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級中國傳媒大學考研上岸心得——碼乙:雙非理科生逆襲211數媒藝
【個人介紹】
興趣使然的畫手
本科成績還不錯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工科生
非985211的雙非人
由于本科學習和自身興趣,積累了一大堆作品,比如游戲美術素材、游戲編程作品、三維動畫、漫畫、插畫等等,廣而不專精。
畫畫有一定基礎,但是理科生出身,幾乎是從倒數開始地學習文科,經過努力和不斷思考、調整方向,最終考上了中傳廣播電視專碩,數媒藝方向。
【考研之路】 一、考研時間總分配 這里只講個人的備考經歷,僅供參考。 1.英語:從4月開始背單詞,10月左右開始學習考研英語技巧,然后做真題練手。 2.文科:9月左右確定考中傳,于是就開始一直學,越到后面學得越猛。 3.政治:大概10月左右才開始準備,同樣,越到后面學得越猛。 4.繪畫:4月-8月下旬都還在練,后期畫畫技巧掌握得差不多了,改革之后幾乎沒再練了。 二、各科學習方法
(一)繪畫心得:
先容我嘮叨一下我在機構學習畫畫的情況: 我在糖心柯德練習了好幾個月的畫畫,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不僅是考研手繪的技巧,還是畫畫觀念的變化。 我的畫畫本來就是自學,不知不覺中已經安于自己所掌握的畫畫技巧,只會畫自己擅長的領域。在機構學習的過程中,我被1v1的學姐要求畫昆蟲,畫場景,畫機甲,很多我并不擅長也不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在痛苦的畫畫磨煉之中,我才慢慢地意識到自己之前畫畫有多習慣性地束縛自己,也導致自己進步緩慢。于是我逐漸打破自己原有的畫風,嘗試多種畫風,并且從害怕到越來越盼望著學姐對我的畫提出問題,因為有問題才有進步。 考研練習畫畫的時間是我那段時間里原創濃度最高的時間,也讓我發現畫畫其實也需要積累。 由此,我非常感謝糖心柯德機構,給了我改變自己畫畫觀念的契機。 以下是我對考研畫畫的總結: 1.內容:畫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才能有所成長,然后不斷積累。 2.技法:多嘗試幾種畫法,多準備幾個畫風以應對不同題材。 3.練習:平時的練習就是用來試錯和探索的時候,內容和技法都多試試,不要局限于熟悉的東西。 4.看別人的作品:不斷地吸收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好的畫法,學一切你能學到的。 5.心態:記住是來考試的,不是來秀畫技的。那就在有一定畫畫基礎上,不可避免地要有應試畫畫技巧。(考研其他科目也都也是如此) 6.被指出問題:有問題才有成長。學長學姐給你提出問題,可能你一開始會覺得崩潰,但是這其實也是進步的突破口。 7.畫得不好咋辦:畫畫其實也需要記憶,要你記住畫面到底長什么樣。所以像下面的各類文科一樣,記不住就多看看記多幾次。 (二)文科心得: 作為理科生,我的文科學習有一個從模擬考倒數到最后專業課都120+的過程。 我在學習中傳的學科前背過藝術概論,但是無論我怎么努力、怎么做思維導圖都背得很糟糕。我還記得9月多模擬考寫名詞解釋題的時候,我寫了100字就無論如何都無話可說了。 我也曾經被群主勸退雙文科的中傳,但是最后因為中傳學費真的…讓窮鬼趨之若鶩,我決定拼一把(賭狗行為!)。 在繼續學習文科的過程中,我不斷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再加上瘋狂的努力,我最后在考場上前所未有地一直寫到了交卷前的幾分鐘,寫到手軟,那是我那時候努力成果的最后展現,也獲得了我未曾設想的分數。 在糖心柯德學習專業課的過程中,負責講課的學姐和我們一起面對中傳的文科改革,并且順應改革講課。初次改革,自然是對應初次面對,無論考生還是學姐都一樣的。即使當時我剛剛受到藝術概論摧殘文科分數極低,我的1v1負責人大利枝學姐用她自己的學習經歷鼓勵我學習。 