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二、關于人大漢碩 三、英語 四、政治 五、專業一 六、專業二 七、關于復試 八、關于二戰
一、基本情況 本科就讀于東北某211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成績常年墊底,六級520+。 一戰成績:英語78 政治65 專業一111 專業二102 總成績356(分數線350) 初試排名60 復試被刷 二戰成績:英語69 政治65 專業一107 專業二100 總成績341(分數線320) 初試排名* 總排名第6名擬錄取 因為不甘心調劑去比本科學校差的學校,所以第一年復試結束就決定了要二戰,八月份開始正式投入二戰。
每日安排: 6:50起床 7:30-8:00 背英語單詞+長難句 8:00-8:45 背現代漢語名詞解釋+文化名詞解釋 8:45-9:30 背現代漢語簡答題 9:30-10:00 背近義詞 10:00-11:30 看書&做題(后期背政治+做政治選擇題) 11:30-13:30 午休(最好可以午睡) 13:30-14:30 英語 14:30-15:00 背英語作文 15:00-16:00 背專業二簡答題 16:00-17:00 做題 17:00-19:00 休息 19:00-22:00 看政治書+看政治視頻 22:00-22:30 復習早上背誦內容
二、關于人大漢碩 人大漢碩在風景優美的蘇州校區,研二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出國,在國內的同學可以選擇留在蘇州或者回北京。和人大有合作的孔子學院非常多,比如愛爾蘭、意大利、德國、美國之類國家的學校。今年報考傳說580人,進復試70人,最終錄取56人。 人大的題型很靈活,不是按照大綱樣卷題型來的,大致劃分如下: 專業一:填空1’*10 選擇2’*15 名詞解釋4*5’ 簡答題10’*4 分析題15’ 15’ 10’ 古代漢語10’ 專業二:填空1’*10 選擇1’*10 名詞解釋4’*5 簡答題10’*4 教育心理學填空1’*10 分析題10’*2 案例分析40’ 可能會打擊一下各位學弟學妹,人大*年的分數線和國家線持平,有很多同學會覺得人大分數好低啊,肯定很好考。其實人大壓分是很嚴重的,再加上客觀題很少,大部分都是主觀題,而且非常非常地靈活,很難把握得分點,大家的得分都不高。專業課壓分+北京地區公共課壓分導致分數線低。分數線低不等于好考,但分數線低=題難+壓分。*年人大漢碩大概報名近600人,只有70個人過了320這個線,所以報人大你要承擔考不上連調劑都不可能的風險。
![]()
三、英語 因為我第一年英語考了78,第二年基本沒看英語,每天最多也就一個小時,再加上今年有道變態的排序題,比第一年低了十分我也沒啥好說的。考研這個事,真的是投入和產出成正比。但是在這里我想說一下第一年的英語經驗。 第一年是從四月份開始正式開始學習英語,我沒有專門背單詞,而是把歷年閱讀中出現的重點詞匯和長難句作為每天必背的內容之一。閱讀部分我選用了張劍老師的黃皮書。因為開始得比較早,我仔細研究了97-16全部的真題。暑假前完成97-04,每篇精讀,可能有的學姐會推薦背閱讀真題,我也背過,并沒有發現里面的奧秘,而且比較費時間。4-6月份主要是熟悉考研英語閱讀,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可能會錯得非常多,不要沮喪,這都很正常。我習慣的方法是,一天做一篇,不用掐表,每篇做完之后去看解析。準備兩個本子:長難句本和單詞本,把解析中講到的長難句積累下來,不會的單詞也積累下來,每天早上看一看。97-04閱讀的年份比較久,只細讀一遍就好,一開始時間可能會長一點,慢慢以后就會好點。 