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40113|回復: 9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方向06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初、復試總結

[復制鏈接]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8 0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各位研友,

大家好!

我在2月25日查到自己的初試分數(shù)后,即在 “考研論壇”上申請了用戶名,并發(fā)帖與各位研友交流應試的感受與經(jīng)驗。其間曾承諾版主,如自己得以順利被南大錄取,必發(fā)專帖,系統(tǒng)總結自己的備考及應試經(jīng)驗。南大外院于今日(即4月7日)下午公布了擬錄取名單,我最終的專業(yè)排名為第二名,比第一名同學低0.5分。錄取基本可以說已成定局。今如約踐諾。

首先,談一下初試。

(一)        政治與二外

首先,要對這兩門副科對于我們考研的意義有清醒的認識。按照南大的規(guī)矩,凡是超過復試線的考生,這兩門副科的成績便被剔除,僅根據(jù)后兩門專業(yè)課的總和來確定考生在復試名單中的排名。這造成一種印象,似乎這兩門課不必太過重視,應付一下就可以了。這是一種錯誤的印象,因為這兩門課的成績對于應試者能否進入復試線有重大的影響,決不可忽視。這兩門課成績的作用,就象是捆綁式火箭上的助推器,如果這兩門考得太差,主發(fā)動機(亦即專業(yè)課成績)再強大,也必受其拖累,使自己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境地。考后有研友曾寫電子郵件與我交流,其總分為340多,后兩門專業(yè)課成績總和在200分以上。而今年進入復試的最后兩名同學的后兩門專業(yè)課成績均不足200分。但南大規(guī)定的復試線總分要求要達到350分,這位研友僅以數(shù)分之差而與復試機會失之交臂,殊為可惜!!!由此可見兩門副科的重要性。

對于政治課的備考,要針對各個科目的特點,全面復習和掌握。政治課主要有四大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與鄧論和三個代表思想。其中,哲學與政經(jīng)邏輯性強,一定要以理解為主,輔以必要的記憶,才能有好的復習效果;毛概的邏輯性較差,而鄧三的邏輯性最差,所以這兩門課的記憶成分較大。我們被迫去學這些東西,這是在上者羈束在下者的一種思想強制,這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我們無力改變,就當喝中醫(yī)的湯藥,為了自己的前途強自忍耐吧。政治的備考,哲學和政經(jīng)一定要以深入閱讀教材內容(我用的是“紅寶書”)為主;毛概和鄧三則要以熟悉和記憶為主。這兩大類課程,可輔以必要的做題練習(我用的是任汝芬系列的系列二)。但習題只是幫助我們檢查和鞏固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的,切勿顛倒主次,必須以讀書為本。另外關于政治輔導班,我因為是第一次考研,心里總覺得不托底,報名上了任汝芬老師的輔導班,包括七月中旬的強化班、十二月的沖刺班和元月的點睛班。實際上的時候多有逃課發(fā)生,包括最后的所謂點睛班。我的體會是,政治輔導班的作用幾乎是零,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輔導班可能對于哲學和政經(jīng)這兩門課基礎差的同學有一定的幫助。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上還是不上輔導班。

對于二外,南大放得很松,學校的本意應當是希望考生將精力放在專業(yè)課上,不要希冀利用二外去拉分。我的二外是德語。假設07年的二外難度與06年持平,考生只需掌握上下兩冊的《德語速成》中的課文與練習就應當可以對付考試了,不需要購買南大指定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德語教程》前三冊。

