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情況
本科雙非一本英語專業,專四、專八良好,CATTI 三級筆譯,一戰某985院校,二戰380+上岸大連外國語大學MTI。
二、一戰反思與擇校建議
有句話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一戰失敗后,我反思總結了主要問題。首先,我當時沒有對自己的水平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判,擇校上也比較盲目,沒有靜下心來搜集信息,可以說是有些好高騖遠了。其次,制定學習計劃方面沒有按照自身實際,過于關注學習的時長,盡管和大家一樣早早起床去圖書館學習,結果效率不升反降。另外,沒有找到一個好的領路人,自己盲目復習的結果是多走路不少彎路,只得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總結了以上失敗的經驗后,我做出了二戰的決定。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周圍人的支持。四月五月期間,我結合地理位置,大范圍了解了一下各翻碩學校的情況,包括題型、報錄比等等,最終確定了報考大連外國語大學。
三、復習時間線
4-5月:以搜集各高校信息為主,綜合地理位置、報錄比、考試題型等進行擇校。如果大家搜集到的信息比較多的話,可以整理出一個表格,重點關注一下初試題型相近的學校,這樣哪怕備考后期有換學校的需要,也可以比較從容地應對。
5-6月:打基礎階段開始背單詞了,翻譯方面以練習三筆的材料為主。因為這個時間還沒有進行百科和政治的學習,所以會花大量的時間給單詞語法和翻譯。
6-8月:這三個月復習時間相對充足。我會按照考試時間,上午練翻譯,下午到晚上學百科和基英。不要小看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利用它打基礎,因為個人感覺九月份之后隨著考試報名等時間點的臨近,時間就過得飛快了。
9-10月:開始把政治的復習提上日程,但每天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會把政治的學習看作是一種調節,聽網課也類似于一種放松。其他科目的學習也不可以松懈,覺得時間不夠用的話,可以稍微減少每一科的練習量。
11-12月:沖刺階段的復習我還是要重點聊一聊。首先,我會把最多的精力與時間放在背誦內容上,因為這些項目提分的效果最好,過于關注基礎與細節對成績的提高幫助不大,所以切忌因小失大。百科與政治的背誦內容我基本上都是在沖刺階段完成的,當然單詞和詞條也屬于背誦的內容,還是要堅持每天一定的背誦量。其次就是段落翻譯方面,我會減少練習量,但不會停止練習,以避免手生。如果時間實在緊張我就會拿出此前譯過的材料重新翻譯復習,查缺補漏。
四、政治
這一科因為有了上一年學習的一點點積累,我便沒有早早開始,而是選擇將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專業課的復習上。政治大題大家都會去背壓題,所以其實到最后拉分的空間不大,而選擇題的正確率就至關重要了。我十月份的時候買了腿姐的背誦手冊,聽腿姐的帶背音頻,跟了腿姐的技巧班,配合做肖秀榮的1000題。腿姐的技巧課對選擇題很有用,因為我看書復習容易犯困,所以就倍速回放腿姐的課來復習。肖秀榮的1000題我來來回回刷了兩遍,把錯誤標出了便于重點復習。12月份入手了肖四肖八,各刷了兩遍,標出錯題,考前十天會集中時間看錯題,拿出上午大塊的時間背政治。背書聽起來很痛苦,但我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重點記每句話中的關鍵詞、理解每句話之間的邏輯關系比死記硬背更有效果,當然大家也可以自行編一些適合自己的口訣來助記。
五、基英
這一科的難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做單選的時候就感覺有好幾道題無法確定答案,閱讀更是有專八的難度了,加上我今年沒有給這一科分配很多時間,所以考場上難免有點心慌。但好在準備期間我一直是按照專八考試的難度來準備的,所以結果也不錯。我從五月份開始背單詞,利用坐公交等碎片時間刷扇貝app,拿出整塊的時間學如魚得水的專八單詞書,這本書大概刷了三到四遍,復習到后期也刷了一下GRE的單詞作為補充。記單詞上不要死記硬背,一定要結合語境,同時注意近義詞的辨析。
