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山大考研校617+813文學學員,今天由我來給大家做一下文學初試的經(jīng)驗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4年試題題型分析617中國文學史的題目從20年開始就沒有名詞解釋了,所以基本都是簡答和論述。813中國語言文學綜合開始增加了古文閱讀的一個部分,文學批評的分數(shù)是下降了的,不過最開始文學批評的難度也不是很高。然后古文閱讀也是難度不高,基本上就是送分的題目,我當時基本上沒有怎么準備這兩個部分。但是古漢語基礎(chǔ)不是很好的話,還是要去積累一下基本詞匯的。
617中國文學史(含現(xiàn)當代) 簡答題7個,每題10分;論述題4個,每題20分。其中簡答最后兩個題和論述最后一題為現(xiàn)當代文學題目,總共40分。 也就是說現(xiàn)當代文學的占比很低,在到了中后期的時候,不應該以課本為主,以課本為主的話它的考題范圍就比較分散,所以最好是背題集,今年考的《傷逝》、先鋒小說的先鋒性,還有郭沫若早期詩歌成就其實基本上都在題集上。
813中國語言文學綜合 語言學部分:名詞解釋2個,簡答題2個,論述題1個,共50分。 文藝學部分:簡答題2個,論述題1個,共50分。 有文學評論和古文翻譯題目。
24年試題難度分析
617中國文學史(含現(xiàn)當代) 我備考時課本看得不是很好,所以到最后的時候其實是在壓題背,很多題目大范圍壓中了,但是小的方面沒壓中。像先鋒小說的先鋒性,這個在題集上是有的,而且也重復考過,但是山大從來沒有考過余華,一般考西方派的時候,所有的當代之后的作家基本上只單獨考察過莫言,沒有考察過其他的單獨作家。但是今年他的先鋒派考察了余華的作品。
813中國語言文學綜合 語言學部分從來沒有超綱過,背課本完全夠用了。但是山大最近幾年,尤其是從去年開始,簡答題第一題總是會出現(xiàn)課本之外的題目。比如去年考了一個文學的內(nèi)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但是那個是在課本的第一章有提到過一句,我覺得背上那一句的話應該也會得一點分。
24年試題最新方向解析綜合以上的一些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山大最新的出題方向。
617中國文學史(含現(xiàn)當代) 具體題目中出現(xiàn)以前未考察的具體人物及作品。涉及到了余華先鋒小說的先鋒性,還有曹植的洛神賦這樣兩個在以前沒有考察過的方向。而且這兩個方向跟其他的一些我沒有壓中的題目是不太一樣的,因為這兩個人他是沒有考察過的。
但是這兩個人的具體作品今年要考察也不是無跡可循的:今年余華老師的作品《河邊的錯誤》改編為電影上映。曹植的《洛神賦》在之前考察過更加寬泛的題目:建安抒情小賦的藝術(shù)特點,當時這個題難度還挺高的,因為很多同學都會想到曹操、曹丕、曹植他們的詩歌,抒情小賦是在之后的幾節(jié)里,只考察過非常小的一節(jié),而且講的也是比較不成系統(tǒng),主要講的是一個發(fā)展流變,所以這個題當時難度還挺高的,不過我看學姐說如果你知道洛神賦的話,這個會比較好答一點,然后今年就考了曹植的洛神賦。 文學考研的周年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現(xiàn)當代,如22年考察《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是1942年進行的(考研政治會出現(xiàn))。
813中國語言文學綜合 文學綜合特別需要注意的應該就只有文藝學的部分,語言學背課本確實完全夠用了,甚至還要自己適當擴寫一些。 文藝學出題靈活,開始出現(xiàn)課本之外的問題。比如去年還是依照課本上已有的兩句話然后往外引申了一下,所以說文學的課本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有時間的話去看別的書,那最好是把文學理論課本從頭到尾全書背誦,而不是只背關(guān)鍵句。
備考注意點
前期(1月~6月) ?專業(yè)課以擴充原典和理解、記憶大框架為主。不要只是看一遍。 ?英語注意一定要學語法,同時背單詞。
中期(7月~10月) ?專業(yè)課最后通牒,必須開始背誦。 ?英語訓練閱讀等各項能力。 ?政治聽網(wǎng)課,一定要了解框架。
后期(11月~12月) ?在保證心理素質(zhì)和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強化背誦。 ?開始模擬考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有任何考研備考問題可以聯(lián)系小珊學姐(SDUKY666)幫你解答呦,也有更多上岸資源可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