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考研終于結束,曾經自己特別羨慕一個去年大四就能夠考上華東師大,不用再煎熬一年的師姐,小心翼翼地在心里幻想或許我也可以有這么一天。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為作為一個雙非二本出身,我們學校目前沒有人考上過985,和大家說我要考華東師大的時候,大家的反應基本就是“這樣啊,你要好好加油”,或者直接說“你做好再來一年的準備”。今年,我的確是做到了,爸爸給我發來圖片,告訴我我是總分第二,周圍的人都替我高興歡呼,但我卻意外地,心里十分平靜。有所謂情深不壽,我想,或許我而言,之所以對考上的結果這么淡然,是因為所有的渴望與熱烈,已經融進了每天最早到圖書館刷題背書、和研友討論馬爾克斯、施蟄存、閻連科等等問題后暗嘆酒逢知己千杯少、冬天凌晨一點回到宿舍洗冷水澡、壓力大時坐在某個沒人知道角落流淚、和身邊的朋友研友倒盡苦水的細水長流里。對于這個結果,我余下的只是深感自己的幸運,更無比感恩一路遇到的人。 而發這個帖子的原因,一方面是想給自己的考研生涯畫一個正式的句點,認真梳理這一年走過的路,另一方面是受惠于論壇里師兄師姐的關照和經驗,再加上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經驗分享也比較少,將心比心,我也不大希望再看到往后的師弟師妹像我當初一樣為了一些問題而抓耳撓腮,所以也想和將來要考華東師大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師弟師妹分享我的一些淺見。有點長,但我保證干貨滿滿。必須聲明的是,這只是我的個人經歷和看法,于你有用與否則見仁見智,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太過當真。
一、關于擇校及專業: 擇校這個問題雖然很基礎,但是也需要慎重,特別是跨考的同學,選擇學校和專業最好考慮的周全些。從外部條件來看,要考慮到你的家庭條件能否承受學雜費、父母家人是否同意你的選擇、你的未來人生規劃等,從內部條件看,感興趣的學校歷年考察的真題題型風格和你的實際能力是否匹配、學校專業的整體實力和師資、專業報錄比等等都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總的來說,在所有外部條件都沒有很大問題的情況下,學校的選擇最好遵循“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原則,不要過難,但也不要太輕而易舉。 另外,還有人建議剛開始鎖定兩所學校,一所就是我剛才說的你心向往之而可能求而不得的大學,另一所是你的保底學校,兩手準備。當你后期真的發現自己準備的實在不行的時候,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你的保底學校。但是我個人不大建議這樣做,考研最忌三心二意,需要你心無旁騖鎖定一個目標堅持到底,如果兩手準備,很可能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和時間,導致到后期手忙腳亂。如果真希望準備兩所學校,建議大家最好考察的基本都是一樣內容的兩所,這樣的才叫真正的退路,而不是走投無路。 華東師大地處魔都上海,同時現當代文學專業在學術界的地位是很不錯的。不說曾經的施蟄存、錢谷融、格非等等老師,羅崗、殷國明、楊揚、黃平等等老師都是現在在現當代文學領域有一定學術成就的優秀人物了。在上海這個既有資本流動又有學術爭鳴的地方,能跟著華東師大的老師和同學踏踏實實學東西,充分開闊眼界是毫無疑問的。但因此華東師大現當代文學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這個大家可以參照今年的初試分數線,現當代過線分數的最后一名基本都比其他專業的要高一些,所以報考的師弟師妹要做好相關的材料搜集工作和心理準備,慎重衡量自己的實力。
二、復習總體規劃: 復習總體規劃最講求的就是貼合自身實際,每一個階段設置不同的著重點,并且盡量細化至一個月、一周、一天的任務,同時每一個階段一定一定一定要按部就班地盡自己所能達成。這一個過程非常考驗你的自制力和毅力,但是只要這樣下來你自己會覺得計劃進行的比較系統而有條理,落實到每一天都能夠有質有量的完成,心里也比較有自信。我見過很多研友本身規劃是有,然而計劃大而泛,每天也不知道在干嘛,沒有什么目的性,到后期就開始手忙腳亂,有的索性就直接放棄了。 關于總體規劃,我參照了論壇上的師兄師姐和知乎上的經驗貼,結合自己的實際,分成了四個部分。 3-6月:準備期。 7-8月:黃金期。 9-10月下旬:提升期。 11月-12月:沖刺期。
