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我特別不喜歡也不建議你去讀很多的所謂經驗貼,去重走高分學霸的考研路,按照他們的計劃來學習。畢竟每個人的基礎、個性特點、報考專業等等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后來有好多同學來向我取經,想讓我寫一篇經驗。那我就姑且總結一些,只是我自己的經驗、教訓、心得,希望對后來者有所幫助。才疏學淺,能力有限,忘多包涵! 開篇詞:人生是艱苦的。對于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夜的斗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寂靜中展開的斗爭。斗爭終會結束,不甘凡俗的人注定會不俗! 0、自報家門 本人某top20院校計算機本科畢業,本科專業被調劑,對本專業并沒有興趣,戰斗力低到谷底的學渣一枚。畢業后進入北京某大企業從事IT工作,收入很不錯。之后放棄工作考研,最終考入理想的北師大應用心理。 1、源何考研 同大多數朋友一樣,大學迷迷糊糊的就結束了。計算機專業是被調劑的,自己并不喜歡,而且也沒有成功培養出感情。四年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沒考慮自己該做什么。順理成章地在畢業選擇考本校本專業研究生(因為好考,不想麻煩啊~),結果顯而易見,并沒有考上。(后來的事實證明,幸虧沒有考上,否則就沒有這篇帖子了)。然后依然處在迷迷糊糊的狀態,跟隨畢業大軍找工作。托學校的福,本渣到不能再渣的學渣,也順利進入國內某通信業巨頭(就是大家以為這公司就一個只會造手機的,其實并不是)工作,而且還是人人都想進入的手機部門。當時也有考慮,認為自己對編代碼不感興趣,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不過沖動最終戰勝了理智,怕麻煩的我選擇了妥協。 于是好景不長,工作越來越感到吃力,上手慢、悟性低,換來的就是無休止的加班。那時候才開始慢慢反省當初的選擇是不是正確。恰好我在手機測試部門,與UI和產品設計人員打交道比較多,也從事了一部分產品設計的工作,越感自己對用戶體驗倍感興趣。跟boss說起來,他也覺得我可能更適合在UX部門。后來還主動幫我聯系調崗。只不過因為部門內外的種種阻力,失敗了。 這時候就已經來到了4月份,我想努力謀求一份新的工作,但是從技術崗轉到完全沒有驚訝的產品崗,而且是對一個工作剛剛幾個月的新員工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屢屢碰壁讓我萌生了再次學習深造的想法。在網上看到北師大剛剛開設的應用心理-用戶體驗方向,感覺這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經過一番心理斗爭,思考再三,我最終定下了這個目標。
2、復習之前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越到后期拼的不是體力而是毅力。所以在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這里有幾條建議: (1)難度要適當。太容易往往無法激發自己的潛力,太難又容易失去信心。如同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學心理學的都懂吧。 (2)方向要明確。我為什么考研,為此我要這么做,如果考上會怎樣,如果考不上會怎樣……這些一定要想清楚。而且,關于報考院校、專業、小方向都必須是自己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而不要聽從別人的建議。畢竟只有依著自己的興趣,自己做出的選擇,才更容易堅持和為之奮斗。 (3)心思要專一。本科時好多同學從大三9月份就開始準備考研,復習了一個月秋招開始了,就又開始找工作,工作沒有心儀的,就又開始復習。反反復復,最終一事無成。想考研,那就一門心思準備考研,不要想著論文、工作、出國甚至是和室友開黑、出去逛。我最后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我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心態:北京這么好的工作辭了,接下來沒有別的去處。如果考不上,只能回農村老家隨便找個小單位,以后說不定就一直這樣碌碌無為下去,還不知會惹來多少人的嘲笑與非議。
