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10140|回復: 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林大學各院系介紹

[復制鏈接]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吉林大學各院系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軍需科技學院

軍需科技學院是2004年原軍需大學并入吉林大學后,整合特色學科專業組建而成。現有專任教師6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占30%,碩士學歷以上占80%。
  學院現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林經濟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等12個本科專業。擁有預防獸醫學(食品安全)博士學科授權點,食品科學、預防獸醫學(食品安全)、軍事預防醫學(食品安全)、后方專業勤務、農業經濟管理、國防經濟等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食品學科具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是學院的主干專業和優勢學科,2004年國家一級學科水平評估列第10名。建有完備的功能食品中試、衛生檢驗、營養分析、工藝實驗室,在食品衛生檢驗和功能食品研究與開發等領域優勢突出,累計承擔國家、軍隊科研課題200多項,獲國家、軍隊各類獎80多項。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為新興重點專業,建有畫室、服裝設計室、服裝質量檢測室、特種服裝功能材料研究室及師生藝術作品展廳等9個教學和科研實驗室。現承擔軍隊及國家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教師藝術設計作品共獲國家級和省級獎27項,其中在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藝術設計作品8件。
  經濟管理學科創建于20世紀80年代,累計承擔國家和軍隊科研課題64項,其中 15項分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吉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及后勤學術研究成果獎等獎項,3項獲全軍重點學科建設優秀成果獎。現建有專業資料室及多媒體會計統計實驗室、物流模擬中心、期貨證券交易模擬中心等現代化的教學場所。

[ 本帖最后由 kz525252 于 2009-8-10 12:30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1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系所簡介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系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系由原軍需大學軍需管理系軍需裝備技術與管理教研室、機械基礎教研室、實驗室管理辦公室和軍需裝備實習基地組建而成,現隸屬于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目前該系的主要教學任務是承擔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相關課程。
      在師資隊伍中,目前該系在編教員11人(教學系列7人,實驗系列4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11人中碩士1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2人。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在機械工程領域內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以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該專業機電結合,知識面寬,知識層次高新,適應性強,社會需求大。畢業生可到國家機關、工業企業、經貿管理、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經營貿易、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基礎生物學系簡介
      基礎生物學系隸屬于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動物學系生物教研室,迄今為止已有50余年建設和發展歷史。
      基礎生物學系下設生物學、植物生物技術、植物生理與生化3個教研室。
      基礎生物學系設有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點1個,碩士點2個,現有教師1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人。目前本系的學術帶頭人為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植物學會、遺傳學會副理事長,文職少將,博士生導師李彥舫教授。學科帶頭人為吉林省遺傳學會理事,碩士生導師、教授,原亞萍博士。
      基礎生物學系目前承擔植物學、生物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植物細胞與組織培養、轉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植物基因組學及植物蛋白質組學等本科生課程及多門研究生課程。
      目前本系擁有DNA重組實驗室、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細胞工程實驗室等多個專業實驗室,實驗儀器齊全配套,總價值300余萬元。主要從事基因分離克隆、基因表達調控機制分析、分子標記、蛋白質分析、植物轉基因技術、細胞工程技術、染色體工程技術、生物化學標記、植物育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擔國家植物轉基因研究、中試及產業化專項課題、國家“863”課題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課題、吉林省科技廳、吉林省農業廳、吉林省林業廳等40 余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累計科研經費700余萬元。經過多年努力,獲得各級科研成果獎20余項。先后為部隊和地方培養了博、碩士研究生50余名。目前有在站博士后,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30余人。
      多年來,基礎生物學系與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農科院、東北師范大學建立了穩定的科研合作與協作關系,并與國外多所大學或科研單位保持經常性的學術往來。
      21世紀生命科學必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基礎生物學系全體教職員工相信,按照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要求,通過我們不斷的拼搏努力,基礎生物學系一定能夠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更大的貢獻。

