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nfusionism 于 2021-7-10 23:45 編輯
背景介紹:樓主本科普通一本,機械專業,零基礎,跨考社會學,失敗告終
初試題目:
707 社會學原理名詞解釋 社會資本、生物醫學模式、傳媒帝國主義、文化墮距、權威結構、社會流動、亞文化、印象管理
簡答題
論述題
813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名詞解釋 中介變量、混合研究方法、半開放型訪談、概率抽樣、非參與型觀察
簡答題 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 質性研究應當遵循的倫理道德 成功的焦點訪談小組應當達到的效果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
論述題 (首先一小段背景描述,大概內容是研究生和本科生組團對一件事進行調查)
數據分析 給出了兩次考試的μ(均值)和σ(標準差),求哪一次成績比較好 給出n(樣本大小)、μ(均值)、σ(標準差),要求95%置信度,求置信區間 (給出表格數據,求以下東西) 因子分析:可提取因子數量,旋轉后因子方差貢獻度,此次因子分析解釋多少方差比例 ANOVA:兩個模型對因變量的解釋力,(單個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力,標準化回歸方程,(表格中的某個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
失敗經驗:我剛開始有跨考社會學的念頭大概是在2019年8月,但是我并沒有從那時起就著手準備,因為還是很猶豫的,畢竟我和社會學本科生比少了四年的專業學習時間;同時,我也擔心著就業問題,看了許多前人的經驗分享,認識到社會學專業的冷門和難就業程度。結果一直拖到6、7月份。其實這時進行備考我覺得還是能考上的,但是我卻選擇了廈門大學:廈大聽說自從2009年起就沒有推薦書目了,考試內容也一直說的很模糊,范圍太大。但我抱著“年輕就要沖一沖”的心態,毅然朝著廈大社會學專業前進。結果就是失敗,連國家線都沒過。
所以,對于跨考生: - 若不是對社會學抱有非常非常大的熱情(有熱情指對社會學的中外發展史、對各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說有了解并能說出來、對某幾個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建議不要報考,因為你比社會學本科生少了四年的專業學習,思維上也少了相應的專業訓練。就拿2021年考題來說,我問了一個以前廈大的學姐,照著大致的參考書目進行復習(其實就是09年的參考書目),按照學姐的經驗,大部分知識點都在參考書目上了,結果就是名詞解釋中前三個是書上沒有的;簡答題后兩道書上沒有;論述題根本就不知道要用什么理論什么學說哪個角度切入。如果給到社會學本科生,他們很可能一下子就寫出來了;即使寫的不咋地,但別人也會聽說過那些名詞、知道從哪個方向入手。因為別人是在“學習”社會學而不是“備考”社會學,看的書比參考書目要多得多,老師也會引導他們用社會學角度分析問題,這些能力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來。
- 如果確定要跨考,除非自身在社會學方面有較大的才能(或所謂的天賦),如有過系統自學的經歷、跟隨過社會學系的老師(或同學)做項目,或者學習能力特別強,否則建議報考有詳細考綱、有參考書目、考試內容不太會超綱的學校,因為有了明確的考試范圍,就意味著備考方向就容易把握了,就能把考試內容分模塊加入到備考規劃當中了,上岸的概率就大了。當然,也可能會出現“雖然超綱內容多但總體來說相對容易上岸“的情況,這方面我沒了解過,大家要多收集信息對比分析。
- 想報考社會學系比較好的學校的跨考生,需要提前準備,至少至少用一年時間來備考。假設以6月份作為一般考生開始備考的時間點,前半年需要在輕度學習政治、英語的情況下,進行專業書籍的閱讀,要盡可能拓寬自己對社會學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并看看一些社會學微信公眾號、論壇、雜志等,了解如何對問題進行社會學分析。(最好是在大三或大二開始準備)
- 要注意,813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是涉及數理統計的,有的學校(如中山大學)對于數理統計特別看重,會出現大量的計算題,基礎薄弱的需要提前補課。
- 再強調一次,盡管社會學近年來的熱度有所上升,有的學校的社會學系招生人數上升,”社會學“一詞在媒體中的出現次數也有所提高,但是,社會學依舊是個冷門的專業,就業問題依然嚴峻。許多文職,專業要求上會寫馬克思、漢語言文學,”社會學“三個字似乎都沒”哲學“出現的次數多(也可能是我看的職位不夠多),所以,老生常談了,如果不是家里的財力能夠支持你去讀社會學碩士,甚至博士,我建議慎重考慮。
- 自身學習能力不太強,但又想跨考社會學,不一定要只盯著社會學系排名靠前的學校。正所謂做事要量力而行,在能力范圍內,找出事情的最優解才是正確的思路。說到選擇志愿,一般有幾種思路:專業排名、城市、學校名聲、導師。除去專業排名,我們就可以從剩下的四個方面進行學校的選擇。城市方面,可以選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學校名聲,這就不用說了,但是要注意,如果確定了以后想要工作的城市,那么可以選擇那個城市里的知名學校,因為一般的,除非像清華北大這類全國聞名的大學,大學的名聲并不會跨省傳播,離開學校所在省份找工作時,HR甚至不知道你的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導師方面,可以選擇名聲比較大的老師,這樣你以后在研究資源上就會多一些,跟著導師甚至能接觸到一些業內大佬,也可以考慮研究領域與自身興趣相同的老師。
- 當然,如果沒能力沒時間對第6點里提到的內容調查的那么詳細,直接按照學校排名和難易程度來決定就好了。
- 我當時備考時,注意到有人說北京工業大學的社會學性價比比較高,招的人多(統招人數可能有30多個),又是北京地區的大學。所以在備考期間可以留意一下這方面的信息。但是,不能在確定學校上浪費太多時間,跨考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 【非恰飯】推薦公眾號:momo社會學考研,里面有許多關于擇校、社會學考點等的信息,B站上也有賬號,有講如何進行備考。
- 關于興趣與考研專業,我覺得如果進行理性判斷后發現自己考不上,但又很感興趣,可以在空閑時間自行學習社會學。如果發現考不上之后就放棄社會學了,我覺得只是葉公好龍,若是真興趣,就應該堅持,社會學并不是只有考上了才能學到,社會學就在身邊,最關鍵的,我覺得要懂得用社會學知識和思維來分析問題。
- 關于學校排名,可以參考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可能第五輪的結果也快要出來了)。僅僅作為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