暑假期間,完成05-09年真題,每周周一做完一整套,周二至周五每天分析一篇閱讀,周六分析新題型和翻譯,周日再重新完整做一遍這套題,不要背答案,要知道出題點在哪,是怎么出題的。如果覺得自己分析有困難,可以參考**唐遲老師的閱讀分析視頻。建議用鉛筆,因為這部分以后還會做很多遍。九月份完成10-13年真題,做法和暑假期間相同。這時你的單詞本和長難句本應該積累很多了,反復看,不斷地看,不要只讓它認識你,你也要認識它才行。 十月份先不要動14-16年的題,因為這三年的題是要用到后期沖刺階段模擬的。十月份每天一套把05-13九年的題滾四遍,做閱讀—看解析—寫分析,找到其中的套路。十一月底全真模擬,和考試統一時間, 把每天下午的時間分給英語。模擬一遍之后不要對答案不要看解析,把你的答案寫在便簽紙上粘到第一頁,三套卷都做完后再重新做一遍,同樣把答案寫下來,之后再來一遍,看看三遍的答案是否相同,有出入的題再重新看一看,之后再按以前的套路分析糾正積累。這部分看起來蠻麻煩的,其實三套卷滾三輪也只有9天而已,做卷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在做題過程中的思路,你是怎么分析的,你又是怎么說服自己拋棄原來的選項選擇新的答案的。
新題型和翻譯我都是在平常做套卷的過程中一起做的。新題型依然推薦唐遲老師的課,翻譯沒有重點看,因為平常積累長難句的過程也是練翻譯的過程。如果你的時間很充足,你可以試試手譯整篇文章,也非常實用。 作文部分兩年我跟的都是**潘赟老師,小作文沒說的,就是背。大作文的話她的九宮格寫作法真的特別實用,最起碼你會寫作文了,不會為了拼字數而湊作文。有的人會說潘老師的寫作太基礎,大家都千篇一律的,其實把大框記住了,起碼不會慌,基本的分數*。如果你實在想寫出一些讓老師眼前一亮的句子,你可以結合**王江濤老師的寫作高分,里面有一些亮眼的詞和句子,可以積累下來。大概在十一月份我就整理好了我要背的幾大模板,每天滾一遍,在考場上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寫完一篇作文。 第二年的英語基本沒看,所以經(教)驗(訓)就不寫了。第一年的時候我報了某文的政英全程班,當時也是求個心安吧,事實證明并不明智。近千人的教室坐在前面后面都噪死,所以我比較推薦報網課,因為報網課你可以用相對優惠一點的價錢上在比較舒適的環境里上名師的課。
四、政治 政治兩年都是65,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很沒政治素養的文科生。其實第二年我覺得比第一年進步挺多的,但是分數還沒變= = 推薦書目: 《肖秀榮全套》考過的人都知道,考研政治界第一人誰都不敢質疑 《風中勁草》比較簡略的一本小書,背背知識點都是可以的 《大綱解析》就跟咱們平常的教材一樣,有的人說是缺乏條理可買可不買,我覺得還是買一下吧,畢竟有的內容以教材為準,可以當做工具書。 課程推薦:腿姐全程班(腿姐的課比較有邏輯,她會幫你把知識點串起來,而且人美講課風趣,是我聽過的最不會困的課) 這里只說一下第二年的政治學習吧(同樣適用于第一年考生)。9月份大綱出來之后再開始學習,大綱剛到手那幾天不要著急,去找去年的學姐學長買他們用過的大綱,新舊兩本書對照著一起看,重點畫出今年新加的點。可能有的老師會整理新加知識點,但是自己找既能加深印象還能刷一遍書。第一遍結束后,看腿姐的暑期班,看完一門之后刷這一部分的書,之后再做《肖秀榮1000題》對應部分。這里說一個小tips,各位考研黨的時間都非常寶貴,有的老師可能語速過慢或者經常說段子,你可以下載一個視頻加速的app,這樣會比較節省時間。 大概進入10月份了吧,大家的《風中勁草》應該到手了,上面有很多小知識點總結的特別好,都要背下來,還要跟緊腿姐的課。真的跟住了腿姐政治部分就不用太擔心了,腿姐的課基本就是托兒所了,你就跟著走就好了,沒有她涉及不到的點。如果你看的快,你可以再刷一遍1000題,把錯的題積累到錯題本上留著后期看,最好可以分類,比如政經的題標出來,時政的題標出來。
