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接觸到考研,大家都會聽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聽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數學會很難,小年會相對簡單等,每年準備考研時因為大小年也會特別給自己增加些壓力。
那究竟是不是像傳說的那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么是大小年?
通常來講大小年描述的是分數線有規律地起伏這一現象。
那這里的分數線既可以指國家線,也可以代指院校/專業復試線。
當報考人數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相反地,報考人數少,分數線下降,則就是“小年“。大小年是交替出現,期間相隔一年或兩年。
官方信息!2019-2023考研國家線及趨勢圖匯總!附近三年國家線分數對比圖!
![]()
23考研報名人數47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17萬人,增幅只有3.7%,與2016年以來年均15.8%的增速相比,下降明顯。看得出考研的人數雖然還在增加,但是其增長率卻已經非常低了。
雖然23考研國家線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從趨勢上分析很大可能在2024年出現增長率變為負值的情況。如果報考人數減少,那么有很大的概率在今年考研會遇到”小年“。
在大小年之后還衍生出了奇偶年的說法。考研界對于奇偶年的說法一直有一個心照不宣的默契:偶數年的數學比奇數年更難(大家要參加的24考研是偶數年),不過以上只是民間傳聞,官方從未認證。所謂的數學奇偶年之分,也只是命題組的專家根據往年的考生情況酌情做出靈活變動,并不存在準確的規律可循。
院校的大小年
實際上,對于院校的大小年來說,專業課大多是由學校自主命題,所以試題難度的設置上就擁有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
如果試題設置相對簡單,高分自然不少見,這也就導致錄取線最終居高不下;反之,當年試題難度增大,分數下降,最終錄取線也會下調,但實際上這也意味著考生要學的更深才能成功考上。
考研的整體難度確實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如果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大小年”的區分的。
廣工分數線對比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生物醫藥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經濟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法學院 | 21-23考研廣工招生人數以及初復試分數線對比
(點擊查看更多)
應該注意什么
隨著考研人數的逐年提高,特別是這兩年疫情來襲,更多人選擇考研,考研作為選拔性考試,總體上難度變大也是正常的。
我們可控的因素只有自己,比如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學習效率等等,只有復習好,盡力考到高分,才有機會去和這些外在因素“較真”!
廣工學長學姐經驗談 【經驗談】總成績前三!23廣工集成電路初試400+學長分享全科目備考規劃!
【經驗談】二本民辦院校考生一戰上岸廣工儀器儀表工程,初試390+分經驗分享!
【經驗談】專升本學歷一戰上岸!23廣工建筑學學長分享考研經歷&備考建議!
【經驗談】脫產跨考上岸!23廣工社會工作學姐分享背誦技巧&備考經驗!
【經驗談】脫產一戰上岸!23廣工馬克思主義上岸學姐分享備考經驗!
【經驗談】初復試總分前三!23廣工數學專業高分學長分享數學學習技巧!
(點擊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