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準備筆試之前曾經在考研論壇上寫過一篇發愿帖,說考過了就來寫一下我的經驗,現在來還愿了。所以這次把我提前面試和準備筆試的所有心得都寫一寫,也是為了感謝考研論壇的前輩和小伙伴們給的幫助和鼓勵。 一、考前面試 本人女,鄉鎮選調生一名,單位不厲害也毫無背景,清華能要我還讓我過提前面試足以說明“清華面試有黑幕看背景”這種說法不攻自破了吧。 考清華的MPA還是推薦申請考前面試,除了可以多一次面試機會之外,如果獲得了預錄取資格還可以筆試降分,只要過國家線就可以了,工作之后很多人復習時間不多,這對很多人用處很大。申請提前面試需要準備個人綜合自述和領導的推薦信。我建議綜合自述去掉所有虛的工作總結類的東西,直接把篇幅留給自己最得意的成果,多花筆墨重點介紹。關鍵信息可以加粗或加黑來強調。綜合自述在隨后的面試中非常重要,最好多花點時間好好寫。推薦信我是請我們鄉鎮黨委書記和區組織部分管我們選調生工作的領導寫的,然后按時寄出,申請截止日期兩三天的樣子就看到了清華公管學院的公告,我通過了申請,可以去面試了。 當時我沒有合適厚度的正裝,我為了面試還特意買了一個正式的外套(去了現場一看大家果真是絕大多數都穿了正裝。雖沒必要穿的像銀行,但正式點總歸不會出錯的。)提前一天到了北京,住在清華附近,前一天晚上還去現場勘查了一下,踩了一下點(第二天現場交流,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我這么重視,第二天現找考場也來得及)。根據前一天出的分組安排,我是上午第一組,到了政治考場之后發現很多人在聊天。政治筆試一共15分鐘的時間,我的題目還沒怎么看明白就被提示時間過去一半了,于是我后面就一直在狂寫,寫得差不多滿了才敢交上去。事后證明政治筆試差不多那么回事,基本上不說政治錯誤的話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隨后是分小組的面試環節。面試的房間很小,里面有三個老師和一個學生做計時員,考生在教室外面的一個小休息室等候,休息室也有一個學生負責計時、抽提和秩序。每個人面試嚴格的15分鐘,考官會控制不會多也不會少。在前一個人進去之后負責計時的同學會讓下一個人抽取面試的題目,給一張演草紙,然后一直思考到進場。我抽到的題目是“京津冀一體化交通建設”的題目,讓談談有什么意義,我當時都沒太看懂題目的意思,就分了幾條大體列了一下我所理解的意義。(事后才知道這個話題在帝都討論挺多的,也遠非我談到的幾點意義,考完之后我還想慘了,完全沒答到點上去。) 進考場之后先向考官遞上自己的綜合自述,然后自我介紹,接下來答題,然后評委自由提問。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主要圍繞綜合自述在說,由于我在鄉鎮基層做了一些獨創的工作,所以我很詳細地講了這些內容,也說得比較真誠。隨后就回答了一下我抽到的題目,這個話題我確實不太了解,就回答得比較簡略,當時有些緊張,思路也不甚清晰。回答完問題之后評委大概聽出了我對這個問題也不了解,反而對我的工作有興趣,所以圍繞我的獨創工作又問了三四個問題,這些都是我熟悉的,所以很放松,信手拈來,也能看出考官比較贊同。隨后考官問我還有什么問題嗎?我就說了一下想對以后研究方向的想法,問交叉的方向是否可以,以示誠意和之前對公管學院做過功課有所了解。然后綜合面試就這么結束了。 總結一下有這么幾點要注意: 1. 要寫好綜合自述、自我介紹也要準備好,重點突出,不要啰嗦,誠懇大方就好。 2. 題目遇到不了解的題目不要太緊張,條理清晰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就好。很多時候老師們聽題目回答也是為了找個話題,考官還是主要想了解你個人的綜合素質。所以放輕松,能和考官多聊題目之外的話題是很有利的。 二、筆試 我是從國慶節假期結束后開始準備筆試,提前面試結束后開始正式列計劃鋪開復習。大概用了60天來準備。正式開始之前還在論壇發了個帖子,地址如下……哈哈…… http://www.0313v.com/forum.php? ... ;page=1#pid66459066
