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清華深研院:清華的地位不必多說,機械學科也排A+,深圳生活環境、發展前景、科研實力都不輸北京。本人本科哈工大,一戰上交、二戰清華,對這幾所機械名校考研情況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哈工、清華專業課重基礎,知識面涵蓋很廣,但根據考哈工大的學長反映近幾年的專業課命題有點不按套路。上海交大專業課機械原理與設計或控制原理二選一,我一戰考的機械原理與設計,一共六道大題,有基本公式的推導,也有一些難一點的分析,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簡單,但想拿高分不容易。綜合權衡下,決定考清華。選擇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是出于對深圳的喜歡,另外深圳招生名額比北京多一點。 分享經驗之前先說幾個常見的誤區: 1、清華機械的實力并不一定是“機械四虎”里最好的,我選擇清華只是出于個人傾向。此外,“機械四虎”現在已經年年爆滿了,競爭都很激烈,不存在什么好考不好考了。準備充分,有實力自然能考上。 2、考研并不是把時間搭上就能有回報的,要講究方法和效率。不要靠早起和晚睡熬時間來感動自己,調整好作息,養足精力,保證效率就好。 3、不要過于迷信所謂考研旱澇區,考研機構這么說只不過制造恐慌讓你報班罷了。我這兩年考的北京上海,并沒有覺得政治英語給我壓分了。 接下來介紹下各科經驗:我一戰考的很差,主要問題在數學上,于是第二年重視數學,也總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二戰成績政治72,英語61,數學139,專業課90,總分362 數學:我數學第一年沒考好的原因是做題太少,有些題看著會就不愿動手去做了,導致在考場上看到題似會非會,做題速度也不快。二戰數學大概是忙完畢業設計,七月份開始準備的,理論上來說是有點晚了。整個復習過程堅持兩個原則:1、做題為主,看課為輔;2、重視基本計算能力。數學我看了楊超的課,用的書也是他的139系列,最終數學恰好考了139分。這里推薦楊超或者李永樂團隊的老師。原因有二:1、都是名校數學系出身,專業素質過硬;2、講課只講干貨不閑扯。(復習時間寶貴,別把時間浪費在聽段子上)七八月份,我按照老師的要求練好了三大計算(求極限、求導數、求不定積分),高數基礎階段聽課+做題大概完成了四分之三。注意:我的進度其實不算快,甚至遠遠落后于考研機構規劃的時間,但是前期練好計算能力后期絕對輕松。九月份開學之后我去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在圖書館自習,學習效率就高一點了。用了一個九月份結束了高數、線代、概率的基礎階段。十一月中旬左右結束了三門課的強化階段,之后的時間還有一個半月,前半段時間查缺補漏,做一些難一點的題,后半段就要做模擬題了。楊超老師的課程體系里有比較特色的一塊是刷題班,分為基礎刷題和強化刷題,B站上有,我在基礎和強化過完后又學了相應刷題課程,一定要自己打印下來先自己做,然后聽他講解,包括做模擬題,要嚴格掐表做,做完給自己批改也要嚴肅認真。總的來說,數學要把基本功打牢了真的不難,尤其是題型改革了,選填一個五分,就更適合出成一道小有計算量的題。所以備考過程中一定要踏踏實實做題,提高計算能力。 我數學用的資料是:楊超139高分系列(高數、線代、概率),刷題班講義(自行打印),李林6+4。 英語:我英語一戰71,二戰61。第一年前期背單詞看句子很用功,沖刺階段只做了五套模擬題,考出來覺得還可以。第二年有點掉以輕心,覺得第一年的底子還在,也沒怎么做模擬題,最后二戰考出來反而更差了。第二年沒考好的原因主要是時間沒安排好,最后一篇閱讀和七選五沒時間做了,大作文沒寫完,字跡也很潦草,原因在于考前模擬的少,作文素材儲備的也少。綜合這兩年的經驗教訓,英語備考首先詞匯句子要過關,這樣就具備了語感,有了語感做閱讀會很輕松。另外不要輕視作文,作文是很容易拿的基礎分。還有就是考前模擬,這關系到你真正到考場上的臨場發揮。英語我個人感覺沒必要分階段,背單詞讀文章要貫穿整個備考階段的,考前要注重模擬和背背作文。 我用的英語資料:朱偉戀詞系列(我現在不太推薦他的課,講課過程中廣告和雞湯太多,可以看看他17年左右的課)、歷年真題。 政治:政治給我的感覺是確實是一門投入少回報多的課,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投入效果就不那么多了。所以,把該學的學好就足夠了。我十月份才開始復習政治,也沒有特別重視,都是白天在圖書館學別的,晚上十點鐘閉館后回到住處看徐濤的視頻,休息腦子的同時也把知識點掌握了。進入十二月之后,各個老師的押題卷也出來了,同時各機構總結的選擇題大題的知識點也整理好了,這時候就開始狂背吧。個人感覺一千題啊之類的沒必要做,模擬題直接背知識點就好。政治沒必要花費太多時間,最后考出來大家分差不大的。 我用的政治資料:徐濤強化課視頻(據說他的刷題班也不錯,我當時沒時間看了)、肖秀榮知識點精講精練、機構總結的押題知識點。 專業課:我的專業課考的并不是很好,自己也不是很滿意。我是九月份開始看清華的機械原理教材,看了一半覺得枯燥,時間也耗費了很多,索性就開始看手頭之前買的哈工大的考研輔導書,機械原理看了一遍,機械設計看了兩遍,又把華科的考研輔導書機械設計重點章節看了一遍,最終考出來還是成績不高。所以各位想要專業課拿高分,首先要早準備,老老實實把清華的課本過一遍,因為據說每年會有書上原題的,華科的考研輔導書據說幫助也挺大。還有就是最后也要真正模擬幾次,我是因為后期時間不夠加上手頭沒有像樣的模擬題,專業課從來沒模擬過,導致最后考的時候直接空了兩道大題。 我用的專業課資料:清華本科教材、哈工大考研輔導書(不推薦),華科考研輔導書(推薦)、專業課真題(市面上基本都是回憶版)。 總而言之,考清華確實不容易,但也沒有那么難,把握住數學和專業課基本就沒什么問題了。雖然備考的生活忙碌且枯燥,但真正有所收獲的時候回看這段日子的確充實而幸福。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吧,愿我的備考經歷能為你提供一點參考。望諸君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