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天 學習內容 一、神經系統 (一)神經元 1.神經元的定義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傳送信息。 2.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由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 (1)樹突:較短,其作用是接受刺激,并把刺激傳向胞體。 (2)軸突:較長,每個神經元只有一個軸突,其作用是將神經沖動從胞體傳出,到達與它聯系的各種細胞。 (3)胞體:形態和大小有很大差別,其作用是對信息進行整合。 3.神經元的基本作用 神經元的基本作用為接受和傳遞信息,具體為接受刺激、產生沖動、傳導沖動。 (二)突觸 1.突觸的含義 神經元與神經元彼此接觸的部分,由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和突觸后成分組成。其中,突觸前成分包含許多突觸小泡,它是神經遞質的存儲場所。 2.神經沖動的化學傳導 神經沖動在突觸間的傳遞,借助于神經遞質完成。這種以神經遞質為媒介的突觸傳遞,是人腦內神經元信號傳遞的主要方式。 4.神經回路 反射弧是一種最簡單的神經回路。 (三)周圍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1.周圍神經系統:由脊神經、腦神經和植物性神經組成。 (1)脊神經 脊神經發自脊髓,穿椎間孔外出,共31對。 (2)腦神經 由腦部出發,12對,按順序為:嗅神經;視神經;眼動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 (3)植物性神經 植物性神經系統,也叫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部分,其機能上具有拮抗性質;交感神經系統用于應付緊急情況,副交感神經系統則相反,抑制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起平衡作用。 2.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腦。 (1)脊髓 脊髓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位于脊椎管內。其作用是:腦和周圍神經的橋梁;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蓋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這些反射不受腦支配。 (2)腦 包括腦干、間腦、小腦和大腦。 ①腦干 腦干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延腦是“生命中樞”,和生命活動有密切關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腸胃等活動。橋腦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信息傳遞的必經之地,對睡眠具有調節控制作用;中腦中存在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 ②間腦 間腦包括丘腦和下丘腦兩部分。除嗅覺外所有輸入信息都經過丘腦導向大腦皮層,丘腦也是網狀結構的一部分;下丘腦是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主要皮下中樞,對控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調節體溫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并與各種生理性動機、情緒有密切關系。 ③小腦 小腦主要作用是與大腦皮質運動區共同控制肌肉運動,調節身體姿勢與平衡。 ④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位于大腦內側最深處的邊緣,由下丘腦、海馬、杏仁核、扣帶回等組成,其與動物的本能活動有關,在長時記憶的編碼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用電極刺激海馬,會產生類似回憶或做夢的體驗,但損毀海馬并不會妨礙內隱記憶。邊緣系統中還存在“快樂中樞”和“痛苦中樞”。 二、大腦皮層及其機能 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半球。大腦半球的表面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間隆起的部分稱為腦回。有三條大的溝裂,即中央溝、外側裂和頂枕裂,這些溝裂將半球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幾個區域。 (一)大腦皮層感覺區及其機能 1.感覺區的位置 (1)視覺區:位于枕葉。 (2)聽覺區:位于顳葉。 (3)機體感覺區:位于頂葉中央后回。 2.感覺區的特點 (1)各部位感覺區的投射面積大小取決于它們在機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手、舌、唇面積最大)。 (2)頸部以下在感覺區的投射關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頭部則是正置的。 (3)感覺聯合區是指臨近感覺區的廣大腦區,不接收任何感受系統的直接輸入。 (二)大腦皮層運動區及其機能 1.運動區的位置 位于額葉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葉前部。 2.運動區的功能 發出運動指令,支配和調節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姿勢以及身體各部分的運動。 3.運動區的特點 與機體感覺區相似。 補充:運動聯合區,位于運動區前方,又稱前運動區,負責精細的運動和活動的協調。前額聯合區,與高級認知功能、行為控制和人格發展有密切關系。 (三)大腦皮層言語區及其機能 1.言語區的位置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言語區主要定位于大腦左半球。 2.言語區的功能 (1)言語運動區 言語運動區由布洛卡發現,因此又叫布洛卡區,位于額葉,受損會產生運動性失語癥或表達性失語癥。 (2)言語聽覺中樞 言語聽覺區由威爾尼克發現,因此又叫威爾尼克區,位于顳葉,受損會產生聽覺性失語癥或接收性失語癥。 (3)言語視覺中樞 言語視覺區位于頂枕葉交界處的角回,受損會產生視覺失語癥或失讀癥。 (四)大腦兩半球單側化優勢 1.