在后來模擬考成績糟糕后,群主建議我換目標學校、我也一度想放棄中傳時,大利枝學姐對我的決定表示疑惑,我從她的態度上意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找回了很多沖刺中傳的信心。之后在1v1的課程中,大利枝學姐根據我的文章給我提出了很多有用、而我沒想過的觀點和角度,我驚嘆于她靈活的思維,也從中受益匪淺。 最終上岸中傳,是離不開大利枝學姐當初對我的鼓勵和支持的。 ①背書: 1.不要死記硬背。 文字是“知識內核+說話方式”的組合,而我們看文字主要是為了了解“知識內核”,不是為了讓你連對方的說法方式都背下來,這不現實。找辦法把知識點記住,任何準備自己熟悉的話術就好。知識點背誦也有方法,可以上b站看看那些“北大學姐教你怎么背書”之類的視頻,參考下別人的方法。 2.坦然接受遺忘,多多復習。 遺忘是很正常的現象,文科和英語政治都一樣,克服遺忘的方法只有每天去看。在第一次看時認真閱讀,有不懂的地方就百度b站搜一波,不要嫌麻煩于是強行記住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詞語。最好想象一些畫面,畢竟文字也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想象的過程不僅減少痛苦,還能讓你印象更深刻。后面就時不時去復習一下,像玩游戲,也是要天天上線才能從感到陌生到最終熟悉游戲。 3.不要做總結大師,慢慢思考,適當“灌水”。 我自己在一開始學習文科時,看了資料然后合上書,就只能當總結大師,把資料上的500字壓縮成50字不在話下,導致連做題的時候都寫不夠字數。但其實現在回過頭看,就是我回答得太“干”了,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語氣,在知識點足夠的前提下娓娓道來,我甚至自己要求自己直接胡言亂語湊夠名詞解釋需要的200字,感受200字到底需要容納多少內容,也增加我說自己的想法的勇氣,自學“灌水”。出現被動技能總結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知識點也被腦子過濾了,此時可以合上書背完后,馬上回頭看看到底是什么知識被自己的腦子篩掉了,以此查漏補缺。 4.推薦把整個文科的邏輯順序記下來,腦子里構建框架。 比如文明史和文學史,需要你把時代或者朝代按順序記下來,在腦子里面構建一個時間框架,像建立一本字典,便于你后期明白什么知識點該擺到什么位置下。其實作為理科生我之前一直都沒有這么記憶,只要會靈活地做題就好了,但是文科和理科不一樣,需要變通的點其實沒那么多,但是知識量多很多,所以換個思維方式,首先把文科基礎打好很重要。 ②答題: 1.針對性地訓練自己的弱項。 比如字數不夠?邏輯混亂?畫畫還能讓學長學姐通過畫面一眼看出問題,但是文科的問題需要自己發現。 2.要有答題邏輯和框架。 沒錯,就像我現在在一個段落開頭先總結這段要講啥。在這一點上,其實文科比理科還理科。剛學文科和寫作的我感覺自己在重新學習說話,每句話的底層邏輯是什么,但是到現在我也養成了一些有邏輯地思考的習慣。 (三)英語和政治心得 我的政治和英語并不能說很高分,而且這兩個科目大家幾乎都有考,或許可以直接參考更高分的學長學姐...但是作為“踩坑大師”,我“踩坑”的經驗倒是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①英語: 1.背單詞:建議逐個單詞擊破,善用背單詞app,自動重復出現真的很香。個人推薦墨墨背單詞(畢竟只用過這個),優點是可以自己錄入不熟悉的詞,還可以換詞的意思、例句,DIY濃度極高,缺點是需要氪金買詞的數量。 2.考試技巧:不要以為背完單詞就完事了,考研英語也是有考試技巧的。什么考研閱讀技巧、作文模板,學到就會進入新世界。技巧很重要但是不要過度依賴技巧,背單詞打好基礎才是基本。 3.作文模板:個人不推薦王江濤,推薦萬能模板。王江濤老師寫得確實又多又好,每篇各有各的好,最后很可能多到你背了然后全忘了。推薦那種萬能的作文模板,b站或者知乎找找應該就有不少。 ②政治: 政治感覺可以晚一點開始學習,早背早忘不是說笑的,做好越靠近考試復習它越猛的準備,所以前期還是多學學專業課吧。 1.推薦書目和up主:徐濤的沖刺小冊子,肖1000、肖四肖八,和b站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 2.