11月份《肖8》就出來了,每天上午全真模擬,同樣積累下來。肖8的大題可以不背,但是要找出點,這個點簡答不考但是選擇可能會考啊。12月就是沖刺期了,腿姐的課會教你怎么答題,不要聽什么光背肖4就夠了這樣的話,你不僅要知道點還要知道怎么寫。所以我的做法是在聽完腿姐的課后把肖4的答案按腿姐的模板整理出來,許多題的點都一樣只是說法不同,整合一下背的也快。 書不要貪多,曾經有人說要把市面上所有的書都買了,第一年我也是這么做的,費錢而且并沒有用,后期很急就想都做完就會導致走馬觀花啥也沒記住。抓住一個老師和幾套重點的題就夠了,比起背誦最重要的還是理解(適用于所有學科)
五、專業一 雖然我是本專業的,但是本科期間實在太渣渣了,基礎非常不扎實。在這里說一點,可能有許多跨專業的同學擔心考不過本專業的,其實不是的,本專業不一定有多好啊,而且本科期間學的書可能并不適用于考研,比如我的本科學校就沒有學過引論這本書。相反,往往是一些跨專業的人考得分數比較高。 推介書目: 《現代漢語》黃伯榮、廖旭東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試指南》人大專用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義201例》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 《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 《古代漢語》一二冊 王力 《現代漢語》是專一的大頭,首先先要熟悉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先大致地看一遍,不要求全懂,只是熟悉。第二遍就可以簡要地畫一畫樹狀圖了,掌握整本書大致的脈絡。我的方法是在A4紙上先畫出大框,然后往里填內容,這就是我的筆記了。要注意,做筆記不是抄書,一定不要把書上所有內容全部抄下來,太浪費時間而且成效不大。暑假期間就可以加入真題的研究了,知道報考學校的出題點,把每道題的考點在書上、筆記上標注出來,其實有很多重復考點的,比如人大就特別喜歡考語義指向啊、特殊句式啊,復習的時候會更有重點。這段時間可以找一些別的學校(尤其是按大綱形式出題的學校)的題做做,因為這部分題比較基礎,可以用來檢驗一下學習成果。還要按名詞解釋、簡答、近義詞辨析幾大模塊整理答題思路。把你認為有考的可能名詞解釋和簡答題整理下來,開學后直接加入日常背誦。 九月份就進入全面背誦階段了,所以暑假期間一定要把筆記全部整理完這樣九月份才能安心背誦。要把每天上午的時間留給專業一,早上背完單詞、長難句和作文后,背專一名詞解釋、近義詞、簡答。因為早上背誦的效果比較好,所以我把大部分內容都挪到早上來背,大概每天都要背到10點多才能進教室坐下學習。可能一開始會比較痛苦,背的內容太多而且都只是有印象而已,多背幾遍自然就好了。一開始每天我只能背5個,后來變成10個、20個,后期一天可以背到50個。背誦不要求逐字逐句,大致意思出來就好,有自己的思路。還要繼續做各校真題,有的學姐會說不需要研究別的學校的真題。但其實別的學校考到的也都是重點,人大就曾經考過別的學校前幾年出的題,所以不管是其他學校的小題還是分析題都要重視起來。 古漢部分,人大的題型是翻譯和簡答,但復試考得是句讀+翻譯,所以我就一起練了。前期每天看一篇古代漢語,試著翻譯。當時是報了學姐的一個專項課,具體包括常用詞的義項、特殊句式和句讀。講得蠻好的,起碼不會看見古漢不會再打怵了。九月份之后就比較忙了,每天只用20分鐘左右學古漢就可以,我的做法是每天積累一篇各校真題里出現過的古漢,人大17年的古漢就和中南大學13年的真題重合了,所以積累很重要。關于古漢簡答呢,人大比較傾向出關于特殊句式或者詞類活用方面的簡答,學姐帶著我們整理了使動、意動、為動、被動、賓語前置這些特殊句式,并準備了一些例子。今年在考場上看到那道古漢題其實我是非常高興的,直接把我背誦的內容加上翻譯題干就夠了。