(二)        基礎英語與文學專業(yè)課

所謂“基礎英語”與“專業(yè)英語”的劃分,除了其內容自然有別之外,是人為形成的,并不是那么截然。每一位參加了文學專業(yè)課考試的同學都知道,除了第一部分根據(jù)所給引文列出作者和作品的名字這樣的“客觀題”以外,第二、三部分每道題的答案都是一篇小短文。我們在回答時,自然要運用自己英文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正是“基礎英語”要考察的核心能力之一。可以說,要答好文學考卷,除了透徹地理解和掌握學校指定的參考書目外,良好的英文書面表達能力是至為關鍵的。有研友曾與我交流,說每道題目都有感觸,但苦于無力用英文準確地表達之。這有力地說明了“基礎英語”與“專業(yè)英語”的關系。這兩門課實際是相互滲透的。我們在閱讀文學篇章的時候,何嘗不是在提高自己的“基礎英語”呢?而我們在為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英文基本功而閱讀好的英文散文時,何嘗不是在提高自己的文字鑒賞水平,從而也是在提高我們的“專業(yè)英語”呢?我個人的備考體會是,所謂“基礎英語”如果視為一門獨立的考試科目,則專門花費在這個上面的時間和精力在整個備考總的付出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這門“課程”的準備完全可以采取“隨興之所至,取文辭自覺可觀者而覽之”的原則,不必抱太強烈的目的性。讀書本來就應當是一件樂事,貴在能“涵泳其間”。選看一些自己喜歡的英文散文,做到“習而不輟”,保持與新鮮的語言材料的接觸,斯足矣!文學課的備考,必須以對學校指定的參考書目的透徹理解和全面把握為基礎,因為150分的文學考卷中,基于參考書目的就占到了100分。只有真正做到了透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比較勾連不同的文學選篇,才能對考題所涉及的選品內容有深入的見解。今年的文學考卷第三部分是兩道分值均為25分的對所給引文的評述題,靈活性最大,是學校藉以拉開考生差距的手段。對于其中的第二道題目,即關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關系的評述題,前帖已備述之,茲不贅言。這里想著重談一下自己對第三部分第一道題目的感受。這道題我只記得大意,似乎是講美國文學作品有一種教育功能,可使讀者了解到美國社會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等等。這道題目在應試時答得很差,首先我很討厭這種觀點,覺得很干癟和乏味。在這樣的情緒之下,自然也覺得思維枯澀,難以為文,只是敷衍地答了一下。這道題我的預期分值不超過5分,實際上老師給我3分我也覺得賺了。可以說把這道題基本放棄了。前一段我才回過這個題的味道來。假如現(xiàn)在讓我答,我會以這樣的思路去組織答案:這種觀點只是看到了美國文學中某一種流派,即所謂“l(fā)ocal colorism”所采取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即在作品的文學表現(xiàn)中多反映某一地域所特有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但這只是一種手段,而并非目的,是為達成文學表現(xiàn)的效果服務的。題目中引文的觀點有以手法為目的的本末倒置的嫌疑。這就如同中國古代文學中歷來有人主張“文以載道”的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但實際的情形卻是“文可以載道,卻不必載道”。文字有自身的趣味,并不天然負載著傳揚儒家道統(tǒng)的義務。文必載道而后可,是對文字的束縛乃至戕害。以美國文學為例,其價值并不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于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的反映,有以思想為文者,如愛默生,不滿于體制化之宗教、日益猖獗之物質主義、但求取合于世之因循(即所謂“social conformity”),而力倡transcendatalism;有以險怪為文者,如愛倫坡,其作品遠離現(xiàn)實社會,獨好表現(xiàn)人性中陰暗幽微、癲狂扭曲之情狀;有以寓言為文者,如海明威,其《老人與海》實為人類在孤獨無助之普遍境況中(即英文中所謂“the human condition”)之堅毅掙扎之寫照。此三子者,未嘗以描摹風俗人情為根本,然皆有所樹立,其文流傳至今,足可見引文觀點之偏頗。可惜我在應試時被對引文觀點的厭惡情緒所主宰,全然沒有想到這些,否則我的文學考卷成績應當穩(wěn)上120分(我的實際成績是114分)。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汲取的教訓。如果在應試時遇到這樣自己一時間無所感觸的大題,應沉靜其心,檢索腦中的知識儲備,尋找到自己有所感觸的適宜的切入點,依照“言之成理,持之有據(jù)”的原則去組織自己的答案,必有所得。我在這道題上的經(jīng)歷,生動地證明了哲學理論中關于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認識過程中的作用的論述。非理性因素對于人的認識功能的開啟與閉合、激發(fā)與抑制有著重要的影響。我討厭這道題的觀點,這種非理性因素極大地抑制了自己思維的活躍程度與走向,自己又未能及時給予調節(jié),導致在這道題上失分太多。夫哲學者,離吾人亦不遠乎!愿后來者以此為戒。