三、詳細規劃: 3-6月:準備期。 準備期的工作,對于還在上學的本科生來說,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剛剛冒出要考研的苗頭又不知從何下手,整體處于懵懵懂懂的迷茫狀態,加上大三下學期課業繁忙,也很難平衡考研和本校課業的時間。其實這很正常,剛開始準備,一定要把宏觀規劃做到心里有數,一有時間就泡圖書館,慢慢地在把規劃落實好的同時,一天天看書完成你的計劃,一定是可以大體完成的,即使完成不了也不用過于懊喪或者緊張,只要盡你所能完成好這個階段任務一定就是有所得的。準備期不要把自己的弦繃得太緊太緊,考研是持久戰,這時候還不需要過度發力和緊張,就像我很喜歡主持,所以6月份我還跑到區政府去主持知識競賽啦,所以出去玩樂也不要太愧疚,苦日子在后頭呢~
專業課: ① 把指定專業參考書目盡量全部翻一遍,知道書本的大概內容是什么,遇到有興趣的段落和句子可以劃一劃,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跨考的同學,這個部分最好還是做得充分些,因為書本的知識對跨考的學生來說是全新的,需要從宏觀上先把握,后期才比較好推進。(參考書目大家找往年的帖子就有,我就不發了) ② 讀相關的作家作品,感興趣的作家可以多讀一些,豐富你的感性認識。這是我在前期沒有做好的地方,回想起來很是后悔。因為準備期你要準備的東西比較少,壓力沒這么大,心態也比較放松,可以抽出相當多時間來閱讀作品。和參考教材可能會產生“隔”的效果不同,作品是作家可以直接打動你的最有利的手段,也可以豐富你的感性認知和理性思考。很多人問作文到底怎么提高,其實我的個人看法就是多看多思多練,自己摸索套路,最忌懶,大家大部分都不是拼天賦的人,所以只能咬咬牙勤快點,看到有意思的作品段落可以在旁邊做做筆記標注,有必要的可以寫一篇小小的評論或者讀后感,養成良好的習慣,到后面會事半功倍。
英語: 單詞:至少(至少哦~)背完一遍。單詞對于我來說,之所以記不住都是因為你沒有足夠多次的反復。我背單詞走火入魔到看到一件東西、做過某件事情都會聯想到這個用單詞怎么翻譯,我舍友都受不了我了哈哈。但我是一個看單詞書就會打瞌睡的人,所以我沒有買任何單詞書。我下了單詞app,每天都刷,同時一有空就抽個1小時看看朱偉的戀練有詞。但下app有個非常不好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有手機在身邊,我復習是基本是不帶手機去圖書館和自習室的,所以比較麻煩。
真題:真題我用的是張劍的黃皮書,買了考研真相的也不錯。其實兩者各有優缺,黃皮書更多的是側重教會的你的是閱讀思路套路,考研真相則在長難句、單詞、好詞好句上面給你比較大的幫助,大家結合自己自身實際買嚕~ 這段時間英語真題不需要太大動作,我把2000-2013年的閱讀A基本都做了一遍,錯得肯定是很多啦,但是也不必介懷,這個階段只是摸摸底,讓你對閱讀考什么、怎么考,難度對于你來說大概在哪里有個清醒的認識。真題建議大家留大概2-3套全新的卷子到沖刺期進行最后的實力檢測和模擬。最好用鉛筆做,不要寫得太大力,因為后期這套真題你還要刷很多遍,土豪就隨意啦。
附我對各類單詞app的測評(主觀性很強,我們互相尊重個人看法,有異議自動駁回~): 百詞斬:考研期間沒用過,大二備戰六級試過,唯一印象就是交互設計做得不錯,但是只是僅僅記住了圖片,記不住單詞,之后就直接路轉黑了。
歐陸詞典:軟件實力是有,詞庫很豐富,然而設計太粗糙,我這個顏狗實在受不了。
墨墨記單詞:下過,感覺挺牛逼挺科學的,因為里面各種數據統計圖,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把你整個記單詞的過程都量化了,但是因為這軟件要錢,我在想我考研都這么水深火熱了還得天天想著怎么簽到怎么賺幣去續單詞量我就心累,所以放棄。
樂詞:因為是新東方出品,里面的單詞直接就是綠皮書的內容,所以用了挺長一段時間的。他還有樂詞背詞小組,先交押金,天天打卡背單詞,一天不差才會把錢退回給你,對于我這種自制力差又貪錢的人挺有幫助的。我用樂詞一共背了三輪單詞,背到后面我發現樂詞里選項里干擾項的干擾性幾乎為零,導致一看單詞你看下面的選項簡單一排除即可得知正確答案,長期以往形成思維惰性,壓根記不住單詞,果斷拋棄了。
知米背單詞:這個是我現在用著并且用的最順手的,主要一個原因是它的頁面是只出現單詞,不出現釋義,你需要自己反應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后點擊屏幕才能看到中文釋義,這就彌補了樂詞的短板,我用得很順手,簡直相見恨晚。
