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基本院校/專業情況介紹
學院+專業介紹 法學院 法學院坐落于地處華南植物園旁、廣州市天河區龍洞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的廣東工業大學(龍洞校區)。學院溯源于1995年成立的社會科學系,秉持“厚德、明法、守正、篤行”的院訓,遵循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和社工人才。聚焦數據法治、知識產權、工業法治、灣區治理、社會政策、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等領域,塑造學科發展特色,培育學科發展優勢。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各類研究生800余人,教職工52人。
專業建設上水平。現有法學、社會工作2個本科招生專業和社會工作(MSW)、行政管理、企業合規風險管理3個碩士點。擁有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廣東工業大學網絡和數據法治研究中心”、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治理與法治保障研究中心”、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州數據法治研究中心”、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數字經濟與數據治理實驗室”(分室)等省級研究平臺。分別被國家民政部和廣東省民政廳認定為“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和“廣東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育基地”。
師資隊伍上層次。現有專任教師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名,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博士后合作導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32名,校外碩士生導師4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近70%。教師中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中國法學會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廣東省法學會副會長,“南粵優秀教師”等。同時有教師擔任廣東省法學會醫藥食品法學研究會、廣東省法學會工業法治研究會、廣東省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及廣東省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協會的會長。近年來,教師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高水平論文、咨詢報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的關注。有多名教師被聘為各類省級機構咨詢專家;教師創辦的社會服務機構效益顯著,受到政府和業界好評。
人才培養上質量。學院與美國明尼蘇達州圣托馬斯大學法學院達成“3+1”聯合培養LL.M碩士合作項目,與臺灣亞洲大學、香港協青社、新加坡德教太和觀等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每年不定期組織學生出境訪學交流。模擬法庭競賽、社工案例分析大賽、“粵臺優秀青年學生修學行”、“粵港澳青年公益行”等品牌活動,為學生開闊視野、增強實踐能力、提升綜合素質提供了優質平臺。學生榮獲第九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第十三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等一批國家級省級獎項。近五年,應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均保持在94%以上。近三年,法學專業學生參加法律職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為65.29%,社工專業學生考研錄取率達20%。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蔡延青、“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周小燕、“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漢良等一批優秀校友活躍在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向下滑動查看
學費、學制與獎助政策 學費與學制 行政管理學碩:8000/年(3年學制) 獎助政策 1.非定向就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享受獎助學金。
2.獎學金體系涵蓋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拔尖創新型人才獎學金、卓越應用型人才獎學金及單項獎學金等。 (1)全國統一考試方式錄取的一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為5000元/生·學年,推薦免試方式錄取的一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為10000元/生·學年,原則上100%覆蓋;二、三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實行動態管理,一等獎學金10000元/生·學年,二等獎學金6000元/生·學年,三等獎學金2000元/生·學年,覆蓋率一般達80%。 (2)國家獎學金20000元/人,每年評選一次。 (3)入選“研究生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或“研究生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者,可按學校規定獲得研究生拔尖創新型人才或卓越應用型人才獎學金。研究生拔尖創新型人才另可申請國際合作交流專項資助。 (4)單項獎學金在二、三年級研究生中評定,包含優秀研究生干部獎學金、研究生文體活動菁英獎學金和研究生社會實踐菁英獎學金等。
3.助學金體系涵蓋助學金、聯合培養基地補助及導師資助金等。 (1)助學金100%覆蓋,標準為每年6000元/生·學年。 (2)聯合培養基地補助和導師資助金將按照參與基地項目及導師課題的成效進行確定,包括生活補助與科研獎勵等。 (3)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可通過申請“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及擔任研究生“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崗位等方式獲得資助完成學業。
4.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獎助學金作適當調整。
第一志愿錄取名單(含初試分數)
![]()
02 國家線&復試線
![]()
03 考試科目介紹
初試考試科目 ![]()
參考書目 (618)行政管理學 1.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六版),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年 2.郭小聰,行政管理學(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3.丁煌,行政管理學(第三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年 4.杜寶貴,行政管理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5.徐雙敏,行政管理學(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8年
(826)管理學 1.周三多,管理學一一原理與方法(第六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2.(美)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第九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
考試大綱 行政管理學 ![]() 管理學 ![]()
04 復試
復試內容 1、專業知識考核(滿分30分,時間為60分鐘): 重點考察考生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為在線開卷考試。復試科目為:行政管理學。
2、外語考核(滿分20分): 包括聽力、口語考核,安排在視頻面試當中進行。
3、綜合素質考核(滿分50分): 包括遠程面試作答與考生材料研判。遠程面試作答的考核內容包括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和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綜合材料研判是通過考生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個人自述、讀研擬研究選題及框架、專家推薦信等補充材料,加強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質與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綜合素質等情況的全面考查??己朔绞綖槊嬖囎鞔鹋c考生材料研判。
4、同等學力加試安排(閉卷考試) (1)政治學原理,2022年3月29日9:00-10:00。 (2)行政法學,2022年3月29日10:30-11:30。
錄取原則與錄取程序 總成績計算方式 考生實行差額復試,凡復試成績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復試成績占40%的權重得出招生考試總成績,并按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復試成績 = 專業知識考核得分 + 英語考核得分 + 綜合素質考核得分
總成績 =初試成績÷(初試滿分/100)×(1-復試成績權重)+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權重 復試成績公示 學院將在復試完成后于學院網頁公示復試成績及總成績。 錄取原則 將根據錄取名額,按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首先從專業第一志愿報考的復試及格考生中錄取,其次再從專業非第一志愿報考的復試及格考生中調劑錄取。總成績并列且正好處于專業錄取名額邊緣的考生,按照錄取名額錄取初試成績較高的考生。擬錄取考生須按照學校要求簽訂相關協議。
(1)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予錄?。?/strong>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不合格; 2)未參加復試或復試不合格(復試成績為復試各方面考核成績之和,復試成績低于60分為不合格); 3)同等學力加試成績不合格; 4)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 5)提供虛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