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內容回顧
2020年拼多多用戶數超越淘寶天貓成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電商平臺,從產品質量到員工維權再到營銷欺詐,野蠻生長引致的各類問題逐漸凸顯。 今年3月,上海律師劉宇航參加了拼多多“砍價免費拿”活動。在領取一張“超級免單卡”后,按照平臺提示的操作,挑選了一款手機進行砍價,信息顯示自己“砍價進度第一名”“已經超過了99%的用戶”,只需再邀請幾位好友就可以免費得到商品。 “既然我運氣這么好,又只需邀請幾位好友,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劉宇航把砍價的鏈接分享給同事們,邀請他們幫忙砍價,還購買了一份9.9元的“砍價包”。 然而,劉宇航卻發現,即便邀請了多位好友幫忙砍價,始終差0.9%才能“免費拿”。他心生疑惑,接連點擊了其他砍價產品,發現自己“次次砍價第一名”,“當時我就覺得信息不真實,我怎么可能總是第一?”。 劉宇航認為,拼多多在提供網絡服務時,涉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使用虛假數據,隱瞞規則,已構成欺詐,便向法院遞交了起訴材料。2021年3月31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已對該起訴材料進行審查。 劉宇航要求拼多多公開活動的真實信息和數據,退還服務購買費9.9元,并賠償自己經濟損失500元和合理開支1000元。 ![]() 對此,拼多多法務部高級總監唐江榮回應,正在進行的“砍價免費拿”活動共有1200余款商品參與,已免費送出709萬余件。消費者反映的“始終差0.9%”,是因為部分商品金額較大,拉少量用戶砍掉的金額不足以讓百分比變化。
這個回應看似合理,但頂不住推敲,既然不可能拉幾個人就實現百分比的變化,為什么還要提示我“預計還差一位好友”,既然總有人可以拿到,為什么我這個“已經超過了99%的用戶”“成為第一名”的用戶卻無論如何也拿不到?真相只有一個,虛假誘導確實存在。
本案評析![]()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表示,如果平臺公開顯示的獲獎概率、砍價排名等數據與實際不相符,則涉嫌欺詐消費者。
劉宇航律師以“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起訴,實為侵權之訴,因此要討論侵權的構成要件,目前學界的通說和實務的裁判而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侵權人存在過錯 侵權人的行為具有違法 造成受害人的權利或利益受損 侵權行為與權益受損在因果關系
就過錯問題,要求拼多多是故意或者有過失地,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這一點必然成立;就違法性的問題,要求拼多多的這種耍猴行為具有違法性,是被法律所不允許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第1款: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該條規定經營者有義務真實全面地反映商品信息,這方面,拼多多顯然沒有做到,“預計還差一位好友”“已經超過了99%的用戶”“成為第一名”都可以認定為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宣傳。值得注意的是,適用本條需要滿足前提,即發生在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在該種砍價免費拿場景中,用戶可以被看做消費者嗎,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這里對“生活消費”的界定是為了排除小商販、經銷商群體,參加砍價免費拿活動是用戶購買生活用品的形式之一,認定為消費者師兄認為沒有問題,若不能認定,擴張解釋“接受服務”,將手機APP提供的服務包括在內,也是解決方案之一,總之,認定拼多多行為的不法性可以成立;就侵犯權益而言,劉宇航律師主張知情權受到侵害,無疑可以成立,而這種侵害是由拼多多的隱瞞規則、虛假宣傳所導致,因此因果關系成立。由此可見,拼多多的侵權認定可以成立。 民法典列舉了十一種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本案中劉宇航律師要求拼多多公開活動的真實信息和數據,退還服務購買費9.9元,并賠償自己經濟損失500元和合理開支1000元即是采用(一)停止侵害和(八)賠償損失的救濟方式。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 同時,侵害消費者權益,拼多多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會面臨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或者罰款等行政處罰。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有網友提出,參照對網游抽卡的監管方式,對于“砍一刀”進行監管?!段幕筷P于規范路游戲運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對抽卡的概率做出了要求:網絡游戲運企業應當及時在該游戲的官方網站或者隨機抽取頁面公示可能抽取或者合成的所有虛擬道具和增值服務的名稱、性能、內容、數量及抽取者合成概率。公示的隨機抽取相關信息應當真實有效。 ‘砍價免費拿’是拼多多吸引流量的方式,其游戲性質與抽卡游戲類似,基于一定概率獲得產品或者享受優惠,這一過程中,每一刀對于獲取產品的概率會產生多大貢獻、購買加速包對提升概率有怎樣的幫助,都是不透明的。因此要求服務提供方對要砍多少刀才能享受優惠進行說明,對砍價進度的計算方式(每一刀帶來的進度貢獻概率)進行公示,有完全的適當性和合理性。
相關法碩考點解析![]()
侵害行為 損害后果(無損害則無賠償原則;不同于違約責任) 因果關系 主觀過錯(包括故意、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無過錯責任原則不要求
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 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 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 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 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 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 恢復原狀,指將 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 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
真題鏈接![]()
2015.40(非法學)
某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了演員甲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抓的消息,一知名記者在其博客上轉載該消息,并上傳了甲與藝人乙、丙一起賭博的照片。該記者的行為( ) A.侵害了甲的隱私權 B.侵害了乙、丙的肖像權 C.侵害了乙、丙的隱私權 D.不構成侵權 【解析】 肖像權包括肖像利益維護權。肖像權人有權維護自己的肖像利益,對于惡意損毀、丑化、玷污其肖像或以營利為目的非法使用其肖像的行為均有權請求其停止侵害并可要求侵害人賠償損失。但是,他人合法的使用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例如,為了國家和社會利益的需要,國家行政機關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使用他人的肖像;為了新聞報道的目的,新聞工作者有權在照片中使用他人的肖像,故選D。 2020.36(非法學) 王某在甲汽車銷售店購買了乙公司制造的汽車。某日,王某駕駛該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安全氣囊突然彈開,導致車輛失控,王某受傷。王某( ) A.只能向甲請求賠償 B.只能向乙請求賠償 C.只能要求甲和乙按份賠償 D.可向甲請求賠償,也可向乙請求賠 【解析】 《侵權責任法》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故選D 。
師兄說![]()
幾乎每到節假日,師兄都能收到至少一個砍一刀的邀請,果真應了拼多多那句“底層人民哪個不是在拿命換錢”,每次收到鏈接,我都想去找刀… 市場經濟是自由的,也鼓勵創新,只要在法律框架內,大家愿賭服輸沒什么問題,早期也的確有不少人拿到免費商品,但后來隨著用戶快速增長,營銷成本陡增,活動還得繼續,于是規則越來越復雜,文案越來越吸引人,“一刀砍萬元”,“還差0.01%”、“預計再邀請一位好友”、砍現金轉成砍金幣、全額返現變小額多張優惠券、9.9元助力包然并卵,規則改的隨意、名不副實、黑箱運作,免費的宣傳,拼多多做到了。 劉宇航律師此舉,要求拼多多公開活動的真實信息和數據、明確游戲規則,實乃正道之光,天下苦夕夕久已,為何不合縱攻夕夕,還差0.01%即可成功立案,邀請10位律師助力即可立案審查,再邀請2位新律師助力即可開庭,同志們,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