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北北11 于 2022-5-20 00:57 編輯
個人情況:本科就讀于某雙一流,一戰330,二戰400+
1. 關于擇校和定專業 (1)報考原因 對復旦仰慕已久,無論是學校排名還是學科評估,復旦都位居前三。在考研初期,我比較了多所院校的出題風格,并對自己做了一次評估。我對古代和現當代文學比較熟悉,但文學評論與寫作是短板,文論和外國文學也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語言學了。提升素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是以一個“跨考生”的心態備考,一切為了應試,所有復習圍繞真題展開。復旦專業課雖然考大綜合,但主要考察知識的廣度,難度不大,并且“名詞解釋+論述”的題型非常適合我這種應試型選手,改考808以后更是如此。加上之前跨考復旦上岸的同校學姐鼓勵,因此最終決定報考復旦 (2)考情分析 漢語言文學是復旦的王牌專業,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評級為A,師資強大。該專業各方向招生以推免為主,統招名額有限。如現當代文學方向,每年統招名額僅為2人,古代文學方向22年更是縮招至1人,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形容也不為過。且據我所知,競爭對手多數是名校畢業,雙一流本科似乎成了標配,華五人的同學也見過不少,很多還都是二戰。要從這群人里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當然,寫下這些話不是為了勸退,敢報復旦的都是勇士。總有人要錄取,為什么不是你?我起初也被這恐怖的報錄比和生源勸退過,但經過一番分析發現,上岸的希望并不渺茫。疫情后的三年出現擴招趨勢,20年4人進入現當代復試,全部錄取;21年3人進入復試,也均被錄取;22年略微殘酷,7人進入復試,3 人400+,但最終錄取的是2、4、5、7名,人均逆風翻盤。綜上所述,只要能通過初試,就有錄取的可能性,而且不小。而復旦近幾年的復試線約等于國家線,就是說你的大部分對手其實連國家線都過不了,所以我們的最低目標就很明確了。
2. 初試經驗 (1)專業課 1) 題型分析 ① 專業一(705) 705考察文學語言綜合知識,也就是通常說的“大綜合”。近年的705題型比較穩定,十個10分的名詞解釋+兩道25分的論述題,主要從五個方面出題:語言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理論。名詞解釋全做,論述題選做(5/6選2)。題目都很基礎,一般不會考很小的知識點 ② 專業二(808?) 復旦最近幾年的專業二讓人捉摸不透。現當代19年以前考808(中國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題型多元;20、21兩年改考809(中外文學與文藝理論),20年是名詞解釋(8)+簡答(4)+論述(3),題量巨大;21年是名詞解釋(8)+論述(5),只有三人過線;22年改回808,考綱里加入了對文獻學和電影史的考察,名詞解釋12選9,論述6選3,看似十分友好,但對于不清楚題型的22屆考生來說意味著復習量劇增,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至于23年考什么,怎么考,可能要八月份才知道 2) 復習策略 ① 名詞解釋 通過分析題型可以看出,名詞解釋絕對是重中之重。300分專業課占了190分,可以說得名詞解釋者得天下。但僅基礎書目就有一二十本,復習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我選擇重點復習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語言學、文論和外國文學采取的是快速瀏覽+標注重點的復習法,將知識點全部整理成名詞解釋,每個板塊大概有幾百個詞條,七八萬字吧,按照時間順序,關聯度羅列在一起,并標注出名詞解釋在真題中的出現次數,高頻考點一目了然。以“胡風”為例,他絕對是重點研究對象,我把他概括為一個傳統(魯迅傳統)+兩個流派(七月派和七月詩派)+四大主張(主觀戰斗精神、精神奴役的創傷、到處都有生活、世界進步的文藝支流)。808考過《時間開始了》,336考過胡風、路翎、《財主底兒女們》,809考過戰斗精神和奴役創傷,完全可以出一個小專題。果不其然,今年的808論述題就考到了胡風,像我這樣整理出來,脈絡就會清晰不少。 ② 論述題 關于論述題,我基本沒怎么看教材,主要是參考知網論文的前沿觀點,整合出一份自己的答案。這里建議同學們復習過程中養成讀頂刊論文的習慣,每天一篇,既鍛煉寫作思維,又能積累不少素材。《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現代中文學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作家評論》《當代文壇》《文藝爭鳴》等都是領域內知名期刊,讀的時候不妨“功利”一點,精讀與泛讀兼重,以解決真題為導向。 (2)公共課 我的公共課復習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反面例子,在大家初試分數咬得很緊的情況下果然拖了后腿。這部分隨便寫寫,大家引以為戒吧…… 1) 政治 政治有些一言難盡,因為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考試翻車,分數在一眾復試考生里直接墊底。因為高中是理科生,一戰時我花了大量時間聽政治網課和小程序刷題,最終只收獲了一個湊合的分數(72),還沒半裸考的同學高。于是二戰丟下政治不管,只在沖刺階段背了背肖四肖八。結果第一道大題連原理都弄錯,10分直接白給。不過事實證明,政治確實是一門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科目,如果是像我一樣沒學過的同學,建議前期聽徐濤網課,刷肖1000,后期背背肖四肖八,這樣就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了,沒必要投入過多時間,當然也不能像我一樣徹底松懈。 2) 英語 我的英語也過于托大,每天刷一套真題,做完歷年試卷就無所事事,背個作文模板直接上考場,結果因為沒有完整地計時訓練過,大作文耗時過久,最后兩分鐘狂趕五道翻譯題……建議大家還是腳踏實地,每天堅持背單詞,做一兩道閱讀題練練手。至于網課就看個人情況了,唐遲、張劍、朱偉、劉曉燕、王江濤、石雷鵬這些老師各有所長,如果有幫助可以選擇性地聽。至于復習資料,一套歷年真題足矣
