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伙伴們,小首特別整理了首經貿考研的復試大綱,后面會陸續分享給大家,大家多多關注喲~
No.1 新聞與傳播學專業基礎
考試范圍 《新聞與傳播學專業基礎》包括十個部分內容:互聯網的演進、網絡的基本屬性與傳播形態、網絡傳播的主要形式、網絡媒體與新聞傳播、網絡中的用戶、網絡信息的整合形式、網絡環境下的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傳播、社會化媒體的應用、社會化媒體的應用、網絡傳播的效果以及網絡傳播與社會發展的互動。內容涉及到網絡傳播中數據新聞、數據可視化、輿情、輿論、網絡文化等一般概念;包含了傳播形態、網絡用戶、網絡信息、社會化媒體、網絡傳播效果等基本理論;并結合網絡傳播中出現的“后真相”“信息繭房”“回音室效應”“數字鴻溝”“網絡文化”等具體現象和問題進行相關理論分析。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20分鐘。 1. 簡答題:5題,每題10分,共50分。 2. 論述題:2題,每題25分,共50分。
參考書目 彭蘭,《網絡傳播學概論》(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考試內容 1. 互聯網的演進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互聯網發展的技術基礎與內在邏輯、網絡媒體的演變及對傳統媒體的沖擊、互聯網的未來走向及對傳媒業的影響。要求學生了解互聯網發展的技術基礎;正確理解網絡媒體的演變及其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掌握互聯網發展的內在邏輯、未來走向及對傳媒業的影響。
2. 網絡的基本屬性與傳播形態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網絡的四大基本屬性、四種傳播形態。要求學生理解網絡的四大基本屬性、四種傳播形態;掌握網絡的傳播媒介屬性、經營平臺屬性、社會形態屬性;應用網絡中的四種傳播形態相關知識,分析網絡傳播中的具體現象與問題。
3. 網絡傳播的主要形式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互聯網時代的主要傳播形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要傳播形式。要求學生了解網站、論壇、即時通信這三種傳播形式;理解博客、維基這兩種傳播形式;掌握SNS、微博、微信、APP、移動視頻這五種傳播形式,應用移動視頻直播的特征分析網絡直播現象。
4. 網絡媒體與新聞傳播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網絡時代新聞傳播生態的變化、國內外網絡媒體的發展、網絡新聞傳播中出現的問題與挑戰。要求學生了解中國網絡媒體的發展歷程、國外網絡媒體的發展模式;理解網絡時代新聞傳播生態的變化;通過掌握虛假新聞的形成與傳播,分析網絡時代“后真相”“信息繭房”“回音室效應”具體問題,以及網絡新聞傳播中的把關人與把關人機制。
5. 網絡中的用戶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網絡用戶在網絡中的生存特點與需求、作為信息消費者和新聞生產者角色的網絡用戶的行為特點、網絡用戶的群體互動機制及影響。要求學生了解網絡用戶的關系、內容和服務這三大需求;理解網絡用戶在網絡中的生存特點;掌握作為信息消費者和新聞生產者角色的網絡用戶的行為特點、網絡用戶的群體互動機制及影響。
6. 網絡信息的整合形式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六種信息形式在網絡環境下的應用特點、從四個角度分析網絡信息整合的主要方式。要求學生了解文字、圖像、圖表、視頻、音頻和動畫這六種信息形式在網絡環境下的應用特點,掌握分析電視新聞直播與移動新聞直播的主要差異;從網絡新聞的層次化組織、結構化整合、多媒體融合以及移動終端的HTML5形式等幾個角度,掌握網絡信息整合的主要方式。
7. 網絡環境下的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傳播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與“數據新聞”“可視化傳播”相關的四個基本概念、數據新聞及可視化目標下的數據收集與處理、信息圖表的應用方向及主要作用與制作要求。理解數據新聞、信息可視化、數據可視化、信息圖表這四個基本概念,并掌握信息圖表、數據可視化、數據新聞之間的關系;理解數據新聞及可視化目標下的數據采集、清洗與分析等相關環節,理解網絡數據收集的具體方法、數據預處理及數據分析,學會應用與分析一個數據新聞案例;了解信息圖表的三大應用方向,理解信息圖表在新聞報道中的主要作用與制作要點,掌握信息圖表制作中常見的誤區,學會分析一個信息圖表的傳播效果。
8. 社會化媒體的應用 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社會化媒體應用的新思維、新策略及不同社會化媒體平臺的差異。要求學生掌握社會化媒體應用的新思維與新策略以及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特點,理解不同社會化媒體平臺的差異,學會分析一個熱門的微博賬號或微信公眾號走紅的原因,學會分析一個企業的社會化媒體營銷方式與特點。
9. 網絡傳播的效果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網絡傳播效果的含義、從“議程設置”和“沉默的螺旋”角度分析網絡傳播效果的形成機制。掌握網絡傳播效果的表現方式,理解其形成的復雜性;理解“議程設置”“議程融合”理論,明確網絡中是否存在議程設置,掌握網絡議程設置的特點與作用機制;理解“沉默的螺旋”假說明確網絡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掌握網絡中“沉默的螺旋”形成機制,并能結合一個具體案例來分析網絡中“議程設置”或“沉默的螺旋”現象。
10. 網絡傳播與社會發展的互動 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網絡輿情與輿論、網絡文化與亞文化、網絡技術與數字鴻溝、網絡時代的媒介素養。 理解并掌握輿情、輿論這兩個概念的含義與關系,了解網絡中輿情與輿論的表現與傳播途徑,掌握網絡輿論的形成與發展規律,理解并掌握網絡輿論與現實民意、網絡輿論與網絡暴力、網絡輿論與司法獨立、網絡輿論與道德困境這四組概念之間的關系; 理解并掌握網絡文化的內涵、特質及發展動因,了解網絡文化的構成層面,明確“大眾文化”“亞文化”兩個概念的含義,學會分析網絡中的黑客、惡搞、粉絲、網紅、段子、表情包這六大典型文化現象的不同特點; 理解“知識溝”“數字鴻溝”這兩個概念的含義,掌握個體間數字鴻溝的產生因素與具體表現,了解國家或地區間的數字鴻溝發展過程; 理解并掌握網絡時代公眾媒介素養的主要內容,理解傳媒從業人員在媒介素養方面的新拓展,了解政府機構與官員媒介素養的蛀牙內容,并掌握分析三種媒介素養的關系。
No.2 新聞傳播學
參考書目 彭蘭:《網絡傳播概論》(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廣告學概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祖曉梅:《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年 同等學力加試參考書目 傳播實務: 劉明華、徐泓、張征:《新聞寫作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崔曉文、易琳、陳欣:《廣告策劃與實務》(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祖曉梅:《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年
關于更多考研資訊和活動,小首會第一時間發布在首經貿考研校上,歡迎關注:首經貿考研校,24交流群:792655703~如果大家有考研以及心態上的問題,都可以薇:小金學姐kaoyanxiao666/君君學姐cuebtianxia進行咨詢哦~我們會盡全力幫助大家解決!祝大家都可以成功上岸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