    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簡介
      我系前身為解放軍農牧大學農學農機系土壤與植物營養教研室,承擔農藝和農機專業的專業基礎教學任務,現隸屬于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下設植物營養、土壤學和環境保護三個教研室,招收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生。
      現有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1人,3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我系人員長期從事土壤、植物營養、農業環境保護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為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層次開過“植物營養與施肥”、“土壤學”、“土壤肥料學” 、“農業環境保護”、“高級植物營養”、“植物營養遺傳改良”、“植物營養的土壤化學”等課程;在植物抗逆(鋁毒)、化感作用(連作障礙)、養分高效利用(低鉀)及微生物在環境中的應用等生理生化機制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近年主持和參加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留學歸國科研基金、日本生研機構資助項目等國(軍)內外科研課題10余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黑龍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各一項,出版教材、編著4部。近5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Plant Physiology”(SCI影響因子4.4)、“Physiologia Plantarum”(SCI影響因子2.4)、“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SCI影響因子0.8)、“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等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SCI國外期刊收錄12  篇,EI收錄3篇。
      多年來,我系與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建立了穩定的科研合作關系,并與日本岡山大學等國外多所大學或科研單位保持經常性的學術往來。
      我系涵蓋農學、工學兩大學科門類,包括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和環境科學三個二級學科,是一個綜合性強、適應性廣、很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學科,而且黨和國家也愈來愈重視資源與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因此,畢業學生就業市場前景廣闊,學科專業發展潛力巨大。
    主要研究方向:
    (1)植物抗逆機理及其應用
    (2)植物化感作用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
    (3)微生物在環境中的應用
    (4)新型肥料的研制與應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kz525252 的帖子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系所簡介(續)
    園藝系
      園藝系是在原解放軍軍需大學農學農機系園藝教研室的基礎上建成的,先后為農藝專業、農副業生產專業開設蔬菜栽培學、果樹栽培學等課程,并在植物無土栽培、綠色食品蔬菜生產等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在科技推廣咨詢服務方面形成優勢,在為邊遠艱苦地區部隊科技服務方面做出突出的貢獻。現為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園藝專業,承擔園藝專業、農學專業、植保專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普通園藝學、設施園藝學、園藝學通論、園藝植物育種學、觀賞園藝學、果樹栽培學、蔬菜栽培學、花卉栽培學等課程。
      園藝系現有教師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2名,實驗師1名。下設園藝植物栽培教研室、園藝植物育種教研室、觀賞園藝教研室。
      園藝系所屬人員長期從事無土栽培、綠色食品生產、園藝設施、園藝植物專業肥料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課題10余項。先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50余篇,編寫專著10余部。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蔬菜、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主要研究蔬菜花卉無土栽培的機理、營養液配方的研制,以及無土栽培設施設計。
      綠色食品蔬菜生產技術研究 從栽培方面研究綠色食品蔬菜栽培的模式;從育種方面入手,培育抗病品種和對有毒有害物質富集力低的品種,從而從根本上控制蔬菜產品內有毒有害物質的積累。目前已在大白菜以及綠葉類蔬菜上,選育出有價值的材料。同時對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機理進行研究。
      果菜類蔬菜及黃瓜保護地專用品種選育研究 主要是針對保護地的環境特點和栽培季節等點,培育適合保護地栽培的抗病、耐低溫寡照、高產品種。
      球根海棠、洋蘭育種及快繁技術研究 把抗病、生長鍵長、花形花色美麗整齊一致為育種目標,在球根海棠和麗格海棠上培育出自己的原創品種。同時,利用克隆技術等快速繁殖球根海棠幼苗。在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等方面,培育出自己的原創品種,為出口創匯創造條件。


    植物保護系介紹
      植物保護系隸屬于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植物保護系是解放軍軍需大學移交地方后組建起來的,2004年起開始招收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植物保護系的前身是解放軍農牧大學植物保護教研室,自解放軍農牧大學植物保護教研室成立以來,歷經10余年,在1999年和微生物教研室合并,隊伍不斷擴大。
      植物保護系下設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3個教研室。
      該系是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一個歷史非常短的系,擁有一個碩士點(植物病理學),培養碩士研究生30多人。學科帶頭人是吉林省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現任植物科學學院院長潘洪玉教授,現有專任教師都具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植物保護系目前承擔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分子植物病理學、病害流行學、害蟲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法、昆蟲研究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植物保護系擁有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研究中心和植物保護研究室等四個專業研究室和實驗室,實驗室設備齊全,總價值200多萬元。主要從事分子植物病理學、有害生物綜合防治、資源昆蟲學及其利用、昆蟲病毒學、農藥殘留與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該系自95年以來,共承擔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課題14項。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廳、總后軍需部等科研課題,科研經費100余萬元
      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幾年來,共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主編和參編著作6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3篇。
      多年來,植物保護系與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和穩定的協作關系,并經常性地進行學術往來和學術交流。
      雖然植物保護系成立時間比較短,但全系教職工堅信,借助于吉林大學高起點的發展平臺和全系人員的奮發努力,植物保護系一定會為吉林大學的發展增添光彩,發展的前景一定非常美好!


