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12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中國海洋大學973地質學初試原題占一半以上,把握好概念上岸就穩了!

[復制鏈接]

968

主題

1001

帖子

4887

積分

入駐機構

精華
0
威望
2
K幣
4885 元
注冊時間
2021-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4-1-11 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各位備考的同學們,24年考研已經落下帷幕,想必大家都對考研初試情況很好奇,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小海火速邀請到咱們973地質學的24學員來給大家做初試考題分析以及備考經驗分析,大家千萬別錯過啦!

題型分析
1.名詞解釋(15*2分)

2.簡答(8*10分)

3.論述(2*20分)

今年的考題主要有三個類型,15個2分的名詞解釋,8個10分的簡答和2個20分的論述題,一共150分。簡答和論述題數量不固定,去年是6個簡答和3個論述,今年是8個簡答和2個論述。

名詞解釋主要考書中的概念,比較淺顯;簡答題考察的也是書里概念,但是需要你分類列點回答出來;論述比較考察地質思維,會問很總體性的題,比如我們學了什么是斷層,斷層的類型,他會問怎么分辨斷層,怎么確定斷層的時代?或者問華北板塊的地勢特征。

再比如我們學了板塊構造、地殼的演變,就需要根據所學內容對歷史特征進行論述,但是總體來說都是比較簡單的題目。

難度分析
1.考察內容中80%都是概念題,其余20%注重考察綜合能力和地質思維

2.總體看比較簡單,基礎概念考察較多,大部分都是非常淺顯、在課本上出現過的題,甚至還直接出現了原題,以及課本大標題,并且概念題偏多,只要大家把書背好,差不多都能回答。

最新方向解析
1.三大類巖石(沉積巖 巖漿巖 變質巖)依舊是出題的主要方向,可以說占到了題目的50%甚至更多,每年名詞解釋至少會有5-6個是三大類巖石方向的題,并且在大題里至少有3-4個三大類巖石相關的題目(結構構造、巖石類型、形成作用),并且出題順序也是按照課本順序來。

在這里給大家一個建議,我們學的每一個巖石它會有很多結構構造,這些結構其實不用死記硬背,你只要理解它的成因,用你理解的方式答出關鍵要點就行了。

此外巖石類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巖漿巖和變質巖,巖漿巖已經連續三年以巖石類型來出題考察了,變質巖的巖石類型今年也有考到,總之這三大巖都非常重要,需要大家重點去掌握。

今年九月份地質學變了專業課,之前考的是983和664,沉積巖作為一門專業課考察,在考試科目變成973后,沉積巖依舊非常重要。

2.(礦物、地球化學、地層、地質年代、構造地質學 )至少出一道大題或一個名詞解釋,或者一道大題加一個名詞解釋,很少會超過2道或3道,礦物考察也很簡單,會直接問你礦物是什么,要不就問什么是精制鐵之類的問題,但是礦物它會出一道大題,難度比較大。

地球化學對我來說挺難背,但是也不需要去單獨買一本地球化學的書,專業課書《地質學基礎》里有包含地球化學的內容,其實已經足夠,因為地球化學考的很少,并且很少會考一道大題,一般就是名詞解釋,只需要背地理學基礎里提到的概念就行,實在不行也可以從紅寶書上補充拓展一些化學的相關概念。

地層學也是一個重點,尤其地層的沉積接觸是每年必考的重點, 22年考到了地層接觸關系的特點,23年考地層不整合接觸的地質意義,今年考的是沉積接觸和侵入接觸的識別標志,同一個知識點會從不同的方向來反復考察,需要重點準備。

地質年代一般會在名詞解釋里考察,很少會出大題。

構造地質學容易出論述題方向,因為它包含了大陸構造學、斷層褶皺,大陸構造近幾年特別愛考,比如說俯沖帶、大陸碰撞等,但是這一方面的知識內容在《地質學基礎》這本書里講的有點少,大家可以看《普通地質學》這本書。

3.古生物學、地層演化考察較少,但不是不考。古生物學在前幾年會考,但不會考大題,就考名詞解釋,比如說問你什么是原生動物、什么是標準化石等,這種題也不用看太多,就掃一眼記住就行。

備考要點
1.真題很重要!!!

真題它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很多真題的重復率非常高,幾乎有一半以上的真題都重復出現過,而且也有相同知識點多次重復出現的情況,只要你把每年的真題都差不多背熟,可以說也基本能應付一半的考試。

2.注重理解,不要死記硬背。

一定要注重理解,尤其是不理解的知識點需要搞明白原理才能記得更牢固,因為地質學專業知識點很多、很密、很發散、也很亂,所以不能純靠死記硬背來記住,可以按照關鍵詞,有理解性地背,這樣背誦速度能快上不少。

3.學習時形成自己的知識點框架,用地質思維思考問題。

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也就是要學會地質思維,因為論述題的考察是一個很大的方向,需要我們用發散的思維來進行回答。

可以在每天背誦的時候按照書的目錄自己整理框架,然后根據框架將知識點補充豐富,再進行分散,讓自己的框架越擴越大,到后期背誦時可以直接按照框架來背誦,會背得特別快。

篇幅原因,小海只列了部分關鍵內容,完整分享戳咱了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4 23:00 , Processed in 0.068055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2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