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5月,什么考研機構、考研信息,一股腦兒啪啪啪地都砸下來了。算起來現在應該是大三下學期了。早的,已經為了考研背了兩個多月單詞了;晚的,可能也做出考研的決定了。我也是從應屆生走過來的,所以我想說說我走過的那些“彎路”。要是我這個前車轱轆印兒能起到作用就——完——美了。 現在5月,說找工作和考研的矛盾可能有些早了,畢竟最早的工作招聘也是下半年10月左右的秋季招聘會。這時候說些輔導書啦,輔導班啦什么的,可能更像及時雨。但管理學第一節課就說了“首先,要做正確的事,其次,才是正確地做事。”那就先從“正確的事”開始吧。 我記得我是3月末開始去自習室的,一心認定是要考研的,至于工作,完全騰不出腦容量來接納它。但大四下學期的3月,果然,我落榜了。毫無疑問,我很難過。緊接著,我更難過了。不僅要再一次考慮是考研OR工作的問題,單是工作就因為上不去下不來而很尷尬。這種狀態,就像有一個對你還不錯的女生,但你就是對她毫無感覺甚至心里清楚她不是那個對的人,于是你矛盾著答應呢還是不答應。對,就是這種Yes OR No 的問題。一年前的狀態,我又得重復一遍。我頓時覺得我的身心受到一萬點傷害,妥妥地瘦了一圈。 所以,在決定考研這件事兒的時候,其實考研本身只是冰山一角,水底下藏著一個巨大的哲學問題——生活還是理想? 我選擇理想地生活,OK? OK! 《外科風云》的彈幕里有人說,她也想要莊恕那種成熟的愛。(不好意思,扯遠了,再拉回來吧)成熟的愛,是理智的,是負責任的。(我猜的)那么,如果你愛北影,也請成熟地來愛它;如果你愛自己,也請成熟地愛自己和家人。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所以我們都可以選擇北影。這樣的權利只是給了我們追求的勇氣,但勇氣不是追到的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的其中之一。所以,在選擇北影時,請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我最多可以承受幾次考北影?(失敗之后面對的壓力很大,甚至會質疑自己,消磨自信) 2、失敗之后,再一次考北影,我是不是可以不要“臉”?(畢竟有些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以及別人的成績,簡言之,很在意別人) 3、工作和考研可以做到兼得么?(大多數只考慮工作或者考研的同學,都自動跳過了這一步,但這個問題才恰恰是思考問題的第一步) 我想說,工作和考研是可以兼得的,而且,這更有益于考研。更確切地說,給自己留了一條考研失敗不二戰的活路OR一條為二戰儲備糧草穩定軍心的暗道。 從物質上說: 1、時間:處理好秋季招聘會和考研復習的時間分配問題,So Easy。 不要擔心招聘會會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畢竟10月了,我們已經打下了很不錯的基礎了,要相信我們的積累。何況,事實是,招聘會就各高校那幾場,不會耽誤很多時間,而你很容易就會在校招聘會上獲得一份就業協議。 客觀地說,10月的秋季招聘會是更大型的,工作平臺更優秀的機會。假設考研失敗,想二戰,也能給自己準備好糧草啊。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另外,捎帶手兒地把考上北影之后的學費也準備一下嘛。 2、物:就是幾張簡歷的打印錢,反正也不貴,兩毛一張。老板,不用給我來一沓,10張足矣。 3、風險:那是50%概率的糟糕情況導致的混亂、不安、與焦躁。 風險無非是考研失敗可能面臨的一系列狀況。再戰OR工作?工作不好,去OR不去?工作了,二戰的時間怎么解決?二戰,會不會再失敗?再失敗了怎么辦?應屆生和歷屆生,門檻不一樣?但工作和考研并進,那么風險就被規避大半了。 從精神上說, 1、人:你的心態平穩最佳,焦急次之,患得患失則最要不得。 這時候,就盡情釋放你的小宇宙吧。理性而有效地處理所面對的問題,事成之后,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哈哈~ 患得患失,既解決不了問題,又浪費時間、心情,所以,╳。 我希望小伙伴兒們都能開心地考北影,畢竟,一開始,是因為喜歡所以才選擇北影的。而喜歡著北影的時候,自己明明是開心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一開始你是否選擇考北影,重要的是第一次考北影失敗之后的自己是否能一如既往地成熟愛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