    作物學系簡介
      作物學系始建于1988年,原為解放軍獸醫大學農管系的作物栽培教研室與遺傳育種教研室,1992年改組為解放軍農牧大學農學農機系作物栽培教研室、遺傳育種教研室與園藝氣象教研室。根據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2004年隨解放軍軍需大學整體移交地方,現為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作物學系,設立了遺傳育種組、作物生產組、氣象學組。其中作物遺傳育種是我院歷史上最早的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
      作物學系目前可以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遺傳學、氣象學、種子學、耕作學、田間試驗與統計方法、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等。
      作物學系,現有在崗教職工9人,其中教授3人、講師2人、農藝師2人、助教2人。在崗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有2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有3人。
      作物學系自創建以來,承擔和參加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經費總計約  300萬元。曾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2項,省級科技成果獎2項。
      作物學系在原有農學專業的基礎上,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與努力,專業改革與調整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計劃增設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物遺傳與育種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作物學系將按照學科互補、突出優勢、資源共享的建設思路,以作物遺傳與育種學科建設為核心,兼顧培育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新的研究方向,加強學科條件建設和人才建設兩大基礎,積極引進和培養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顯著提高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使作物學系在教學與科研上擁有國內領先的水平。  
      TOP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2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系所簡介(續)
    園藝系
      園藝系是在原解放軍軍需大學農學農機系園藝教研室的基礎上建成的,先后為農藝專業、農副業生產專業開設蔬菜栽培學、果樹栽培學等課程,并在植物無土栽培、綠色食品蔬菜生產等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在科技推廣咨詢服務方面形成優勢,在為邊遠艱苦地區部隊科技服務方面做出突出的貢獻。現為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園藝專業,承擔園藝專業、農學專業、植保專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普通園藝學、設施園藝學、園藝學通論、園藝植物育種學、觀賞園藝學、果樹栽培學、蔬菜栽培學、花卉栽培學等課程。
      園藝系現有教師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2名,實驗師1名。下設園藝植物栽培教研室、園藝植物育種教研室、觀賞園藝教研室。
      園藝系所屬人員長期從事無土栽培、綠色食品生產、園藝設施、園藝植物專業肥料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課題10余項。先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50余篇,編寫專著10余部。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蔬菜、花卉無土栽培技術 主要研究蔬菜花卉無土栽培的機理、營養液配方的研制,以及無土栽培設施設計。
      綠色食品蔬菜生產技術研究 從栽培方面研究綠色食品蔬菜栽培的模式;從育種方面入手,培育抗病品種和對有毒有害物質富集力低的品種,從而從根本上控制蔬菜產品內有毒有害物質的積累。目前已在大白菜以及綠葉類蔬菜上,選育出有價值的材料。同時對綠色食品蔬菜栽培機理進行研究。
      果菜類蔬菜及黃瓜保護地專用品種選育研究 主要是針對保護地的環境特點和栽培季節等點,培育適合保護地栽培的抗病、耐低溫寡照、高產品種。
      球根海棠、洋蘭育種及快繁技術研究 把抗病、生長鍵長、花形花色美麗整齊一致為育種目標,在球根海棠和麗格海棠上培育出自己的原創品種。同時,利用克隆技術等快速繁殖球根海棠幼苗。在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等方面,培育出自己的原創品種,為出口創匯創造條件。