六、專業二 這兩年積累了兩個本本的文化小題,積累不是積累在本子上,一定要循環地看,記在腦子里,我的文化筆記本都被我翻爛了,所以這兩年的文化選擇和填空部分得分都非常高。 推薦書目: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試指南》人大專用 《外國文化史》孟昭毅 曾艷兵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胡文仲 《跨文化交際》祖曉梅 《大學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識》趙晶 剛開始復習的時候可以先開始文化部分,因為可能大部分同學在這段時間學校還有課,我的做法是把書帶去上課,當作一本興趣書來看。關注一些公眾號,有的公眾號每天都會發文化的小題,把不會的積累下來。每天都要積累!!!暑假期間,中外文化部分不能再當作興趣書來看了,加入刷書行列,邊刷邊把細節的考點以填空題的形式積累下來,最好是可以聽學姐講講重點,因為文化部分實在是太多了,全背下來太困難了。九月份之后,文化部分的小題還是每日積累+每日背誦,積累是個過程,像背單詞一樣,我直到上考場的前一天還在做積累。 引論部分我能說的不多,因為我看了兩年也沒怎么看懂那本書。但其實,這本書是專業二的基礎,把這本書看懂了對跨文化和案例分析都是非常有用的,很多跨專業的同學可能會覺得這部分枯燥深奧,你可以尋求學姐或老師的幫助。 跨文化部分是人大專業二的重中之重,這兩年都考了兩道以上的簡答,而且還適用于40分案例分析。套路還是和現漢的一樣,刷書—筆記—背誦,我還是按名詞解釋、簡答整理了筆記,依然要積累各校曾經出過的小題、名解和簡答,比如今年那道關于時間的跨文化簡答我就背過一模一樣的答案。 案例分析重在分析,要點在跨文化筆記中都已經整理了,還要準備一些適用于各種風格案例分析的開頭和結尾,到考場上直接結合材料就好。人大的案例分析比較傾向于課堂管理方面,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看看朱勇老師的《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這本書對很多海外課堂的教學進行了分析,非常適用于我們這些沒有教學經驗的小白。
七、關于復試 關于復試我有很多話想說,畢竟我是既有失敗教訓又有成功經驗的人。復試分為筆試、專業課面試和英語面試三大部分。 筆試共3小時,前兩個小時是專業課筆試,100分,中間沒有休息緊接著考英語,50分。專業課筆試以簡答為主,和初試的范圍沒太大出入。英語筆試是兩篇閱讀+一篇翻譯+一篇作文,這部分不用太擔心,不會影響你的整體成績。 英語面試大概8分鐘左右,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組是抽一段話,讀完并回答下面的問題,然后老師會對相關內容進行提問;第二組是抽話題,根據話題回答問題,兩組都需要自我介紹。這兩年我都是第一組,老師都很nice,一定要事先準備好各種常見問題的答案。第一年我就是覺得什么都現說就好,不用過分準備,結果就是老師的每個問題我都只能說一兩句,整場考試都是以老師為主導,我很被動。所以今年我事先準備了各種問題的答案,比如你為什么選人大啊,你為什么選漢語國際教育啊,介紹一下你的家鄉啊,介紹一下你喜歡的書啊。