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MPA生源定位特點顯著,體制編內考生占比超半數,普遍走高的筆試應試能力讓這個項目招生自劃線一度攀升至200+。在常規批筆試晉升通道相對狹窄,高分過線進復試成常態的基礎上,提前批的降分錄取優勢讓不少考生躍躍欲試。當下浙大MPA提面申請通道正同步開放,材料申請截至9月10日,還剩一月余的申請緩沖期也讓很多MPA考生倍感煎熬,提前批拿A比例到底有多大,B資格究竟是否食之雞肋?與其翻來覆去糾結難眠,不如跟小易一起來探探提前批背后的奧秘! 對于浙大MPA這個項目來說,從2019屆舉行首屆提前批到目前,近四屆的提面招生指標基本可以概括為穩中有進,保質保量。2019屆提面給到A資格80名B資格10人,2020屆A資格小幅擴增20人而B資格保持既定10人。自2020屆以后,浙大MPA提前批A資格指標基本每年維穩在100人,而B資格近三屆卻在穩步提升,從最初10人到2021屆計劃指標達到30人再到今年提面B資格擴增到60名。雖然浙大MPA對于提面A資格的門檻和入口并未放松,但從B資格逐年倍增的形勢下不難發現招生政策對于提前批的逐步傾斜,尤以2022屆本屆提前批為例,提面AB資格總指標擴增至160,這對今年報考生源來說不可不謂是某種擴招信號釋放的暗示。 另一方面,縱觀近幾年浙大MPA拿A比例,實際情況卻又不容太為樂觀。橫向對比同為管理類項目的MBA/MEM提前批來說,MPA提面A資格比例相對較低,這與在每年提前批生源報考顯著增長的前提下浙大MPA提面A資格卻始終保持相對有限的名額水平不無干系。既然拿A名額并未隨報考人數水漲船高,那么提面指標呈現僧多粥少之勢也就在合理預期之內。從2019屆首屆提前批申請人數200出頭,到2020屆前年申報熱度驟增首次突破300+,再到去年2021屆再次以百余人增幅沖破提面申請425人大關!基本上在每年呈現百余人的遞增上漲幅度的前提下,提面A資格指標卻沒有同步跟上,想必浙大方在對MPA提面生源的把控中也有更多出于質和量綜合層面的考量。 客觀上來看,浙大MPA近幾年提面拿A率確實僅為繼在三成上下,但是提面A資格的遞補空間卻是不斷提升,這也是很多MPA考生有所忽略的關鍵點。能一舉拿下A資格固然最佳,但如果僅是提面B資格是否還有爭取的必要呢?從近幾年的提面上線數據來看,相當有必要!或許恰恰是所不屑一顧的,卻在最后錄取關頭給到最致命一擊,許多人看似不以為意的B資格,卻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代替A資格重新洗牌的隱藏王牌,而這一切則跟A資格最終錄取上線人數息息相關。 從近三屆浙大MPA提前批上線人數可以看出,雖然額定錄取A資格百人,但聯考筆試國家線卻仍是很多提前批生源的命門,接近四成左右提面A資格考生筆試難以過線,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A資格錄取名額被白白浪費。也正是由于每年這幾十人的空缺名額才決定了浙大MPA提前批B資格的候補空間,對于A資格未達到上線要求的空缺指標數由B資格考生遞補錄取,這也意味著平均來看每年仍有二三十個板上釘釘的B資格候補名額,這對提前批相對靠前幾十名的B資格考生來說就是A資格的變相擴招。對于今年提面指標中的這60個B資格,如果能爭取排名靠前50%的B,意味著什么你懂得! 從每年浙大MPA給定100個提前批上線指標來看,歷經三屆招生卻始終生源未滿額,這也是處于提前批試驗性擴招階段的浙大MPA所不斷調試提面指標的原因所在,從今年提面B資格大幅調整擴增的現象中也可明顯洞察此種趨勢。MPA的自劃線標準需要結合報考生源普遍分數區間分布,這也導致了每年浙大MPA自劃線居高不下,甚至往年一度劃至203之高,項目劃線的異質性也導致了提前批生源憑借國家線錄取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動輒小30分的筆試加持著實吸引力不小,但盲目的申報和無畏的炮灰并不可取,結合這個項目的生源定位做好材料把關和面試準備才是上策。(**原創發布,轉載注明出處?。?/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