3、復習計劃 4月-5月。一邊工作一邊復習還是蠻辛苦的。單詞是從4月初就開始背,用的是百詞斬,每天200個,一直到現在,對就是現在,也沒有間斷過。從4月份開始搜集考研院校和專業信息,在4月中旬確定了目標。之后在周末時間,去過學校里面、學校周邊、網上、輔導機構搜集各種相關資料,轉眼就到了5月中旬。 6月。利用一切晚上和周末為數不多的時間,啃完了第一遍專業課。專業課有4門,但是除了普心看彭冉玲老師的一本書就夠了之外,社心、認知、測量我都至少看了兩本書,還包括外文教材【1】。這一個多月過得是很煎熬。第一遍通讀專業書,尤其對跨專業的同學來講,不必深究,只求對書的整體框架做個了解,對重要的概念原理有大體印象即可。 7月。網上得知北師大有提前面試【2】,決定著手準備面試。(提前面試的相關信息我會在下文單獨說,對于想成為我的直系小學弟學妹的人來說,很重要!!!)。10號之前,基本還是在啃專業書,之后又用了10天左右的時間讀了好幾本與用戶體驗相關的書,【3】后來證明這個選擇真的是太正確了。月底開始準備面試問題的應對、寫自我陳述等,一直持續到面試之前。 8月。正式考研復習可以說是從這個月開始的。感覺邊工作邊復習時間實在是不夠用,所以我完全辭掉了工作,回家一心備戰考研。 開始讀第二遍專業書,同時整理書的框架和知識。剛開始我用手寫,發現無奈字寫的太丑,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而且增刪改查太麻煩,索性我就開始整理電子版。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整理思維導圖的軟件-Xmind,免費的,好學好用。整理四門專業課也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4】。 同時開始做英語真題。我先只做閱讀,一天一套,做完之后對答案、研讀解析。第二天再將第一天的4篇閱讀全文翻譯一遍,一定要手寫翻譯!不要在心里想!不要怕麻煩!這樣不僅對閱讀,對翻譯、作文都有好處。第一遍用時比較長,一套需要兩天的時間,我一共做了英語一的10套和英語二的6套,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9月。鑒于我是傳統理工男,政治素養實在低,就報了一個全程的網課【5】,也不貴,正版的1000多塊。9月份開始看網課的視頻講解,因為視頻真的還是蠻多的,再加上老師很扯…所以基礎串講的視頻我基本看了兩個月。不過我覺得對我這種政治素養實在低的人來說還是挺有用的。 英語開始做第二遍閱讀。好多同學說都做過一遍知道答案了再做還有什么意思,干脆去做新的模擬題了。我個人是不推薦做模擬題的。而且你做第二遍能全部做對?況且我們是在復習,不要那么在意對錯,關鍵是學習知識練習技巧。只有最后在考場上做對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第二遍還是一天一套,做完就研究解析。是研究!不是對答案!這遍沒有再手寫翻譯,不過還是有在心里翻譯了一遍的。你會發現雖然是第二次做相同的題,有些還是會做錯,有些記住了答案雖然沒有錯,但是不知道答案的原文出處在哪里。沒關系,100%你會遇到這種情況,這說明上一月第一遍做題有成果-錯的少了;這遍做題也有必要-還是有不懂的題。題不論作對做錯同樣對待,仔細對照原文出處研讀解析。 專業課開始過第三遍,看一章做一章的課后習題,同時將思維導圖的資料補充詳細。自己整理資料有一個粗-細-粗、少-多-少的過程。前兩遍看教材,把握不住重點,所以整理出來的筆記也就相對較少;第三遍看,同時又做題,就會對教材有不同的理解,及時補償進去,這就是一個細化的過程。到第四遍或者第五遍,甚至更多遍的時候,你發現有些知識點已經滾瓜爛熟或者自己可以斷定不太重要,這時筆記又會變細。知道最后,你只看到每本書的目錄,就可以把整本書的重要知識基本復述一遍。達到這種效果就可以了。只要按部就班一遍遍看,我這個完全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三跨學生,讀到第五遍就可以正本復述了,你還怕做不到? 10月。政治的復習是接著上個月沒看完的視頻看,同時做肖1000。10月中旬的時候,基礎串講班的視頻看完了,肖1000也刷完了。剩下的半個月看了沖刺班的視頻,然后又刷了一遍肖1000. 英語開始做翻譯、完型和新題型。先說翻譯。由于前期做閱讀時工作做得比較好,逐字逐句翻譯了幾十篇文章,現在做翻譯你就會感覺信手拈來,真的很簡單。除了極個別的單詞和句式可能不熟,不過這沒有大礙。如果不幸你8月份偷懶,那對不起,不僅閱讀學的不扎實,翻譯也要拿大工夫復習。再說新題型。根據個人基礎不同、考英語一還是二不同,你可以把新題型和完型的重要性調換位置。因為我是英語二,新題型就是送分的。沒錯,哪怕你的四級都沒過,新題型也是送分的!!!只要把6年的真題做一遍就足夠了,不用過多復習。最后說完型,就我個人而言,完型做的很差,基本要錯一半…不過還好正式考試時人品爆發,錯了仨。謝天謝地。完型雖然一個只有0.5,如果你平均每篇錯5個以內,那就不用復習了;如果錯10個以上,那還是要好好復習。完型我認為知識點很局限,單詞、固定搭配、邏輯、語法、主題。重要性一次遞減。我的完型很差勁就不說經驗了。慚愧。 11月。這個時候感覺時間根本不夠用,基本每天都想爆粗口,想放棄…如果到時候你也出現這種情況,恭喜你!!!真的要恭喜你!!!你馬上就要迎來質變,這是一個瓶頸期,你會覺得單詞不認識、專業課不理解、政治背不過。不要怕,還是按照之前的進度,不要松懈,每天按時學習,不出10天,你就會豁然開朗。 政治我開始看點題班的視頻課,然后根據老師講的自己總結答題的套路,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時間。剩下的三周,做模擬題【6】。先根據老師講的和憑自己僅有的政治素養總結的,總結每個大題可能會考什么。(34馬原不用總結)比如我當年的總結的35考扶貧、供給側改革,36考長征路,37考網絡道德,38考G20,等等。然后按照自己總結的答題套路去答題,如果能答得上來那就跟答案對照,意思一樣即可;如果答不上來,就根據答案再總結成自己的答案。