7-8月:黃金期(暑假)。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考研最黃金、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這是由這個階段的特性決定的。暑假放假,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供你自由支配,只要這個階段你能把一項項計劃落實好,基礎可以打得很牢固,所以一定要重視暑假。 因此,對于自制力差的人,暑假一定要遠離所有讓你分心的電子設備,買好一些降暑的工具,最好不要回家,女孩子約好同性研友在外租房復習。不大建議和自己的伴侶一起住,互相激勵的效果是有,但是干柴烈火同處一室,有了依戀的人也容易分心,會對復習產生一些影響。不過這也因個人情況而已,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但總的來說就是暑假非常關鍵,建議各位對自己狠一點。 在暑假我的安排是:早上9點到自習室學到12點,晨讀英語閱讀段落、背單詞加看朱偉戀戀有詞,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休息完后做英語一篇閱讀A并精析,分析思路,并看專業書、整理大綱。到了晚上6點休息一個半小時左右,接著看專業課,整理大綱,學到晚上9點半或者10點回去做運動。 我的復習原則從來就是效率至上,從來不提倡為了早起而早起,如果為了所謂早起而打瞌睡一個早上,那還不如睡得飽飽的一個早上效率滿點學習三個小時。
專業課: 看完第二遍專業書,并整理所有大綱。另外還可以在大綱中標記真題,看看歷年考察重點。 我6月份結束還有兩本大部頭專業書沒有啃完,加上要整理完所有專業課的大綱,所以時間還是挺緊張的,但是不代表不能完成哦,到了九月份開學,我的專業課大綱已經整理完畢了。 專業課大綱有什么作用呢?整理大綱重要的是在后期復習時,你可以簡要的對照大綱在大腦里進行詳細的知識點重現背誦,更重要的這是一個你自己整理出來的抽絲剝繭的過程。在整理大綱的過程中,你對教材的目錄、整體章節講了什么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對于文學基礎不大好,或者本科三年沒有好好聽課的孩紙還是很有很有作用的,特別是你的邏輯能力會有明顯的進步,對你寫簡答、論述以及議論文都有作用。所以雖然這個過程費時費力,但是親測有用。如果你有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那就按你自己的步調來就好。
英語: 單詞:每天都要背單詞,把他成為你生活中的習慣,一個暑假就可以再過完1遍了。這兩個月朱偉的戀戀有詞也能看完啦,看完之后適當的復習筆記哦。
閱讀:重點抓英語閱讀A,最好能把真題刷個2遍,熟悉不同題型出題人的不同思路,這是我暑假英語狠抓的重點,并且把閱讀里出現的長難句、單詞一個個攻克下來搞懂。
9-10月下旬:提升期。 專業課: 結合大綱再把書過一遍,同時精研真題,嘗試預測考試出題重點。看看相關的理論及專業著作。 經過暑假的歷練,你的基礎基本上夯實了,這時候就是你專業課的提高階段,這時候你可以邊看指定參考書,邊看一些更深度的、更有拓展性的理論及文學(史)作品,這個我在最后會有補充,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同時我很自虐地把縱向的大綱整理了一遍的同時,又把橫向的梳了一遍,我特別喜歡理邏輯,因為理完感覺就是庖丁解牛,通體舒暢。 至于真題,這個我必須著重說說。我把歷年真題拆解成文學理論、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五大塊,按照填空、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進行分類,把歷年真題按照這個框架歸類,這樣對哪一類文學哪一個題型考察了哪些重點,他近幾年考察的側重點,一目了然。這個真的很有用,對你后期的背書和重點突破復習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近年來我感受到的華東的出題風格是:理論方面已經不再拘泥于考察童慶炳的那本《文學理論》,畢竟你總結過真題就知道,《文藝理論》里基本上所有章節都考完了,沒什么好考的,所以未來趨勢很有可能是考課外理論,比如今年就考了書本上沒有的韋勒克“文學內部研究”,填空題則十分有華東本校的風格,比如今年考了格非,他曾經是華東師大的學生并留校任教,考過錢谷融的“文學是人學”,他是華東師大現當代的老教授啦等等,簡答題論述題還是在忠于課本的基礎上稍微拔高,但是基礎扎實的還是可以做好的。
英語: 單詞:還是要繼續抓,繼續背,每天都不能落下。