單詞會忘記很正常,這一點上放平心態,同時要堅持反復背,我是一直堅持背到了考前的最后一天。單選我主要做了各校真題,語法主要看星火的專四詞匯與語法查缺補漏。改錯我用的是華研的專八改錯,每天做1-2篇。前期錯誤率很高,但改錯這一項是可以通過總結錯題慢慢提高正確率的。閱讀我用的是星火的專八閱讀,也是每天刷題保持手感。寫作的要求是400詞,一開始我是在讀外刊的過程之中總結了一些短語和句型,按照不同的作文類型確定段落格式,最后就是一定要動手寫。我挑了一些黃皮書上的題,還用了顧家北的雅思寫作書,十一月末的時候開始動手練,一方面練格式,另一方面遇到好的句型用法也會記下來。我還找了學姐批改作文,這樣可以更快發現自身的一些問題。
六、翻譯
一戰的成績不堪回首,所以今年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門專業課上了。漢英英漢詞條大概各15個,總計30個,范圍也很廣,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多背。背詞條和背單詞一樣,關鍵是重復,加深印象,還要動手練。很多詞條用眼睛看著感覺像是都記住了,等到提筆寫的時候卻發現漏洞百出。六到八月復習初期階段我主要以黃皮書和番薯翻碩紅寶書為主,我每天記詞條的時間大概是在午飯前的一個小時左右。八月之后開始集中時間背了大外歷年的詞條和其他高校近兩年的詞條。
番薯翻碩紅寶書
本系列書分為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歷年真題和解析四本;以題型為章節,涵蓋西北大學MTI初試全部考試內容。本書內容講解詳細,且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既適合基礎較薄弱的同學進行系統學習,也可以幫助有一定能力的同學進行總結和拔高。
段落翻譯方面我前期看了武峰老師的書,五六月份在備考CATTI,以練習材料以政府工作報告等政經類為主,七八月份開始練習黃皮書及專八翻譯上的文學翻譯材料。漢英翻譯上還用了《中華文化讀本》。翻譯這方面首先要盡可能面面俱到,盡可能把各類型的材料都練到,做到有備無患。其次,批改和復盤很重要,不能一味追求練習數量。我會按照考試時間把段落翻譯安排在上午練習,一天一篇漢譯英一篇英譯漢,11月份以后時間不那么充裕了,就改成一天英譯漢一天漢譯英,總之一定要保持每天有一定的翻譯量。
七、百科
百科我在一戰期間就是毫無頭緒,加上目標院校還會出單選題,這是我不擅長的提醒,所以這對我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二戰期間以練習名詞解釋為主,七八月份報了番薯的百科全程班,跟著學姐的節奏按照專題進行系統性的復習,勾畫重點。我前文提到了自己看書容易犯困走神,所以聽網課對我來說是比較好的學習和復習模式,時間不太充足的情況下,回聽時會選擇倍速或者把進度條拉到重難點的地方。其次就是背誦黃皮書。
黃皮書基本上是按專題分的,我個人比較喜歡按時間線梳理事件,所以八月開始就自行做思維導圖梳理。筆記和思維導圖方面我個人的習慣是自己看懂就好,不要花過多的時間追求筆記的美觀性,記住才最重要。應用文除了記格式之外還要動筆練內容。我大概是從十一月份開始記各類型應用文的格式,邊記也會邊動手寫。大作文方面我用到了作文紙條app,整理了一些好詞好句,十二月開始也結合當時的熱點按話題進行了整理。
八、備考心得
一戰失敗的經驗教訓我在開篇就詳寫了,這里就寫一下二戰成功的經驗。首先,我根據個人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這方面我參考了番薯每個月的公開課內容,對自己的計劃進行調整。其次,學習效率比學習時長更重要。
這次我不再追求時長,不再每天打開番茄to do計時,只是按照自己的步伐沉下心來學習,累了就休息,事實證明,今年的備考我并沒有完全犧牲休息與娛樂的時間,既保證了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更多的休息與睡眠。
考研路上,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做出了選擇就請堅持到底,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