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考研】 從“學渣”到“學霸”,之間的第一道阻力
很多國內的人都喜歡把考研當作自己改變命運、進而實現人生逆襲的工具。它是一條相對社會其他路數來說,“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不管它再難考,似乎也比創業成功的概率高。 不似考公那么單調乏味,又不似直接創業風險那么高。萬一以后想考公,研究生的身份也有優勢。在親人朋友面前認可度的提升也遠比其他來得直接。 于是乎,很多早些年沒有好好學習,或者在學歷上留有遺憾的童鞋,都會把考研當作自己的第一選項。因為在這部分早些年深受“學歷歧視”和“學渣歧視”童鞋的內心深處,學歷這事就像一根毒刺一樣扎在他們的心臟上。要么拔掉它,不去理它;要么就直接彌補它,那就考研吧。
這里,我們為了方便后面區分這類“以彌補學歷遺憾為主要動機的童鞋”,我們就稱他們為“彌補者”吧~ 從我五年的考研輔導從業經驗來看,“彌補者”們的成功率其實還蠻高的。 而這一期,我主要也想再幫“彌補者”們一把,給大家一些建議。
一、前期別對自己太狠,別沖太急。請冷靜一點~ 對于你們來說,你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決心。 長達20年的“學渣歧視”所產生的怨念,雖然在主流價值觀里,是負面力量,但實際上還是看你怎么利用這股動力。 目前我所接觸的“彌補者”們大多比普通考生要能吃苦得多。 所以在動力方面,我給你們的建議是,盡量舒緩一下自己,前期別對自己太狠,放慢步伐,多看看方法、方向。 因為你們這股沖勁,一旦沖對了,無往而不利,而一旦沖錯,就是萬丈深淵。
二、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請保持冷靜~ 沖勁是“彌補者”們的最大優勢,但這股勁,會伴隨自我麻痹的效果。它讓你有渾身充滿干勁,甚至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一切。 也因此,但凡“彌補者”,一開始給自己定目標,基本都是該專業第一的學校。而且基本都是一幅容不得任何質疑的狀態,但凡質疑一下,回饋的都有可能是一副兇狠的眼神。 所以我的建議是,務必冷靜一下,看看自己的底子,計算一下得失,再選擇目標,一開始定高點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多準備幾個學校目標,以防萬一。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意識到差距都是進步的前奏,而如果一開始期望過高,看清楚現實的一瞬間伴隨的可能是絕望。所以請冷靜一點。有備無患。![]() ![]()
三、樂觀一點,看開一點。請繼續保持冷靜~ 十幾年的“學渣”標簽,十幾年的歧視,但凡是個人,都很煩,很惡心這個社會,很惡心人性。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去攀比一些事,去下意識地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形成歧視鏈。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助力,也是人類良知的阻力。 因為早些年的一些事,學習成績差,沒有考上好學校,就被旁人冷淡對待,這樣的事,客觀地發生過,且依然在進行中。
但我還是希望你們可以樂觀一點。 從歷史上看,從封建血緣、性別壓迫,到如今的財富、智力壓迫,其實是一種進步。但很明顯,這種進步還遠遠不夠。 按TVB的一句經典臺詞來說:“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也許人類社會的下一次進化應該是“幸福壓迫”。比誰活得更自在,更開心。
逆襲、改變是必須的,但當下這一秒,我們得讓自己開心一些,幸福和開心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試著讓自己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目光,不要一直活在社會的評判標準里。樂觀一點。讓自己保持冷靜。
四、“努力了,但沒有成效”的預期得隨時準備著。 “彌補者”們的上岸率,如果在理性恰當的目標下,其實蠻高的,蠻容易成功的。但很顯然,想要每個人都上岸也是不可能的。 而在所有絕望中,排名第一的,不是努力了、被打敗了。而是很努力了,卻看不到自己的進步。
這是對于大多數“底子很差”的“彌補者”必然會遇到的事。 “越差越容易進步”這條規律依然是有效的。問題是,由于自己原本底子過差,而考研的“感應稱”相對較高,在你沒達到一定水平之前,直接以考研的水平去要求你,根本就測試不出你的水平提升。 打個比方,考研英語的詞匯量,一篇閱讀里有2500個單詞,你從一個都不認識到認識500個,這其實是進步,但問題在于,你要想讀懂這篇閱讀,你至少得有10000個單詞的詞匯量。因為這篇文章里的2500個單詞組合是隨機出現的。而你只有500個單詞量,和你完全不會,其結果是一樣的,這篇文章對你來說依然是無字天書。于是乎,你很容易產生“努力了幾個月沒有半點進步”的錯覺。其他科目也會有類似現象。
所以底子過差的同學,請你做好心理準備。不管怎么說,以前沒有好好學這事,是客觀存在的,想要彌補,你還是得付出代價。前期不要過高地要求自己,一步步來。但請務必隨時自檢。以防陷入另外一個誤區——“虛假充實”。 感覺到自己很努力了,方法又沒問題,但就是看不到成果,這種時候,請再忍耐一下吧。慢慢來。冷靜一下,不要過于焦慮。
一切都會好的,開心一點。一步一步地走。 只要你不放棄,考研上岸這事只是早晚的。 但請不要活得太累,幸福才是追求,過程中也要盡量讓自己開心一點。 把所謂的“彌補”當作人生追求,那反而又會陷入另外一層的“彌補地獄”。 祝好運,冷靜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