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udan0520 于 2017-4-2 08:22 編輯
剛剛看到結果了 睡不著 來一篇失敗經驗帖吧 大概總結一下,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先說初試吧,初試242,分數還可以吧,但是其實完全是僥幸,光數學就錯4了。 一些失敗的經驗在這里: 1、永遠不要看別人復習了多久來預估你自己 大概一直到8月底我都在看別人的帖子,看到九月份開始十月份開始還成功錄取的就開心的收藏帖子希望自己也能是他們中的一個 就一直拖拖拖拖到了十月份才開始 雖然也算緊趕慢趕看完了,但是遺漏也很多,作文因為基本沒怎么寫過上考場的時候虛的難受
2、永遠不要把作文拖到最后看,永遠不要把作文拖到最后看,永遠不要把作文拖到最后看! 到最后階段的時候就意識到其實拉分的是作文。但是那時候要寫已經來不及了。 看很多經驗帖的時候都看到人家一直到十月底,十一月初才開始準備寫論說文。但是其實是來不及的,素材積累和思考都還不夠,還是早點開始的好。
初試經驗大概就這些。 下面是復試。復試分數很差,主要應該還是財務會計和微觀經濟學。
我這個人很奇怪,初試成績出了之后一直拖著沒復習,晚上實習完回宿舍就算沒什么事也只情愿玩手機玩過去都不樂意看看書,一直等到復試通知出來才開始看書,連頭到尾總共只看了十幾天。 這十幾天里的前八九天也一直忍不住玩耍,我喜歡看小說,一直忍不住看看看。 復試開始的時候一直在微博求簽,第一次求到的就是下下簽,特別掩耳盜鈴地刪了微博但是那時候就有不祥的預感,現在看看其實微博求簽還是挺準的。(苦笑.jpg 復試失敗經驗:其實就是要早點開始準備啊! 我一開始計劃列的很好,初試考完就先寫完畢業論文初稿,之后就每天看四五小時復試書,但是一直都沒有做到。希望后來人引以為戒吧。 把基礎打牢,不要得過且過似是而非,就是要清楚的知道這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怎么做。每一個步驟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 以后可能就不是初試定乾坤的年代了。但是初試考的好還是有優勢的。
接下來寫點總的失敗經驗吧。 認真程度不夠。得過且過。拖延癥。
我覺得我已經很認真了,或者是我覺得我已經明白了。但是明白了是不是真明白,認真是不是僅僅行動上很認真但是腦子并沒有。 現在仔細想想,可能真的只是行動上看著挺認真和覺得自己明白。不要用行動上的勤奮來代替思維上的懶惰啊,現在才明白王誠老師這句話的意思。
拖延癥。我是那種計劃執行力很弱,而且沒有辦法靜心做事的人。比如說我是復試準備的時候我每天都會想著我今天要看哪些,但是等到拿起手機的時候又控制不了自己。其實說白了就是不能延遲滿足。要怎么改變我還在想,比如不帶手機。
最后,恭喜那些擬錄取的朋友 和祝準備二戰的自己明年能有個好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