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魯菲沒話費 于 2022-7-6 15:20 編輯
本人2022年二戰清華民商法(法學碩士),已被錄取。簡單說一些我對考研和清華民商法的思考,可能難以稱得上是考研經驗。 一、考研是信息戰 基于我的背景,我一度連“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都分不清楚,還有:研究生考試考什么?英語考什么題型?去哪里找真題?對我來說都是大問題。此外,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招生簡章不提供參考書目,更是令我一頭霧水。所以,要考清華的法學碩士,最重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信息收集得越全面,開局越有利。 以下是我獲取信息的途徑,供你參考: 1、官網 (1)清華大學現在都將研究生招生信息統一到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綜合信息平臺,這絕對是最重要的平臺之一,各學院也是通過該平臺發布信息;但仍有必要關注各學院官網(清華大學法學院)。 (2)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是研究生報名、確認信息的網站;同時,招生單位和各考點的公告也會公布在上面;此外,每年*一個時間段是在線咨詢階段(以今年為例,是9.22~9.26),無論是自己發問,還是查詢已有的問題記錄,都可以解決大部分關于考研的問題;若仍有無法解決者,可電詢招生單位。 2、Google/百度/搜狗 在可以使用Google的情況下,優先推薦使用Google。有人或許要問,搜索引擎如何搜尋相關信息?這就需要你知道一些搜索的技巧,我最常用的是: (1)inurl:比如你需要搜索任何學校官網的招生信息,你可以鍵入:民商法 法學碩士inurl:edu.cn;在這種情況下,搜索引擎將在所有的http://edu.cn結尾的網站中(基本上就是我們所有的學校網站)搜索同時出現民商法和法學碩士關鍵字的結果。 (2)intitle:intitle意味著搜索結果的標題必須含有特別關鍵字。 (3)"":雙引號意味著雙引號內的內容必須存在,不允許拆分和類似。
圖片1.jpg (29.87 KB, 下載次數: 507)
下載附件
2022-7-6 15:18 上傳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你要搜索2022年調劑相關信息,如果你直接搜索2022 法學碩士 調劑,強如Google,能給你的有效信息都不多;但如果你搜索2022 "法學碩士" intitle:調劑 inurl:edu.cn,你會發現都是高度相關的信息。前者有約85w個結果,無效信息太多;后者有約50個結果,非常權威且高度相關。這個方法也可以讓大家擺脫百度的苦海,使用方法同理。 另外,搜狗可以搜索微信內容,這是除了微信內搜索目前唯一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搜索引擎,但無法使用上述搜索技巧。 3、其他平臺 (1)考研幫:考研幫的清華大學論壇中,干貨很多,有20*年至今(甚至更早,但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是2017年之后的經驗貼)的許多學長姐寫的經驗貼,非常值得拜讀和借鑒。 (2)微信:公眾號THU水木考研社區也有相當經驗貼可以參考,其也會及時更新清華招生信息,可信度頗高。除此之外。公眾號這里是小石橋、RUC思享也有一些關于清華的經驗貼,但多數為保研經驗貼。 (3)微博:許多考上研的學長姐有微博號,且分享過考研經驗;以清華民商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很多有效信息;同時,青苗法鳴、弘文館大學士等博主也值得關注。 (4)閑魚:閑魚上也有許多已上岸的學長姐出售自己的筆記或提供輔導服務,但應注意是否為機構;本人不了解機構和考研輔導,也未使用其服務,故無發言權,任君獨斷。 4、學長姐/研友 人永遠是最重要的。我常感嘆一路走來取得了無數人的鼓勵和幫助,對此我心懷感恩。如有認識的學長姐,可以向他們請教經驗;如有一起奮斗的研友,也可以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二、專業課 對清華專業考試的觀察,可以參考蔣學長之作 清華法學歷年真題更新及考研研究發布以及其在考研幫發的其他經驗貼;同時,蔣學長的微博也發了一些觀察,似有重疊,但建議全部閱讀。此外,萬同學的微博經驗貼和魏同學的微博經驗貼對民商法而言更具有參考價值,我建議多次閱讀并長期追蹤。以下是我自己一些淺薄的思考,供君參考: 1、參考書目 其中加粗者為基礎書目,即所有要考取清華民商法法學碩士的考生都需要閱讀的書目(但不同人之間仍有些許差異);其他均為拓展書目——任何你曾閱讀或將閱讀的有助于你建構該科目知識體系的書目,均屬之。我要重點說明的是:我的拓展書目,參考價值有限,見后文。 (1)法理學、憲法學 ①高其才《法理學》第三版 ②林來梵《憲法學講義》第三版 注:每個字都要看;書中的每個問題都要懂;人名和學說都要對應,對論述較少的學說和理論可適當補充。 ③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憲法學專題研究》第二版 注:用以補充《講義》和自己的憲法學知識體系。 ④楊奕華等《東吳憲法講義》2017年第一版 注:我手頭正好有,用以補充一些理論的細節和臺灣地區“憲法”實踐的特色。 (2)民法 ①崔建遠等《民法總則》第三版 注:清華法學系列教材,前民法典時代著作。 ②崔建遠《物權法》第五版 注:民法典時代著作。 ③崔建遠、韓世遠、于敏《債法》 注:清華法學系列教材,前民法典時代著作。 ④崔建遠、陳進《債法總論》 注;民法典時代著作;內容較新,崔老師很多論文觀點可見于該作;較前者更適合構建體系。 ⑤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 注:程老師《侵權責任法教程》可平替,但為該書的縮略版;建議時間急迫者用《教程》。 ⑥朱慶育《民法總論》第二版 注:前民法典時代著作;很難說參考書目以外的其他書目對我的背誦筆記有很大的形成作用,但是對我的知識體系的形成是有一定影響的。 ⑦施啟揚《民法總則》修訂第八版 注:臺灣地區學者的書(下同)——我正好手頭有,我并沒有全部精細閱讀(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不過我會補充一些兩岸的制度差異、不同學說或者理論細節。 ⑧謝在全《民法物權論》第六版 注:這是我大學的教科書,曾精讀2/3以上內容,但準備考試中我只是拿來參考,在我明知兩岸制度差異時、或我知道謝老師有更全面的論述時,我會看我以前的筆記和謝老師的論述。 ⑨崔建遠《合同法》第七版 注:我沒有認真閱讀該作,因為買的太晚了;不過合同分則的部分應該要閱讀,不排除未來對分則的考察。 ⑩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四版 注:前民法典時代著作,韓老師會出新版;《總論》非常精彩,經常看進去忘記時間,宜作為補充。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 注:林老師留美,所以很多概念*附英文,可以借此學習法律英語(限繁體版)。 (3)商法 ①施天濤《商法學》第六版 注:商法不是我的強項,書看的也很少,理論不好。 ②施天濤《公司法論》第四版 注:公司法出修訂草案,應補充施老師及其他老師的論文。 ③王志誠《票據法》修訂六版 注:我以臺灣地區學者的著作補充了部分制度的差異,同時幫助我理解大陸地區的制度。 ④王志誠《信托法》修訂第五版 ⑤鄭玉波、劉宗榮《保險法論》修訂十版 ⑥陳計男《破產法論》修訂三版 2、真題和拓展 除前述“注”所補充者之外,我覺得有必要從真題(蔣學長整理)出發來思考參考書、做筆記和背誦。例如: (1)法理學的考察重復率較高,考察內容基本上都在高老師的《法理學》之中,所以對該作應有足夠的重視并熟讀;此外,高老師喜歡用書本中的材料出題,所以在后期背筆記的過程中,仍應抽出時間熟悉一下書中的材料,至少是曾考過的材料。 (2)憲法學的考察張弛有度,但備考的關鍵還是:細節、細節、細節。例如,2021年考察主觀性權利,書中論述有兩處,一是“基本權利的內涵”處,二是耶利內克對基本權利的分類處,是一個重要但不大的知識點。我在看書的時候就沒有對該知識點特別做出整理,二戰時我翻閱了其他資料,結合臺灣地區學者的論述,才將這部分知識點總結為:主觀性權利(防御權、分享權、給付請求權、程序權)*s客觀價值規范(第三人效力、國家保護義務、制度性保障)——這是符合我固有理解的筆記方式。同年也考察了"freedom from state"和國家法秩序自同說的代表性學者,我都沒有在筆記中準備到;二戰時,我就對筆記做了非常全面的補足,不遺漏任何細節(包括年份和人名);但是2022年的考察題目就比大得多了。另外,考察題目雖然都可以回到《講義》,但僅靠《講義》似乎又有些不足。故而,對曾考察過且《講義》論述不足的內容,應該拓展閱讀。 (3)民商法的考察,頗注重對基礎知識和素養的考察。如果你看過近年的上岸經驗貼,會發現大家的拓展書目越來越豐富了。這并不是說大家都需要做很多的拓展閱讀,而是應該在保證精讀并掌握基礎書目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閱讀。你可以利用其他老師的不同觀點去補充相關學說爭議;也可以用其他老師的論述去豐富自己的筆記。此外,民法近兩年都考察了法條分析,所以如何解構、解釋法條,也需要練習(此處可以閱讀王利明老師主編的《中國民法典釋評》,應著重看老師們是如何去釋評一個法條的,其行文結構如何、討論重點為何;此外,萬同學的第二篇經驗貼所提及的方法,在考試中可能更為可取)。應注意的是,我的拓展書目,對大部分人來說,不一定有參考價值。因為這些書是和我大學的學習緊密相關,其中有我精讀者——我是很熟悉的。如果你在大學期間沒有讀過王澤鑒等臺灣地區學者的著作,我不建議你在準備研究生考試時閱讀。我建議的拓展書目只有:①清華民商法老師相關著作,或②曾閱讀或正在閱讀的國內學術大牛的著作,或③其他已上岸學長姐的拓展書目(商法的擴展書單可以參考魏同學的微博經驗貼)。 (4)至于要不要看論文,這是每一年都在問的問題,而且是意見差異非常大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將論文作為拓展書目之一,它的作用并非給你帶來答題的素材,毋寧在于對你的知識體系和法學素養的提升。或許你要問,考研需要這個嗎?我的回答是:需要的——在考研越來越難的情況下,突圍需要差異,而論文可以帶來差異。但應注意:論文是拓展書目之一,只有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才需要閱讀。技巧上,可以利用中國民商法律網,該網站有許多論文的概述,可以節約時間和精力。 (5)清華民商法考題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考察的題目很基礎,但如此基礎的題目,又提示我們:答案沒有邊界。我自己的思考是:要展示自己的基礎能力,并盡可能展示自己適合作為一個研究生的潛力。前者很好理解,但后者呢?我推薦一個視頻(Youtube)說明之:
