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羊羊@ 于 2011-5-20 17:10 編輯
考研心得 --漢語國際教育 剛結束緊張的考研復習,而新一年的考研又開始了,看到考研教室里那些緊張而又認真的學弟學妹們,心里真心的為他們祝福,希望他們堅持下去,并且圓滿的實現愿望。 在這里,我想把我的考研經歷分享給你們,經驗不敢說,應該算是小小的心得吧,希望給你們哪怕一點啟示或鼓勵也好。
一.考研前奏 首先是復習時間。通常6,7個月左右吧,我指得是有效的復習時間。太久了反而不太容易堅持。當然時間越充裕越好,但不意味著越早越好,還是那句話,有效利用的時間,依性格而定。就像我們上一屆的學長一樣,需要爆發力。但如果你是比較踏實,毅力較強的人,可以盡快開始,像上一屆考清華的學姐那樣,她在這個時候已經把書看了3,4遍了,她的復習時間差不多一年多。考研的方向越早確定越好,決定之前要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專業,學校,地理,個人興趣,個人實力,學校招生人數,每年錄取分數線等等。仔細比較之后再決定,然后把所有精力用到一處,爆發你強大的實力和毅力。
去年剛開始復習考研的是候,很多人決定考研,一個班差不多有一半要考,堅持到暑假就有一部分人放棄,到開學報名又有一部分人放棄,等臨考前十幾天或半個月又有人放棄,去考場又放棄一部分,考完英語又有一部分,等最后堅持考完的,我們班來講還算多的,有8個人,最后考上6個,就是說如果你堅持到最后,你就有75%的幾率能考上,所以一定要堅持到最后。這是我給你們的第二點建議。堅持就是勝利,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經過多次實踐的真理。
另外,要對自己好一點,照顧好身體,沒有必要每天起早貪黑,弄得精疲力竭。晚上11:30之前睡覺,早上7:00 或7:30起都沒有關系,就像正常上課一樣的作息就可以了,中午還可以休息半個小時。保證睡眠,才有精神奮斗,更有利于有效利用時間,生活更有規律,身心才更健康。如果你每天堅持這樣做也很了不起。而且還要注意營養,保證每天喝一盒牛奶,吃一個蘋果,一個雞蛋,飲食均衡。最好能偶爾跑跑步,晚上自習后,和同學一起跑一跑,舒緩壓力,活動筋骨,一直坐著也很辛苦吧。(不要自己去鍛煉啊,注意人身安全)。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啰嗦了。呵呵。。。總之,對自己好一點,其實考研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健康活潑的考研氛圍也是很必要的。可以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自習,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必要的時候,還把你罵得狗血淋頭。我們剛開始在圖書館自習,可是天長日久,座位就越來越難占了,而且起得太早,我白天效率不高,所以轉戰到教室,我們當時在2404.這里有各個學院的人,氛圍很好,可以向理科生們學習他們的刻苦。他們每次都很早到,自習到很晚才走。他們怕英語,就整篇翻譯英語閱讀,一直背英語作文,真的,他們很努力,也常常給我以很大的鼓舞。天冷時,很多人都轉戰到4教的空調教室,可我們都不愿離開,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有太陽的時候就把凳子搬出來,沿走廊讀書,棉拖鞋,棉鞋墊也擺了一排,“蔚為壯觀”。我們也時常互相打趣,考研生活似乎也可以很快樂,認識很多朋友,分享很多美好的回憶。同時,我們也分享復習方法,考研資料,互相打勁兒。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考研生活也很開心。所以最好有個固定自習室,咱們院特別為我們申請了考研自習室,我覺得很好,只是當時我們的考研自習室氛圍很不錯就沒舍得離開。
二. 考研復習
看第一遍專業課要快,因為第一遍你不可能完全理解,只是對專業課有個大概的認識就好了,建立框架,最好在暑假開始之前快速看1,2遍, 把不懂得地方做個記號就好了,不要仔細看。我看書時總是看著看著就看細了,所以看得較慢了,其實看了以后真覺得沒記住什么,所以第一遍一定要盡快,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你看得越快,注意力就越集中,效率就越高。等看完第二遍是,對照大綱,差不多可以預測到哪一部分是重點了。以漢語國際教育來說,我認為重點是《現代漢語》和《教育學引論》,《現代漢語》是重中之重,只他一門就一套卷子,150分,語音,詞匯,語法,句型比較重要,修辭和語用則因學校不同而不盡相同,《教育學引論》則主要是教學篇,因為漢語國際教育本身是注重實踐應用的,所以實用知識自然很重要。我只是說重要,自然其他部分也要認真看的。專業課的書最好看個4,5遍,至少也要看3遍。在這個暑假開始之前所有課本一定要看2遍,所以可以好好規劃一下,一天看多少。目標不要定的太高,要分近期和遠期的,比如這周我要看完那幾本書的那些部分,然后一周6天,每天看大概多少頁,把星期天留出來,查缺補漏,總結,處理零散的事情,放松一下。還是那句話,有效利用時間。
至于筆記,我本人不大喜歡記筆記,要用很長時間,而且我也不看,但我還是記了,寫一遍的確印象更深刻,要言簡意賅的記,還是因人而異吧,每個人的風格不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單元結尾時,我喜歡簡單總結一下,所謂總結,就是把難點,重點和疑點問題寫下來,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分類,疑點要反復看書,或者去網上查一下,或者和研友探討一下,請教學哥學姐。有些問題太難太偏的,可能不會作為考察點,所以我也不問了。
做題。買一本好一點的習題集就可以了,買多了也做不完,既浪費錢,有給自己壓力。漢語國際教育的《現代漢語》課后練習題也要看的,配合歷年真題和大綱。看第3遍時就開始看一章做一章,大概是暑假開始時吧,就應該做題了。以后就邊看邊背了,有一些東西還是需要背的,比如漢語的特點啊,詞匯的特點啊,都是幾個短語,很好背。快考試了,就查缺補漏,看看錯題就可以了。要定期總結一下學習近況,寫下來,每個人會遇到不同問題,每天總結,每周總結,每月總結,不一定每次總結都寫下來,還是要靈活一些。每天睡覺之前想想今天做完些什么,完成任務了嗎?沒完成,為什么?