另外,我在以往的帖子中主張,除了徹底地掌握學校規(guī)定的參考書目之外,應當有一定數(shù)量和范圍的自主閱讀,以擴大我們的視野,這一定是有利于我們的應試的。而且這種自主閱讀,可以說既有利于我們對于文學專業(yè)課的備考,也有利于我們基礎英語能力的提高,專業(yè)課與基礎英語是相互滲透的。但有一點務須強調,必須以對學校指定的參考書目的掌握為基礎和主體,自主閱讀應當處于從屬和輔助的地位,畢竟有三分之二的文學分數(shù)是以參考書目為基礎的。對于學校指定參考數(shù)目的掌握,不僅要深入理解和熟悉各個選篇的內容,對于每個篇章之前的賞析和評述也要認真以待,特別是其中提到的文學概念和術語,要一無遺漏地涵蓋.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籍,深化對這些概念或術語的理解.總而言之,對于指定書目要真正吃透,努力做到爛熟于胸,這樣才能為文學考卷取得較好成績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談一下復試。

復試分兩大部分,即“中英文綜合能力筆試”與“專業(yè)口試”,以下分論之:

(一)        中英文綜合能力筆試

筆試由“中文綜合能力”與“英文綜合能力”兩部分組成,總計150分。其中,中文試題占50分,英文試題占100分。

中文綜合能力試題由三部分構成:

A:單項選擇題(共5道,每題1分)這部分屬送分題。

B:簡答題:蘇軾所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 - - -”這首詞是怎樣以月貫穿全篇的。(這道題的分值我不能肯定,應當是10分)

C:就魯迅先生三十年代發(fā)表在《申報》上的一篇題為“為翻譯辯護”的文章,寫一篇六百字的議論文,角度自選,題目自擬。

英文綜合能力試題由三部分構成:

A:完形填空(無任何選擇項,需據(jù)對文章理解自行給出缺失之單詞。供15處空缺,每空填入一個單詞,每空2分,合計30分)

B:中翻英(將所提供的中文選文中的劃線句子翻譯為英文。共有8處劃線句子,每句翻譯5分,合計40分)

翻譯試題中,我對兩句話印象尤深。很希望與參加了復試的研友以及和其他研友展開交流。其中的一句是“貌似癡直,心實狡黠”。這是中文選文的作者引述古人對于安祿山的評價。我是這樣處理的“Beneath the veneer of simplicity
and gruffness is a heart of much cunning and contrivance.”我覺得這樣翻譯比較符合中文原文的雅致之感;另外一句是“這段文字如此精彩,每句話都可圈可點。”所謂“精彩”,我覺得最準確的詞是“scintillating”。我的翻譯是 “So scintillating is this passage that every sentence in it is commendable.” 但在應試的時候,我把scintillating中的字母c給漏掉了。閱卷老師應當能看得出我想用的是什么詞。舉這句話,是想說明拼寫在筆試中的重要性;

C:命題作文(以Benjamin Franklin的一句格言為題[這句格言是“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議論文。分值為30分)

(二)        專業(yè)口試

由二外口試和英語口試兩部分組成,總計150分。二外口試占50分。

A: 二外口試 (由聽寫、單獨朗讀和問答組成)  

難度不大。先是聽寫一篇短文,然后主考老師挨個單獨對考生進行二外口語的考察。口語部分先是朗讀一篇用二外寫的文章中由老師指定的段落,之后老師會提些學習方面的問題,都比較好對付。

B:英語口試 (兩部分組成)

B1:人對機器的單向口語考察(由兩部分組成,在語音實驗室內進行)
  
