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201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課程名稱 材料科學基礎 (回憶版) 一、CsCl 和NaCl 的陽離子配位數以及相應配位多面體。計算晶格能。并根據晶格能預測兩者的硬度和熔點高低。(P23-P25)關鍵是知道各個符號的代表的物理意義,試題是給了計算公式的,馬德隆常數和玻恩指數分別用那個符號代替! 二、 綠寶石 綠寶石的組成結構單元以及各個結構單元的連接方式;Si、Al、Be的配位數;結構中氧離子是否電價飽和;解釋為什么有介電損耗;解釋堇青石是如何離子取代綠寶石的。 62頁的全部考了(*介電性+堇青石的替換) 三、Fe2O3與NiO發生的固溶反應。告訴了Fe2O3的質量分數等于10%,Ni被部分Fe替代。產生的正離子空位。還有一堆數據,關于他們的參數 (1)寫出他們的反應方程式 (2)好像是求一立方米中的正離子的空位數。 四、(2010年最后一道大題的原題!)金屬表面的滲碳屬于恒定源擴散,其濃度分布曲線為 ...見附件 。 已知碳在800度時擴散進入鋼表面一下0.1厘米深度出需要10小時。已知碳原子在面心立方鐵中的擴散活化能為137522J/mol。 (1)如果希望在5小時內達到同樣的深度,該滲碳過程應在多少溫度下進行? (2)現希望在鋼表面以下0.2厘米深度處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濃度,有人建議在相同的熱處理溫度下延長時間至20小時,這種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3)如果熱處理時間保持10小時不變,你還能提出什么措施達到與(2)同樣的目的?具體該如何進行? 五、從化學鍵的角度分析哪一個容易形成玻璃。 (金屬Au, 化合物MgO,化合物Co2,化合物SiO2) 六,(11年第三大題原題)雙電層的怎么產生。以及比較213頁的雙電層的厚度,表面能,硬度的大小。 七、420頁的公式推導 八、476頁—477頁的公式推導。就是以書上的例題M+1/2O=MO 九、陶瓷的顯微結構的組成是什么?從燒結的角度來看,影響陶瓷材料顯微結構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十、相圖(這個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