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樓主→一戰\本科英專\初試第二+復試第三;綜合第二\二外日語最高分
一、二外選擇 如果有在猶豫二外的學弟學妹,可以參考下今年二外日的慘狀:最高分78(我),其余的難兄弟難姐妹50多60多(隔壁二外法:80+,90+;二外德的分數也比日語好)。 只做參考,之前二外日沒有這么難,也不確定2022也會這么難,華師的題型和難度向來不按套路出牌。已經決定好的、已經努力學了很久的,個人建議不要換;除非有自信、有能力,能在這幾個月里從零開始學一門語言,熟練掌握聽說讀寫(復試會考二外的口語)。最好慎重考慮、權衡利弊再下決定。
二、初試經驗 →復習用到的書:新標日初級上下、中級上\N2紅藍寶書、1000題\考研二外日語歷年真題詳解\英語專業考研二外日語對策 新標日至少要學到中級上。自己把中級上的課文和翻譯過了兩三遍,給翻譯題打基礎。 自學完中級上之后就去記和一遍一遍的刷N2藍寶書。第一遍理解語法+記筆記+做題,第二遍背+做題,第三遍背+刷N2紅藍寶書1000題。針對文法題和閱讀題。 詞匯上N2紅寶書認真過了2/3左右,所以感覺詞匯有欠缺。背單詞一定要配合做題和多回顧。 把N2紅藍寶書1000題里自己做錯的詞匯題整理出來加強記憶很有效。文法題也是。 基礎打的差不多就可以做真題。要多做各院校的接觸不同題型;像是華師之前的翻譯經常出單句日漢漢日,而今年是五段漢譯日,我在刷真題時做過大段翻譯,所以考場上沒有太慌。 考研二外日語歷年真題詳解\英語專業考研二外日語對策這兩本有時間要多做,沒時間可以集中做某個題型。我在做藍寶書閱讀時正確率很低,所以集中做了這兩本書上的閱讀和翻譯部分,偶爾會刷上面假名漢字互注的題,詞匯文法基本是靠紅藍寶書。
→經驗教訓 一定要打好基礎。華師的題型難度都不固定,所以很考驗綜合能力,文法詞匯方面必須要過關。 要多模擬,體驗臨場感,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目標是考場上能在最佳狀態。 心態很重要。心態很重要。心態很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 分享下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i. 不要在一開始就鼓足干勁,想著我要一天學十幾個小時、背幾百個單詞。光憑一腔熱血很難撐到最后。要保持冷靜,認清考研是個持久戰,制定適合自己的、可行的長遠計劃。自己的計劃是前松→中緊→后靈活(什么鬼×),總之是前期(9月前)慢慢開始,計劃不要太緊,而是爭取每天多學一點點,讓自己慢慢進入狀態。中期(9月、10月)一輪復習已經完成,時間還充足,也進入了學習狀態,就把最難的背誦記憶放在這個階段。后期,尤其是11月中旬后心態十分不穩定,但也是進步最大的階段。要高效率學習,也要抽時間做模擬題、復盤、調整心態。總之要讓計劃靈活一點。 ii. 不要被環境和周圍的人過多影響。保持自我、不忘初心,不要被各個公眾號的分析過分打亂計劃,也不要被周圍人不必要地帶動情緒。和研友互當樹洞可以,但要遠離只會傳播負能量的人,以及學婊。學婊真的很影響心態,會讓人懷疑自己。(就是那種說著我昨天打了一天游戲結果是在圖書館學了12小時的人。) iii. 要適度休息。這個就不用太多解釋,磨刀不誤砍柴工嘛。記得磨刀,但別磨太久(×)一旦把學習狀態丟了可是很難找回來的。
三、復試經驗 →復試是先自我介紹,但時間不固定,21年是1分鐘,20年是2分鐘。做好要臨時縮減或增加自我介紹的準備。自我介紹完是按抽到的題號讀課文,應該在10行以內,難度適中,個人覺得比新標日中級下的課文簡單,和中級上差不多。然后是老師的自由提問,一兩個常規問題,會順著自我介紹問,所以不要給自己挖坑。(但猜到老師的心思太難了,要有被問到知識盲區的心理預期。)大概6、7分鐘就會結束。 →準備自我介紹、準備問題、多說多練。每天都要開口說。要模擬面試,走一下流程,體驗緊張感,以便正式復試時不會怯場不會慌。
四、可看頭像 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等,。 有疑問、需要幫助也可以來找我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