一篇好作文。當然,各位如果有別的好方法更好哈,我只是自己是這么做的,作文倒也不敢說多好,起碼及格線以上吧。
微信圖片_20200316165929.jpg (111.83 KB, 下載次數: 321)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作文句式的整理
微信圖片_20200316165936.jpg (126.33 KB, 下載次數: 315)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大作文第一段的模板整理
政治:作為文科生的我對政治也是非常自信,我對政治這門課的理解是,它要背的部分其實只有最后十幾天的肖四(或者有人用徐濤小黃書),前面的時間都重在多看與理解。我用的書如下:肖秀榮的知識點精講精練;肖秀榮1000題;考研政治大綱解析;風中勁草;肖四肖八;肖秀榮時政小冊子;徐濤的強化視頻。 9月初開局先來一本精講精練,這里我就不建議立馬做1000題,我一戰時精講精練看完一章1000題做一章,正確率挺高,因為很多知識點都是我剛看完的,但我覺得這種正確率是虛假的。我建議大家看完精講精練,再統一做1000題,這時候你前面看的很多就都忘記了,再做題正好查漏補缺加深一遍記憶。做完1000題就再去過一遍徐濤的視頻,徐濤的視頻還是很不錯的,我甚至把看他視頻作為我考研煎熬時光的一段放松時間。看完徐濤視頻再去看大綱解析,雖然大綱解析很厚,內容很多,但我還是覺得大家看完一遍若時間充裕可以再過一遍。過完兩遍后再去看風中勁草,風中勁草算是濃縮版知識點,都是精華,同時看看時政。最后階段就是肖四肖八做起來,肖四背起來,風中勁草可以過第二遍,肖四要背到最后。 這里談談上面流程中的細節,大綱解析是一本對知識點不做篩選,很詳細的書,為什么要讓大家多看它呢,這涉及到我對考研政治的一個理解,政治的選擇題吧,它要出的簡單,風中勁草就足夠應付,選項也不給你設什么彎子陷阱,選項書上原句照抄。但他要出的有水平些,你就必須得看過一本非提煉類的基礎書。政治固然有些靠記憶,但也有很多靠理解,一些選項它不是書上原句,但我就是知道它這么說是錯的。大綱解析其一勝在他全面,有些選項大綱解析上有原句但可能精講精練上沒有,其二他好在解釋的很詳細,幫助你自行理解一些說法概念,畢竟徐濤也不可能顧及所有知識點。 另外考前除了肖四肖八還有很多其他老師出的模擬卷,這里建議大家可以微信上找找刷題小程序,不用買書就可以刷遍這些卷子的選擇題,考前這種小程序會非常多。 再談談政治的大題,大題主要就靠背的肖四,這是我兩年來都做的事,但其實肖八的大題也最好不要忽視,肖八大題可以不用背,但要多看,肖四是不大可能很好押中所有題的,而肖八可以做很好補充,我兩次考試都發現有些題肖四上找不到很好對應的,但肖八可以給些思路。另外,即使當你考場上發現只背了的肖四似乎沒能照搬應用多少道也不用慌,例如19年肖老押的很好,今年20年差些,但自己靈活變通也能應付。第一,大多數人跟你一樣也只背了肖四,大家的起跑線差不多。第二,看看文章里有沒有能抄來當答案的,像今年就有很多題材料里就能抄些當答案。第三,雖然我說只有肖四是硬背,其他都是多看理解,但看了那么多遍有些知識點也肯定有印象的,看看題目問什么,搜搜腦子里挨得上的知識點,哪怕只想起來一句,寫不全,也寫上,盡可能把可能有關的都寫上,再加些自己編的,做到這些你已經比大多數好很多了。
專業課:終于到專業課了,我的主要用書如下: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殷孟波的貨幣金融學;羅斯的公司理財;紅寶書系列; 我出成績后就有一些人加我咨詢專業課經驗,但要我說真沒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看和背,真理往往就是這么簡單,專業課的經驗比前三門總結起來都要少。前期三本書反復看,各種邏輯機制為什么是這樣做到理解,千萬別顧此失彼,三本都要看,沒有哪本并不重要之說。起碼三本要每個翻個3遍以上吧,9月10月就可以開始背了。背主要就是用紅寶書,紅寶書的最大用處就是它已經幫你做了基本的重點整理以及相關內容的整合。第一次背很痛苦,覺得要背的好多,但請堅持,背過第一輪過后后面會輕松很多。至于哪些要背哪些不要背上我建議各位同學有一些自己的判斷,紅寶書上的3星2星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要背的,這個別偷懶。其他你看看內容,覺得大概不會考的就不背,你看三本書過程中覺得要背但紅寶書上沒有的就自己加上去,但應該不多,有些紅包書上1星的內容我甚至也背的,只是因為我覺得可能會用上。
