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大國商考研情況 (一)報錄比 (二)參考書 1、《國際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0版,克魯格曼 2、《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錢曉英等 3、《國際貿易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郭羽誕 4、《國際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楊勝剛,姚小義等 二、我的備考情況 (一)選擇湖大的原因 ①湖南屬于考研小水區,公共課的分數會比旱區高。 ②湖南大學是985院校,且是國商考研985院校中最好考的院校之一。 ③就身邊同學的情況而言,報考兩財一貿的考生比報考湖大的考生競爭力強一些,因此與報考兩財一貿相比,報考湖大更容易上岸。 (二)成績 我是22屆考生,專業課114分。了解湖大今年考試情況的學弟學妹們應該知道,今年湖大專業課給分不高,上岸考生專業課均分105左右,比去年低了十分。114分可以排在專業課成績前十。不過不必過分擔心壓分情況,要壓分也是一起壓分,并且按照偶數年壓分,奇數年不壓分的規律,23屆專業課應該不太會壓分。 (三)備考過程 5、6、7、8月 | | | | | 背誦第三遍;做真題中的選擇、判斷和計算題;背誦時事熱點 | | |
(1)我沒有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背誦,那樣后期重復的太多。我是從頭背到尾,然后再從頭背到尾這樣。第一遍背誦會很慢,之后隨著變數的增加會越來越快。 (2)許多學長學姐建議先看課本,但是我當時就是看不進去。我覺得直接背資料也是可以的,尤其是對于本科就學過相關內容的同學,有不會的地方再去翻課本、看MOOC就行,可以節約大量時間。其實434除了很少一部分需要理解,絕大部分就是背誦,即使不理解,硬背過,考場答出來就可以。不過對于時間充裕、愿意看課本的跨考同學,也是可以先看課本的。 (3)個人建議初試不必再看國際貿易實務。實務是復試考察的重點。從考題來看,自2018年開始,近五年初試中都不再考察實務內容,且考綱給出的參考書也沒有實務書。 (4)我當時復試時長是下午2-6點,因為專業課考試也是在下午,可以讓大腦形成習慣。 (5)模擬十分重要!!!不要因為懶或者怕寫不出來就不模擬。我在模擬中的具體收獲如下: ①優化排版布局:1個名詞解釋占1/3頁、選擇判斷共占1/3頁、1個簡答占1頁、1個計算占1/2頁、1個論述占1.5頁。其實根據名詞解釋4分、簡答8分、論述15分,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的排版應約等于1:2:4,但是我不喜歡同一題的答案分兩頁,并且論述題想不出太多話,所以最后采用這種排版布局。大家可以通過模擬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排版布局。 ②把握時間、練習寫字速度:模擬時覺得3小時很長,一開始慢慢悠悠地寫,最后發現寫不完,并且寫字太慢,只能寫10頁。通過模擬,考場上提前15分鐘寫完11頁。 ③琢磨技巧:針對我沒話說的情況,學會再反著說一遍來湊字數,例如本國國民收入上升,本國進口增加,外匯需求增加,本幣貶值;反之,本國國民收入下降,本國進口減少,外匯需求減少,本幣升值。針對我寫不滿的情況,我在排版時盡可能占空間,例如名詞解釋題先抄上需要解釋的名詞,然后另起一行寫答案;開頭空兩格;(1)、①、a單獨占一行等等。 (6)不要咬文嚼字。我當時反復比對不同資料上的話,一個字也要改,浪費大量時間,且導致自己很焦慮。其實意思對就行,背哪一份資料上的話都可以。 (三)資料介紹 本資料根據課本、科興、圣才、網上資料和購買的幾份資料編寫而成,包含背誦全書和真題兩本。我自己考過研,了解什么樣的資料適合考研人,花費幾個月編寫而成,對資料還是挺有信心的。有需要資料的寶子們*q群*479074067)。資料介紹如下: ①包含思維導圖,方便理清思緒。 ②每個知識點都注明考察的情況,便于把握重點。 ③內容新穎、緊跟2022考題出題趨勢。 ④資料內容全面又精簡,適合背誦和后期沖刺。我備考初期認為背誦越多越好,哪個知識點都不敢放棄,生怕考試會考。其實人的記憶空間是有限的,這樣不僅記不太住,而且某個知識點背了一大堆,但考場上卻只考了個名詞解釋,這樣還要從一大堆材料中組織語言,耽誤時間。后來根據歷年真題考察情況,整理了這份資料。資料包含湖大考察過的內容、沒有考察過但未來有可能考察的內容、湖大沒考察過但其他院校考察過的內容,不包含很多不重要且從未考察的內容。減少記憶負擔的同時,又不必擔心漏掉重點。 ⑤在計算題方面,寫了易于理解的思路。對于跨考的同學,國金部分的計算題還是有些難理解的,網上的解題步驟也有些麻煩,我本科學過國際金融,資料中以例題方式整理了易于理解的解題思路。 ⑥贈送真題2011-2022年分值分布圖等資料,并提供后期的答疑服務。 ⑦對市面上的真題答案進行訂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