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16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驗] 2019在職跨考上交文創一戰369經驗分享

[復制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41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1
威望
2
K幣
39 元
注冊時間
2019-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4-8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來介紹一下本人的情況:本科畢業于211金融專業,距2016年畢業已有近3年,20*年下半年,在工作兩年后,決定在職復習考研,報考上交文創學院全日制,一戰,目前擬錄取。分數:政治69,英語一84,專業課334:105,專業課440:111,筆試成績排名第二。這個成績雖說不算很高,但夠用了,而且考慮到自己非脫產復習,沒有報過培訓班,今年題目又有些偏,總體上已相當滿足,同時也證明自己的總體復習思路和角度是正確的。所以這個經驗帖比較適用于時間不夠,有意向報考文創學院的同學們。

一、明確目標

在介紹備考經驗前,想先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制定目標的。因為選擇報考院校及項目將會影響之后兩三年的學習生活狀態,以及畢業后的就業,同時也決定了在整個備考階段需要付出的努力、時間以及制定復習重點,所以在制定目標時值得慎重再慎重。

在衡量一個項目時,大致可以從成本、收益、可行性三個角度來看。對于上交文創這個項目,

成本:2.5年時間,若全在交大讀,學費27萬,若選擇第二年前往南加大,學費+生活費約55-60萬

收益:交大新聞傳播學位1個,南加大管理學學位1個(若第二年選擇前往南加大)。個人認為,從公布的項目介紹來看,除了海外學習之外,此項目最大的特色是與業界結合相對緊密,再加上上交本身的優勢,將會對畢業生就業有較大幫助

可行性:由于此項目本身學費貴且創辦時間不長,必然導致其競爭程度、分數線大大低于上交老牌的新傳專業甚至其他院校的一些新傳專業。因為我是在職復習,復習時間遠不能與在校生比,再評估了自己的需求以及成本接受程度后,選擇了這個可行性較大的項目。

想再補充一個點,關于這個項目,網絡上有各種角度的信息和評價,但關鍵是明白自己的需求點是什么,其實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項目,如果真那么完美,那么考試難度必然極大,所以認清自己想取什么,能舍什么,有怎樣的能力,是找到合適項目最重要的思考過程。

二、備考經驗

我的備考時間是從20*年6月開始,6-12月的復習時間算上利用通勤、午休、晚上以及上班時偷偷復習,基本保持在每天8小時左右。因為我英語基礎較好,高三加的是政治,所以整個復習的重點都放在專業課上。按照文創往年355的復試分數線,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英語80+,政治65+,兩門專業課105+,最后考試結果確實達成這個目標了。

1. 英語

因為我自覺英語為優勢項目,所以并沒有在這門科目上花費過多時間。

(1) 背單詞:8-10月,利用在地鐵上早晚各半個小時背單詞。用的單詞書是《戀連有詞》、《紅寶書 考研英語詞匯》。一開始先背的戀練有詞,但背完做了幾篇閱讀之后,發現還是不太夠,就又背了一本紅寶書。我的背單詞方法是,把單詞書按照每單元裁開,每天兩三個單元,上午第一遍背,晚上再鞏固一遍。個人認為,背單詞還是需要和閱讀結合起來,因為單詞在單詞書里的釋義往往比較簡短,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它的意義,還是需要把他放在具體語境中才能更好地記憶它。所以我并沒有用一整段時間去突擊單詞,而是戰線拉得長了一點,和閱讀相輔相成

(2) 客觀題:9-11月做完2000年-2015年客觀題真題。刷題用的是張劍的黃皮書。一開始做了一套完整的完型+閱讀+新題型后,發現完型和新題型真是錯的沒法看。但因為這兩個題型分值不高,所以決定前期還是先以閱讀為主,完型為輔。9-10月,我把15年之前的完型和閱讀做完。大致是一天1篇完型,2篇閱讀,或3篇閱讀。第二天看具體解析。做完型時,參考了劉曉燕的視頻,大致學了一些技巧,之后隨著題目做得越來越多,漸漸掌握其中的套路,后期完型基本控制在錯5個之內。然后,10月左右開始一下子做完新題型,也是看了劉曉燕的視頻,學了些技巧。其實考研的整個客觀題,我覺得都是有其套路的,如何設置迷惑選項,如何設置出題點,真題做到一定的題量,就會對它的套路有感覺。