    植物保護系介紹
      植物保護系隸屬于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植物保護系是解放軍軍需大學移交地方后組建起來的,2004年起開始招收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植物保護系的前身是解放軍農牧大學植物保護教研室,自解放軍農牧大學植物保護教研室成立以來,歷經10余年,在1999年和微生物教研室合并,隊伍不斷擴大。
      植物保護系下設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3個教研室。
      該系是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一個歷史非常短的系,擁有一個碩士點(植物病理學),培養碩士研究生30多人。學科帶頭人是吉林省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現任植物科學學院院長潘洪玉教授,現有專任教師都具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植物保護系目前承擔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分子植物病理學、病害流行學、害蟲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法、昆蟲研究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植物保護系擁有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研究中心和植物保護研究室等四個專業研究室和實驗室,實驗室設備齊全,總價值200多萬元。主要從事分子植物病理學、有害生物綜合防治、資源昆蟲學及其利用、昆蟲病毒學、農藥殘留與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該系自95年以來,共承擔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課題14項。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廳、總后軍需部等科研課題,科研經費100余萬元
      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幾年來,共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主編和參編著作6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篇,其中SCI收錄3篇,EI收錄3篇。
      多年來,植物保護系與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和穩定的協作關系,并經常性地進行學術往來和學術交流。
      雖然植物保護系成立時間比較短,但全系教職工堅信,借助于吉林大學高起點的發展平臺和全系人員的奮發努力,植物保護系一定會為吉林大學的發展增添光彩,發展的前景一定非常美好!


    作物學系簡介
      作物學系始建于1988年,原為解放軍獸醫大學農管系的作物栽培教研室與遺傳育種教研室,1992年改組為解放軍農牧大學農學農機系作物栽培教研室、遺傳育種教研室與園藝氣象教研室。根據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2004年隨解放軍軍需大學整體移交地方,現為吉林大學農學部植物科學學院作物學系,設立了遺傳育種組、作物生產組、氣象學組。其中作物遺傳育種是我院歷史上最早的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
      作物學系目前可以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遺傳學、氣象學、種子學、耕作學、田間試驗與統計方法、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等。
      作物學系,現有在崗教職工9人,其中教授3人、講師2人、農藝師2人、助教2人。在崗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有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有2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有3人。
      作物學系自創建以來,承擔和參加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經費總計約  300萬元。曾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2項,省級科技成果獎2項。
      作物學系在原有農學專業的基礎上,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與努力,專業改革與調整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計劃增設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物遺傳與育種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作物學系將按照學科互補、突出優勢、資源共享的建設思路,以作物遺傳與育種學科建設為核心,兼顧培育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新的研究方向,加強學科條件建設和人才建設兩大基礎,積極引進和培養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顯著提高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使作物學系在教學與科研上擁有國內領先的水平。  
      TOP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5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3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畜牧獸醫學院
    畜牧獸醫學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創辦的北洋馬醫學堂,是我國現代獸醫教育的搖籃。歷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農牧大學、軍需大學三個發展階段,2004年原軍需大學轉隸并入吉林大學后,改建為吉林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20 人;10余人在國家級學會及專業委員會任副理事長以上職務,3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后產生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現開設動物醫學、生物技術、動物藥學、寵物醫學、動物科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等6個本科專業(專業方向)。動物醫學專業為學院的品牌專業,獸醫學科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國家一級學科水平評估列第5名。學院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即:獸醫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即: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即: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軍事預防醫學。
      學院建有動物形態與機能、人獸共患病診斷與防治、動物群體普通病、食品衛生與安全、動物營養與飼料、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基因工程、藥理毒理等教學科研實驗室。1978年以來,學院共獲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340多項。目前,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家攻關課題、"863"課題、"973"課題、歐盟框架、中法先進計劃及省部級科研項目70余項。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注重國際交流,同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瑞典、丹麥、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的院校、科研單位保持密切學術聯系,與日本北里大學簽訂協議,定期互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6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4 | 只看該作者
    環境工程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系所簡介
    環境工程專業于1992年開始*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環境工程博士學位授予,并被批準建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建系十多年來,已經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工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專業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近265人,碩士研究生約76人,工程碩士研究生35人,博士研究生約28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在不斷加大。本著多層次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方針,還招收工程碩士研究生,并還接納來自國內外各單位的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
        吉林大學環境工程系由原吉林大學環境工程系和長春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合并而成。全系共有教職工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中級職稱5人,其中50歲以下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及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本專業的主要科研領域包括水污染治理理論及技術、固體廢物處理及處置、環境生物技術等。承擔并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研究課題以及橫向課題。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并獲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現有教學與科研實驗室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設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給水處理、污水處理、地下水污染控制模擬、環境生物技術、固體棄物處理及處置、膜分離技術、大氣污染控制等實驗室。具有良好的試驗研究條件和先進的分析測試儀器及手段。此外,日處理10噸污水的三溝氧化溝中試基地常年面相各層次學生開放。
      多年來,環境工程系一直保持著與國內外許多大學、公司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并積極組織多種國際學術會議,邀請著名學者和教授來校講學,選派教師出國訪問、講學、進修或參加國際會議,促進了全系教學和科研的發展。  
      TOP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7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環境科學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系所簡介
    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吉林大學在1979年創辦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學專業,1980年開始*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并被批準建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環境科學系現有教師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占教師總數的84%),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講師5人。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38人,碩士研究生104人,本科生260人。每年還接納來自國內外的進修人員、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多人。

