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總成績:420分
政治79分
英語一74分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128分
中國近代史139分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
這是整個考研歷程中最耗心力的一門專業(yè)課了,一度背到痛哭流涕。參考書是李秀林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這也是目前馬理論考研參考書中難度最高的一本,最簡單的是學校發(fā)的馬原理教材。很多初學者剛開始看都會覺得晦澀難懂深奧,一句話它不好好說,非要翻來覆去拐幾個大彎再告訴你。所以說這本書上手確實很痛苦,等可以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之后,背下來又是一大難題,它總是有辦法用一種不太常見的描述和表達來讓一句話變得晦澀拗口。這里建議大家可以直接把相關的知識點用政治的那本資料背,會容易很多。
雖然確實很痛苦,但是考前我也將整本書背了十幾遍,幾乎可以做到指哪背哪的程度,下面就是我的時間安排和背誦計劃。
總體安排
7-8月 入手熟悉課本
9-11月 背背背背背
12月 復習+時政
?7-8月
第一輪:7.1-7.15。用了兩周的時間通讀了整本書,稍微勾畫了一下,大致了解了整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構。
第二輪:7.15-9.10。資料與課本結合。(我用的背誦資料就是書本筆記,內容一樣,但是排版更適合背誦)這個階段的任務主要是整理框架+聽網(wǎng)課+挑出重點語段并熟讀,嘗試著背誦。節(jié)奏就是一天一節(jié),整本書加上導論部分共有13章,有將近40節(jié)的內容。但是由于我暑假期間沒有學習狀態(tài),學習時間也只有2/3,所以比計劃內多花了點時間。
這一階段結束后,可以說理解了知識,但是!!!一輪結束后,啥也記不住。沒關系,這是正常的。
?9-11月
第三輪:9.10-10.5。背資料。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在理解了知識的基礎上開始記憶和背誦了。按照知識結構分成了四個版塊,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唯物主義。在分了版塊的基礎上繼續(xù)按照章節(jié)背。這時候的背誦速度平均下來是兩天一章。這一階段結束后,還是記不住!!!背到后面的內容前面的又忘了。這就是背誦的第一個心理大瓶頸了,勤勤懇懇的背,好像又看不到效果,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無力的挫敗感。但是不要著急!這是我們量變的積累過程!
第四輪:10.5-10.20左右。背資料。這一階段的我除了常規(guī)背誦外,還用了一些可以增加成就感的小技巧。這時候在前面背誦積累的基礎上我可以做到一天背一章內容了,兩周時間剛好可以背完整本書。為了增加成就感和防止遺忘,我每天除了背誦一個章節(jié)外,還額外背誦一些基礎概念。比如物質,實踐,意識,認識,社會結構等等。必須做到提到實踐,能從大腦中檢索出書中所有的表述。比如,實踐:人所特有的對象化活動,人的存在方式,認識發(fā)生的現(xiàn)實基礎,真理與價值相統(tǒng)一的基礎。我覺得這個方法就是我背誦達到質變的開始。這一階段結束后,整本書基本概念的熟練度達到了90%,其他內容也背到了6成熟。
第五輪:10.20-11.10。回歸參考書。加強記憶,縮短記憶時間,背了2-3遍課本。
第六輪:11.10-11月底。背真題+參考書+順帶著看看時政。我把近10年的真題背了兩遍并將知識點出處全部標記在目錄上。真題非常重要,真題的知識點都是重中之重,范圍也非常廣,幾乎涵蓋了整本書,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補充了曾經(jīng)以為不會考的重點,另一方面也把整本書的重點背了兩遍。這時候背誦熟練度大概達到了70-80%
?12月
第七輪:12月。艾賓浩斯記憶法背誦+預測考題+準備時政+默寫。艾賓浩斯記憶法一輪下來每個知識點都能背個四五遍。預測考題我是把所有沒考過的知識點都標記出來,實際上也是查缺補漏,擴大背誦面。時政就是準備語料庫,將各種熱點內容結合哲學原理思考出題角度,我也做了一份自己的時政資料。
