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學長解讀2012年法大法碩復試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首先,感謝論壇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一個平臺,讓大家交流思想和心得,得到關于法碩考試的多種信息。希望論壇在新的一年里人氣大旺,龍年大吉;祝福廣大會員們心想事成,龍馬精神。轉眼間又到了準備復試的時間了,為了讓報考法大法碩并有幸進入復試的學弟學妹們對復試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文將分為生活篇、英語篇、專業課筆試篇、專業課面試篇四個部分,力求刺破法大法碩復試的神秘面紗。 一.生活篇: (一)吃:“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來到政法大學后,可以選擇去學校食堂二樓吃飯,這里可以用現金開票,每頓飯8至10元;也可以在學校南門口的小飯館里吃,出南門左拐有成都小吃、姐妹小吃、香河肉餅、山西刀削面;出南門右拐有禾谷園、湘楚風情(這是個大餐館)、山西刀削、京東肉餅。 (二)穿:“人示衣,馬示鞍,一看長相二看穿。”法大每年復試時天氣都是說熱不熱,說冷不冷,晝夜溫差大,有時還下雨,所以厚薄衣服都要帶著,別怕麻煩,不然感冒了就不好了。英語口語和專業課面試要穿正式衣服,男生可穿正式西裝或休閑西裝,皮鞋,領帶打不打都可,頭發和胡須打理好,留的再長都與帥無關,純屬個人衛生問題,忌穿牛仔褲和運動鞋;女生可穿正式職業裝,半高跟鞋,化淡妝,帶耳釘,忌穿牛仔褲和超高跟鞋,不要濃妝艷抹、染手指甲或帶耳墜。 (三)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每當四月份政法大學復試時,周邊的住宿非常緊張。從2011年起,男生樓下的培訓公寓(半地下室)已整體出租給中央財經大學,住的是大一女生。我當時還納悶呢,怎么老氣橫秋的法大研院校園里一下子多了這么些年輕美眉。這下復試時住宿問題更要引起學弟學妹的重視,將進京時間適當提前或提前預訂房間。現將了解到的法大旁邊1000米之內的賓館列出,供大家參考。(1)明德公寓;(2)樂亨賓館;(3)明光旅社;(4)薊門旅館;(5)盛世之星賓館;(6)天一賓館。其中的大部分只有交了押金才算預定,不能電話預定。 (四)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北京站下車的:坐地鐵2號線到西直門轉13號線,大鐘寺站下,出站右拐400米路南即是政法北門。從北京西站下車的:坐387路公交,明光橋北下車,向北步行800米左手邊即是政法東門。有興致的學弟學妹們可以在閑暇之余在政法周圍逛逛。步行可達的主要有:北京郵電大學(出政法東門過兩個地下通道即是);北京師范大學(出政法東門過兩個地下通道,到達北郵,穿過北郵即是北師,兩學校對門);北京電影學院(出政法東門過一個地下通道,沿著曉月河北行1000米,過一條馬路即是北影)。 (五)用:“用心良苦方有用武之地。”生活用品可以從下列地點購買:(1)政法北門餐廳對面有一個小賣部;(2)新二號男生公寓一樓有一個小賣部;(3)政法南門右拐10米路南有一個小商店;(4)出政法北門左拐前行800米到達大鐘寺中坤廣場商業中心,有一個家樂福。 二.英語篇 (一)英語聽力 考查方式:前面10道題是填空題,每段材料讀兩遍,語速適中,每題2分,共20分。后面10道題是選擇題,每段材料只放一遍,語速和前面的差不多,由于只讀一遍還是需要認真記錄快速反應,每題3分,共30分。英語聽力總分50分。 應對方法:找最近幾年的英語四六級聽力作練習,另外,也可以從網上下一些雅思或托福聽力。 (二)英語口語 考查方式:三人一組,按照報名序號組合。每組10分鐘左右。首先是自我介紹;接著每人一張紙,上面有一幅漫畫,反映一種現象,老師會給一分鐘準備時間,然后問每個人一個問題,最后自由交談。舉例說明:2010年的圖片是一個人拿著很多串鞭炮,鞭炮上面寫著環境污染、噪音等等缺點,話題是should we keep tradition or not?(傳統是否應該保留?)然后老師會問每個人一個問題。Question 1: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given picture? Question 2: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radition? Question 3: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應對方法:先寫好一篇自我介紹,讓老師或者英語特好的同學幫助修改,定稿后把它背熟;找一些反映時事的漫畫,反復練習。 三.