3. 復試經驗 復試能講的不多,這里只提醒幾點注意事項: (1)一定要多模擬面試幾次。復試時的狀態很重要,我和朋友第一次面試時,緊張得連自我介紹都卡殼,回答問題更是結結巴巴慘不忍睹,模擬三次以后,就能比較從容地侃侃而談了 (2)問題是隨機的,沒有套路可循。老師可能會對你的自我介紹感興趣,也可能是意識流式發問。遇到不會的問題別慌,盡量整合你已經掌握的知識,往自己知道的方向靠一靠,但切忌不懂裝懂。實在不知道,就大大方方地承認,老師們都是很和藹的,不會為難 (3)多給自己一些積極暗示。面試前肯定會很煎熬,其他人叫你平常心,別緊張,這都沒有用。這種時候只能自己給自己打氣,你是去進行一場學術交流,和老師們分享你的一些見解,這個過程不會很長,但應該是蠻有趣的。一旦開始回答問題,整個人就會松弛下來,進入一種游戲的狀態,不去考慮回答這個問題的后果,而是會對這個問題本身感興趣,20分鐘很快就結束了
4. 常見問題和參考書目 答:考研是場信息戰,資料是必須買的,但市面上的資料很多,稍不注意就會踩坑:一種是二道販子,很人低價轉手真題,資料零碎;另一種人什么學校的資料都有,但質量極低。要注意辨別 (2)問:是否需要報班? 答: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果能有直系學長/姐一對一輔導專業課,當然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要擦亮眼睛,找到靠譜的人。至于一對多的大班培訓,個人不太建議,感覺收效甚微,公共課更是沒有必要 (3)問:考研從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如何規劃時間?每天學習多久? 答:其實不存在一個固定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我見過12月才結束一輪復習卻成功上岸的,也見過刻苦復習兩年仍名落孫山的。我本人也不是努力型選手,之前看了許多經驗貼,都是每天至少10h,于是下載了番茄TODO給自己計時,實際情況是:7—8月日均7.5h,9月日均8h,10月9h,11月7.5h,12月6h,而且很多時候都是開著計時刷B站(沒想到吧hh),實際學習時間更短。與時長較勁會造成嚴重的自我內耗,與其關心每天的學習時間,不如專注于解決真題里的問題,解決一個少一個 (4)問:真題什么時候開始做? 答:一句話,真題越早上手越好。這是考研初期廖學長給的建議,非常非常感謝他。復旦的歷年真題重復率極高,以22年705為例,王琦瑤和《補天》,稍微關注過復旦老師研究都能輕松應對,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和樂府詩集考過無數遍,桐城派、川端康成、詩有六義和論述古文運動更離譜了,都是03年的808原題……所以不做真題會吃大虧啊朋友們,留到十一二月再做真的太遲。我從復習之初就在熟悉真題,研究了整整一年半,于是考試過程就像背誦默寫一樣簡單 (5)參考書目: 歷屆學姐的經驗貼寫得很全面詳細了,我只發一些自己用到了的,并不算多,微信讀書也有考研書單,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食用 ?古代: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經典教材,托底的) 章培恒《中國文學史新著》(復旦教材,太厚了,我沒看完,建議還是掃一遍,萬一又考“唐人選唐詩”這種知識點) 崇文書局《中國文學史輔導習題集》(答案很爛,僅作熟悉古代文學考題之用) 駱玉明等《中國詩學》(古代名詞解釋大全,工具書)
?現當代: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30年》(為數不多看了七八遍的教材) 洪子誠《當代文學史》(必須的)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30年學習指導》(隨便翻翻) 溫儒敏《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一些作家專題可以看看) 溫儒敏《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學科史的梳理與反思,這個得看)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復旦教材,每年必考☆)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有點意思,可配合b站課程使用)
(下面幾個板塊復習不用深入,我基本只讀過一兩遍) ?外國: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文論: 馬新國《西方文論史》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韋勒克《文學理論》 王運熙《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
?語言學: 徐志民《歐美語言學簡史》 王力《古代漢語》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 胡裕樹《現代漢語》 葉蜚聲《語言學綱要》
?文獻學:(這部分是選做題,可忽略)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
?其他 尹建民《比較文學術語匯釋》(很有用的工具書,強推) 劉加夫《文學專業考研名詞解釋》(查漏補缺) 北師大的一整套《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備考指南》(雞肋) 圣才電子書(微信讀書有)
最后安利下自己的資料,我的資料側重應試,分為六個板塊:真題、講義、論文、筆記、電子書和名詞解釋,對專業課的針對性很強,關于詳細的答題技巧也有說明,有需要的可以聯系,微博:8023的南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