正兒八經開始準備后,我先是給自己的列了一個 60天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的情況,把需要準備的幾個模塊列出來,分了一下時間段,最后剩下一個星期左右沒有安排具體任務,因為我覺得最后會有很多需要最后查缺補漏的地方。現在回顧一下,我這六十天基本上是跟著我自己的計劃走的,這樣有好處,一是按部就班不會出現最后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二是在中間階段也可以防止焦慮。 其實考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碩士只有管理類聯考的綜合能力和英語二,任務算比較輕的,60天內如果能保證晚上3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是完全妥妥的夠用的,還會比較輕松。如果基礎特別差的另當別論,自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 1、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數學部分 我高中和本科都是理科生,自認為數學和邏輯不算太強但底子也不差,所以我采取的策略是“做題+自己總結考點”。我只買了一套真題試卷,大概有六套題,先做了兩套題大致熟悉了一下題目類型,然后就分別拿出所有數學題目和邏輯題目來詳細研究。 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先是自己把一年的數學題做完,然后對照答案,出錯的就弄明白,發現已經記不清的知識點再去教材書上找,然后捎帶著把那個知識點和相似的知識點都看清楚。所有真題里面的數學題目都做完之后,就可以把所有的試卷都攤開,然后自己把這幾年集中考察的考點都列出來,自己覺得特別重要的考點也列出來(比如均值不等式之類的),對于一些特殊的解題方法(代入法等)也列出來,這會在后期復習總結的時候很有用處。數學我就做了這些,后面幾套題目做題時會大約記一下時,稍微掌握一下做題速度。大約兩天做一套題目并且對完答案弄清楚錯題。我把考點都整理出來并且覺得已經沒什么遺漏之后,我就沒有再管數學,開始研究邏輯題目了。 2、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我先做了一些題目之后發現正確率有點低,很多題目有點蒙圈,就想先看看書再做題,但看了幾天書發現效率太低,就只看了邏輯強相關的部分,我是指需要借助公式來理解的題目,比如:“不必然A = 可能非A;不可能A = 必然非A”。這些部分在做題的時候可能會和直覺相反,所以在看書的時候要扎實仔細,弄明白弄清楚,這樣在做題目的時候遇到標志性詞句就可以很快做出分析和判斷。 另外還有一些題目是那種難題,比如“以下四個人中只有一個說了真話”,這種是考察邏輯能力的,也有一些特定的解題技巧,比如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題是關鍵。首先要弄清楚相互矛盾、上反對、下反對這幾種命題關系的概念是什么(教材中有講),然后就可以按照試卷的答案詳解來練習解題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難題”占用時間多,而且考試的時候容易讓人慌亂著急,又容易忙中出錯,我們總是很擔心在這種題目上丟分,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題目的分值和那些簡單題目的分值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二分,如果考試時沒做出來也不要著急,因為邏輯題目最多的分值還是在下面要說的這部分題目上。 那就是那些“簡單”題目,多見是 削弱、支持、反對、等類型的題目,這些題目看上去不考驗智商,相對簡單,但是我做完幾套題目之后稍微一統計就發現,丟分最多的竟然還是在這部分,因為數量多,這些看上去溫溫和和的題目這才是大殺手啊!所以我對這些題目又進行了特別的分類、整理,對常出錯的類型專門研究,這樣這部分的錯誤率降下來了,整個邏輯部分的得分才上去了。 另外,在做這類題目時我的竅門是,題干太長太難懂先不去讀,先看題干的最后一句話,那句話講明了到底要問什么問題,然互再根據需要看前面的題干。另外,如果問題中出現了“除了……都支持”或者“最不能支持上述論述”這種詞句的時候一定要先用筆畫出來,免得一疏忽忘記了選反了白白丟分。 3、 管理類聯考寫作部分(大小作文) 作文是要練的,不能僅僅靠看,手不能懶,一定要用紙筆多寫幾篇。