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專業情況介紹
學院/專業介紹 機電工程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已有50余年的辦學歷史,學院設有機械電子工程系、機械制造工程系、機械設計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包裝工程系、圖學與數字媒體工程系等。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134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49人;博導19人,碩導85人。目前擁有"省創新團隊"1個,"省領軍人才"1人,廣東工業大學"百人計劃"特聘教授2人,珠江學者1人, 德國洪堡學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師5人,廣東省"千百十"國家級培養對象 1人、省級培養對象1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2人。學院現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機械工程教授評審權,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機械裝備與控制技術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本科專業6個,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2011年,學院科研經費達3286萬元,不含省創新團隊3000萬元及省領軍人才600萬元。近5年以來,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余項、主持重點基金2項、聯合承擔3項、863計劃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項、973計劃子項1項以及省和企業等一大批科研項目;發表SCI/EI論文300余篇,獲發明專利30余件、軟件著作權10余項;2000年以來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
學費、學制與獎助政策 學費及學制 ![]()
第一志愿錄取名單(含初試分數 ![]()
02 國家線&復試線
![]()
03 考試科目介紹
初試考試科目 ![]()
題型分析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數學 邏輯 寫作 (共300分)
分值分布: ①數學(問題求解15題、條件充分性判斷10題,每題3分)共75分 ②邏輯推理(30題,每題2分)共60分 ③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1題30分+論說文1題35分)共65分。
04 復試
考試內容 1、專業知識考核:采用抽選“題庫”現場面答或抽選“題庫”在線開卷筆試(短時間內作答后拍照上傳)的方式。 2、外語考核:考核方式以口試為主,包括外語聽力,口語及專業外語,側重于個人基本情況、經歷的介紹及日常用語對話。 3、綜合素質考核:考核內容包括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和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 4、同等學力(或其他)加試安排:加試安排初試未選考的另外兩門專業課。采用網上在線筆試形式,安排專人監考。(騰訊會議號另行通知) 5、工程管理(MEM,含工程管理、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物流工程與管理領域)的考生應加試思想政治理論科目,滿分100分,折算計入考生復試綜合考核部分的20%成績。采用網上在線筆試形式,安排專人監考。(騰訊會議號另行通知)
錄取原則與錄取程序 總成績計算方式 考生實行差額復試,凡復試成績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復試成績占40%的權重得出招生考試總成績,并按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復試成績 = 專業知識考核得分 + 英語考核得分 + 綜合素質考核得分 總成績 =初試成績÷(初試滿分/100)×60%+復試成績×40% 復試成績公示 學院將在復試結束后于學院網頁公示復試成績及總成績。 錄取原則 將根據錄取名額,按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首先從專業第一志愿報考的復試及格考生中錄取,其次再從專業非第一志愿報考的復試及格考生中調劑錄取。總成績并列且正好處于專業錄取名額邊緣的考生,按照錄取名額錄取初試成績較高的考生。擬錄取考生須按照學校要求簽訂相關協議。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予錄取: 1)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不合格; 2)未參加復試或復試不合格(復試成績為復試各方面考核成績之和,復試成績低于60分為不合格); 3)同等學力加試成績不合格; 4)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 5)提供虛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