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今年考研初試僅剩不到2個月時間,大家也進入了考研沖刺階段,但很多人會陷入到"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
在最重要的考研沖刺階段,有些現象對于很多小伙伴們是常見的,在考研大軍中出現的頻率最高,來看看你有沒有掉進這些坑里?
沖刺期禁忌
? 刷題邊看答案邊做題 一邊看答案一邊做題,不能說這件事情是無用功,但絕對可以說這件事情效率極低!不僅浪費了題也浪費了時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去刷題全部做完之后,再去看答案進行訂正。
包括后邊刷真題的時候也是,一定一定要把一整真題完完整整做完之后,再去對答案。找出做題后再把錯題重新做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如果再做一遍還是做錯,那就說明這個類型的題掌握的還不夠好,需要進一步提升,最后做一個復盤與整理!
? 易受外界影響,做出錯誤決定
他人的命運不是你的命運,不要被其他人的說法影響到。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踏踏實實的學習,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本本分分,在有限的時間里盡最大可能準備最多的東西。
提醒大家一定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比如說看到一個很復雜的知識點,你就會安慰自己這個太難了肯定不會考,但是有些知識點雖然很難但是很多學校都有可能會考到,萬一今年就輪到你了呢?大家還是要本本分分去做準備!
? 內心不夠堅定
考研的備考周期很長,同學們的內心波動也會比較大。考研前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是很正常的,且有時適當程度的焦慮也有利于讓考生的復習備考進程效率更高一些。但如果考生在考前過度焦慮,則不僅很容易讓自己在一種自怨自艾的情緒之中無法專心復習、專心考試,還更容易讓當前的復習思路更加迷茫,從而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正所謂一些考生考前所形容的“完全抓瞎”。
大家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不想讀這個研究生,堅定了“想”,我們就要努力去爭取。已經走到了11月份,真的不要再想著放棄了,臨門一腳就能上岸,再努努力就到考試那天了!
? 跟風復習 有些考生之所以如此迷信別人的復習方法,可能是因為覺得可以少走一些復習的彎路。而這種“看似放心”的想法則實在是偏離實際。
實際上,對于別人的“好方法”可能并不適合自己,最佳的做法則是適當拿過來參考著進行借鑒,而不是完完全全照搬照抄。因此到了最后的這個沖刺階段,每一位考生必須清楚自己目前哪方面的優勢比較大、哪方面最迫切需要加強提高,只有最符合自己實際需求的復習方法,才是對自己來說真正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
? 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是沖刺階段最常見的,想得多背點肯定沒有壞處,考研沖刺不背、不記憶肯定不行,但關鍵要看你怎么記憶才能夠做到高效記憶且過后不容易忘記。要知道不論哪一科的知識點,都非常不建議大家在這個時候再“死記硬背”,一方面這樣的效率太低了,另一方面,這樣做還非常容易忘。
其實,這同樣也是在考大家考前能否做到“抓住重點內容”。對知識點,大家不妨這樣復習:把教材中所有的考研重點知識點用結構圖或匯總表的形式體現出來,每日抽出時間來把這些知識點從頭到尾默念一遍,一邊默念一邊理解,從而自然形成一定的記憶。
? 攀比心理
考研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它本來就是很多人的競爭。競爭是好事,可以督促你的學習。但是在考研復習的進程中,周圍總是會有很多聲音,今天誰把這本書看完了,明天誰又進行到第三輪了……
其實這都不重要!每個人的學習節奏不一樣,看書不在多,在于精,學會回避這些干擾自己的聲音,按部就班地復習,相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 犧牲用餐、睡眠時間 珍惜時間是對的,但珍惜時間不能以身體為代價。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革命尚未成功,你先倒下了,可能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這點很重要,往年很多同學熬夜少眠,但實際高效的復習時間就只是那幾個小時,多余的時間只會讓你覺得自己努力了,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
? “小巷思維”
有些同學復習的時候容易進入死胡同出不來,可能這部分對于有強迫癥的人來說比較契合,總是想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再進入下一個步驟,有時候為了一個難題非要弄個半天搞出來,總是偏執地想自己獨立解出來,這當然一方面是好事,可是這樣會造成效率大幅度下降。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難題了,一定及時要跳出你的"小巷思維",向身邊的人請教,只要你真的理解了,其實都是一樣的。
沖刺期調整方法
? 用每日計劃來提醒自己 關于如何計劃細分到每天每小時的學習任務,大家現階段都很熟悉了,你們也明白計劃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只是你做與不做的問題。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制定學習計劃時,首先要保證計劃的合理性,即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任務量不能過于繁重或是過于分散,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更加高效的復習計劃。
? 入座即學,拒絕小動作
無法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的同學,往往就是因為沒有做到“入座即學”。對于學習來說,最開始的15分鐘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就很懶散,東瞅瞅西看看,刷刷手機,做做小動作,把手頭的學習一推再推,就很難進入學習狀態,會浪費掉很多時間。
如果能在剛坐下的15分鐘以內,就開始一整個學習的大動作,后面很自然地就會進入正軌,接下來的學習也會延續之前的狀態,持續專注。
? 保持一種舒服的復習節奏 復習節奏也就是學習慣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慣性,避免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對于學習,如果有感覺時就猛學,沒有狀態時就停滯不前,沒有一個持續的學習過程,那么最終學到的東西也就不多。
如果你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以一個舒服的學習節奏,用一種輕松的心情來學習,那么效率自然不會低。
? 保持做題的興奮感
看書是一種知識的輸入過程,而做題則需要你把頭腦中的知識進行篩選、整理、輸出。你會在這個輸出的過程中,得到及時的反饋,做對了自然值得高興,做錯了也無需泄氣,要慶幸自己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及時補上,又能多拿幾分了。
? 運動放松、飲食調整
現在脆皮大學生越來越多,可想正在考研的大學生又該是何等的脆皮。所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在能在短暫時間內讓你忘記那些壓力,用健康的體魄沖刺考研,不破壞自己的學習節奏,穩步向前。有些同學為了抓緊時間復習,每頓飯都將就,這是不健康的做法,長此以往勢必會讓人更有壓力。你可以每周獎勵一點好吃的給自己,讓自己對每一周都有所期待,而不是日復一日的重復。
? 交流溝通
每天泡在圖書館里自習,內心情緒偶爾也會有所波動,我們需要有傾訴的對象,需要與父母與朋友進行溝通,及時排憂解難。不要逞強,不要覺得找人溝通會不會是自己矯情,你本來就很辛苦了,你就是宣泄一下,有何不可。
? 主動屏蔽一些與自身考研無關的外在消息
外在的壓力更多的可能來自于身邊同學,他們有的秋招找到工作了,有的保研,有的出國,這也正是人生的分岔路口之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路,當自己選擇考研的時候,就確定了自己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不用羨慕他人,不要懷疑自己,抬頭看,向前走。
最后階段,切忌浮躁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也不要犯了急功近利的錯誤,不妨花點時間,再梳理一下自己復習規劃,嚴格按照之前的計劃來完成剩下的內容,相信這樣的復習質量一定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