閱讀:同時繼續刷英語閱讀A,再刷個兩遍,畢竟這一塊有40分呢,得閱讀者得天下,務必引起重視。10月份我已經做到看到題干就反應到這個題目的出題思路、出題人會挖什么陷阱給我等等的問題了,這是真正的掌握出題人的思路,做到這樣考研英語不會差到哪里去。
作文:我用的是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我個人認為考研英語作文有這本書足夠了,只要把這本書的作文研究透、背下來,作文絕對沒問題。而且這本書里的導言也寫得很好,里面有詳細的考研計劃建議、英語具體要怎么規劃復習等,非常實用。如果師弟師妹有心,可以找去年師兄師姐買過這本書的看看,導言寫得是真的不錯。 10月初我開始背誦這本書里的小作文,一共10篇大概是2-3天一篇,邊背邊默寫,反反復復背默了半個月,接著再繼續背大作文,著重背默喜歡的段落,也是一樣的方法。
其他:除了閱讀A和作文,你要是覺得做得枯燥無聊,也可以簡要涉及其他的比如翻譯、閱讀B、完型,但是重點還是要放在閱讀A和作文。
政治: 9月份可以開始學政治了。我的政治是緊跟肖秀榮的,但是發現蔣中挺的體系也非常好,而且蔣老師給我的感覺是商業氣息沒這么重,比較有人情味兒。這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全程跟著一個你喜歡的老師走就可以了。 我的政治其實沒有什么發言權,因為初試成績不算理想,只是堪堪過了國家線。但是我覺得我的整體規劃大致是沒什么問題的,因為大家都一樣,9-10月下旬,配合大綱或肖秀榮的書過一遍知識點,狂刷1000題2遍,選擇題相當于英語閱讀A的重要性,因為后期背大題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全靠選擇題拉分。 關于1000題有一個小方法,可以買兩套1000題,一套拿來刷題,一套拿來做易錯標記和筆記。也不要怕撕書,我直接把釘在一本書上的題目和答案撕成了兩半方便看…. 我覺得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做選擇題不過腦,錯了就錯了,一方面沒去搞懂為什么做錯,另一方面也沒有好好配合大綱去對應好遺漏的知識點,所以后期沖刺做各類模擬題發現很多知識點是遺漏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學我,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錯的機會,甚至錯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把錯題搞懂。
11月-12月:沖刺期。 專業課: 這時候專業課是屬于收網階段了,如果經歷了前面的幾個階段,這時候你的基礎基本牢固、知識體系架構也比較完善、同時還十分熟悉歷年真題的考察重點并可以適當預測,那沖刺期你要做什么呢?哈哈,當然是好好背書啦!這兩個月最重要的就是背背背,心態不好,感覺整個人都要崩潰了都要邊哭邊背。
英語: 單詞:繼續背,背到考前最后一天。我還發現了黃皮書會送一本單詞寶典,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但是這本書很好用,里面有所有的高頻中頻單詞,并標注了每個單詞在閱讀中出現的頻次,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閱讀:閱讀A可以刷,保持做題的手感,同時你留下來的全新的英語卷子可以開始做了,作為你這幾個月努力的質量檢測吧,錯了也不要緊,趕快分析做錯的原因。
作文:開始結合歷年真題和你所背的作文進行寫作,并結合每一個專題雜糅出屬于自己的模板,這個步驟在你背完作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不一定需要等到這個時候再做,之所以寫在這里,是因為想說作文是速成的,不用慌,按部就班的做就好。
除了閱讀A和作文,完型、閱讀B、翻譯也陸陸續續開始了,把歷年真題做一遍就好,不需要再買其他模擬書了,要是基礎實在差,可以提前聽聽網課。
政治: 這時候的政治就是不停的做各家模擬題,看一套刷一套,同時開始看肖八大題,背肖四,或者看20天20題等等都可以。這時候選擇題實力基本定型,找準錯題彌補遺漏知識點,同時把重心轉移到背大題上。
四、復試: 今年華東的復試比重從300多分(印象中)變成了500分,總分變了,說明復試的比重變大了,重視程度高了,而且復試筆試題目也變得很難。我們現當代的總分分數排名除了第一名、第二名名次始終保持在前二,后面的名次基本是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以往所謂的名次靠后的“炮灰”,逆襲的就有兩三個,所以以往的復試就是走形式的說法,至少在華東現當代來說,是站不住腳了。但是值得慶幸的是,華師復試是極其公平的,不排除雙非出身的比211、985的差,但老師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出身,就像我雙非二本,一樣拿了初試第二、復試第二的成績,所以大家好好準備,提升自己實力才是最最要緊的。