  B1(a)給定一篇英文短文,在不允許預先準備的情況下,在三分鐘的時限內朗讀完畢。朗讀內容被錄制在 學校提供的磁帶上。短文措辭淺顯。這個考題意在考察考生的語音語調以及朗讀成篇文章時的節(jié)奏感。

  B1(b)給定一個話題,考生有3分鐘的準備時間。準備時限到達后,考生須在3分鐘內對著耳機的話筒講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考生所講述的內容不需要在整體結構上是完整的。給定的話題是:對于曾做過義工的學生在其就業(yè)時是否應予以特別優(yōu)待。我在回答時提出的觀點是不贊同優(yōu)待的:首先,贊同原來題目中提出的觀點,即義工不同與真實的工作,鮮有競爭性;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觀點,真正執(zhí)著地做義工的人,是本著無功利的仁愛精神(in the spirit of disinterested benevolence)在做的,并不求得到實際的好處.如果給凡是做過義工的學生在就業(yè)中給予優(yōu)待,就會出現(xiàn)以功利目的去做義工的投機心態(tài)和行為,這完全背離了義工的真精神.大意如此,實際應試時,個別句子在結構的組織上有些毛病.總的感覺,這道題處理得屬中等水平吧.它考察的是我們在給定的準備時限內對于既定的情景的反應和語言組織能力.

B2:面試

應試者被分為四個組別,每組每次同時考察三位考生,有五位面試老師。我的組別中有三位老師發(fā)問。首先是自我介紹,還問一些個人化的問題,如“你認為你的性格中最好的那部分是什么”。然后問一些專業(yè)方面的問題。我個人印象較深的問答內容有:先是一個女老師問我,為什么會選擇以文學作為自己的專業(yè)方向。我的回答從總體上講了一下自己對于英語的感受,大致如下:“I think I do have a passion or enthusiasm for English learning, for English is such a charming language. Except for one particular aspect English is entirely comparable to Chinese. This particular aspect that I am referring to is the formal beauty of language. The word “calligraphy” in English means at its most ornamental writing. Bu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is truly an art. No other language in this world is to be compared with Chinese in this particular regard. But apart from this English is entirely comparable to Chinese in terms of its power for expression”。我在這樣回答的時候,看到老師在不住地點頭,顯然是贊同我的觀點的。然后一位男老師問我的學習和工作經(jīng)歷。此后,又有一位男老師問我為什么不以翻譯為專業(yè)方向,而選擇文學。我的回答是:“The primary motivation of my choosing literature as my specialization is because I feel attracted to it, for literature is the form where language is used in its greatest subtlety and richness”。這位老師聽了之后,問我:“But that sounds too general. Can you give us a specific example?”我立即回答:“I can give you a very good example that will show you how witty English is when it is used by Shakespeare. From one of Shakespeare’s plays there is a very witty question which goes like this: “In kissing do you render or receive?” This is a very witty question, because it shows us the mutual dependence not merely in love but also in every other human relationship. Even in our case we both render and receive.”看得出來,老師們對于我舉的例子有著深刻的印象,他們自己說“a very impressive sentence”。還是那位男老師接著問我,能否說出例句所出的莎士比亞的那出戲劇的名稱,我確實忘掉了,因為它來自莎士比亞不太為人所知的一部戲,我如實以告。男老師有問我是否完整地讀過莎士比亞的某個劇本。我告訴他,我確實在上大三的時候把《Hamlet》讀過一遍,但不是完全能理解。但其中的有些章節(jié)我是很喜歡和熟悉的,比如著名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這段著名的soliloquy。女老師緊接著問我,能否背誦出這段獨白,我當即告訴她:“If you want me to do it right now, I can do i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the end.”問到這里,對我的提問就結束了。這位女老師用了一個英文單詞來肯定我的表現(xiàn)——“impressive”。面試的得分應當是不錯的。實際上從外院公布的復試的筆試部分和專業(yè)口試部分的成績來看,我的專業(yè)口試成績是最高的。