專業課筆試篇 考查方式:政法大學從2008年起對復試中的筆試內容進行改革,從原來的考察專業知識變成了考察邏輯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包括邏輯單選題、邏輯多選題和案例縮寫題)。例如,2008年的單選第二題:小劉,小張,小趙,小關分別是商學院,法學院,文學院,醫學院的學生,其中小劉的年紀比文學院的大,小關的年紀比小張大,商學院的學生比法學院的學生年紀大,文學院的學生比醫學院的年紀大。并且商學院的不是小張就是小趙。請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本題5分)A.四個學生所屬院系都可以確定B.四個學生的院系都不能確定C.只有兩個可以確定D.只有一個可以確定 [我總結的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可寫出公式:小劉﹥文學院;小關﹥小張;商學院﹥法學院;文學院﹥醫學院;商學院=小張/小趙。對以上公式整理得:小劉﹥文學院﹥醫學院;小關﹥商學院﹥法學院。所以,小劉非文學院,非醫學院,非商學院,那么小劉=法學院。假設商學院的是小張,那么小趙和小關無法確定;假設商學院的是小趙,那么根據小關﹥小張、文學院﹥醫學院可得,小關是文學院,小張是醫學院,此時四個學生所屬院系都可以確定。 又如,2009年的單選第二題:A槍法比B好,C比D好,B槍法不比C差。那么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本題10分)A.B槍法不比D差 B.B槍法不比D C.C槍法不比A差 D.C槍法與A槍法無法比較 [我總結的答案]:A解析:根據所給的兩個條件,可將ABCD槍法排名如下:A﹥B≥C>D。可知A正確。 但意外的是學校為了反押題,在2010年的復試筆試中又恢復了專業知識的考察,打人一個措手不及。例如,2010年的簡答題第二題:憲法中關于財產權的規定以及如何保障。 (本題10分) 2011年的復試筆試中重新考察邏輯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包括邏輯單選題、邏輯多選題和案例縮寫題)。例如:2011年多選第一題:春節期間,販賣假火車票的現象十分嚴重。公安部門對此進行了多次整治,搗毀了一批制造和販賣假火車票的窩點,抓捕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但是社會上販賣假火車票的現象依然存在。如果上述斷定為真,下列哪幾項可能是販賣假火車票現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本題5分)A.假火車票的買方市場依然存在 B.所破獲的制假售假窩點只占其很小的比 C.火車票缺乏有效的防偽標志 D.鐵路運輸部門仍在出售站票 [我總結的答案]:ABC解析:ABC三項從不同方面解釋了販賣假火車票現象依然存在的原因。D項中“出售站票”與販賣假火車票無關,無法解釋該現象。 2012年究竟以哪種方式考?誰也說不準,我覺得兩種方式都有可能。由此可見,政法復試筆試有變數,保險起見,我們一定要把能考到的知識都提前準備,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應對方法:對于邏輯題,我推薦兩本書,大家可以看一下,一本是華圖公務員培訓的教材《判斷推理》,由蔡金龍主編。另一本是復旦大學出的MBA、MPA、MPCC考試培訓教材,學校圖書館里應該可以借到。對于案例縮寫題,可以從教材或者網上找一些一審或者二審的判決書,進行縮寫訓練。對于傳統專業課題,要把法碩的大綱分析再看幾遍,對一些知識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 四.專業課面試篇 2008年之前,政法專業課面試考察專業知識,題目類型都是專業問題。例如,2006年簡答題的第一題:純正不作為犯和不純正不作為犯聯系和區別?[我總結的答案:(1)純正不作為犯,是指行為人行為構成了法定的犯罪行為本身就是不作為的犯罪,如遺棄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等。不純正不作為犯(或稱不真正不作為犯),指行為人因不作為而構成了法定犯罪行為本身應是作為的犯罪,例如因不作為而構成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等。(2)二者的聯系是:都是以不作為的方式進行犯罪。(3)二者的區別是:純正不作為犯中,人的行為形式與法定的犯罪行為形式是一致的,即都是不作為。純正不作為犯是適用法律認定犯罪的常態問題,因為在行為形式方面一致,沒有任何障礙或特別之處。不純正不作為犯中,人的行為形式(不作為)與法定的犯罪行為形式(作為)不一致。不純正不作為犯是適用法律認定犯罪的非常態問題,因為在行為形式方面存在不一致,應當特別慎重。 2008年之后,題目類型是非專業問題與專業問題相結合。例如,2008年面試第九題:針對法學教授該不該在律師事務所工作,提出三個你認為應該的理由對其進行反駁,或者提出三個你認為不應該的理由,對其進行反駁。