附2017年復試現當代專業筆試復試題目(回憶版): 4x50題,共200分: 1、 以魯迅為例,談談你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 2、 請你談談“鄉土文學”與“都市文學”的關系,舉例闡述。 3、 結合象征詩派和“新感覺派”,談談你的20年代現代文學的認識。 4、 請你談談對“文學是人學”的認識。
五、再啰嗦二三事: 1、 初試: 我之所以公共課(尤其政治)考得不大好,除了自身學習方法有問題之外,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第一天的身體狀態太差。其實各類帖子都有說考前一周甚至半個月都要正常作息,不要太拼,但是我就是沒聽,天天照樣學到12點,回宿舍洗漱完都快1點了,所以師弟師妹不要學我,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休息,特別是考前一周要把自己身體調適好,不要像我一樣得不償失。
2、 部分課外書推薦: 理論: 南帆的理論書都很基礎,寫的很好很系統,適合入門,如《文學理論· 新讀本》、《理論的緊張》等;如果對后現代有興趣,還可以看看他的《后革命的轉移》。 如果想看更深一點的,可以翻翻王一川的《批評理論與實踐教程》,這本書對每一個理論派別說得很系統,相對于南帆的會深一些,但是這本書有一個特色,是他里面有北師大學生結合每一個理論派別對作品進行解析的本科范文,有興趣的可以去TB買來看看。
文學史: 講真,洪子誠老師的那本當代文學史我是真的不大喜歡,所以我刷書架發現了陳曉明老師《中國當代文學主潮》,理論性稍強,但是對當代文學史有迥異于所謂主流的鞭辟入里的看法,看完大受啟發,當然這個見仁見智,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另外其他的一些書像陳思和、王德威、程光煒、孟繁華老師等等的作品,以往的經驗貼都有寫到,我就不重復了。
3、 推薦公眾號:(這只是我的個人推介,無任何利益相關) ① 職校園:有很多資源,關注了這個公號資源基本可以達到一勞永逸了… ② 何凱文考研英語:每天都會發布一個長難句和雞湯,后期還會有作文語料和閱讀講解,每天都打開來做,經年累月英語會有很大進步。 ③ 蔣中挺考研政治、肖秀榮教授:兩個考研政治大戶,關注他們沒錯的~ ④ 木哥考研:這個公號不常發帖子,但是只要一發帖子,內容都是極其實用的。 ⑤ 華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會、華東師大研招、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看到目標學校的風采,你一定會有無限無限無限的動力的!傷心難過迷茫的時候看看這些公號,也可以激勵自己哦!
六、寫在最后: 我從不諱言自己是雙非二本的學生,因為我覺得事在人為,即使是在有限的空間里,人無論在哪里也要過的對得起自己,盡力做好每件事情,活得精彩就好。況且我的母校也給予了我很多機會,讓我遇到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學生、體驗了豐富的大學生活。考研是我大學一直以來的目標,我從大二就開始慢慢準備,練口語、聽英語、看課外書,到大三正式開始,卻從不敢設想自己能夠達成,只能咬緊牙關,憑著無愧于心就好的坦然心態,幾乎是獨自一人挺過了這段時光。回想起來,雖然有辛酸,但是卻感覺收獲了很多很多。有朋友老師的肯定和關心,還有一口聽上去還不錯的英音發音和流利的口語表達、一手為了寫作文而練就的漂亮的英語意大利斜體、在進步的邏輯思維、充沛而豐富的大學生活和扎實的文學素養、還有看到了努力有可能就可以成功的可能性。 考研或許是一段艱難跋涉,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堅定而執著,心無旁騖的一次拔節成長。或許真如朱偉老師所說,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為什么的堅持,考研成功固然是好事,但是即使考研失敗,回首這一路,我亦無悔無愧。
基本上我總結的都在這里了,幾千字一寫,字數堪比一篇本科論文啦,這樣也算是給自己的考研之路做了個好的結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