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級中國傳媒大學游戲考研院校信息 211院校 只能考英語
一、招生專業及方向(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全日制) 1301J3藝術與科學 學碩 - 01交互媒體與游戲設計 - 02虛擬現實與互動藝術 專業擬招總人數:4 (含推免2人)
研究方向和內容簡介: 交互媒體與游戲設計方向 本專業方向以人機交互的理論與實踐、游戲作品的創作與消費、電子競技的策劃與傳播等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跨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探索本專業領域的創作規律和行業發展規律,同時研究本專業方向的創作成果或專業活動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探究本領域的新理念、新形式、新產品、新應用,將智能人機交互時代的藝術與科學發展及社會需求相結合,產學研互動,聚焦人機交互、游戲、電子競技等領域基礎理論、應用理論、批評理論中諸多問題研究以及理論體系建設,培養面向人機交互、游戲及電子競技領域發展趨勢的高級專門型人才。 藝術虛擬現實與互動方向 本方向定位于藝術與科學契合的交叉面上,探究藝術理論的新向度,開拓藝術設計創造的新視界,致力于虛擬現實藝術表現與互動體驗科學認知研究領域的國內外前沿性、基礎性的實際問題分析與研究,倡導藝術與科學交融的新思維,促進藝術與科學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藝術信息學、藝術虛擬現實、視聽藝術心理學、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相關理論和方法。本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藝術表現與科學認知;藝術虛擬場景與互動;傳統文化的藝術虛擬表現與傳承、虛擬立體視覺藝術與技術;虛擬音樂與虛擬聲效;人工情感與虛擬藝術角色感知;電子競技策略與文化分析;人工智能與互動人工生命藝術等。
二、考試科目 初試: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83主題寫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礎
復試選拔流程: 初試成績達到國家線的考生可進入復試選拔流程,復試選拔流程包括材料評議和復試考核兩個環節。 材料評議環節通過考生提交的報考材料,對其既往學業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評分。 由材料評分和初試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出綜合成績,按綜合成績劃定復試分數線,綜合成績達到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參加復試考核。
三、21級復試分數線 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考核的初試成績、綜合成績基本要求如下:
四、自命題大綱 【783主題寫作】 (一)考試目的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據給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主題提煉、理性分析和文字表達的能力。 (二)考核要點 1.主題提煉能力:具有問題意識,立意誠正,觀點明確; 2.理性分析能力:圍繞主題展開論證,邏輯結構完整,論證合理; 3.文字表達能力:表述得體,寫作規范。 (三)考試要求 1.根據給定材料完成一篇論說文; 2.寫作要件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 3.寫作具體要求: (1)標題:不超過 30 字; (2)摘要:200 字左右; (3)關鍵詞:3-5 個; (4)正文:2000-3000 字,至少應設置一級標題。 (四)考試形式及考試時長 1.閉卷,筆試。 2.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長為三個小時。
【883人文社科基礎】 (一)考試目的 本科目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素養。 (二)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文學 考查考生對中國文學發展歷程、文藝思潮、代表人物、風格流派、經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第二部分:文明史 考查考生對人類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發展歷程的基本脈絡,以及不同階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間交流基本狀況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哲學 考查考生對哲學本體論、認識論、倫理觀、審美觀、歷史觀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題、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與掌握。 第四部分:媒介與社會 考查考生對媒介社會學分析視野,以及媒介與政治、經濟、社會等多維關系互動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與掌握。 (三)試題類型 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等。 (四)考試形式及考試時長 1.閉卷,筆試。 2.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長為三個小時。 (五)推薦參考書目 1.劉躍進主編:《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2.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3.張世英:《哲學導論》(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4.[美]大衛·克羅圖、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會:產業、形象與受眾》,邱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五、學費與學制 學校將按照國家和北京市的有關規定收取學費,2022年學費以當年度審批標準為準,按學年繳費。 考生可參考2021年各類別收費標準: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8000元/學年 學制: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