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個論壇好象我們政法學院的同學比較少來,特別是法學的,快要考試了而問這方面問題的同學又比較多,也響應魚的號召,那我就寫點當時我考研時的經驗吧,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呵呵,高手看見了別拍我磚頭啊!好,言歸正傳.
當時考研時,我就是一直看華師指定的北大高教版的教材,然后買了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的,和這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就一直翻來覆去的看,因為把這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是有很大作用的,一是華師的題目不是很難,掌握好了基礎知識就比較有把握了.二是掌握好了這些基礎知識,就算出了比較難的題,你也可以用這些知識回答,畢竟答題的思路都是差不多的.有的同學只顧去看導師的論文,其實是不明智的.因為老師出題時主要還是側重基礎知識的考察,就算是出的比較難,但是老師看見你的回答中,顯示出的思路清晰,基本功很扎實,是不會否定的.當然不是說老師的論文都不看,有重點的看看就好了.我說的不明智是指把時間全部用在看論文上,結果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掌握,老師出了你沒準備的題目,你就傻眼了,畢竟老師那么多的論文不可能全部用來出題的.
當時我復習到最后時,一打開書看見書上的內容就想起來了,然后就不想看了,可是合上書就接著忘了,估計有同學也是這樣的,呵呵,其實不用擔心的,畢竟準備了那么久不是白準備的,當時我也是很著急,考試進考場之前回想書上的內容一點都沒印象了,可是一看見題目,接著記的內容全都出來了,所以我的結論就是不是自己忘的太快,而是沒有到真正考試的時刻,所以你的知識就沒有被釋放出來,就像是水龍頭一樣,平時都是關著的,到了那個時候就一下子打開了,所以有這種現象的同學不要擔心,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安心準備,考試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你記住了很多了.
答題嘛,概念辨析題,首先答出兩者的概念,越準確越好,然后再寫兩者的區別,書上有的那就往上寫,沒有的自己要找出來,比如說主體不同啊,客體不同啊,意義不同啊,然后各個不同再繼續分析一下.論述題嘛,依題目不同自己確定怎么回答.如果是分析一個問題,那概念,原因,與現實的聯系,弊端,分析,改善與發展等等.如果是區別的題,那就跟好說了,這些題目大家應該都有經驗對付了,呵呵,我就不多說了.主要是要答的準確,還要答的全面,讓老師看見你不僅基本功扎實,而且有清晰的思路.
考試之前我是心里沒底的,而且自己又是外校的,所以考試之前比較擔心,怕自己會不過線,可是分數還是可以的,兩門專業課都是130多分,嘿嘿,說明我的經驗還是有點實際意義的.
好了,就寫這些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本帖最后由 luyefan 于 2007-12-8 20:1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