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天 學習內容 一、知覺的信息加工 (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又稱數據驅動加工,指知覺系統依賴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加工。 2.自上而下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又稱概念驅動加工,強調知覺者對事物的態度、需要、興趣愛好,對活動的準備狀態和期待,尤其是一般知識經驗對知覺加工過程的影響。如閱讀文章時,對上下文的理解。 3.一般而言,知覺活動中非感覺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覺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優勢;相反,非感覺信息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覺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優勢,兩者是根據信息的多少和熟悉程度等因素協同作用的。 (二)模式識別理論 模式是指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關系形成的某種刺激結構,即刺激的組合。當個體能夠確認他所知覺的模式是什么,并將該模式與其他模式區分開,就是模式識別,其過程是感覺信息與長時記憶中有關信息進行比較,再決定它與長時記憶中的哪個項目有最佳匹配的過程。 1.模板說 (1)模板說認為,在人的長時記憶中儲存著各式各樣的外部模式的復本,即模板,它們與外部的模式有一對一的對應關系。當一個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時,刺激信息得到編碼并與儲存的各種模板進行比較,然后做出決定,看哪個刺激與此模板有最佳匹配,就把該刺激確認為與哪個模板相同,這樣模式就得到了識別。總體而言,模板匹配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型。 (2)舉例:例如,支票賬戶和信用卡等的編號識別利用的就是模板說的原理。 (3)雖然模板匹配理論的基本觀點得到一些實驗結果的驗證,但仍存在明顯的不足:首先,即使引入預處理過程,模板的數量仍然巨大,不僅給人的記憶帶來沉重負擔,而且使人對事物的識別顯得呆板;再次,模板說并沒明確說明與知覺活動過程和知識表征有關的一些重要問題。 2.原型說 (1)原型說認為,在記憶中儲存的不是與外部模式一對一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個類別或范疇的所有個體的概括表征,它反映的是一類客體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識別中,只要刺激與原型有近似的匹配即可。因此,只要存在相應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可以得到識別。這樣使得人的記憶負擔減輕,模式識別也更加靈活。總體而言,原型匹配是自下而上的加工。 (2)舉例:例如,用有兩個翅膀的長筒作為飛機的原型,從而識別各種飛機。 3.特征說 (1)特征說認為,模式可以分解為各種特征。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識別中起著關鍵作用。外部刺激在人的長時記憶中是以各種特征來表征的,在模式識別中,首先要對刺激進行特征分析,抽取刺激的有關特征,加以結合,然后與長時記憶中的各種刺激特征進行比較,一旦獲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識別了。特征分析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沒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2)謝夫里奇提出一個模式識別的特征匹配模型,稱為“魔鬼城堡”模型,認為有四個層次或階層等級系統,每個層次上的“鬼”執行著某個特定的任務,并依次工作,直到最終實現模式識別。由低到高依次為“映像鬼”、“特征鬼”、“認知鬼”和“決策鬼”。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特征鬼”對模式的分析是呈階梯結構的;二是模式識別是平行加工與系列加工共同進行。 (3)舉例:F可以分解為各種特征,一條垂線,兩條水平線和三個直角,根據這些基本特征,人腦可以迅速把它識別出來。 4.結構優勢描述理論 模式識別與其所處的環境信息有密切聯系,整體結構在模式識別過程中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它們統稱為結構優勢效應。常見的結構優勢效應有:字詞優勢效應、字母優勢效應、客體優勢效應、構形優勢效應等。 二、錯覺 (一)錯覺的含義 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必然產生的、有某種固定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歪曲的知覺。 (二)錯覺的種類 1.大小錯覺 (1)繆勒—萊爾錯覺 兩條相等的直線,如果一條直線的兩端加上向外的兩條斜線,另一條直線的兩端加上向內的兩條斜線,那么前者就顯得比后者長的多。 (2)潘佐錯覺(鐵軌錯覺) 兩條輻合線中間有兩條等長的直線,結果一條看上去比另一條長。 (3)垂直—水平錯覺 兩條等長的直線組成“T”形,一條垂直,一條水平,但看上去垂直線要比水平線長。 (4)賈斯特羅錯覺 兩條等長的曲線,包含在下圖中的比上圖中的長些。 (5)多爾波也夫錯覺 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其中被大圓的包圍的圓顯得小,被小圓包圍的顯得大。 (6)月亮錯覺 月亮錯覺:月亮在天邊(剛升起)時顯得大,在天頂時顯得小。 2.形狀和方向錯覺 (1)佐爾拉錯覺 一些平行線由于附加線段的影響而看成不平行的。 (2)馮特錯覺 兩條直的平行線由于附加線段的影響,看起來好像是彎曲的。 (3)愛因斯坦錯覺 許多環形曲線中,正方形四邊略顯彎曲。 (4)波根多夫錯覺 被兩條平行線切斷的同一條曲線,看上去不在一條直線上。 (5)奧爾比遜錯覺 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形,添加一些相交于一點的幾條線段后看起來不方也不圓。 (6)格里德火花錯覺 看著下圖時,眼睛一動空白處就會出現被填充的感覺。 第07天 測試習題 1.小張去車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預期會影響對這位客人的辨認;這種知覺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無”加工 B.拮抗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 2.兩條直的平行線由于附加線段的影響,直線好像是彎曲的,屬于() A.愛因斯坦錯覺 B.馮特錯覺 C.佐爾拉錯覺 D.月亮錯覺 3.錯覺是一種() A.感覺 B.知覺 C.視覺 D.聽覺 4.常見的大小錯覺有() A.繆勒—萊耶錯覺 B.潘佐錯覺 C.垂直—水平錯覺 D.月亮錯覺 5.知覺的信息加工方式有() A.概念驅動加工 B.自下而上加工 C.自上而下加工 D.數據驅動加工 第07天 習題答案 1.【答案】C 【解析】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稱概念驅動加工,是指依賴于個體過去經驗的加工活動。A項,“全或無”加工是指僅存在加工與不加工兩種形式。B項,拮抗加工是指兩種相互制衡,過程完全相反的加工,比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所引起的生理反應即為拮抗關系。D項,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稱數據驅動加工,是指由刺激物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加工。 2.【答案】B 【解析】馮特錯覺指兩條直的平行線由于附加線段的影響,直線好像是彎曲的。 3.【答案】B 【解析】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確的知覺,所以錯覺是一種知覺。 4.【答案】ABCD 【解析】常見的大小錯覺:(1)繆勒—萊耶錯覺(箭形錯覺)有兩條長度相等的直線,如果一條直線的兩端加上向外的兩條斜線,另一條加上向內的兩條斜線,那么前者就顯得比后者長得多。(2)潘佐錯覺(鐵軌錯覺)兩條輻合線中間有兩條等長的直線,結果一條看上去比另一條長。(3)垂直—水平錯覺兩條等長的直線,一條垂直于另一條的中點,那么垂直線看上去比水平線要長一些。(4)賈斯特羅錯覺兩條等長的曲線,下面中的一條曲線比上面中的一條曲線看上去長些。(5)多爾波也夫錯覺兩個面積相等的圓形,一個在大圓的包圍之中,另一個在小圓的包圍之中,結果前者顯小,后者顯大。(6)月亮錯覺月亮在天邊(剛升起)時顯得大,而在天頂時顯得小。 5.【答案】ABCD 【解析】(1)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覺的產生依賴于感覺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觀事物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叫數據驅動加工。(2)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覺的產生還依賴于主體的知識經驗和他的興趣、愛好、心理準備狀態,即還需要加工自己頭腦中已經存儲的信息,這種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驅動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