對于面試,我的體會是心態(tài)要放松,回答要對老師的問題形成有力的回應,同時不要去刻意顯示自己的英文水平,我的意思倒不是會使老師生厭,而是說在回答的時候要根據(jù)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采取相應的語言形式,簡單的意思就不要用那些偏難險怪的詞,好象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英文水平。細膩豐富的意思,就可以相應地用細致一些的英文。在自己的回答中,應當讓老師能感受到你的語言中有一種variety和richness。這是理想的境界,我自己也沒有達到。但原則上應當是這樣的。切勿以艱深言淺陋,這是貽笑大方的不智之舉。同時作答時語言也不可太干癟枯燥,全無變化。

考研實在是一件辛苦的事,折磨人的事。其中滋味,大家都很清楚。希望我所寫的,對來年考研的同學能有所啟發(fā),能使他們或她們少走些彎路。真誠祝愿所有的研友一切順利!

[ 本帖最后由 terminatxxx 于 2006-4-11 13:11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12 14:41 | 只看該作者
請不要用"前輩"這樣的字眼,用"研友"最好,最自然.

你的問題答復如下:

  1.對于參考書,簡章上給的比較籠統(tǒng),是不是考語言學就一定不會涉及到文學的內容,文學就不會涉及到語言學的內容呢?
考語言學的不用看文學方面的參考書目;考文學的不用看語言學方面的參考書目;這是一定的.請注意07年的考試簡章有無變化.這點應當不變.

  2.對于簡章上要求的國內出版的任何英語編寫的閱讀,翻譯,寫作書,英美文學史,語言學書,前輩是怎樣選擇的呢?可不可以推薦一下.
閱讀\翻譯\寫作在備考過程中未使用專門的教材.對于基礎英語的備考,我的方法是選擇閱讀自己喜歡的英文散文,沒有專門地做翻譯或寫作練習.我個人很喜歡張漢熙老師編的<高級英語>這套教材,這是一套高品質的教材.英文名稱為"ADVANCED ENGLISH".我原本打算把這套書的下冊好好看一下,實際備考的過程中也沒有做到.但下冊中的有些篇目我是非常喜歡的.我個人感覺,如果真正做到了吃透<ADVANCED ENGLISH>整套教材,應付任何學校的基礎英語都會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所謂"基礎英語"學校雖然當做一門獨立的專業(yè)課來考察,實際上在備考中專門花費在這個上面的精力在考研的整個精力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文學史方面的參考書,我是一直到05年10月才匆匆購買了一本英國文學史和一本美國文學史,均為中國學者所著作.實際的作用幾近于零.第一本還算粗略地翻看了一下,第二本徹底放棄了,因為著者完全不提具體的作品,只是干巴巴地列出了各個時期及主要作家的作品的特點.這本書實在不該買.文學史在今年整個文學考卷中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可以說沒有一道題是直接與文學史相關的.分值為25分的最后一道評述題是關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關系的,這可以說與文學史有些牽涉,就我所粗略翻看過的那本英國文學史而言,印象中根本就沒有專章討論這個問題.我在準備文學課時,計劃閱讀<諾頓英國文學選>以及<諾頓美國文學選>中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綜述,但實際上只看了其中的個別時期的綜述,完全不是自己本來計劃的那樣.這主要要歸結于自己的怠惰.今年的最后兩道分值均為25分的評述題,我的感覺是,只要全面深入地掌握了學校指定的參考書目,就能夠在回答這類范圍很廣泛的評述題時獲得一定的啟發(fā)和感觸.以關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關系這道大題而論,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感到涉及的范圍太廣,不好把握.但能聯(lián)想起選本中<法國中尉的女人>這個選篇中作者JOHN FOWLES對于維多利亞文學傳統(tǒng)的感嘆,以此為發(fā)端,以"言之成理,持之有據(jù)"的原則自己發(fā)揮.總之,文學史這方面沒有系統(tǒng)地準備.文學課的準備,一定要以指定參考書目為核心,以深入全面的理解和熟悉指定書目為基礎,輔以自主閱讀.[/color]