輔導班:其實政治不需要輔導班,有那時間聽老師講還不如直接做題。政治的輔導班一個套一個,基礎班強化班沖刺班一套流程,回過頭你可能發現前面都白聽了,錢包可能也不知不覺變消瘦了。 3.選擇題:其實觀察真題你就會發現選擇題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時政題,只有一小部分是基礎選擇題。因此后期的肖四肖八的選擇題必須抓好,空卡甚至有出選擇題的知識點梳理總結、前期...的基礎內容,量很多出題量很少,忘記了也...莫得辦法... 4.大題:看肖四的大題就夠了。會不會沒覆蓋到?看看那題量和背誦量,先背得完再擔憂這個問題。我個人在最后幾天結合空卡的肖四答案梳理視頻看,感覺比原答案邏輯清晰不少,好背很多,結果到政治考研前一天晚上都還在總結各個大題涉及到的知識塊....最終考試時大題全都能答出來,但我沒時間抓選擇題了.... 【考研過程心得】 一、心態: 在努力之前,確定方向也很重要。 收集學校信息后,大致掂量自己的實力,考慮一下自己上岸的概率,先確定要考哪個學校的哪個專業,再向著這個方向努力,而且希望你不要輕易半途而廢。
調整心態,不要過于焦慮了。 我曾因為過于焦慮而脫發嚴重,在去醫院檢查一大段時間后,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沒我想象的那么糟,而我的心態也在這個過程中平靜下來了。我當初是把考研看得太重了,但是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我曾經和一個朋友講到自己因為心態問題學習效率低下,我的朋友回答我“做任何事的敵人都是心態”,我恍然大悟。
感到迷茫,沒有動力學習? 也許你可以上b站找點心靈雞湯喝,又或者需要看一下歷年真題,提醒一下自己到底現在有多菜,又或者....你已經累了,需要的只是睡個覺。
發現自己太菜,有點崩潰? 其實正是因為菜,所以才需要努力學習。并且也只需要和自己比,不需要和別人比。無論在考研的哪個階段,你都需要盡快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針對性地解決,為什么會“菜”?是背不下去嗎,還是心態不好了?然后自己思考一些辦法,或者參考別人的方法,多試試,努力解決。如果實在覺得自己對某個科目學不下去,換一個考研目標也是一個選擇,比如我之前對藝術概論非常頭大,用了很多方法都難以記憶,但是中傳初試不考藝術概論反而救我一命。
機構有模擬考,但沒準備好,要參加嗎?
必須參加!考研并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難道在正式考試的時候也以“沒準備好”所以不去嗎?模擬考不但是檢測你目前的水平,而且你越是嚴肅地對待模擬考,越是能讓你體驗到正式考試的嚴肅感,鍛煉心態和臨場反應。同時,完整的模擬考能讓你感受到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答題節奏,模擬考和畫畫練習一樣,希望你能從中發現自己的更多問題,并且在一次次模擬考中改進,以最好狀態面對正式考試。 二、節奏: 每天的學習建議不要只抓一個科目。 建議每天分配好時間,各科都復習一下,特別像英語政治這種,每天復習一下加深印象很重要,不要說我就單獨抽幾天出來學某個科目,然后下一次再連續學一段時間的別的科目。這些需要背誦的內容,最好在短期內就重復,不然就會像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然后考完試立馬失憶一樣。 另外,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一腔熱血我一定要一直學,這樣大概率做不到,效率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可能還會因為之后做不到然后自暴自棄,變成兩天打漁三天曬網。 建議用平和的心態學習,不要憑著一腔熱血學習,那樣累得也很快。平時建議調個番茄鐘之類的,比如我個人設置是學習40分鐘休息10分鐘,及時休息。