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專業課微電子器件115分,因為22年專業課相較21年難度增加,所以已經是一個相對高的分數,下面淺談一下對這門課的心得體會。
因為決定報考832方向比較晚,我大概是從九月中旬從零開始的專業課學習。我本科也上過這門課,沒有認真聽過課,期末總評剛剛及格,可以說是零基礎了,本身也是小跨考,所以其實專業課起步比較晚的同學不用過度擔心學不完。
微電子器件這門課在考研上的特點我覺得就是資料很少,練習題尤其是真題更少,導致很多人表面上覺得自己掌握了,但上了考場發現自己學的和考點考察的相差甚遠。而且只掌握基本的知識點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趨勢就是考的點很細,20道不定項選擇題,一道考察好幾個小知識點,但凡有一個不確定那這道題直接三分沒有。所以這門課是決定你上限的一門課,可以講投入小回報大,對比數學經年累月的做題最后大家差距沒有很明顯,專業課復習周期沒數學那么長,但是能拉開很大的差距,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復試聯系導師的過程中,導師更喜歡專業課分數高的同學,所以專業課成績至關重要。
那么我下面分享我的專業課復習經驗,不一定對每個人適用,僅做參考。在新考綱出來之前,可以參考往年的考綱,首先明確哪些內容是要求的,哪些是不要求的,我就曾經花很長時間看過不要求的知識點,白白浪費時間。下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學習經驗,就是看課本。課本是出題來源,雖然每年考試都會有一些超綱的或者說不在課本上的內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超綱的題不會,把課本吃透也能得到很高的分數。拿我自己為例,今年超綱的題我直接放棄了,但超綱的題只有三分,剩下的題都能在課本找到來源。所以與其花時間看半導體物理和工藝方面的內容,倒不如多看幾遍微電子器件課本。
我第一遍看課本比較慢,畢竟是從零開始學,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到最后書越看越快,不到半天就能過一遍,基本上書上的每一句話都有印象。
有幾點要說明,書看得細不細是關鍵,不要忽略任意一行字,不懂的時候一定是前面某個部分或者概念沒有理解徹底,要把每一行字弄明白這行字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可以說教科書上每一行字都是考究嚴謹的,弄清楚里面的邏輯細節是很有必要的。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書上,至于ppt和其他資料是輔助理解的工具,遇到書上不會的地方多看看其他參考資料的解釋,會發現有些難點不是考點,這些資料起補充和重點導向的作用。除了課本以外,第二個重要的資料就是往年真題。真題基本都是殘缺不全的,而且答案有很多錯誤,而且近幾年題型一直在變,不過真題仍然是我們感受考點的最重要來源。微電子器件能考的就那么幾百頁書,做真題會發現有很多一直在考甚至原封不動的題目,除此之外通過做真題能檢驗自己的復習成果,只有會做題才說明適應了考試要求。
本人的經驗不一定是最好的,今年也看到了很多厲害的高分考生,相信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重要。最后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如愿考得理想的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