[我總結的答案]:我認為法學教授應該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理由如下:一、教授走出法學院兼職,可以帶回新鮮素材和實踐經驗,豐富教研內容,提出實效性立法建議。二、教授兼職律師可以充實律師隊伍,加強國家律政建設。三、教授兼職律師可以增加教授收入,改善教授生活條件。反駁:(1)法學教授兼職律業存在著職業利益沖突。教授與律師同屬法律人,但教授是超然世俗獨具思想力的階層,律師則為直面現實的法律工匠;兩者雖有共同的社會期待,但職業行為和道德操守不同。教授兼職律業造成他們既坐享體制內教研人員的資源優勢,又兼職律師的業務活動。不同的場合,角色互換。(2)法學教授的律業兼職影響天職。法學教育不能脫離實踐,否則法律人的職業養成就沒有了標準,但是,實務與理論存在邊際。教授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游走于書面法律與行動法律之間,是履行天職所必需的。同時,教育深深地影響著法律人的思維習慣。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柯卡說:“在一個完全理性的社會,我們當中的精英都渴望做教師。(3)法學院應當是人們敬仰的純潔高尚的象牙塔,決不能成為擾攘不息的名利場;教授應當特立獨行,從德到行堪稱楷模,決不能成為趨權附利的墻頭草;學生必須接受職業倫理與法治精髓的洗禮,決不能成為追名逐利的過客。王選曾經說過:學者一旦名利纏身,學問距離終結不遠。法學是門學問,學問的修煉需要鉆研、刻苦和積淀,要有心無旁騖的專注和用心,有“門外若市,吾心靜若止水”般的心境。學術是學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學者的根本在于獨立的學理思想、崇高的學術精神與學術理念。 但是在2010年和2011年題目類型又變回了專業問題,與公布的復試要求不相符,讓人匪夷所思。例如,2010年民法面試題: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之間的關系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我總結的答案]:所謂民事義務,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或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保證另一方民事權利的實現而應當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民事義務的內容雖然經常與民事責任的內容一致,但二者是有區別的,它們的區別表現在:第一、民事義務是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不履行其民事義務的法律后果。第二、民事義務的履行體現的是公民應盡的社會義務,民事責任的承擔則體現了法律對不履行民事義務的行為否定和懲罰。 應對方法:首先,要對法碩大綱分析里的內容,特別是刑法和民法再進行復習,如果面試時真要考專業知識,千萬不能失分;其次,打好法理學基礎,適當閱讀法學名著選編或法學名家對法律的論述,留意一下當前一段時期關注度比較高的法律現象。對法律職業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有一定了解。再次,要重視已經考過的面試題目,這些題目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復,如2008年和2009年面試都考了這個題目:某村只有一人理發,且該村的人都需要理發,理發師規定,給且只給村中不自己理發的人理發。試問:理發師給不給自己理發? 2011有一個本科和我同校的師弟報考了法大法碩,初試成績不高,通過我留在母校的聯系方式找我提供幫助。我借助曾經擔任復試秘書的優勢,給了他精心整理的近六年法大法碩復試全部真題及答案,包括筆試和面試,結果他順利通過并拿到了獎學金,搞得我很有成就感,呵呵。由此可見復試真題的重要性,大家最好把歷年考題進行匯總分析,以求心中有數,考場上秒殺眾考官。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以上就是我對中國政法大學法碩復試的解讀。學弟學妹們不用怕,要相信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付出了,用心了,上天一定會眷顧的。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或需要的可以聯系,我會盡力提供幫助。我的球球號碼:*,文章已很長,夜已很深,最后祝愿大家金榜題名,夢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