今年我抽到的題是談談你的大學生活,我的確是準備了一段話介紹我的大學,但我覺得如果老師只問我這一個問題我準備了那么多不用不就浪費了嘛,所以我就先介紹了我的大學,然后說我為什么選擇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課余時間呢我喜歡看書看電視劇,然后把準備好的關于書和電視劇的內容都說出來。全場面試是以我為主導的,比如我知道我說到哪句話的時候老師會問why,然后我就可以成功轉到我的話題上,讓老師跟著我走。 關于專業課面試,首先要說一下請一些本科學校較好的同學不要過分自信,的確有很多人會說有的學校會有本科歧視,但人大不是啊,人大很公平,不會在乎你從哪里來、你以前得過什么榮譽,只關心你此時此刻的表現。同時,希望一些二本三本的同學不要自怨自艾,能進復試你們都相當優秀,不要自卑,你們的基礎也許比那些本科學校較好的同學好很多。 第一年我比較緊張,全程沒有和任何同學交流,復試之前看到經驗貼說有不會的一定不要裝,不會就是不會,要謙虛地承認。可是沒想到,我都不會啊!這就很尷尬,總之第一年的專業課復試并沒有給老師提供明確的答案也沒有任何被錄取的理由。當然第二年我也很緊張,不過第二年的優勢就是進人大不用看地圖啦,哪個樓在哪都門兒清(開玩笑)。不過第二年遇到了可愛的丹琪姐姐,很巧我們是老鄉而且住在同一酒店里再而且我們復試還連號,她真的是一個特別好特別可愛的姐姐。還結實了特別可愛的小翅膀們,考研這一路上我們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很高興能夠和這么可愛的人們成為同學。 今年我在第二組,沒有在門口抽題,可能我們組的老師比較著急,整個流程都比較急,大概15分鐘左右。進去之后也沒有讓自我介紹,只讓介紹一下自己的專業、本科學過什么課、看過什么書、未來在專業方面有什么打算,一句廢話也沒讓多說。當時我的腦袋就嗡了一下,然后就迅速把準備好的自我介紹里的干貨挑了出來。之后就是現場抽一道題作答,我抽的是一道偏誤分析:“我今年是二十歲”的偏誤分析。這道題還是比較友好的,首先說一下偏誤分析的定義然后分析這個句子的偏誤出現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怎么解決。因為我感覺說的時間比較短,我就盡量多說了一點,結果說偏了,不過老師都超溫柔,跟我說“你一開始說對了后來走偏了,你不要慌張,再想想。”然后我想了一小會兒就繼續說了,這里說一下聽到問題后不要立刻就答,最好思考一下。然后老師又就這道題問了幾個相關問題,有個cue流程的老師說“我不會輕易放你走的。”然后老師們又都笑了。我覺得老師笑其實是好事,因為我第一年的時候老師全程冷漠臉,氣氛很壓抑,不如多笑笑來的輕松。那位老師問了我一道古漢的題,問我“是”在古代漢語中是什么意思。之后又有兩個老師提了語音方面的問題,老師都非常友善,卡殼的地方老師都會細心引導你。總之第二年的復試體驗非常非常地好。
八、關于二戰 二戰這一年我選擇在家里,因為我是個過得舒服了才能好好學習的人,在家的話我不用擔心租房房費,不用擔心水電,不用擔心吃喝,我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其實本科學校二戰的朋友有很多,但出于各種原因我們都沒有聯系。我建了微信小號只加緊急聯系人,建了微博小號只關注考研博主,基本上是斷了和熟人的一切聯系了吧。我真的非常幸運在微博上認識了很多懷揣同樣夢想的戰友、同專業的研友,互相學習互相打氣,多虧了微博上的小仙女們和我們可愛的小翅膀們,我覺得二戰這段路不苦。總之,人生是場馬拉松,不管我們走到哪一階段都要堅持你的夢想堅定地走下去。我們在江南人大等你。
1.jpg (318.68 KB, 下載次數: 126)
下載附件
2018-4-8 14:02 上傳
來源: 二進復試終成碩——*人大漢碩二戰初復試經驗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