總結:經(jīng)過七輪十幾遍的背誦,我基本掌握了整本書的內容。最終取得了128分,在考試的時候所有的基礎題我都非常有把握的答出來了。 中國近代史
這兩天很多同學跟我說不知道近代史怎么學,好亂。這門專業(yè)課的參考書確實不太適合應試,但是作為了解歷史背景還是很好的,我拿到書的第一刻就像看小說一樣的把兩本書都看了一遍。下面是具體的學習安排。
7-8月 入手熟悉課本
9-11月 背背背
12月 復習 7.1-7.15 拿到書像看小說一樣快速過了課本,熟悉整本書的脈絡和歷史背景。 7.15-9.10左右 基本上以一天一節(jié)的速度嘗試著背誦課本內容,同時用政治精講精練、圣才、李侃、王檜林的參考書作為補充,理清每一個歷史事件的脈絡,對歷史背景原因過程意義教訓等有個基本把握。這個和過程其實也是擴充知識面的過程,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得學得深,還得學得廣,最好坐在考場上你覺得這些題目你都是在“降維打擊”。 因為參考書上的文字描述很多不夠學術不夠書面化,所以不太適合寫在試卷上。這個時候我們就用其他參考書的表述,這樣也更容易背一點。 這一階段我做到了對每一章的基礎內容非常熟悉了,像上冊的戰(zhàn)爭史,革命史部分,我熟背所有的不平等條約,改革措施,意義教訓等。下冊的會議內容,文章,論戰(zhàn),政策也非常熟悉。但是所有的知識都還亂亂的,不成體系。 9.10-10月上旬 1、整理筆記。因為上一階段的只是學的太亂了,這一階段我花了很多精力整理筆記,這里建議大家可以在上一個階段就開始整理,我開始的遲整理起來太累了,學的時候容易焦慮。 大家可以自己做思維導圖,或者用電子版,我比較習慣手寫。不用太詳細,目的就是給自己提個醒,這個歷史事件中我該掌握些什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考試題目讓你介紹太平天國運動,你該怎么答。 2、背誦記憶。同時這個階段我也用艾賓浩斯記憶法繼續(xù)背誦,但是實在是內容太多了,沒有堅持下去。這個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不遺忘,其實只要每天都記得復習一下前兩天背的,效果是一樣的。 3、總結。非常重要!!!總結一是總結線索,二是對比總結。 線索就是按照屈辱史,救亡史,黨史的基本線索進行總結,下冊的書再按照四個階段進行學習。 對比總結就是各種論戰(zhàn),中共會議,土地政策,兩次國共合作等等的總結。 10月中上旬-11月底 1、繼續(xù)背誦,每天都會復習前兩天的記憶內容。同時對照考綱和真題,查缺補漏。這里非常有用,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遺漏了不少我以為不會考的知識點。這里建議大家在初期就對照考綱進行背誦。 2、以題目問答的形式背,這里我用的是知博的復習一點通,一共有129道題目,我大概一天背十幾二十道題,有了前期的積累,這一遍就很快。 3、寫課后習題。這是我備考過程中最大的一個彎路!!一定要早點開始寫!!!我之前想通過課后習題檢驗背誦成果的,但是發(fā)現(xiàn)有很多題目是書本沒有答案的,寫一道題目我要從網(wǎng)上查閱非常多的資料,費時費力,進度極其緩慢,還耽誤其他科的進度,異常的焦慮。后來我專門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專門寫所有的課后習題,其他科的都不碰,才勉勉強強的搞定,讓復習走向正軌。好處就是自己花費精力寫的幾乎不需要背就能記得七八成,這也為我節(jié)省了一定的時間。 4、默寫。每晚結束學習之前都會默寫幾個總結性的知識點。比如所有的論戰(zhàn)、條約、會議,兩次國共合作,屈辱史,救亡史等等。 5、背真題。當你學到這里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真題真的就不難了,就是個熟練度的問題,我當時四天就帶著背完了,背了兩遍。 12月沖刺 1、用艾賓浩斯記憶法背誦,保證不缺不漏不遺忘。因為這個時候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所以兩本書兩三天就可以背一遍,保證速度。 2、繼續(xù)默寫 閉上眼睛默寫整本書,大概寫個提綱就可以了,一定不要讓默寫占用太多時間,默寫是手段不是目的。 總結:近代史不像哲學那本書條理清晰,我在復習的時候也是不停的走彎路。總的來說,對知識要廣而深,初期知識面一定要廣,結合各種資料擴充內容,同時書上的所有知識點都不要放過,仔細摳考綱。后期學的要深,注意線索總結和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