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先說些閑話吧,學弟學妹們見笑了。
本科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的公共管理類專業,也是跨考了。雙非,績點2.5,六級只考了450+,上國會是真的不怎么看你本科這些東西,初試復試成績決定一切,真真算是很公平了,所以因為這些不自信的同學可以打消這個疑慮啦! (記得去復試資料審核去窗口拿號的時候有個學長也是上外貿畢業的,還祝我復試順利,真的好溫暖,謝謝你!!)
一戰初試229無緣復試,二戰234也算是僥幸,畢竟如果像去年那樣的報名人數我還是很有可能擠不進復試的。兩年時間只考成這樣也真的不光彩_(:з」∠)_但還是希望把這些都寫下來,真的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少走一點彎路吧,能有一點點幫助也是好的。
首先,mPacc or 其他? 選擇專業一定要謹慎,想好自己到底為什么要走mPacc這條路。如果不是對高數沒有一點點學懂的可能,真的不建議為了逃避高數或是降低難度來報考cc。一是因為競爭大,不確定因素太多,cc往往不像學碩那樣基本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運氣、狀態都很可能對結果造成很大影響,300的總分,管綜那三個小時占了200,你要頂著巨大的壓力看+做完十幾頁題目寫兩篇作文,容錯率還低,一個不留神丟掉兩分三分就是十人二十人的差距,真的不像看起來那么容易。二是不好調劑,沒有退路,基本各個學校的cc報名都是爆滿的,萬一進不了復試,你會發現周圍考學碩和的其他專業的小伙伴都很快聯系到了還算不錯的學校調劑走了,而你除了從頭再來基本上毫無其他選擇o(╥﹏╥)o
我當時選擇cc就是因為17年5月考了初級會計職稱,又很作地想學日語7月去考了日語,感覺剩下五個月不夠準備學碩的內容,看著199內容少就這么決定了……現在看來真的是太作太天真了,一直到真的上了考場才發現自己對這個考試存在怎樣的誤解,準備是多么不足。
不過,一旦真的決定了,也不要過于畏懼,好好準備盡力去考吧~
其次,關于二戰? 一戰失敗后我想了一下,雖說投入的時間已經成了沉沒成本,但我還是不想放棄。這時候我才好好地又考慮了其他管理類聯考專業,發現圖情分數線普遍競爭小,分數線偏低,即使復旦也只有220左右(南大、武大、中山更高一些),作為風險厭惡者我決定二戰轉戰復旦圖情,這樣備考壓力更小,我還報了十月CPA考試的會計、經濟法和稅法。(其實我覺得財會審這塊對專業的要求并不嚴格,準入條件還是更看重證書和工作經驗,如果偏好199的考試內容,又想拿響亮的大學牌子和碩士學位,圖情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九月出招生簡章后,看到復旦圖情學費上漲而且不再對專碩提供住宿,學制也延長至三年,感到非常失望,群里哀聲一片也并不會有官方做出任何解釋。又看到另一邊未退出的上國會考研群里招生組熱心的各種解答與宣傳,對比鮮明。我決定頭鐵一回,還是報了上國會,就這么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這里,當時群里大家都覺得照著去年的形勢來看今年大概240才能稍穩,我決定還是以考研為重,放棄CPA兩法的復習刷題,只去考了復試也相關的會計。
我這個人說得好聽點總是過于樂觀,說得不好聽就是僥幸。做出決定的時候感覺哎呀這些東西一戰都看得差不多了,二戰查缺補漏稍微看看提提分就沒問題。到最后兩個月才越來越感到壓力的重大,去年考上的朋友已經開心地開始了研究生生活,選擇工作的朋友也都穩定了下來,只留我一個人坐在家里啃老學習,與社會脫節,與朋友聯系變淡,只是為了一個根本不確定的結果而努力,有的時候真的心態會突然崩掉開始胡思亂想。這些大概是二戰考生都會有的體會吧,但是既然是自己做出的決定,無論過程和結果如何也沒有什么好后悔的。
最后,在家or留校學習? 我身邊許多二戰的朋友和同學都是選擇在學校周邊租房學習,成功失敗的都有。我的自控力并不好,但房租對我來說代價還是有點兒高,于是還是決定回家學習。在家學習還是有許多好處的,吃睡安心,時間自由。但和父母商量好是很重要的,我和爸媽說好了我只要關著房門就是在學習,他們就不會總是進出打擾或是高聲說話外放音樂電影。備考最后階段整個人都很自閉和煩躁,有時候一整天的不怎么說話拒絕溝通,爸媽也沒有發脾氣或是責備我什么,真的感謝他們的包容和體諒o(╥﹏╥)o
我九月報名后也刪了所有游戲和不必要的app,關了朋友圈和空間入口以及微信qq通知音,告訴他們有急事直接打電話。學不下去了就點開B站上的學習直播,看著懷揣夢想的大家還在奮筆疾書,就能再稍稍堅持一下。
接下來應該會分成初試和復試兩部分來寫,碼字可能需要很久_(:з」∠)_我太話癆了見諒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