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1.考研成績: 初試 396 政治 70 英語 79 專業一 119 專業二 128 復試 86.4 總排名 5/119 2.本科情況 普通二本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學習成績還可以,拿過國勵、 校一等獎學金。不過大家都知道大學的考試比較水,期末臨時抱抱佛腳、背背書就可以考的不錯。本科成績不好也不用擔心,北語不注重本科出身,復試的時候也不會看你的本科成績單,主要是看你的表現。 本科成績最有用的是語言學,如果你語言學成績 70 分以上,研究生是可以免修語言學的。 【擇校建議】 專業、地區、學校知名度(985/211)、報錄比、參考書目、真題風格、 學制、住宿等。(不分先后) 關于選專業這個問題就要看你的興趣了,如果你對漢語本體感興趣,就可以選擇應用語言學、文字學等學碩,如果對漢語教學感興趣就可以選擇漢碩。我很喜歡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覺得對外漢語教學很有意思,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漢碩。有的小伙伴可能會糾結學碩或專碩的問題,二者主要是培養方案不同,學碩更側重研究,專碩更側重實踐。當然并不是說你選擇了專碩就不能搞研究了,如果你有研究的意愿,導師也很樂意指導你。 我在確定了專業后,參考全國漢碩排名和本科歷屆考研情況選定了幾所學校,有北語、北外、華中。我又看了下北語、北外、華中的歷年真題,北外和華中參考書目較多,而且北外專業二教育心理學涉及較多,華中文化和古代漢語占比較大,綜合來看北語出題基礎,做起來比較順手。最重要的是北語是漢碩的領頭者,北語對漢碩的培養方案是最全面、最專業的。而且北語的資源也是很多的,北語與很多國外高校都有合作,幾乎每位同學都有參加中文項目的機會。在北語有很多見名師機會,劉珣老師、崔希亮老師、楊繼洲老師、陸儉明老師等大佬的講座大家都可以參加。以上種種都讓我忽略了北語非985/211 的美中不足。
【參考書目】 專業一:
現代漢語(黃廖版)
語言學綱要(葉徐版)
古代漢語 (王力)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陸儉明
語法釋義201例
補充資料:
專業二: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劉珣)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
跨文化交際(胡版、祖版)
綜合課聽說課優秀教案集(崔希亮)
補充資料:
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朱勇)
外國文化史
公眾號積累的文化題
真題、真題、真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題真的特別重要。 專業一: 1. 現代漢語:現代漢語是重中之重,除了一些表格,能背誦的就背誦吧,包括一些注釋。現代漢語一定要仔仔細細地看,就像今年初試有一道大題“我父親、我的書包”,就在定語和助詞“的”那里。(至今仍在遺憾這道題沒答好)現代漢語知識點雖然零碎,但多看、多記幾遍還是可以掌握的,一定要形成知識點體系。現代漢語的課后題也不容忽視,畢竟真題中出過課后題。后期可以通過做北語真題來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 2. 語言學綱要:這本書是從世界語言的角度著手的,剛開始看的一兩遍會覺得形不成系統,還是要多看。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我考語用的小伙伴,我用了她的一些資料,平時不懂的多虧她給我講解。北語初試語用考的比較少,主要是考大題。復試考的很多,所以還是在初試的時候就踏踏實實地把語綱背下來吧。(復試的時候筆試語綱考察較多,今年雖然取消了筆試,但 21 年就不一定了,所以該掌握的書還是要掌握的。) 3.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這本書很有意思,它可以拓展我們分析語法現象的思路。大家看過一遍書后,可以配著陸老的視頻再看一遍,重點是記典型例子。北語前幾年的大題都有《語法研究教程》中原例。 4. 古代漢語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文選,我沒在古漢上花很多時間,主要是做做全國真題和北語真題里相關的題目。 5. 其他書看上幾遍有個思路就可,像 201 例你不可能把每個辨析都給記住了,可以把真題里出現過的題在書上做上標記,重點記憶。 專業二: 1. 引論:引論今年考的不太多,并不意味著這本書就不重要,還是要好好看的,背過后要形成自己的框架。引論可以挖空背,不僅要看大標題,詳細的解說也是要看的,它不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有的真題就是書上的例子。 2. 文化:文化真的挺讓人頭疼的了,知識點多、范圍廣。除了看《中國文化要略》外,文化還要靠平時的積累,可以從全國真題和北語真題中積累,也可以借助公眾號每天積累一些,丸子考研就不錯。文化到后期要背一些大題,大家也可以用喜馬拉雅 APP 聽文化題,這對我挺有用的。外國文化幾乎沒考,時間不夠的同學可以不看,從真題里積累一些就可以。 3. 教案集:教案在專二中的比重大家都知道,最好綜合課、口語課都總結出一份模板,在復試的時候就不用做重復工了。 