圖片2.jpg (29.87 KB, 下載次數: 492)
下載附件
2022-7-6 15:19 上傳
該老師提到:(臺灣地區)法研所考試,篩選的是具有研究潛力的人,找的是未來的學術生產者,所以考試強調的是“自己想法的重要性”。法研所考試所考察的重點在于:
第一,基礎法學的素養。這要求考生對學說、實務見解的“清楚理解”,亦即要求考生了解學說的推論理由、推論方式。
第二,研究潛力。這要求考生能從基礎法學中內化、延伸、證立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該想法具有法學邏輯。何為法學邏輯?即對法學方法的運用,例如考生的想法能否類推適用于現行法之下。
總結起來,就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當然,老師也講了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那我們要怎么在考試中去‘騙’老師——我們有做研究的潛力呢?”(實際上,這正是臺灣地區法研所補習班存在的意義) 雖然這些內容對我們的考試似乎沒有幫助,但是我們可以借此思考:如果在可以做到第一點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可以去做第二點?縱使在事實上,我們要做到第一點就已經非常困難了。我希望這里并不會給大家帶來焦慮,因為目前我們的研究生考試沒有這樣的趨勢,也鮮有人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即使是在臺灣地區,要達到這種要求也非常困難,需要借助非常專業的補習班(幾乎沒有人不報補習班)。但不排除在久遠的未來,我們的考試也會更加注重思辨、法學方法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更小的朋友看到此文,希望各位能提前思考此事。 (6)筆記的使用也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我參考了季學長、蔣學長和某駿學長的筆記之后,發現了我筆記中有許多思維漏洞和邏輯不自洽之處(因為我做的筆記不是以輸出為目的),他們的筆記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為此,附上本人的筆記架構圖,供各位參考。另附上本人筆記中不當得利一節,給各位作為做筆記的參考。 3、小結 雖然我提供了我的參考書目,也有一些經驗之談,但我強調的重點是:因人而異,補齊短板。 (1)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拓展書目; (2)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做筆記和背誦筆記; (3)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閱讀論文; (4)各科目都不允許有明顯的短板。 三、其他 1、身體鍛煉:保持一定的運動也很重要,一來保持身體健康,二來會使人更加積極。我經常在跑步的時候就在內心懟天懟地懟萬物,這是我對自己的喊話,也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法。 2、信心:信心何來?不僅來自于個人的心態,更來自于制定計劃、執行計劃、完成計劃,來自于真題練習、錯題復盤、真題的再練習。計劃難以完成之時,要馬上調整(不要陷入無法完成計劃的惡性循環,打擊自信心);真題的不斷練習和復盤也會令人安心,根據做題的情況也可以去調整復習的節奏的方向。事實上,我嘗試練習了民法的真題后,我就放棄了對細節的學說爭議的背誦,因為當下最重要的時候把基礎的內容背好、寫全。最后,要對自己的心態崩潰有預期——到備考末期,大部分人會有心態崩潰的情況,包括我在內。解決辦法無他:就是預見它,接受它,繼續復習。隨著復習的繼續,它會自己離開。推薦閱讀Henry所作《一戰上岸清華法學院背后的原則和方法》——大部分的原則和方法,都是我在備考中所堅持和使用的——Henry以非常有組織和邏輯的方式將這些原則和方法歸納并呈現出來,令我無比敬佩。該文常讀常新,我強烈建議有志于遠大目標者借鑒之。 四、總結 推薦各位去聽一下徐濤老師的一個3分鐘左右的視頻,他的觀察和觀點非常重要,我也非常認同。 我自己就是一個“逆社會時鐘”的人,我看重的就是自己對人生和時代的思考,包括我追求者為何?我熱愛者為何?我的優勢在哪?為此我能付出多少等等——這些答案給了我目標和動力。同時,我也努力做到自洽和接受“無常”——無論哪條路上,風景都很美——這就是自我內心的修行。 最后,祝各位一切順利,前途似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