  3.大學語文應該怎樣復習
自今年起,大學語文在復試中出現(xiàn),占復試中筆試內容的三分之一的分值.大學語文的復習,我感覺是最愜意的,完全可以當作一種調劑的手段.今年的復試筆試中的中文試題中,考察對指定書目的熟悉程度的只有5分.中文功底好的同學在不怎么看指定書目的情況下,得分也可能超出全面認真看書的同學.我自己看得很全面,把有可能考察純粹記憶性的要點都覆蓋了.主要是不清楚所謂客觀題在整個中文分值中所占的比重.但我并不覺得我的工夫白費了,因為所謂客觀題的準備耗費的時間很少,我主要是看選本中的古文篇章,覺得很享受.大學語文的復習,完全可以采取見縫插針式的方法,作為換腦子的調劑.不要抱太功利的心態(tài).

  4.前輩是怎樣安排復習時間的呢?
復習時間的安排,我沒有明確細致的計劃,心里大致有個把握就可以.每天的時間是各科并舉的,但在中\(zhòng)后期向專業(yè)課傾斜.

  5.如果沒有南大的講義,是不是很麻煩.
我沒有南大的講義,就文學課而言,就是以學校指定的參考書目為核心,以一定范圍和數(shù)量的自主閱讀為輔助.基礎英語則是依賴積累下的底子,和備考過程中對自己喜歡的英文散文的閱讀.基礎英語我也沒有南大的講義.

  6.基礎卷涉及到英美概況的內容嗎?是的話我應該看哪本書?
基礎英語不涉及英美概況的內容.

[ 本帖最后由 terminatxxx 于 2006-4-12 14:51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12 14:49 | 只看該作者

續(xù)上帖

有一點在上帖中未提及,即在文學課的準備過程中,我購買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文學術語匯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以應付可能出現(xiàn)的文學術語釋義題.這本書很不錯,值得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

帖子

507

積分

中級戰(zhàn)友

Rank: 3Rank: 3

精華
0
威望
20
K幣
487 元
注冊時間
2005-8-10
地板
發(fā)表于 2006-4-12 18:10 |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覺得南大的德語卷子簡單得有點離譜,感覺上德語大一的水平,這樣的卷子可以說是送分,沒有區(qū)分度的,不知道南大其他小語種的卷子出得如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12 22:03 | 只看該作者
南大的德語卷子確實不難,我個人以為,其目的是不希望考生希冀憑借二外去拉分,而是要把精力專業(yè)課的準備上,這無疑是有利于大部分考生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10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0
K幣
10 元
注冊時間
2006-4-11
6
發(fā)表于 2006-4-13 16:16 | 只看該作者
[em:40] 實在太感謝這位研友回答我的問題了,我要努力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1

主題

1117

帖子

9845

積分

開國大老

Rank: 5Rank: 5

精華
7
威望
4812
K幣
5033 元
注冊時間
2005-8-30
7
發(fā)表于 2006-4-15 10:37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樓主對 語言學和翻譯那邊了解不啊

我現(xiàn)在是學計算機的,是不是考語言學或者翻譯比較好一點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15 10:42 | 只看該作者
我對于語言學及翻譯方向在專業(yè)課方面的要求不了解。至于考生對于專業(yè)方向的選擇,個人以為,應當從自身的興趣出發(fā),這樣才會有持久的動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28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0
K幣
28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9
發(fā)表于 2006-4-15 14:52 | 只看該作者

我已經(jīng)把本網(wǎng)頁保存了。

先保存再看,[em:4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2

帖子

210

積分

一般戰(zhàn)友

Rank: 2

精華
2
威望
85
K幣
125 元
注冊時間
2006-2-25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4-15 15:37 | 只看該作者
Hi, morgan620, nice to see your note online, brief as it is.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re-exa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guī)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lián)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wǎng)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7-7 03:51 , Processed in 0.073526 second(s), Total 20, Slave 20(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