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章魚花園 于 2020-6-30 16:22 編輯
普通一本考研上岸初試經驗(供參考)
分為五個部分:1.整體進度安排;2.公共課;3.專業課;4.獲取資料;5.反思
一、整體進度、作息安排
(這是我從去年假期到考研結束的時間、進度安排,里面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中哲的進度安排。大家看看就好(鞠躬)
假期
| 把西哲和現西的書過一遍,重在理解;背單詞
| -10月中
| 西哲和現西過第二遍,中哲第一遍,整理筆記,并建立基本框架;
單詞第二遍,開始做真題的閱讀部分; 刷一遍《精講精練》;
(期間常常偷懶休息半天或者跑出去吃東西,但是還好控制住了沒有崩掉
| -11月中
| 整理專業課答案并記憶,填充自己的知識框架;
單詞第三遍,二刷真題,開始熟悉翻譯; 刷肖八選擇題;
| -考研
| 專業課背背背背背,結合框架利用關鍵詞不斷強化記憶;
開始練習英語作文; 背肖四;
|
個人作息
| 9月份以來日均時長:7h20min
|
上午
| 8:00-8:40
| 起床,洗漱,吃飯
| 9:00-11:30
| 單詞和專業課(每小時休息10-20min
| 11:30-1:00
| 吃飯、玩手機
|
下午
| 1:00-5:00 | 閱讀和專業課 | 5:00-6:30 | 吃飯、休息 | 6:30-10:00 | 政治和專業課 | 十一月以后作息有改變:早八點半到,晚十點半離開。
| 1. 時間安排不是死的,是時間安排為人服務不是為了安排而安排。 2. 感到不適或者學不進去了就適當放松自己,是適當! 3. 想出去玩,想吃東西可以,但是要自己安排好,比如一周休息半天,比如完成了xxx就可以去。 |
二、公共課經驗
(公共課成績加起來145+(不暴露具體成績嘹
英語一 9月以來關注時長115h,日均1h6min 卷子構成:完形10+閱讀40+新題型10+翻譯10+作文30 也就是 客觀題60+主觀題40 參考書
| 紅寶書;黃皮書
|
單詞
| 單詞是最最基礎的,單詞都還不知道就去整真題、研究技巧就像是在沼澤里建房子。
關于背單詞,有的人會說記不住。其實這就和背專業課一樣,要有技巧,可以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背。
假期:第一遍單詞 約1.5h/day 9—10月中旬:第二遍單詞 約1.2h/day 11—12月:第三遍單詞(主要背第二遍過完之后還不熟的)約0.5-1h/day
|
閱讀
| 9-10月:做真題的閱讀部分
-11月:閱讀和翻譯一起
真題其實沒有必要做太多遍,寶貴的時間要留給專業課。真題第一遍的過程中要反省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刷完一遍之后,盡量把之前錯的題目都挑出來,整合一下找出問題,如果是看不懂單詞那就去背單詞;如果是句子弄不懂就去補長難句;如果都不是,只是單純被選項或題目糊弄了沒有選出最優答案,那就去看看視頻講解,看看別人是怎么應對這些題的(這種題目我的做法是排除法,同時做的題多了,就知道它會怎樣挖坑,也就可以避開)。
|
作文
| 具體大作文和小作文要怎么準備網上(weibo)有很多經驗可以參考。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去練(血淚的教訓。我自身考前有練過幾篇作文,但都是一邊查單詞,一邊看自己搜集的好句型寫的,而且不限時間。就連最后模擬訓練的時候都沒有完全獨立寫完一篇作文。導致最后作文估計就16、7分。
|
政治
總關注時長:46h,日均30min
參考書
| 肖秀榮
|
進度安排
| 9-10月中: 看精講精練,刷1000題,有個初步印象
11月:刷肖八選擇題;歸納出錯的比較多的,找資料去背
12月:肖四出了之后開始準備大題
| 其它
| 1. 沒必要準備太早 2. 跟緊肖秀榮,可以關注下公眾號和wb網友整理的各種資料(不要貪多) 3. ①肖四大題答案很多時候就在題目里面,只是換種表達,這種記記套話就可以了,微博上還會有網友總結套話。②馬哲這一塊的該背還是要背熟。覺得答案沒邏輯背不進去的可以找一些公眾號整理的助記框架,有時間自己整理也是可以的。 |
三、專業課
找到學校的參考書目,根據這些書去復習(沒有參考書目的學校,可以問問學長學姐用的什么書,或者本科用的什么書) 參考書目對了 + 框架熟悉,理論理解記憶 + 高效的學習 ≈ 勝利在前方
參考書目 | 哲綜: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
| 現西: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第一版!!!