        該專業在環境化學和環境規劃與評價2個方向特色明顯,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重要的影響。主要科研方向包括環境化學、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環境污染分析測試技術、環境規劃與評價、生態與環境系統數字化管理、生態與環境系統工程、環境生物技術、資源價值核算等。承擔并完成了10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橫向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
      環境科學系現有教學與科研實驗室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設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環境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信息系統等實驗室。
      環境科學系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一直保持著與國外許多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邀請著名學者和教授來校講學,積極選派教師出國訪問、講學、進修或參加國際會議,促進全系教學和科研的發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8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環境與資源學院
    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培養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領域高級專門人才的搖籃。學院設有:水文水資源、環境科學、環境工程3個系;吉林大學環境評價中心;水利工程等4個研究所。水資源與水環境問題原地質礦產部重點實驗室、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也掛靠本院。
        學院現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4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4個碩士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3個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環境科學、水文及水資源為吉林省重點學科。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講師10人,博士生導師14人。他們中既有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有近幾年在學術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后起之秀,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專家1人,吉林省省管專家3名,吉林省杰出青年1名。教師中75 %以上的具有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學科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創新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的高級科技人才,累計培養本科學生 7500余名,其中外國留學生25名;碩士研究生620余名,博士研究生180余名,其中包括15名外國碩士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已成為我國本學科高校教育、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有兩名畢業生成為中科院院士。
        2005年學院在校本科生894名,碩士生240名,博士生85名。
        在科研方面,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8項。全院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 213項,有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院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先后與日本、韓國、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八個國家的同行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
        環境與資源學院涵蓋的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學科是國家“211”和“985”建設支持學科。水資源與環境是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的重大主題研究領域,同時也是制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已成為熱點研究領域,具有很大的實際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水與環境密不可分。研究環境必須研究水,研究水資源也必須考慮環境問題。因此,在我院進行學科的交叉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特色。
        學院在環境科學研究與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水資源及水環境保護方面等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9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并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并,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研究所。
        本科專業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后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學科)先后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余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包括10余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生由于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合方式,實現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于創新、有利于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網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0

    主題

    562

    帖子

    1萬

    積分

    資深會員

    Rank: 6Rank: 6

    精華
    9
    威望
    7327
    K幣
    10937 元
    注冊時間
    2006-5-18
    10
     樓主| 發表于 2009-8-10 12:36 | 只看該作者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科學學院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其前身是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1951年根據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建立東北地質專科學校,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任校長。 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及東北工學院物理系一部分合并,成立東北地質學院并設立地質礦產勘查系。1958年,東北地質學院地質礦產勘查系更名為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著名地質學家喻德淵教授、地層古生物學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巖石學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積學家業治錚教授(院士)、構造地質學家吳磊伯教授,張壽常教授、探礦工程學家胡祎同教授等都曾在學院從事過教學、科研以及領導工作。

            1996年,經教育部批準,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地球科學院。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等五校合并,長春科技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更名為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學院設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資源勘查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等本科專業;具有地質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包括礦物學 巖石學  礦床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數字地質科學等二級學科)和礦產普查與勘探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礦產資源經濟與技術、土地資源管理、海洋地質學等碩士點學科;設有地質學、地質資源和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礦物學 巖石學 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海洋地質學等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師98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3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5人,外籍兼職教授13人,校際兼職教授32人。

            學院共為國家培養本、專科畢業生一萬二千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八百余人。他們在地質、冶金、化工、能源、建筑、環境、經濟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科研、教學、管理工作。

            在校本科生八百余人,碩士研究生一百八十二人,博士研究生五十五人;其中國外留學研究生四人。學生可申請吉林大學獎學金和中科院系統在我院設立的獎勵基金以及校友設立的"五、四"青年獎勵基金。

            學院與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烏克蘭、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所大學、研究機構及地質調查部門在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  
      TOP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7-7 07:02 , Processed in 0.057968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