個人其實準備考研之后幾乎就不會區分工作日和周末了,總之精神了就繼續學,這樣也難免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忽然就玩耍一下午什么的,我稱之為“崩潰”,但也不要太譴責自己了,比起新分配時間來感受負罪感,不如承認自己需要休息,并且調整心態繼續學習。關于這種休息節奏,還是要看每個人的習慣,找到你最適應的休息并堅持。 三、學習方法 需要探索學習方法,但也要注意學習進度。 不要想著找到最好的學習方法才開始學,邊學邊探索學習方法比較好。好的學習方法能讓你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壞的學習方法可能讓你浪費大把時間。這個點上,看別人的方法和自己摸索結合,慢慢地摸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吧。
多收集信息,不要讓自己吃了信息差的虧。 考研拉動了教育業,報班能減少你獲得信息的時間成本。但是機構和老師一個接一個,到底選哪個?建議不要看見某一個就心頭一熱馬上去報名,不然很容易被割韭菜。多搜索一些進行對比,多看看考研上岸的學長學姐的經驗貼。有時候你甚至還能直接在網上找到一些免費資源,有效保護你的錢包。 【復試相關】 一開始以為復試要考手繪,于是機構直接免費為我提供了繪畫課件,讓我得以獲得素材學習。在考完初試后,群主用一些學長學姐的作品集例子,來給我們看作品集的示例,督促我們制作作品集。最后我的作品集也咨詢了學姐,獲得一些有用的修改建議。 復試前,有一次免費的模擬面試,那是我第一次模擬面試,于是非常緊張,但是之后就慢慢地調整了心態。模擬復試擔任考官的群主和學姐們會直截了當地提出我的問題,心態問題、作品集問題、介紹方式問題等,給我指出了方向,我后面就能自己針對問題想辦法解決。 中傳的動漫專碩是廣播電視09動漫創作與數字創意設計,在復試之前分開成了動畫和數媒藝方向,因此在思考科研設想或創作實踐計劃的時候就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哪個方向,我最終是報了數媒藝方向。我根據這個方向做復試準備,收集這個專業方向的一些研究方向,比如說視頻類的Ae、Pr軟件,還有三維模型類、虛擬現實類、游戲類等等,然后b站或者百度了解這些數字媒體藝術的設備、軟件相關常識和相關作品等,最后復試專業課的題目我也能答上來了。 【關于中傳的個人看法】 從中傳今年的改革來看,其實可以發現初試分數占比比較低,反而是材料評議和復試很重要,也有很多人進入了復試,即使是初試前幾的人也擔憂會不會被刷下來。個人感覺中傳不希望要過去沒有任何相關履歷,而想靠著初試逆轉局勢的學生。因此如果來得及,抓緊時間多做些作品或者參加比賽吧,不要想著過了初試就萬事大吉了。不過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改革,畢竟這幾年都在改革。 關于科目,我考的也是中傳今年很多專業也考的科目:主題寫作和文史哲基礎。
說實話,我個人感覺這個內容至少比藝術概論有趣多了,但是我不推薦自己買參考書自學。
參考書像一棵大樹,不僅有樹干,而且有各種枝葉,樹干是你需要掌握的知識框架,枝葉可能是一些考試出題概率很小的知識,或者是作者自己感興趣所以多寫一些的內容。所以你直接看參考書,可能甚至自己都沒能分辨哪里是需要背的枝干,哪里是不了解也無所謂的樹葉,效率極低。
我個人在改革后前期嘗試自己總結枝干,但是實在是工作量過大,于是放棄了,最后我報班學習,直接背專業老師總結好的東西。畢竟從改大綱到考試才4個月左右,到考試時我的參考書大半都沒看過。
但是如果是今年考的話,假設它不改大綱,那時間比較充裕的條件下多學點總是好的。 【結語】
學習其實是一個改變自己的過程,考研也是如此,不主動思考,不主動改變自己,根本不能說能學得進去。而改變的幅度越大,也是成長的幅度越大。
因此,相信自己,然后多思考!!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主動接受自己的改變,以及持之以恒地努力。
這是我的理科生逆襲文科之道,也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