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考研備考階段,大家都會聽到網上說今年是“考研大小年”的「考研黑話」,來定義今年考研的難度。 所謂“大年”就是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
而“小年”正好相反,由于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
尤其是在看到24考研報考人數下降后,大家都開始擔心25考研是“大年”,競爭壓力會變大。
那么,今年真的是“考研大年”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24考研情況回顧
要分析25考研的情況,離不開24考研情況的回顧。
相信有很多二戰或者備考時間較早的25考研同學,都或多或少的關注過24考研的情況,了解到24考研是“考研小年”。
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一:報考人數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教育部在11月22日正式公布了今年考研報名人數:據統計,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較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474萬人,減少36萬人!下降約7.6%!
![]()
在擴招的大背景下,報考人數下降,考研的上岸難度確實會適當下降。
原因二:24考研閱卷普遍寬松
從報名階段就出現部分院校報考人數下降、報錄比<1、部分院校爆冷等現象,都證明了今年是“考研小年”。
而從閱卷來看,從一些閱卷老師發布的消息來看,24考研公共課主觀題閱卷較為寬松。
原因三:政治簡單,英語難
雖然#考研政治 簡單#上了熱搜,但考完英語后,熱搜也炸了,前20條至少有6條都和考研英語相關,核心就是一個字“難”。
但題目難,大家都難,難度正是與別人拉開距離的關鍵。這個時候會更考驗大家的心理素質能力及臨場發揮能力,對于認真備考基礎扎實的同學們來說,反而是上岸的機會。
雖然24考研分數線普遍上漲,但從數據上看,24考研部分院校一志愿上岸率確實大幅提高,最高高達89.1%。
那么看到這里,不得讓25考研人心里犯了嘀咕:25考研豈不肯定是“考研大年”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25考研是考研大年?
與“考研大小年”最直接相關的數據就是報考人數了。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為443.1萬,對應參加2024年考研;2019年高考本科招生431.29萬人,對應參加2023年考研。
![]()
而2021年高考本科招生444.6萬人,僅比2020年的高考本科生招生人數多1.5萬人。也就是說,應屆本科生考研的學生人數可能沒有較大變化。
不過考研群體中,除了應屆畢業生,還有大量的往屆生及在職人員報考。
近年來,往屆生的占比是逐漸升高,人數也逐漸增多,在24考研中占比甚至突破50%!
這代表雖然24考研報考總人數下降了,但選擇二戰、三戰的往屆考生并沒有明顯下降,下降的是應屆考生。
而到了25考研,往屆生考研比例還將持續上漲,預計將突破55%的大關。這也就意味著25考研人數還是有很大可能上漲!25考研真的可能是“考研大年”!
除了報考人數,推測25是“考研大年”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 公共課難度升高 其實回顧往年的情況,也都會發現,每年都會有考生吐槽題目難度變大,事實也是考研的難度在逐步增加。
由此看來,25考研的難度大概率會繼續延續往年年的“優良傳統”,只會繼續加大難度,降低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 更多院校參與統考 從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起,教育專業學位碩士業務課考試科目將增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供相關招生單位自主選擇使用。
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高校加入統考大軍,24考研如此,25考研更是如此。
而統考意味著把大家要用相同的評選標準進行篩選,大概率是會提高分數線的。
● 分數線可能再次上漲 根據國家線趨勢可以看到,24考研分數線上漲的專業較為集中,也反映了研究生招生方向的變化和報考熱度的變化。
而25考研是完成專碩擴大至三分之二的關鍵一年,因此25考研中學碩分數線大概率會繼續上漲。
并且,雖然考研整體是擴招趨勢,前一段各大高校又新增碩博點了!碩士學位授權點更是高達1924個,但并不一定首年就開始招生!
這些種種不利好的情況擺在眼前,我們25考研的同學應該如何應對呢?
25考研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對于“考研大小年”的說法本身就具有極大的主觀性。
有的同學認為今年報考人數會漲,但也有同學認為,25考研人數將繼續下降,畢竟現在大家的選擇更多樣化了。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情況不同,對考研的主觀感受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并且,整體推測是不能用來替代具體情況的,可能今年整體的考研熱度有所下降,但你自己所報考的院校專業“爆了”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對于“考研大小年”,我們應具體到是否是自己的院校專業的“考研大小年” 大部分院校每年報考的人數不會出現大規模浮動,但某些院校在當年進行大規模擴招或者新成立某個學院等情況會導致大小年的狀況。
當然偶爾也會出現一些比較“玄學”的情況,大家一股腦兒去報考某一個院校或默契的不報考某個院校,這會導致大小年的出現。
不管是大年還是小年,其實放到每個個體身上,考研對每個同學的難度仍然是差不多的。
所以拋開一切來說,增強自己的勢力,甩掉對手才是最關鍵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