| 補充閱讀: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鄧曉芒《西方哲學史》;陳來《宋明理學》;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
|
進度安排
| 8-9月:西哲和現西書過一遍,重在理解和梳理。
-10月中:書開始過第二遍,整理筆記(中哲偷懶了直接做的答案,后來事實證明當時偷的懶都會在分數上補回去);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樹。
-11月中:根據書本、筆記和真題做答案,同時進行一輪記憶,填充知識樹。
-考研:背背背
每日時間:九月平均下來每科每天基本2h。
| 其它
| 1. 筆記可以買別人的看看,但最適合自己的肯定是自己做的啦。 2. 記不住怎么辦,學會科學記憶——善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框架和關鍵詞也能很好地幫助記憶) 3. 不要死記,理解很重要。 |
除學校規定外的參考書目:(有時間前期可以多讀兩本加深理解,但沒必要追求精讀,它們只是輔助你理解的幫手)
1.西哲: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學史》(比較基礎);張志偉的《西方哲學史》;鄧曉芒的《西方哲學史》
另,《西方哲學原著選讀》有時間也可作為補充
2.中哲: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張岱年的《中國哲學大綱》(根據主題劃分的,很適合后期綜合,比如“有無”“知行觀”“本體論”);陳來的《宋明理學》
3.現西:張汝倫的《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很厚一本,可作為趙敦華那本的補充)
四、如何獲取相關資料
1.專業課資料:①直接去學校、學院官網查詢招生目錄、參考書目等文件。
②利用搜索引擎,看看是否有人分享
③從各大網站、論壇或者群,找到直系學長學姐
④淘寶購買
2.公共課資料:①wb、B站很多分享和功課
②花錢買正版
五、反思
雖然最后上岸了,但回想起之前五個月的學習,其實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專業課:
中哲部分,仗著自己有基礎,沒有認認真真看一遍中哲,而是直接開始背。這樣真的很危險!
背誦部分,效率不夠高。背了容易忘,按照艾賓浩斯曲線背有的時候時間會不夠用。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大霧)我應該會這樣背:首先,提前(一個月or半個月)開始背誦,全部過一遍,同時建立知識框架。其次,根據框架開始思維分散,利用關鍵詞等加強記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合上筆記講給別人聽!講完之后再翻書和資料,看看差距在哪。接近考試時,還可以進行幾次簡單的模擬答題。
美學部分一點沒看,這是個大遺憾。638哲學綜合由三大塊(中哲、西哲、美學)組成,我因為時間和個人原因只復習了中哲和西哲。其實看看美學的歷年題目就會發現重復率很高,挺容易上手準備的。建議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看看美學,萬一當年中哲或者西哲有不會的題目呢?多一個選擇總是保險一些~
2.英語作文:這個第二部分說了,就不展開哩
3.考研資料:準備的初期因為不熟悉或者焦慮等常常會亂買一通。其中公共課的資料其實都差不多,選擇大家常用的就行。專業課則很容易被機構或者學長學姐忽悠,一定要穩住認真思考,和賣家溝通。問自己這個資料我真的需要嗎?賣家可靠嗎?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