一定要總結改寫成自己的,否則你背別人的根本背不過!11月結束,有了自己的答題套路,做完了幾份模擬題。這樣就夠了。 英語開始準備作文。英語二就是書信和圖表。書信無疑就是道歉、建議、感謝、推薦、邀請、辭職、請求、投訴、祝賀。每種類型寫一個模板,背熟之后,在用模板沒個類型寫至少兩篇作文。不要看似工作量好像不大,不過等你做完之后,就會對每種類型都掌握了。之后,我分析了過去6年英語小作文的類似,分析后推測今年考道歉、建議、感謝、祝賀的可能性比較大,又著重看了下這幾種。注意,這一定是要在你已經掌握好所有類型的基礎上在去分析往年的題目,否則只圖減少工作量,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我不是押題,是在動腦子學,而不是一味的拼時間、拼做題量而已。大作文無非就是柱狀圖、餅狀圖、折線圖、表格,同小作文準備方法一樣,每種背一個模板,寫兩篇作文。模板一般就是第一段對比分析數據,第二段闡述原因,第三段預測或總結。 專業課這時候看起來就很快了,基本兩天就能看完一本書。我所做的是每天看一大章,分析里面可以出大題的點,然后綜合用4本專業課的知識來解答。舉個例子,比如沖突。首先解釋沖突是什么,然后闡明沖突的原因,你一般可能只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這樣就是沒有把知識融會貫通。還包括普心里面人格方面的原因,認知里面接受處理信息以及神經方面的原因。而且原因也有一個模板,按照個人、文化、環境等方面的順序說就會答得很全面。最后說怎么克服。限于篇幅不能展開細說,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私聊我。總之一句話:綜合題就要用綜合的知識。 12月。相信進了這個月你會更加的匆忙。政治每天背誦自己總結的答題以及選擇題出錯的部分;英語每天大小作文各一片同時單詞不能間斷;專業課每天翻看自己總結的思維導圖,背誦答題和錯誤的選擇。時間飛快,你會發現不幾天就考試了。
4、分課程總結 政治:個人基礎很差,所以報了網課。9月10月,看完了基礎網課做完了肖1000;11月總結大題做真題和模擬;12月背誦自己的總結。 英語:只做真題!!!首先單詞一定要堅持每天都背;閱讀前期要通篇手寫翻譯,至少寫一遍,閱讀至少要做2遍;英語二新題型是送分題;完型考的無非就是單詞、固定搭配、邏輯、語法、主題;作文根據每種文體總結自己的模板,并套用模板每種至少寫兩篇。個人的英語基礎不同復習策略也不同,單詞都是基礎。而且不是死記硬背,至少每種意思讀一個例句,放在句子里背單詞。 專業課:教材至少看5遍吧。總結自己的框架,這點很重要。后期要用綜合所有專業課的知識答題,不要僅限于一本教材。
5、最后想說的話 每個人都是一條欲望之河,深淺不一而已,不經歷一遭,定欲壑難平。選擇沒有好壞,也不關乎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而已。因為人生旅途有種種岔路選擇,只要從了心,最終都會殊途同歸;唯有經歷和內化才能和自己歸一,也唯有內外歸一,內心才能平靜;不平靜,就不會有幸福。既然選擇,那請不要輕易放棄,對得起當初信誓旦旦的自己。
6、注釋 【1】我用的教材是: 專業課:普通心理學-彭冉玲、社會心理學-金盛華、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侯玉波、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約翰安德森、心理測量學-鄭日昌、心理與教育測量-戴海崎 政治:肖秀榮1000題、肖8、肖4、任4、最后五套題-蔣中挺 英語:英語一真題精講-新東方、英語二真題精講-蔣軍虎、高分作文老蔣筆記 【2】提前面試特別重要。光提前面試就會招總數的60%。而且如果你是往屆生,而且有與報考方向相關的經驗;或是是應屆生,有相關課題、實踐經驗,一定要報名參加。北師大的專碩很喜歡有相關經驗的學生,而不是一味只會讀死書的“高材生”。優秀又占提前面試錄取人數的60%左右吧(這個數字記不清了),如果優秀的話就可以直接310錄取!!!爽!!!這個說來話長,如果有感興趣的,我就再另寫一篇吧。。。 【3】我讀了用戶體驗要素、設計心理學、結網、啟示錄、點石成金、交互設計精髓 【4】真的極力推薦用電子版整理,也不費時,關鍵后期搜索知識點方便。好多時候我都是模糊記得一個概念,但是想不起在哪里看過,直接搜索一下就找到了。如果是手寫的可就沒這么方便了。有需要的同學私聊我吧。 【5】考研輔導這事,仁者見仁。不同的人感覺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如果你覺得需要再報,千萬不要抱著報比不報好的心態,也不要隨大流。畢竟好多輔導都價值不菲。個人認為好多時候不如找一個靠譜的學長學姐全程跟你下來,專業課至少沒問題了。或者找3、5個研友,相互督促,相互競爭。可不是讓你們約著出去開黑。。。 【6】政治我沒有買大綱解析。我的復習可以看做是速成版,哈哈。適合政治只求過線或者政治素養很高的人。做幾遍選擇題,然后做模擬題總結模板就行了。注意是總結,而不是背模擬題,我一直不相信押題這回事,命運還得交給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