微信圖片_20200316165943.jpg (170.43 KB, 下載次數: 339)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我在紅寶書上自己補充的定義 西財的計算題其實不難,對比起一戰上財的經歷,西財的計算都是基本題。由于西財不能帶計算器,所以他計算題的出題范圍就非常有限。各位把書上的計算都看懂了,再做做真題模擬卷,應付考試沒有太大問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仔細,不要出現忘了扣稅或忘了加折舊稅盾等細節問題。 再說說真題,紅寶書提供了歷年真題,希望各位在做真題時,自己拿張紙同步做題,你可以不用一字一句像考試一樣完完全全寫上去,可以寫得潦草,甚至跳字句,但請一定要有一個下筆的過程,目的是為了讓你寫的東西在你的腦子里完整的過一遍。等自己做完了再去翻答案看看有沒有漏點或者寫法上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微信圖片_20200316165946.jpg (208.29 KB, 下載次數: 314)
下載附件
2020-3-19 19:57 上傳
我潦草的真題練習 關于筆記,很多人看完書想記筆記做個自己的整理,這固然可以,但請一定放在你已經背的差不多之后,不要顧此失彼。有些來咨詢我的同學說后期忙著記筆記,卻沒把紅寶書上該背的背個熟,這不就是因小失大嘛。我自己是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我后期主要背書,也曾嘗試過自己整理個筆記然后按著筆記背,但沒寫多少就放棄了,覺得浪費時間。如果你都背好了,書也翻了4.5遍了,那記筆記做整理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提煉知識,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于時事熱點,考前看看學長學姐給的熱點整理就行,西財的考題并不太注重這個,即使你在考試中碰到那種拿一段材料提問的題,也千萬別慌,別空著,西財這種題一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些相關知識點的,它想考你的是你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實在不行,你憑借著自己的金融素養編些言之有理的話或許都可以。 專業課的后期就是在看書背書中循環滾動,回到書本是一件從頭到尾的事,紅寶書固然整理了背誦內容,但并非絕對,我自己看書過程中經常有“啊,這個知識點挺好的,還隱蔽,要是出題老師出了不知道多少人能答出來”的感慨,所以即使后期你紅寶書背的滾瓜爛熟,書還是得繼續重復看,且帶著尋找出題點的眼光來看。
【一些Tips】 - 1.考研中各位會有尋找各種資源的需求,可以找一些靠譜的考研資源群,里面會分享各種有用的資源,你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問他們要。另外,各位還可以加加一些二戰的群,注意加那種活躍度高的群,而不是死群,你會聽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也可以問群里大佬討教討教經驗(我因為二戰就有加過一個,求信息求資源什么的都很方便)
- 2.我二戰時發現的一個省錢小技巧,各位可以多上閑魚逛逛,里面會有一些人棄考而出書,出的書基本是新的,可以省你一些錢。當然,不建議買閑魚里那些盜版,無法保證會不會有印刷錯誤什么的,萬一耽誤事就完了,所以請謹慎篩選。
- 3.請自律!請不要輕易被自己感動!我二戰時時常再想我要是一戰再努力一些結局會不會不一樣,要是能再多刷一套卷會不會改變命運,我要是考數學時做的再快些我可能已經在上研究生而不是一個人在圖書館二戰。你現在的自我感動都將是明年此時的懊悔與淚水。
- 4.以上所有經驗都是我個人經歷所得,學過政治馬哲就該知道,矛盾具有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經驗并不一定適用每個人!各位可以多看看其他的,集百家之長,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
最后,作為過來人,衷心祝愿各位能順利考上研究生! 若有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