至于英語和政治,我最想說的是英語,我是漢語國際教育,跨專業。本以為自己是英語專業的有優勢,說實話,我們確實有優勢,至少我們不用怕不過。只要跟其他非專業的人一樣正常復習,根本不用擔心。但這是優勢,能不能發揮出來,還是需要功夫的。如果是跨專業,一定要發揮出英語優勢,好好研究真題,多做練習,閱讀是一個大塊,所謂“得閱讀者得天下”,一點也不夸張。近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整的做一兩套早期的真題,感覺一下整體難度,看你能打多少分。其實,還有點難度的,可能很難堅持做完,怕受打擊吧,但只有這樣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樣,才能激勵自己學英語。把歷年真題反反復復多做幾遍,把2009,2010和2011年的留到后期做吧。把真題里的生詞弄懂,背熟。仔細分析出題思路,考察點。多研究,多練習。
政治。在上培訓班之前最好粗粗的看一遍,沒那么難,緊跟老師說的就行了。當然也可以不報班,區別不大,全在個人。我個人比較喜歡任汝芬的序列1-4.序列一跟紅寶書差不多,現在,今年大綱還沒出來,可以用去年的,別等大綱出來再復習,大剛出來差不多9月份了。序列2就是題海了。我第一遍用鉛筆寫在題號前面,看一遍書后再做,不回書里找。第一遍錯題或完全沒印象猜對的,用藍色筆畫三角形和圓圈,做100題對答案。再看一遍書后做第二遍,把前面遮住用藍色筆做,再用紅色筆標記。第三遍就看標記的題。序列3是對序列2的補充,也是每一門課的精簡,和少量補充的題。所以不建議買那種手掌大的精簡小冊子,序列3上都有,而且看那個還不如看書。最后就是臨考試前十幾天時出的預測題,序列4,就是模擬題,今年他差不多壓中好幾道大題。此外肖秀榮的也不錯,卷子出的很有水平。基本上一個人買一套就夠了。而且,臨考前,還會出一些小冊子,比如文都的《20天核心預測》,啟航的《20天20題》,其實都差不多,看個人喜好吧,同一類的背一本就夠了,背不同的書雖然內容差不多,但表達不盡相同,增加記憶負擔。
此外,要注重信息的交流,何時報名,何時現場確認,報名信息如何填寫要了然于心,分享是一種快樂,分享像一顆種子,你先開始分享,大家慢慢就開始分享了,分享也是一種好習慣,你分享一份,收獲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我們是報名確認那天是去找的住處,一共6個人。有些正規旅館早就訂滿了。民大附近的7天連鎖,3個月之前就訂滿了,所以在知道考試的確切時間后就可以預定正規的旅店了,正規的地方更放心。如果訂不到也別擔心,現場確認時再找也能找到,是些小旅館,很多人一起住,會比較安全,妥當。
最后,就是一份好的心態了,考研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煩躁,可以找人聊聊,好幾次我感覺考研很辛苦時,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就打電話給朋友,給學姐,他們的幫助對我來說真的很可貴。你不只是一個人,想想你的家人,朋友和愛人。
考研不僅是一個智慧與意志的比賽,更是一份收獲喜悅與快樂的旅程,旅程中我們結識了很多珍貴的朋友,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好身體,好品格。考研也可以很快樂,很充實。
實在覺得自己很啰嗦,但仍忍不住要與你們分享這考研中的點點滴滴。
預祝:可愛的學弟學妹們,考研順利,夢想成真!
------------------------------------------ (即將畢業,應學院要求撰寫了這篇考研心得,特發于論壇之上,與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