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擇校“名校情節”可取嗎?
什么樣的人值得“死磕”名校?
如何判斷自己該不該“死磕”名校?
糖心柯德建議↓↓↓
動漫考研之“什么樣的人值得‘死磕’名校?”
人類這種生物,總是本能地覺得 “希望”比“當下”重要
“希望”是小概率事件,但依然是那么迷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幾千年前,我們老祖宗就明白的道理 在一句“有可能”的誘導下,我們就會前赴后繼地丟下“當下很容易得到的”,去追求那耀眼卻總是抓不到的“希望”
大家都想上名校 根據上一代人的案例,我們明白名校可以給我們更廣的平臺,更稀缺的資源,更好的師資和同學……
現實也的確如此,單是一個名校光環就足以讓一些人高看你一眼
追求名校,向著它努力,完全沒問題,這是好事 但也務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
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你有可能會失去你現有的一切,成為那“萬骨枯”中的一員
如何判斷自己值不值得去死磕? 首先我們正視一下一所名校(動漫專業)真正可以給我們的“東西”并糾正一下這個時代的變化:
1.更為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學習? 其他高精尖的專業也許如此,但對于偏娛樂業的“動漫專業”來說,技術層面的教學內容在互聯網時代是近乎公開的 最為一線的技術工藝大多在一線公司里 所以如果是沖著這點的,不值得沖名校
2.更為廣闊的平臺和人脈? 有概率獲得,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 既然已經是成年人,就應該明白:人脈不是指“相互認識”,而是指“相互有價值” 能留在名校的人,野心、毅力肯定都不小,如果相互有對等的價值,的確可以獲得很多便利 但前提是:你當下就很有能力 研究生階段的人際關系會更加功利化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技之長,情商也不錯,大概率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平臺和人脈資源 但如果還保留著“一味索取”的心態,大概率就得不到這些價值了
3.為了將來可以進大公司? 有機會進去實習,但不一定能留下來 名校的光環,在實習期間,基本都是各大公司優先考慮錄取的,但公司比誰都現實,他要的是“你當下就有價值” 大公司的的確確會有一定的培養資源,但依然也是挑人的 他們之所以優先選擇名校,也是為了降低找到所需人才的成本,而不是培養一個人才 說白了,還是需要你當下的綜合能力正好滿足它的需求,你才可能最終留下
糖心柯德的“死磕”建議:
對于進名校之前就很有能力和一技之長且當下也餓不死、只是缺乏機會背景的人來說,名校值得死磕 磕不上也無所謂,磕上就是賺
而原本專業一般般,想通過“先考上,再努力學習三年”成長的人,過早地進名校算是一種變相的資源浪費 但這是你的選擇
你自己判斷即可,只是建議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