(3) 主觀題:10-12月翻譯和作文。翻譯部分先看了唐靜的視頻,然后用他的《考研英語拆分于組合翻譯法》結合黃皮書的翻譯,對照著把15年前的翻譯全部做完。做完第一遍之后,再按照自己的訂正,又復習了1-2遍。作文是從10月開始的,其實我很慚愧,覺得自己考試時作文寫得并不算好,可能和我不夠重視有關。書用的是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當時就是把每個類型的作文大致背一遍,然后把好句子摘抄下來,之后反復看,心里面大致行程一些自己的模板。到12月的時候,自己再開始動手寫。我覺得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作文部分還是要更加重視一點,背誦和整理模板要做得更加扎實。

(4) 12月:此時的重點其實放在專業課上了,所以只是把剩下的近三年的真題做完,保持手感,以及利用碎片時間復習之前記的筆記。

2. 政治

一些經驗帖說政治從9月開始比較好,但我因為每天的復習時間不夠,所以只能把戰線拉長,我是從7月開始復習政治的。用的材料基本都是肖神的

7-8月: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精講精練一開始看的時候簡直要崩潰,又厚,字又小,但只能硬著頭皮看下去。第一遍學習就是盡量把每個知識點都弄明白,然后看完一章精講精練,做一章的1000題的客觀題。

8-10月:再仔細理解記憶一遍1000題的解析。同時,針對自己理解不夠到位的馬哲、毛中特章節看了徐濤的視頻,然后毛中特的一些章節做了思維導圖。做完這些之后,開始做近幾年的真題,記得當時被真題虐得很慘,但只能安慰自己說就當查漏補缺了

11月:肖神的《形勢與政策》出了之后按照他在微博上的指導開始做這本書。《肖八》出了之后做肖八的客觀題,同時填補知識漏洞。

12月:肖四出了之后,做完客觀題,馬上要開始背主觀題。關于主觀題,首先,肖四我是全都背的,其次,我根據網上的一些考點預測整理,結合肖八和徐濤的《考研政治考前預測必備20題》整理了一些答案模板和話術。背主觀題的時候我會把一大段答案分出幾個層次,抓住每個層次的關鍵點來記憶,有些看起來重復的語句就直接跳過了。

對于政治,我其實不夠滿意,因為今年普遍政治分都比較高。我之前也有見過一些在職考生政治只復習了十幾天就達到65+的,只能說大家可以對我的經驗略作參考,然后總結出一套更有效率的復習策略吧。

3. 專業課

文創的專業課也是考新聞傳播的334和440。同政治和英語一樣,我沒有報過任何專業課的學習班,因為我沒有辦法抽出那么完整和固定的時間去上課,主要靠自己搗鼓。但說實話,對于要沖刺高分又是跨專業的同學來說,一些學習班確實能幫助我們比較系統地構建知識架構,此外還要看很多其他拓展的書來補充才能比較穩妥。說句題外話,我對比了交大和復旦、人大地*年之前地真題后,真是非常慶幸選了交大,因為復旦、人大等學校出的題真是感覺相當靈活和高深,相較之下,交大往年的題目就顯得中規中矩多了。但今年例外哈。

#交大新傳的參考書有8本:

《傳播學原理》:最為重要,里面的理論都要全部掌握扎實

《人際傳播學》:一本超厚的書。第三章是重點章節,理論非常多,而且表述還很拗口,但必須得硬啃下來。第一遍復習的時候建議整本書都閱讀,然后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前人的筆記總結出自己的筆記,之后就可以只看筆記了。

《財經新聞》、《新聞評論教程》、《新聞采訪方法論》:前兩本更為重要,這三本書比較容易理解,可以比較快速地閱讀完,結合別人的筆記,做出自己的筆記

《新新媒介》:有些經驗貼說會考名詞解釋、論述,但我覺得里面介紹的媒介實在是太老了,而且是國外的,所以我在整理筆記時只是相對摘了一些重點,內容不是很多。

《全能記者》和《20世紀傳播學經典》:完全沒有翻過。。。

#時間安排:

6-7月:第一輪學習。以書本為主,結合一位學姐的筆記,按照自己的理解總結出自己的手寫筆記。其實,參考別人的筆記和自己整理筆記都是很重要的。自己整理筆記才能保證有相當深度的思考,而不是只淺淺地讀過一遍書。而參考別人的筆記一方面可以學習別人的歸納思路,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下意識地認為這個不會考,那個也不會考的逃避思維。

7-8月:背筆記。當時發現不能只買一個人的筆記,就又買了一位學姐的筆記,買完后發現人家的筆記做得太好了,有很多自己之前遺漏的地方,于是邊背之前的筆記邊重新加工筆記。在此,也建議大家能起碼結合兩人的筆記對照著看,這樣才能確保不遺漏知識點。

8月:買了“傳媒人論壇”的*ip,在論壇上練習新聞評論。之后,基本保持一兩周一篇評論的練習頻率。同時,開始看論文。一開始看論文時,每個專題都下載了5篇左右論文,邊看邊做筆記。但后來發現這樣速度實在太慢,而且因為自己沒有新傳基礎,所以實際上理解并不透徹。后來是在看了一些新傳考研的公眾號的專題講解后,才似乎有些入門的感覺。

9-10月:第二輪背書+新聞評論+答題練習。9月發現自己的背誦情況并不理想,于是開始默寫,但為了節省時間,我是背完幾個知識點,就在電腦上默寫電子版的筆記,然后再對照紙質版批改。反思了下,其實默寫這件事在第一輪背書就可以做的,那么背書這件事我會更有效率和背的更扎實。同時,9月起,我開始練習答題。在某寶上買了考研泉的真題,在傳媒人論壇上學習答題結構,自己練習寫歷年真題,請學姐批改,再修改。基本是3天一道簡答或論述。

11月:第三輪背書,此時背書已經是比較快了。這個月重點放在專題的整理上。同時掐時間練真題。從下旬開始我每周會進行一次三小時的模考。

12月:再過一次筆記,同時寫真題保持手感。這個月開始,很多公眾號會出重點考點整理,我根據他們的整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專題整理。

資源推薦:

1. 真題:淘寶店“考研泉”

2. 傳媒人論壇,一定要買*ip才有價值,不僅有定期的熱點解析,還有評論寫作批改

3. 公眾號:拖鞋哥新傳考研、考新聞,傳播學考研必讀,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這三個公眾號,他們確實讓我對知識點、熱點、專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其中,拖鞋哥的答題專欄、考前必備以及他們出的書《真題解析》是對我幫助最大的

4. 評論可以多看看人民日報評論、新京報評論、風聲評論。學習他們是怎么提煉標題和觀點,怎么展開論述的。還能積累一些比較好的表達。

#關于專題整理:

因為我的專業并不是新傳,而且自己的時間相當有限,所以只能求速成的方法,一篇篇看論文對我來說效率太慢了,但對真的要追求高分,想好好打基礎的同學,這些苦工是一定要下的。我只能訴諸于一些公眾號幫我把眾多論文整合好、分析好,我可以很快速地理解,并且利用。我在專題整理上,追求的是重點專題比如媒介融合、數據新聞等要十分透徹詳細,而其他專題要有大致了解。把資料整理清晰后,再把它們越讀越薄,最后得到是觀點+例子+不太復雜的推導邏輯,掌握了這些,我保證有了基本的上考場的武器。在此,也建議大家在后期復習的時候要明確自己每復習一份資料是要獲得些什么,如何運用到考場上去。

#關于模擬練習:

1. 一定要自己動筆寫完整的答案,列大綱和腦子里構思是不夠的

2. 一定要掐時間。交大440的時間相對還是比較緊的。簡答每題800字左右15-20分鐘,論述每題1000字左右25-30分鐘,評論30-40分鐘。剛開始覺得自己手都快寫斷了還是達不到這個速度,但事實證明只要堅持下去,速度真的是能提上去的。而且后期一定要做完整的模考練習,不然很可能發生答不完題的情況。

啰啰嗦嗦寫了那么多,希望這篇經驗貼從一個時間不夠的上班族的角度給大家參考,也給大家信心,每個人在考研過程中*自己的問題和劣勢,不是只有自己會遇到困難,所以多想想自己的優勢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就行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4 12:02 , Processed in 0.066646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