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24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哲學] 考研經驗帖丨零基礎理科生的哲學跨考之旅(2)

[復制鏈接]

166

主題

197

帖子

1198

積分

入駐機構

精華
0
威望
2
K幣
1196 元
注冊時間
2021-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21-6-22 09:3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面說的的仿佛有點難懂,具體來說有這幾點:


(1)建議閱讀不同作者撰寫的哲學史,并以目標院校的教材為核心
僅僅讀一遍教材、做一遍筆記是不夠的。就個人而言,我讀了斯通普夫、鄧曉芒、趙敦華、張志偉的《西方哲學史》,在讀每一本的時候做了批注,對于重要的哲學家比如柏拉圖、康德,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做較詳細的筆記。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明顯感覺到理解的深入化和全面化。

(2)將鯉躍哲學課程的講解作為知識體系的完善和收尾
建議對哲學史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去聽課。將課程作為一種查缺補漏、檢驗自己理解是否正確的方式。江河師兄講解的生動易懂和重點突出,是建立在一定哲學基礎上的。


就個人而言,在聽課前我做過近3遍的筆記、批注,但仍覺得康德、黑格爾等思想晦澀難懂。而鯉躍的課程猶如引路人一般,將重點和難點娓娓道來,讓我沒有費太大功夫就掌握了重要知識點,并且補齊了不少自己復習時未涉及到的點。

(3)堅持記筆記
筆記體現的是每個人的理解方式。我們在理解他人時經常會出錯,但很多時候甚至自己都覺察不到;而哲學史尤其強調準確理解不同哲學家們的思想。因此,要時刻檢查自己是否理解了某位哲學家的思想。


具體來說,在學習時,要盡可能拋開已有成見和現代的觀念,將自己帶入某位哲學家,追問:“他所面臨的時代是怎樣的?”、“他面臨著怎樣的問題?”、“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他思想的基礎、核心是什么?”、“以這些核心為基礎,他的邏輯是怎樣的?”等這些問題,以準確把握他的觀點。

康德所處的時代,經驗主義陷入了懷疑論,理性主義陷入了獨斷論。而康德想要調和二者的矛盾、想要回答休謨對因果關系的質疑、想要重建科學的形而上學。于是,他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這一命題,并將其細分為數學和幾何學、自然科學、科學的形而上學何以可能(分別對應感性、知性、理性)這三個問題并依次證明、論述之……


在自行記筆記時,第一遍搭建大框架:明確每個時代的主題、以及各時代的重要哲學家;第二遍就重要的哲學家展開:重點把握該哲學家的專用術語的定義,以及他的思維邏輯;第三遍專注于“過渡”,哲學家與哲學家間的影響,不同時代間的影響等等。


(4)善用《一本通》,但不要過度依賴
鯉躍會在復習的后期發(fā)給我們《一本通》。我主要用于沖刺背誦階段,其邏輯清晰、重點明確的編排使得不擅長背誦的我事半功倍。


但這并不意味著筆記就毫無作用,筆記始終是加深印象、審視自己的理解是否偏差的重要指標,也是前期打好基礎的重要方式。若時間充裕,前期以教材和課程為主,并嘗試自己總結、記筆記;后續(xù)再用一本通進行背誦、補全遺漏。


(5)群內討論
鯉躍給我的另一個大幫助,就是組建了同以考研為目標的群聊,師兄師姐經常會組織我們就某一特定問題進行討論,事后也會有細心的前輩將討論的內容整理成word,方便大家回憶。

哲學從希臘起就離不開“辯論”,在辯論之中,觀點的交錯和碰撞有助于迸發(fā)出新穎的觀點和邏輯的漏洞。因此,將學到的知識通過“講解”的方式,與自己、與群內的同學分享,不僅可以加強對知識的記憶,也有助于鍛煉語言能力。


4、抵御外界誘惑:
(1)學習環(huán)境:盡可能選擇圖書館、自習室等場所。

(2)控制手機使用時長,就我個人而言,有兩個方法比較好用:一是在學習時盡量不帶手機;二是使用“遠離手機”APP,當達到一定的使用時長會自動鎖機。

(3)其他方面:個人經驗,飯后的注意力實在難以集中時,可以獨自出門散步,發(fā)散性地將生活經歷深入為某些哲學問題,嘗試將哲學家們的觀點和生活結合起來。


5、堅定內心:
我認為,堅定內心的核心在于不斷注視理想,并通過追問和嘗試讓理想不斷的細化。換言之即“目的意識”。每一階段的目標都應作為最終理想的具體化細節(jié)化,是理想的一環(huán)。理想越明確具體,動力也就越強,也就越有沖勁。

理想,我更愿意將其理解為一個過程,它是在我們不斷探索世界、理解自身的過程中悄然形成的,但同時又是終極性的目標,終極到作為“你這個個體的生命意義”。


一開始,你可能只有模糊的傾向,比如對死亡的恐懼對未知的好奇,想徹底弄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想了解哲學。在讀了入門書了解了幾位哲學家后,你對哲學有了更多的興趣,但還不知道具體喜歡什么;可隨著對哲學史一遍又一遍的學習后,你發(fā)現某位哲學家某個流派十分吸引你,你想去更深入地了解,如此,目標就會越來越清晰……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去發(fā)現自己的理想,并努力將之賦予為生命的最終意義。尤其是在艱難的考研路途中,我們更應該思考自己究竟希望怎樣的生活,想成為怎樣的人,否則,僅僅靠著混個學歷,逃避工作這些理由是很難走遠的。


同樣,理想也是生命中的引導者,站在這個角度,考研不過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途徑之一,大可不必太當回事。倘若在努力拼搏過后失敗了,你會放棄自己的理想嗎?不會,你只會選擇其他途徑去努力實現它。因此,我認為關鍵是明確理想,考研終究是一種途徑,要戰(zhàn)略上輕視,行動上重視,千萬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在壓力過大時,要向身邊親近的人訴說,適當的娛樂放松都是很好的方式。

三、贈言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考研中的諸多辛酸和艱難只有親歷過才會明白,但不論結果如何,這些經歷都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加油!


獲取更多哲學考研資料
歡迎關注公眾號:哲學考研UP ,知乎號 :哲學考研UP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guī)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4 10:28 , Processed in 0.071044 second(s), Total 11, Slave 10(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