拿我自己舉例子,我書寫速度特別慢是我的硬傷,因為要在四五十分鐘內不思考光寫出700字我都做不到,所以寫作的時間問題是我的大難題。于是我在網上搜了作文紙自己打印出來好多分,然后抽出完整的時間一遍遍地來寫,盡量真實地模擬考試時書寫的狀況,來提高我書寫的速度。 我的大小作文并沒有都放到復習后期進行,因為擔心后面時間緊,所以我在一開始列學習計劃時,就安排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寫一篇大作文或小作文練練筆。由于中間復習計劃有過中斷,寫作部分沒能完全按照計劃來,但是我還是在前期和中期都寫了一兩篇。 大作文其實沒什么太好復習的地方,主要還是看個人寫作功底,不好突擊提升。寫作文其實最忌諱跑題,我有做高中語文老師的朋友告訴我,所有給作文閱卷的原則都差不多,只要不跑題,只要扣緊題目中的那幾個關鍵字眼來寫,就不會有太低的分數。所以如果大家怕跑題,就扣緊材料或者話題的那幾個原有的字眼來寫,拿不準的引申或拓展就不要用,這樣就不會跑題。不過也不必太擔心,每一篇考研作文,選題都是有一定的彈性范圍的,老師閱卷的時候不會把立意限定的那么死,所以考完之后大家也沒必要看各種分析討論的嚇唬自己,擔心自己跑題。大作文的形式其實很像高考議論文,我也沒準備靠作文拉高分數,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這種思路來的。 小作文論證有效性分析呢,我發言權不是很大,我覺得我準備并不是很充分,后期發現自己寫出的分析和例文差異很大,所以總結了一下常見的錯誤類型,和范文中常用到的一些錯誤說法。我的綜合能力得分是157分,我自己感覺前面的數學和邏輯部分是做的不錯的,后面的大小作文應該只是普通的得分。 總結一下綜合能力,關鍵在于做真題、總結考點。建議如果真題充足的情況下留下兩套題左右,到了后期自己模擬,因為管理類聯考很容易時間不夠用,練好時間控制很重要。 另外,不要買各種模擬題,那些所謂專家的題目經不起推敲,如果受了誤導得不償失,特別是邏輯題目,思路都會和真題有出入,所以不要用各種模擬題練手。做題就做最近幾年的真題就好了。 4、 英語二 英語二比英語一簡單啦,重要的就是兩點,一是詞匯,二是閱讀能力。我考了78分。 詞匯我沒有買詞匯書,我建議記兩個部分的詞匯就夠了:歷年真題中出現的詞匯+歷年英語二真題高頻詞匯。后者在網上是可以搜到的。 對于我做真題中出現的不認識的詞匯,我都會用手機的網易有道詞典記下來,添加到單詞本里,這樣這個app會按照記憶曲線隨時提醒我用手機復習。這樣碎片時間就也可以利用起來,而且按照記憶曲線來記憶就不會容易轉頭就忘。 考研英語的半壁江山就是閱讀,重要性不必多言啦。我當年也考過英語一,當時成績也不錯,兩次都是靠一個核心方法:每天一篇真題閱讀。 關鍵點1:做真題,不做模擬。我兩次用的書都是陳劍的黃皮書。模擬題出題思路和真題不一樣,而且考研英語真題豐富,完全沒必要買各種模擬題,把真題做完就不錯了。不過沒必要做太年久的題目,07年08年的題目出題思路和最近年的題目也有差異,所以建議倒序從最近寫年開始做就行了。留下兩套題,后期模擬用。 關鍵點2:每天一篇就夠,重質不重量。每晚上一套題目,然后對答案,然后根據譯文和解讀把文章一句一句地讀透,把所有不明白的詞匯、語法、句型都弄通,每個題目考察的是文章中哪個部分也要弄明白。這樣一篇文章做下來,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關鍵點3:遇到的所有不認識的詞匯都要記下來,超綱詞匯除外。而且這樣帶語境地記憶單詞效果會更好。 英語的大小作文我沒有做特別多的功夫,在還剩20天左右的時候在網上買了一個作文預測的小冊子,然后對照里面的句型背誦,覺得喜歡好用的句型就總結下來,自己總結出一篇模板,考試的時候套用就好啦。自己組模板的時候記得倒裝句型、強調句型、感嘆句型要放一些進去,這樣子顯得比較高級還不會顯得刻意用復雜句。 以上就是我的面試加筆試的復習經驗,希望能對正在備考的小伙伴們有所幫助。這都是我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總結出來的,大家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接受習慣,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