通常情況下大腦是兩半球協調的,信息通過胼胝體相互傳遞。 2.斯佩里割裂腦研究(注:即裂腦人研究)和大量研究發現,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平衡的。 (1)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等。有人稱大腦的左半球為理性腦。 (2)右半球在知覺物體的空間關系、情緒、音樂、藝術、舞蹈、雕塑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有人稱大腦的右半球稱為感性腦。 (3)正常情況下,兩半球既分工又聯合活動,完成復雜的活動。 三、腦機能學說 腦學說目的在于解釋腦是如何產生心理的,心理的腦機制是怎樣的。 (一)定位說 1.定位說開始于加爾的顱相說,認為大腦的不同區域分別負責不同的心理機能。 2.布洛卡區的發現、威爾尼克區的發現以及潘菲爾德的電刺激法都為定位說提供了證據。 3.潘菲爾德用電刺激法研究顳葉時發現,微弱的電刺激能使病人回憶起童年時的一些事情,這說明記憶可能定位在顳葉。另外,還有研究發現,海馬與記憶有關,杏仁核與情緒有關,下丘腦與進食和飲水有關。 (二)整體說 1.整體說認為大腦是以總體發生作用的,大腦的不同部位對心理功能產生同等程度的影響。 2.弗洛倫斯局部毀損法對雞和鴿子等動物進行了一些列實驗,結果發現:腦功能的喪失和皮層切除的大小有關,與特定部位無關。 3.拉什利采用腦毀損技術對白鼠進行了一些列走迷宮實驗,結果發現,在大腦損傷之后,動物的習慣形成出現很大障礙,這種障礙與腦損傷的部位無關,與損傷面積的大小有密切關系。由此,他提出了兩條原理:均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原理。 (1)均勢原理:大腦皮層的各個部分幾乎以均等的程度對學習發生作用; (2)總體活動原理:大腦以總體發生作用,學習活動的效率與大腦受損傷的面積大小成反比,與受損的部位無關。 (三)機能系統說 1.魯利亞認為腦是一個動態的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機能系統。在機能系統的個別環節受到損傷時,高級心理機能確實會受到影響。從這個意義上看,大腦皮層的機能定位是一種動態和系統的機能定位。 2.魯利亞把腦分成三個互相聯系的機能系統。 (1)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的機能系統 該系統也叫動力系統,由腦干網狀結構和邊緣系統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腦皮層的一般覺醒狀態,提高其興奮性和感受性,并實現對行為的自我調節。 (2)信息接受、加工和儲存的系統 該系統位于大腦皮層的后部,包括皮層的枕葉、顳葉、頂葉以及相應的皮層下組織。其基本作用是接受來自機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對它們進行加工,并把它們保存下來。 (3)行為調節系統 該系統是編制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的系統,它包括額葉的廣大腦區。其主要作用是產生活動意圖,形成行為程序,實現對復雜行為形式的調節與控制。 3.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是三個機能系統相互作用、協同活動的結果,其中每個機能系統又起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四)機能模塊說 該理論認為,人腦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由高度專門化并相對獨立的模塊組成的;模塊之間復雜而巧妙的結合,是實現復雜的精細的認知功能的基礎,不同的模塊有不同的功能,模塊的結合保證著認知功能的完整。 (五)神經網絡說 該學說認為各種心理活動,特別是一些高級復雜的認知活動,是由不同腦區協同活動構成的神經網絡來實現的,這些腦區可以經由不同神經網絡參與不同的認知活動,并在這些認知活動中發揮不同的作用。正是由這些腦區組成的動態神經網絡構成了各種復雜認知活動的神經基礎。 第02天 測試習題 1.當你的手不小心被針扎的時候,手會立刻縮回來。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主要是( ) A.脊髓 B.大腦 C.丘腦 D.小腦 2.一位中風患者的右側肢體癱瘓,其大腦皮層左半球的病變區域位于( ) A.額葉 B.頂葉 C.顳葉 D.枕葉 3.被稱為“生命中樞”的腦組織是( ) A.小腦 B.中腦 C.前腦 D.延腦 4.人的軀體感覺區、視覺區、聽覺區分別位于( ) A.頂葉、顳葉、枕葉 B.頂葉、枕葉、顳葉 C.顳葉、枕葉、頂葉 D.顳葉、頂葉、枕葉 5.下列選項中,與有機體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動有密切聯系的是( ) A.橋腦 B.中腦 C.延腦 D.間腦
第02天 習題答案 1.【答案】A 【解析】縮手反射屬于無條件反射,自動,迅速地發生,所以由脊髓來負責。 脊髓:基本功能是傳導沖動和控制軀體與內臟簡單的本能反射。 大腦:覆蓋在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稱為大腦皮層,是神經元胞體集中的地方。 間腦:包括丘腦(除嗅覺外所有輸入信息都經過丘腦導向大腦皮層)和下丘腦(調節植物性神經的主要皮下中樞,控制內分泌系統、維持新陳代謝、調節體溫等,與各種生理性動機、情緒有重要關系)。 小腦:與大腦皮質運動區共同控制肌肉運動調節身體姿勢與平衡。 2.【答案】B 【解析】頂葉負責軀體運動。 3.【答案】D 【解析】仍舊考查腦區的主要功能。 小腦:與大腦皮質運動區共同控制肌肉運動,調節身體姿勢與平衡。 中腦:存在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 前腦:屬于腦的最高層部分,是人腦中最復雜、重要的神經中樞。 延腦:“生命中樞”,和生命活動有密切關系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腸胃等活動。 4.【答案】B 【解析】此題考察大腦皮層感覺區的分布,軀體感覺在頂葉,視覺在枕葉,聽覺在顳葉。 5.【答案】C 【解析】延腦: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腦干的后段。延髓調節控制機體的心搏、血壓、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的局部損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機體的生命中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