4. 跨文化交際等書也是多看幾遍,要知道不同文化謙遜原則等方面的差異,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等。朱勇老師的三部曲可以作為課外書來讀,這幾本書對復試還是挺有幫助的,老師可能會問你一些關于課堂突發情況的問題。 公共課: 政治:政治我用的是肖秀榮的全套資料,在初期看精講精練的時候,我是配著徐濤的視頻看的,前期主要是做 1000 題,看一單元書,做一單元的題,1000 題我做了兩遍,后期主要是背肖四和肖八。我在政治上放的時間并不是很多。其他資料,如腿姐、徐濤小黃書等,大家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英語:英語主要分為三部分,背單詞,做題,背作文。 我初期的時候看了朱偉的戀戀有詞,雖然沒有記住很多東西,但 他起了一個敲門磚的作用,讓我對考研單詞和短語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主要是在扇貝 APP 上背單詞,用扇貝背了三遍考研單詞。英語真題我用的是黃皮書,它上面的講解非常詳細。英語閱讀特別重要,做閱讀可能很快,但是分析閱讀會用很長的時間,一定要把閱讀分析透徹, 要知道這道題為什么這么選,以及其他選項為什么是錯的。其實在分析閱讀的時候,連翻譯也練習了,所以閱讀一定要重視。完型也不要放棄,多練習一下就有感覺了。真題里面出現的不會的單詞和比較好的句型,要記下來背誦。作文我也是背的黃皮書上的作文,可以總結一些比較好的句型,套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北語真題】 專業一: 一、填空題 10 分(10*1) 二、選擇題 10 分(10*1) 三、分析題 30 分
修改病句 5*3
歧義分析 1*5
成分分析 1*5
詞語辨析 2*2.5
四、古漢 10 分(加標點/翻譯) 五、簡答題 45 分(5 道 分值不一) 六、論述題 45 分(3*15) 注意:詞語辨析、簡答、論述都要有理有據(知識點+例子),有條理。 專業二: 一、填空題 10 分(10*1) 二、選擇題 10 分(10*1) 三、判斷題 10 分(10*1) 四、論述題 70 分 近幾年是一道跨文化交際題(9 分)、一道中國文化題(16 分)、 兩道對外漢語教學的題(各 15 分)、一道語法題(15 分)。 五、教案(50 分) 1.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時間分配(15 分)。 2.確定語法點,說明語法形式和意義,進行講練(20 分)。 3.運用聽說法和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兩個課文練習(15 分)。 注意:首先,語法點一定要找對,如 20 年的語法點是“是...的”,如果寫成“的”,得分不會很高。其次,要理解聽說法和任務型教學法。講練方法要多樣,可以按照機械性練習、可理解性練習、交際性練習的層次展開。
【關于復試】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采取了線上復試的形式,所以自身的專業知識一定要扎實,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才能更加從容。和初試一樣,真題很重要,復試真題可以從學姐那里買到。復試模擬也特別重要,考前一定要多模擬幾遍才會不那么緊張。 說實話我復試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主要是英語有點翻車。英語話題都是我準備過的內容,可能是太熟了,背的痕跡有點明顯,希望大家準備英語的時候不要死背模板,回答問題靈活一點。北語的老師都很 nice,不會刻意刁難你,還會引導你,所以不要緊張,祝你們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最后的話 在備考過程中,我們肯定會有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時候,但是千萬不要放棄,能堅持到最后就已經戰勝很多人了。把一直激勵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努力沒有收獲,是因為你努力的程度還不夠!”
![]()
北語作為漢碩第一院校,很多同學想選,但是因為院校是雙非,又有點糾結。正如學姐所說,它的實習機會、學術氛圍、學界地位各方面都是有絕對實力和優勢,漢碩資源和機會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即便是雙非,也是一所專業度極高的top院校,絕對是搶手的香餑餑。
從考試難度來看,北語歷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題目肯定不會很簡單,要求知識面非常廣,要看的不只是現漢這些基礎書目,需要掌握的也不僅是文化要略上已有的基礎考點。想要上岸北語,對漢語本題知識要有深刻思考、對第二語言教學要有系統的認知、且要擁有一個強大的文化知識儲備,要學的內容很多,不可有一絲松懈。
大家都喜歡看別人怎么做,別人沒開始我也不開始,別人不做我也不做,但凡是成功的人都不是在看,而是在做!
加入【22屆漢碩考研交流群:923306850,備注:一研為定】
群內免費福利:干貨知識點,院校信息分享,201例、現漢課后習題答案等復習資料免費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