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意味著25考研已進入后半段了,同學們復習的如何?有沒有下面的這種感覺?
焦慮時,時間過的就快:明明特別想學,但坐在那里,一個上午過去了,卻發現自己啥都沒學!如果你也正經歷著這樣的焦慮,可能你確實復習的不好,也可能只是感覺不好。究竟是確實復習的不咋地,還是感覺不咋地,需要有個判斷標準。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檢測自己的復習進度和水平,一起來看看吧~
01、通過歷年真題檢測復習水平
真題是最好的檢驗標準,其次是同水平難度的模擬題。真題雖然重要但是有限,并且時間越晚的真題出題模式越相近,檢驗的效果就越好。
用真題給自己來一場模擬考試。做題時,盡量模擬真實的考試時間、考場環境。做完后,不要執著于分數的高低,重要的是認真分析錯題,鞏固知識的薄弱項。
模擬真實考場 許多同學模考,就是找個時間,3個小時做完一套題,就認為是模考了。其實不然,模考應該是完全模擬考試狀態的情況,要考慮到一些意外狀況,比如前一天晚上有沒有失眠、考試想上廁所、什么時候涂答題卡,這些細節都會對你的最終考試造成影響。
因此模考應該保證:
按考研時間8點30、2點準時進行,最好能在教室的環境里進行,考試前準備好答題卡等用具,考試結束后給自己閱卷評分。確定好自己的做題順序、訓練做題節奏,最后對于錯題要進行分題型總結。大家知道模考的意義在于評分,但它最終的意義則在于查缺補漏。
檢驗標準? 1??用做題時間證明掌握的程度 在做題時,如果對某知識點了解得不深刻、掌握得不全面時,花費的時間就會較多。
2??用復述知識點、框架的方式 對于學過的東西,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以及復述內容的完整程度,是檢驗復習效果的一個有效辦法。復述不要求一字不落地重復內容,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闡述內容。關于真題,同學們要能做到看到題目就能聯想到該題目所考察的知識點內容,該知識點屬于哪一部分,這一部分中還有什么其他的考點,有什么樣的解題技巧等。
02、客觀看待差距
如果模考成績和目標相差不是很大,那就可以放下焦慮,但不能放松哦!如果差距較大,也得告訴自己:焦慮不能解決問題。
比焦慮更重要的是,立即行動起來,在摸底自測后去分析自己差究竟差在哪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綱挈領地進行專門突破。
記住:模考自測的目的不是制造焦慮,而是發現并解決問題。
03、定期總結、分析復習進度
通過每次模考總結自己的復習情況,可以直觀地、動態地看到自己的復習進度和效果,并對進度和效果加以分析、對比,調整復習側重點及任務安排、解決復習中出現的困難。
在每日結束后問問自己:今天比昨天多學會了哪些內容?掌握了哪些解題技巧?哪些地方有進步/退步?
如果發現自己有退步、做題錯誤率增多或者任務沒有按時完成,可以從知識點、答題技巧、心理狀態以及其他方面進行分析。
有拖延癥習慣的同學,更要關注自己的計劃是不是總不能如期完成,從多個角度評估復習進度和效果。
04、量化復習任務
量化復習進度,可以把知識切分成一個個小版塊,測算每個版塊基礎、強化和沖刺階段需要用的時間(達到基礎、強化、沖刺階段要求程度的時間),再看看自己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多少,從而判斷前期的進度是否合理,以便做出調整。
05、梳理知識框架
在每輪復習結束后,把此輪復習中的知識點梳理成框架,這樣可以從宏觀上認識所復習的內容,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且在整理框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對哪一部分的概念、原理等還有所欠缺。
另外有些APP、小程序也可以用來檢測復習效果,如測測你的詞匯量、考研題庫等,在碎片時間里用手機做題會更加方便。對于錯題,記得用紙筆記錄下來,再加以分析,手機可以刷題,但是不能夠分析題目。
每一次檢測都是對自己復習效果的反饋,認真復習加上適當地檢測,對自己準確定位,及時查漏補缺、調整復習計劃,時刻追求進步、時刻保持進步!
06、每天鍛煉半小時
已經有同學開始出現失眠、焦慮、精神無法集中、效率低等問題,怎么辦?
如果可能,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讓自己的身體通過鍛煉得到放松,同時通過鍛煉來改善精力不足的狀態。只有身體精力充沛,學習才能穩定高效。
你有焦慮的時間,就一定有聽課學習的時間。調節心情,等心情轉好之后,加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